孩子犯錯怎麼辦?不打不罵,「懲罰」孩子的三個好辦法

2020-12-20 泡沫媽媽談育兒

文/泡沫媽媽談育兒

孩子來到這個世界,一切行為都需要學習,所以難免會有犯錯的時候。家長的責任正是幫助孩子在錯誤中不斷的成長,在錯誤中找到真正的自己。然而有些家長在孩子犯錯的時候,卻採取了一些不恰當的方式懲罰孩子,給孩子的成長蒙上了陰影,帶來了諸多不利的影響。

李先生是一名三歲女孩的寶爸,和大多數年輕父親一樣,他對自己的女兒十分寵愛,總覺得女兒就應該是一個小公主,所以對孩子有求必應,連一句重話都不忍心說。與李先生恰恰相反的是,孩子媽媽在教育中扮演著黑臉的角色。每次女兒犯了錯誤,都是由媽媽嚴厲的批評,甚至還會忍不住動手拍打兩下。

上個周末,李先生正沉浸在手機遊戲當中,突然之間聽到客廳裡傳來了愛人的怒吼聲:「你這孩子是怎麼回事?我不打你你是不是就不聽話?」

李先生趕緊放下手機,去客廳一看,原來女兒把整整一罐奶粉都倒在了地上,用手分成一堆一堆,玩起了沙灘遊戲,邊玩邊用手指蘸了一些奶粉放入口中。李先生上前救下女兒,勸導愛人要對孩子寬容。寶媽卻把怒火對準了老公:「都是你平時把她慣得無法無天,你看看她有多淘氣,這孩子不打就沒有記性。

孩子在成長中犯錯在所難免,而面對孩子的錯誤時,很多家長會容易走入一些教育誤區,運用了不正確的教育手法。結果不僅沒有讓孩子意識到自己的錯誤,反而給孩子的成長帶來了更多的傷害。

孩子犯錯時,家長容易走入哪些教育誤區?

1、頻繁說教

有些家長在孩子犯錯的時候喜歡頻繁的說教,總是要把道理一遍又一遍的講給孩子聽。甚至會在說教的時候不斷的翻舊帳,提起過去的類似錯誤。這種方式很容易讓孩子覺得厭煩,開始的時候可能會有些作用,時間久了,孩子就會產生牴觸的情緒。所以家長在給孩子講道理的時候,一定要簡潔明了,用嚴肅認真的態度把正確的道理灌輸給孩子,無需嘮叨式的翻舊帳和說教。

2、為孩子貼上負面標籤

還有一些家長在孩子犯錯的時候,不與孩子進行溝通,也不了解孩子犯錯的真正原因,草率的為孩子貼上了負面的標籤,覺得孩子太笨不聽話。這種教育方式很容易打擊孩子的自信心,也容易給親子之間的溝通帶來傷害。導致孩子就像父母所貼的標籤一樣,真的會越來越笨,越來越不聽話。

3、體罰孩子

體罰孩子,想必在家庭教育中也並不少見。很多家長覺得棍棒教育能夠讓孩子牢牢的記住自己所犯的錯誤,出於恐懼的心理自然以後就不會再犯。然而事實上,孩子承受了體罰,在心理上也會受到同樣的傷害,甚至會伴隨著孩子的一生,很難癒合。有時候還會激起孩子的叛逆情緒,導致孩子故意犯錯去和父母進行對立,通過犯錯來報復父母。

錯誤的教育方式,不僅不能夠讓孩子意識到自己行為的不當,進行積極的改正,反而容易讓孩子在錯誤的道路上越走越遠。所以當孩子犯錯的時候,家長可以試試通過以下這些方式給予孩子適當的懲罰,引導孩子改正錯誤,變得更加優秀。

家長可以通過哪些方式「懲罰」犯錯的孩子?

1、幫忙做家務

家長可以通過讓孩子做家務的方式來懲罰犯錯的孩子,一方面可以讓孩子在做家務的過程中,通過辛苦的勞動培養自理能力,促進行為發展。另一方面也能夠讓孩子感受到父母平時承擔的責任,加強孩子對家庭的歸屬感,讓孩子意識到父母的付出。家長在家務的選擇上應該做好規劃,既要讓孩子感到辛苦,起到懲罰的作用。又要尊重孩子的成長規律,不要為孩子布置無法完成的家務勞動。

