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催化餐飲業「門店+線上」並重 私域流量運營進入「三店一體...

2020-12-20 每日經濟新聞

每經記者:王星平 每經編輯:王麗娜

圖片來源:攝圖網

過去的幾個月,餐飲行業一度處於煎熬之中,但在這場疫情危機下,變革似乎也正在行業內發生。

持續數月的新冠肺炎疫情,讓餐飲行業線下市場受到不小的衝擊。行業收入呈斷崖式下跌、大量餐企倒閉、門店結業,「門店轉讓」貼滿了一條街……然而,在商業世界裡,既不能輕言放棄,更沒有中場休息。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在疫情倒逼下,餐飲行業藉助轉戰線上新渠道、新模式,按下重啟鍵。同時,新的餐飲業態升級前景,也開始普遍凸顯。

而數位化則成為了餐飲企業自救或是尋找新增長的一大利器,越來越多的餐企加入了「數位化轉型」的陣營。不過,6月23日,在主題為「數字餐飲私域增長」的高峰論壇上,多位行業人士也對記者表示,大多數餐企在數位化升級過程中並不順暢。那麼掣肘餐飲企業數位化升級的核心問題是什麼?「關鍵在於對私域流量的體系化運營。」微盟智慧餐飲總裁白昱對記者如是說。

外賣佔全國餐飲總收入比例預計升至15%

如果說數位化以前對於餐飲企業來說是吸引客流、增加營收的錦上添花之舉,那麼在當下,越來越多的餐飲企業開始重新審視這一變革的作用。

作為受疫情影響的重災區之一,餐飲行業今年的「慘狀」無需多言便可感知,倒閉、虧損等現象屢見不鮮。此前有數據顯示,僅2020年1-2月,餐飲業註銷企業已達1.3萬家。據中國飯店協會調查數據,50%以上的餐飲企業將關閉20%-80%的門店,3%的餐飲企業將完全退出行業。

但在這個過程中,記者也注意到餐飲行業正在加速數位化變革。其中,餐飲企業加速向線上轉移現象愈發明顯。

為了緩解經營壓力,自3月以來,包括西貝、眉州東坡等在內的越來越多的線下餐飲企業開始嘗試通過外賣自救。當然,這一轉變也在很大程度上救了這些企業。例如,眉州東坡此前在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採訪時便表示,疫情期間日常經營中,8成左右的收入是外賣貢獻的。又如旗下擁有「探魚」「撒椒」等四大主力品牌、在全國開設260餘家餐廳的甘棠明善創始人王力加在2月份也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其恢復營業的數十家門店中,外賣訂單的營收佔比已經約為45%。

傳統餐飲品牌開始向線上發力這一做法也得到了行業人士的認同。「今天的餐飲品牌如果只是局限於經營好自己的門店業務,未來可能會面臨越來越多的挑戰。」白昱說。

而隨著消費者對外賣場景需求的逐步深化,外賣在整個餐飲經營額度的佔比越來越高。根據白昱介紹的數據,2019年,外賣佔全國餐飲總收入的比例達到12.92%。而記者也注意到,這一數字在2015年僅為1.42%。「我們認為將來這一數據很有可能會達到15%的水準。」白昱說。

此外,記者也注意到,除了外賣,眉州東坡、海底撈、西貝等餐企還開啟了直播帶貨,推出各種促銷活動、售賣半成品;很多中小餐企也都開始利用大眾平臺、社交媒體進行宣傳,只為「截流」一些客源,關注到它們,到店或通過外賣進行消費。

餐飲行業進入「三店一體」時代

當然,在分析人士看來,數位化並不是單一的戰術動作,而是一套數位化連接的體系。從餐飲行業來看,餐飲數位化的關鍵在於生態的構建,通過二維碼等埠連接,將流量、觸點、場景相互打通,並將數位化行為轉化為品牌資產的一部分,以不斷完善數位化生態。

而這一核心在白昱看來,就是對於會員的運營,尤其是私域流量的運營。

事實上,「私域流量」一詞在近幾年十分火熱,餐飲行業更是有餐企早在幾年前就提出這一概念。那麼,為何至今「私域流量」成為行業關注的焦點,且依然令很多人捉摸不定?

對此,白昱對記者表示,很大原因其實是沒有足夠的會員體系,而背後原因,則是大多數餐飲企業將會員分散化了。

「不同供應商把流量和數據割裂,堂食、外賣、商城沒有一體化的會員數據,就無法形成完整的私域流量系統。」白昱說。

白昱認為餐飲行業做私域流量主要分三個階段。第一個階段是將簡訊作為媒介,強調強觸達的餐飲1.0會員體系;第二個階段是以微信、電子卡等媒介為載體實現流量裂變的2.0階段;當下餐飲行業私域流量運營已經進入「三店一體」時代。

據白昱介紹,「三店一體」的核心是「堂食+外賣+電商」應用場景的會員一體化,以及業務、數據、運營、系統的一體化,將有效解決目前餐企數據分散、多系統獨立運營無法形成合力等問題。

