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安 / 妮 / 的/ 職 / 場 / 成 / 長 / 筆 / 記
諮詢行業一直以來都是熱門的求職行業,其中這個行業的經典面試形式Case Interview成了很多同學的噩夢。
簡單來說,Case Interview是對諮詢顧問工作的真實模擬,現場對一個商業問題進行分析,給出我們的解決問題策略。和其他面試不一樣的是,Case Interview會給出一個Business Issue,我們可以向面試官主動提出問題獲取更多的信息。如何有邏輯地構建問題、如何抓住Business Issue的痛點、如何系統性地分析並給出建議,這些在面試過程中體現出來的分析能力和創造力成了Case Interview最重要的目的。
今天給大家分享三本書和一套雜誌。
① Case in point
Case In Point (11thedition)
這是大三的時候參加滙豐商業案例比賽,備賽時學長給我們推薦的書。它被許多人譽為諮詢求職面試的聖經級讀物是有道理的,在當時,這本書開啟了我新世界的大門。在那之前,在學校沒有上過管理相關的課程,我只草草地在UBC的Enterprise Management的課上隨機地學過SWOT分析和波特五力分析等基礎分析工具。Case In Point是我接觸到的第一本系統性的案例分析教學書籍,它借用三十多個案例的故事,提供了一套解決case的結構化方法論,非常適合Entry level。
Case In Point很好地總結了面試可能出現的基礎問題類型,以及如何制定最佳策略。書裡也涵蓋了面試流程,它不僅適用於諮詢領域的招聘,對於金融、銀行、私募股權、戰略規劃、運營、物流、人力資本等等行業面試也都通通適用。
Chapter 2 of Case In Poin
不過,有的人過度吹捧這本書,稱之介紹了MBB等頂級諮詢公司常用的Case Interview的框架和分析方法。由於年代久遠,Case In Point中的許多Case過時已久,和現在大多諮詢公司面試風格和題型都存在一定差異,在商業實戰中很難精準套用。
此書更適合作為大綱性質的入門讀物,可以幫助我們建立諮詢的思維體系,教會我們如何有邏輯、有條理、全方位地著手分析案例。
目前已經更新至第11版。
② Case Interview Secrets
顧名思義,這是一本專門針對Case Interview的秘籍。
這本書的作者是前麥肯錫面試官,之前在準備諮詢面試的時候一位麥肯錫的校友也給我推薦過。裡面有很多經典案例和實用性的tips,同樣也是一本百讀不厭的經典。
和Case In Point類似,它可以讓我們了解case面試的基本內容,案例分析的流程和框架,也包括一些案例練習題。
③ Crack the Case System
這本書也是為Case Interview量身定做的,結構和思路和前面兩本類似,不一樣的地方在於這本書的Case相對要複雜一些。
如果時間不夠充裕,建議這三本書選擇一本精讀就好。
這三本書的閱讀順序個人推薦Case interview secrets > Case In Point > Crack the Case System。
④ 哈佛商業周刊
(Harvard Business Review)
https://hbr.org/
在準備入門諮詢行業的時候大量學習思維邏輯和方法論,遇到案例時可以幫助我們以一個較為全面宏觀的視角去分析問題。但是有的時候死記硬背了太多分析框架會產生訓練式思維,在面對真實案例的時候生搬硬套大概率能幫助解決問題,但是往往會失去亮點。就像高中時學習寫議論文時,套用行文結構可以拿到不錯的分數,但卻總有高分瓶頸一樣。
Harvard Business Review是哈佛商學院的標誌性刊物,也是全球頂尖的管理雜誌,致力於給全世界的專業人士提供縝密的管理見解和最好的管理實踐。如果說,前面三本是寫作模板,那麼Harvard Business Review就是優秀作文範本。許多商科的朋友在準備出國留學的面試申請時也用到了它來練習表達和思維模式。
和前面推薦的三本書相比,Harvard Business Review文章簡短,吃飯、休息等瑣碎的閒暇時間都可以翻翻。幫助我們在跟進全球商業市場動態的同時,不斷更新理念、開拓視野,在日積月累中慢慢培養商業嗅覺。
當然,以上的這些書對於想要進入諮詢行業的小白來說很有用處,但是在諮詢業本身的商業實戰中作用十分有限。讀再多的case book也基本只能停留在紙上談兵的狀態,很多策略建立在理想的模型和無數假設之上,現實中我們的諮詢客戶遇到的問題會比Case複雜一萬倍。Business Sense是訓練出來的,不是在象牙塔裡讀幾本教科書、拼命練習框架就能擁有的。
多看、多想、多問、多練習。讓這些思考的痕跡成為血肉的一部分,成為以後遇到類似的問題信手拈來的直覺,這比看1000個Case要管用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