2、暫時沒收心愛的玩具

當孩子犯錯的時候,家長可以嘗試暫時沒收孩子心愛的玩具。讓孩子意識到自己需要為錯誤的行為付出代價,而這種代價很可能就是失去自己喜歡的物品。這樣反而更能夠讓孩子意識到行為的不當之處。但是沒收玩具應該是暫時的行為,當孩子改正了錯誤或者在其他方面表現較好的時候,可以將玩具歸還。絕對的沒收反而會傷害孩子的內心,給孩子帶來負面情緒。

3、獨處反省

在孩子犯錯的時候,家長也可以通過讓孩子獨處的方式來反省自己的錯誤行為。但是一定要控制好時間,時間太久會讓孩子感受到自己被拋棄,將會嚴重地傷害孩子的內心情感。如果時間太短,則起不到懲罰的作用。家長可以試試讓孩子處於一個半開放的空間進行反省,家長在一邊給予足夠的關注,減少孩子的恐懼。

家長在「懲罰」孩子時,需要注意哪些問題?

1、不要在眾人面前

莎士比亞說過:「沒有自尊心的人,即近於自卑。」

所以家長在懲罰孩子的時候需要注意,不要在眾人面前。否則將會讓孩子覺得沒有面子,嚴重傷害孩子的自尊心。一旦孩子的自尊心受損,很難重新建立,導致自卑的情緒,進而影響孩子今後的學習和生活。

2、引導孩子說出犯錯的原因

孩子犯錯時,懲罰孩子並不是最終的目的。真正的目的是要讓孩子意識到自己的錯誤所在,在今後避免錯誤的發生。所以家長要在懲罰孩子的時候,引導孩子說出自己犯錯的原因。可以適當的幫助孩子進行分析,讓孩子明確的知道自己錯在哪裡,今後才能夠更好的避免錯誤。

3、控制好「懲罰」時間

有些家長覺得懲罰的時間越長越好,時間越長,越能讓孩子記住,自然也就不會再犯錯。其實不然,家長在懲罰的時候一定要控制好時間的長短。關注孩子的思想狀態,顧及孩子的承受能力。在懲罰孩子之後,要給予孩子一定的情緒撫慰,可以抱一抱孩子,對孩子進行積極的鼓勵。

在親子教育中,家長需要抱以包容和理解的心態去接納孩子的犯錯行為。畢竟人無完人,孩子在成長中也總是會有各種各樣的錯誤發生。適當的懲罰,能夠讓孩子感受到自己的行為不當,也能夠反思應該如何糾正自己的行為。所以家長需要注意自己的懲罰方式,萬萬不可通過打罵等方式來傷害孩子,給孩子帶來無法挽回的創傷。

