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泡沫媽媽談育兒
孩子來到這個世界,一切行為都需要學習,所以難免會有犯錯的時候。家長的責任正是幫助孩子在錯誤中不斷的成長,在錯誤中找到真正的自己。然而有些家長在孩子犯錯的時候,卻採取了一些不恰當的方式懲罰孩子,給孩子的成長蒙上了陰影,帶來了諸多不利的影響。
李先生是一名三歲女孩的寶爸,和大多數年輕父親一樣,他對自己的女兒十分寵愛,總覺得女兒就應該是一個小公主,所以對孩子有求必應,連一句重話都不忍心說。與李先生恰恰相反的是,孩子媽媽在教育中扮演著黑臉的角色。每次女兒犯了錯誤,都是由媽媽嚴厲的批評,甚至還會忍不住動手拍打兩下。
上個周末,李先生正沉浸在手機遊戲當中,突然之間聽到客廳裡傳來了愛人的怒吼聲:「你這孩子是怎麼回事?我不打你你是不是就不聽話?」
李先生趕緊放下手機,去客廳一看,原來女兒把整整一罐奶粉都倒在了地上,用手分成一堆一堆,玩起了沙灘遊戲,邊玩邊用手指蘸了一些奶粉放入口中。李先生上前救下女兒,勸導愛人要對孩子寬容。寶媽卻把怒火對準了老公:「都是你平時把她慣得無法無天,你看看她有多淘氣,這孩子不打就沒有記性。」
孩子在成長中犯錯在所難免,而面對孩子的錯誤時,很多家長會容易走入一些教育誤區,運用了不正確的教育手法。結果不僅沒有讓孩子意識到自己的錯誤,反而給孩子的成長帶來了更多的傷害。
孩子犯錯時,家長容易走入哪些教育誤區?
1、頻繁說教
有些家長在孩子犯錯的時候喜歡頻繁的說教,總是要把道理一遍又一遍的講給孩子聽。甚至會在說教的時候不斷的翻舊帳,提起過去的類似錯誤。這種方式很容易讓孩子覺得厭煩,開始的時候可能會有些作用,時間久了,孩子就會產生牴觸的情緒。所以家長在給孩子講道理的時候,一定要簡潔明了,用嚴肅認真的態度把正確的道理灌輸給孩子,無需嘮叨式的翻舊帳和說教。
2、為孩子貼上負面標籤
還有一些家長在孩子犯錯的時候,不與孩子進行溝通,也不了解孩子犯錯的真正原因,草率的為孩子貼上了負面的標籤,覺得孩子太笨不聽話。這種教育方式很容易打擊孩子的自信心,也容易給親子之間的溝通帶來傷害。導致孩子就像父母所貼的標籤一樣,真的會越來越笨,越來越不聽話。
3、體罰孩子
體罰孩子,想必在家庭教育中也並不少見。很多家長覺得棍棒教育能夠讓孩子牢牢的記住自己所犯的錯誤,出於恐懼的心理自然以後就不會再犯。然而事實上,孩子承受了體罰,在心理上也會受到同樣的傷害,甚至會伴隨著孩子的一生,很難癒合。有時候還會激起孩子的叛逆情緒,導致孩子故意犯錯去和父母進行對立,通過犯錯來報復父母。
錯誤的教育方式,不僅不能夠讓孩子意識到自己行為的不當,進行積極的改正,反而容易讓孩子在錯誤的道路上越走越遠。所以當孩子犯錯的時候,家長可以試試通過以下這些方式給予孩子適當的懲罰,引導孩子改正錯誤,變得更加優秀。
家長可以通過哪些方式「懲罰」犯錯的孩子?
1、幫忙做家務
家長可以通過讓孩子做家務的方式來懲罰犯錯的孩子,一方面可以讓孩子在做家務的過程中,通過辛苦的勞動培養自理能力,促進行為發展。另一方面也能夠讓孩子感受到父母平時承擔的責任,加強孩子對家庭的歸屬感,讓孩子意識到父母的付出。家長在家務的選擇上應該做好規劃,既要讓孩子感到辛苦,起到懲罰的作用。又要尊重孩子的成長規律,不要為孩子布置無法完成的家務勞動。
2、暫時沒收心愛的玩具
當孩子犯錯的時候,家長可以嘗試暫時沒收孩子心愛的玩具。讓孩子意識到自己需要為錯誤的行為付出代價,而這種代價很可能就是失去自己喜歡的物品。這樣反而更能夠讓孩子意識到行為的不當之處。但是沒收玩具應該是暫時的行為,當孩子改正了錯誤或者在其他方面表現較好的時候,可以將玩具歸還。絕對的沒收反而會傷害孩子的內心,給孩子帶來負面情緒。
3、獨處反省
在孩子犯錯的時候,家長也可以通過讓孩子獨處的方式來反省自己的錯誤行為。但是一定要控制好時間,時間太久會讓孩子感受到自己被拋棄,將會嚴重地傷害孩子的內心情感。如果時間太短,則起不到懲罰的作用。家長可以試試讓孩子處於一個半開放的空間進行反省,家長在一邊給予足夠的關注,減少孩子的恐懼。
家長在「懲罰」孩子時,需要注意哪些問題?
1、不要在眾人面前
莎士比亞說過:「沒有自尊心的人,即近於自卑。」
所以家長在懲罰孩子的時候需要注意,不要在眾人面前。否則將會讓孩子覺得沒有面子,嚴重傷害孩子的自尊心。一旦孩子的自尊心受損,很難重新建立,導致自卑的情緒,進而影響孩子今後的學習和生活。
2、引導孩子說出犯錯的原因
孩子犯錯時,懲罰孩子並不是最終的目的。真正的目的是要讓孩子意識到自己的錯誤所在,在今後避免錯誤的發生。所以家長要在懲罰孩子的時候,引導孩子說出自己犯錯的原因。可以適當的幫助孩子進行分析,讓孩子明確的知道自己錯在哪裡,今後才能夠更好的避免錯誤。
3、控制好「懲罰」時間
有些家長覺得懲罰的時間越長越好,時間越長,越能讓孩子記住,自然也就不會再犯錯。其實不然,家長在懲罰的時候一定要控制好時間的長短。關注孩子的思想狀態,顧及孩子的承受能力。在懲罰孩子之後,要給予孩子一定的情緒撫慰,可以抱一抱孩子,對孩子進行積極的鼓勵。
在親子教育中,家長需要抱以包容和理解的心態去接納孩子的犯錯行為。畢竟人無完人,孩子在成長中也總是會有各種各樣的錯誤發生。適當的懲罰,能夠讓孩子感受到自己的行為不當,也能夠反思應該如何糾正自己的行為。所以家長需要注意自己的懲罰方式,萬萬不可通過打罵等方式來傷害孩子,給孩子帶來無法挽回的創傷。
您在孩子犯錯時是如何懲罰孩子的?歡迎大家留言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