您在孩子犯錯時是如何懲罰孩子的?歡迎大家留言討論。

相關焦點

  • 孩子犯錯怎麼辦?教你5招科學的懲罰辦法,不打不罵管教孩子
    孩子不聽話犯錯怎麼辦?當然要管教。怎麼管?說他、罵他、打他。當然,打罵確實是管教孩子最簡單的一種方式,但同時也是最沒用的。沒有誰一出生就是「熊孩子」,也沒有誰一出生就是「好孩子」。孩子將來長成「好孩子」或者「熊孩子」完全取決於父母的教育,沒有不好教的孩子,只有不會教的父母。所以孩子犯錯後父母應該怎麼管教、怎麼引導?這個問題一直困擾著很多父母,怕管教方式不當反而適得其反,給孩子造成傷害。
  • 孩子犯錯"不能打不能罵"?教你三招懲罰方式,不打不罵輕鬆解決
    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犯錯是不可避免的事情,對於家長來說如何管教才是真正的難事,現在的孩子就像是瓷娃娃,不能打也不能罵的,難道要對他們的錯誤&34;?答案當然是否定的,只要把握好度,照樣能夠做到立規矩又不傷孩子。
  • 孩子犯錯不打也不罵,學會這些懲罰小妙招,家長省事孩子懂事
    今天和大家聊的話題是:懲罰孩子的小妙招!很多人在小時候都有被父母打過的經歷,有一個家長在回憶時說,「小時候太淘氣,經常挨揍。」我問他,「那你打過你的孩子嗎?」他有些尷尬地點了點頭。我再追問他,「打完孩子有效果嗎?」他回答,「沒太用,但沒辦法啊。」
  • 孩子犯錯,怎樣教育不打不罵又管用?秘訣看這裡
    孩子犯錯,怎樣教育不打不罵又管用可是,當我們的孩子犯錯時,我們卻總是用管教的口氣責怪他們,而且夾雜著批評、辱罵。」孩子犯錯是在所難免的,很多時候他們根本不知道自己所做的事情有什麼不對。如果在這種情況下,你去懲罰孩子,根本起不到教育的作用。那麼,如何有效的管教孩子呢?
  • 孩子犯錯,不打不罵!懲罰熊孩子的9個好方法
    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很多家長都會苦惱一件事:孩子罵也不聽,打也不改,就是要一路皮到底!所以不少中國父母本著「不打不成器」的思想,把親子關係鬧的越來越僵。 今天我們就給大家介紹幾個不打不罵懲罰孩子的好方法!
  • 孩子犯錯、撒謊、沒禮貌……聰明媽媽不打不罵,有更好的辦法引導
    導語:孩子小,容易受錯誤的引導,犯錯,亂要東西,撒謊,沒禮貌等。很多家長往往站在家長的角度,覺得孩子做錯就應該懲罰,但是打罵的結果可能導致孩子更容易犯錯。面對孩子平時出現了小錯誤,聰明的家長不打不罵,有更好的辦法引導,值得每個家長借鑑。很多家長還是奉行棍棒底下出孝子,孩子犯錯必須打一頓才長記性的做法。
  • 孩子犯錯了,該不該懲罰——關於「懲罰」,家長要注意的三個事項
    孩子犯錯了,到底該不該懲罰?對於這個問題,家長們觀點各異。有的家長認為,老話說得好,正所謂不打不成材嘛,棍棒底下出孝子,孩子犯錯了,就應該受到懲罰,否則他們就永遠長不了記性;也有的家長認為,我們教育孩子,還是儘量要以理解和鼓勵為主,懲罰多了,會損害親子關係,不利於孩子的長遠發展。
  • 不吼不罵,四個科學懲罰方法,讓孩子乖乖聽話
    ,家長剛開始還能有耐心的引導、教育孩子,後來次數多了,乾脆就開始了「河東獅吼」,甚至動手打孩子。每次吼罵完孩子後,家長自己也後悔,但是沒辦法啊,你不吼他就不聽話。其實懲罰孩子的方式有很多,家長只要能找對方法,不用吼罵就能讓孩子乖乖聽話!像下面這些科學懲罰方法,既能讓孩子長記性,又不會傷害到他!一、讓孩子失去原有的待遇對於孩子來說,特別是男孩,單單給他講道理是沒有用的,必須讓他體驗到懲罰他才會長記性。這裡的懲罰並不是指體罰,而是讓孩子失去他原有的待遇。
  • 孩子犯錯怎麼辦?不打不罵,4招懲罰讓孩子和你更親
    孩子犯錯的時候,父母都是又氣又惱。但是打罵孩子,很容易遭到孩子的反抗,或者和父母鬧脾氣。使親子關係產生隔閡,不利於親子關係的培養。懲罰是什麼?心理學上解釋懲罰是指當有機體自發做出某種反應後,隨機呈現一個厭惡刺激(或不愉快情境),以期消除或抑制此類反應的過程。這句話簡單的理解就是懲罰是對一種錯誤現象的反應。
  • 八個科學懲罰孩子的小妙招,不打不罵讓孩子乖乖聽話,改掉壞習慣
    高先生的脾氣非常暴躁,屬於點火就著的那種,每次高先生的兒子犯錯時,高先生都氣的不行,大吼大叫的罵兒子,實在氣不過還要揍兒子一頓。,打一頓就老實了,但並不是,孩子只是當時乖、表面乖,內心根本不屑,依舊會繼續犯錯,甚至變本加厲。
  • 孩子老犯錯,究竟該懲罰還是不懲罰?
    為什麼孩子會犯錯?前陣子,有位媽媽反映自家女兒老是犯錯誤,教過好幾遍了還是改不了,在這樣下去都忍不住對孩子動手打罵了。很多家長可能也有著相同的煩惱,加減法在某搜尋引擎搜索「孩子」兩個字就出現了很多條熱搜問題,這些問題都是關於「孩子不聽話,犯錯,打罵不管用的,該怎麼教育」的求助。孩子犯錯、不聽話的問題困擾著眾多家長,那孩子為什麼老是犯錯呢?
  • 懲罰犯錯的孩子,家長不用打也不用罵,用2個方法對孩子更有效
    小溪聽完後耐心說道:「媽媽不是要罵你們,只是想要提醒你們,玻璃碎在地上是很危險的事情,你們又沒有穿鞋子,還到處跑,腳要是扎到了會痛會流血,然後還得去醫院打針吃藥,這些事情你們都不愛做對不對?」兩個孩子點了點頭。
  • 孩子犯錯只能懲罰嗎?不,掌握7個技巧,孩子不再受罰
    ,自然少不了犯錯,只是有些孩子在成長過程中犯錯少,有些孩子犯錯多。孩子犯錯不可怕,可怕的是同一件事犯了無數次錯還在犯。這時候作為父母的我們應該思考為什麼?是孩子真的做不到嗎?還是我們在孩子犯錯時的教育方式方法存在不妥?
  • 處罰犯錯的孩子,家長掌握這3個小技巧,不打不罵效果好
    孩子第一次犯錯,父母還可以耐下性子給她講道理。如果孩子不長記性,總是犯同樣的錯誤,父母就會失去耐心,懲罰就不可避免了。父母最擅長的處罰方式無非是罰站、打罵等,可是沒多久孩子又會犯錯,似乎處罰一點效果也沒有。
  • 孩子犯錯,最有效的懲罰方法是什麼?
    當孩子犯錯時,很多爸媽都忍不住用打罵這種暴力方式去解決問題。打罵過孩子之後,爸媽往往又會後悔,覺得不應該這樣對待孩子。那麼,孩子犯錯,如果不打不罵,又該怎麼處理呢?我的朋友東東媽是一個聰明的家長,她有懲罰孩子的秘訣。她家孩子東東從嬰兒到讀書時期犯下的種種錯誤,都被她「懲罰」掉了,而且讓母子關係更加親密了。東東媽總結了懲罰孩子的4個秘訣,爸媽們趕緊學起來吧。
  • 犯錯的孩子,到底該不該「打」?
    成績不好請家長、不寫作業不聽話……很多人都已記不清小時候曾經挨過多少次打罵。輕微的懲戒或許容易遺忘,但是上升到暴力的「體罰」,卻總是那麼令人刻骨銘心。在成長過程中都會犯錯,當面對犯錯的孩子時,罰還是不罰?如果要罰,又該如何把握尺度?
  • 孩子任性哭鬧怎麼辦?不打不罵也能讓孩子聽話,值得學習
    面對孩子哭鬧任性,很多家長都沒有辦法,很是頭疼,不想妥協慣著孩子,又捨不得打孩子,不知道怎麼辦才好,今天給大家總結了幾招,希望對大家有用。,幾歲就罰幾分鐘,之後我們再來教育孩子,不要在孩子哭鬧的時候教育孩子,因為孩子在哭鬧的時候,你說話就是在祈求他,給孩子一種感覺就是你在哄他,你哄他前面的事情自然就白費了,所以不要說,也不要講道理,講道理孩子也聽不進去,白講。
  • 面對孩子犯錯,不提倡打罵孩子,六個有效懲罰孩子的科學方法
    在過去,人們在養育孩子的過程中,更崇尚「棍棒底下出孝子」希望孩子將來能有出息。時代不同教育思想也不同,如今人們更提倡「不打不罵」的教育。不管是表揚還是懲罰,初衷都是希望孩子能從中獲得進步和成長。家長要詢問孩子發生爭執的原因,注意自己的語氣,不要一上來不管三七二十一就斥責孩子,或者直接動手打孩子。等孩子說完情況,再發表自己的看法,如果孩子做錯了,要告訴孩子錯在哪裡,並要求孩子道歉。
  • 孩子任性哭鬧怎麼辦?不打不罵也能讓孩子聽話
    面對孩子哭鬧任性,很多家長都沒有辦法,很是頭疼,不想妥協慣著孩子,又捨不得打孩子,不知道怎麼辦才好,今天給大家總結了幾招,希望對大家有用。2、事先約法三章當孩子做某一件事前,家長不妨跟孩子約法三章,比如帶孩子到商場或超市,提前跟他約好,不胡鬧就帶他去或買某樣玩具作為獎勵。這種事先約好的做法不止能預防其任性行為發作,也利於培養其契約精神。
  • 不打不罵,「懲罰」孩子的5個科學方法,既能立規矩又不傷害孩子
    本文為小步在家早教原創,歡迎個人關注、轉發、分享之前我在某文章的一處提到了「有些懲罰毫無意義」,有幾位家長留言說他們都懵了,不知道孩子犯錯後該不該懲罰,要怎麼懲罰。其實文章當中說到的是「極端的、消極後果的懲罰是毫無意義的」,我們先來花1分鐘時間了解一下這種懲罰長什麼樣子:「這道題又做錯了,必須打你手心才能長記性」;「你這個壞孩子,去小黑屋反省一個小時」;「如果不道歉,媽媽再也不喜歡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