據了解,作為「三店一體」模式的首批實踐者,豐茂烤串在疫情期間掃碼點餐率從40%提升至70%。豐茂烤串創始人尹龍哲表示:「通過這一模式,強化品牌私域流量池,實現了堂食、外賣、商城會員的互相引流和運營。豐茂烤串至今累計會員突破100萬人,儲值金額超億元。」

「未來餐飲經營將進入門店+線上並重的模式。」白昱表示,未來,在「三店一體」模式的助力下,餐企將形成堂食、零售、外賣多核驅動,依靠零售、外賣帶動營收實現翻倍增長的理想收入結構,在增強企業內生動力的同時,使行業生態更加均衡。

每日經濟新聞

相關焦點

  • 微盟智慧餐飲高峰論壇:「三店一體」加速餐飲數位化轉型
    會員私域運營成為餐飲數位化核心今年在疫情的衝擊下,餐飲商家的線下門店平均停業70天。但線上外賣場景需求卻逐步深化,成了餐飲商家在疫情期間重要的收入保障,同時也加速了餐飲業品牌化、數位化、多業態化的進程。
  • 微盟智慧餐飲高峰論壇:餐企數位化需實現「三店一體」
    智慧餐飲成行業變革新風口當下,中國餐飲行業已進入以數位化為推手,向管理要效益的新階段。未來,餐飲不僅需要經營線下門店業務,更多是加碼線上業務。對此,中國烹飪協會會長姜俊賢在致辭中說道:「此次高峰論壇,向業界展示餐飲基於私域流量數位化的新方向和新成果,數位化餐飲模式也將是未來的標準和趨勢。」
  • 1200家門店全面私域運營 寶島眼鏡在疫情中發起大練兵
    【億邦動力訊】王智民已經習慣了用平常心看待這次疫情。王智民是星創視界集團董事長,他所創立的寶島眼鏡在大陸共有約1200家線下門店——無疑是這場疫情下主要的受災群體之一。然而,被動捲入這場風暴的王智民說得最多的詞是「要冷靜」,他反覆對領導班子說「越是高層越不能有情緒」。
  • 解讀luckin coffee門店社群運營、新私域流量體系搭建布局
    在網際網路時代,隨著新零售行業的快速發展,一家企業要想不被淘汰,就要不斷去提升自身創新能力,不斷開發能夠滿足消費者需求的產品,就像luckin coffee通過其門店社群運營和新私域流量的體系搭建,來提升品牌影響力。由於受疫情影響,企業微信在今年年初得到了廣泛應用。
  • luckin coffee 搭建門店社群運營和新私域流量體系 進一步提高品牌...
    在產品同質化嚴重、推廣品牌、平臺費用越來越高的今天,越來越多的品牌及公司開始進行私域社群流量的搭建。早在品牌成立之初,luckin coffee就搭建了門店社群運營和新私域流量的體系,目前品牌影響力已經遍布全國。
  • 看愛親母嬰怎麼玩轉私域流量
    2020即將畫上句號。回顧今年,因為疫情突襲的封閉,有很多自主經營的母嬰店客流銳減影響收入,這讓很多母嬰企業意識到私域流量的重要性,一度私域流量的經營被奉為救命稻草。 財經作家吳曉波曾說過:「不做社群,未來將無商可談。」藉助私域流量,有的母嬰店的生意確實有了好轉。但過分的沉浸其中,是否真的得其道?這是需要思考的問題。
  • 私域流量變成銷售增量 客戶運營建立消費黏性
    杭州認養一頭牛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創始人孫仕軍說,該公司創新營銷方式,通過微信公眾號的圖文內容展示養牛過程,讓消費者隨時了解牛的生活狀態,同時通過「有贊店鋪」開展客戶運營,拉近消費者與生產者的距離,建立消費黏性。「我們不想把『認養一頭牛』做成簡單賣牛奶的公司,而是要讓消費者看到牛生活、產奶的環境,為消費者提供更多有價值的信息。」
  • 企業微信走進群脈,深度探討私域流量運營解決方案
    群脈聯合企業微信直播疫情的爆發,加速了品牌擁抱數位化、擁抱私域流量的進程。越來越多的企業通過企業微信連接用戶,在疫情期間收穫了意想不到的銷量。如天虹用企業微信讓全國5萬導購連接500萬顧客,在與蘭蔻聯手的直播中,將用戶引流到直播間,最終實現232萬的銷售額。
  • 「4+2」私域流量新玩法,塵鋒信息助線下門店無痛轉型
    提前布局數位化營銷的母嬰門店緊緊抓住線上經濟的消費熱潮,賺得盆滿缽滿。困守線下的母嬰門店客流驟減,業績斷崖式下跌,生存空間被嚴重擠壓。如何破解母嬰門店的生存困境?如何助力母嬰門店完成數位化轉型?一站式私域流量運營平臺,一定是個不錯的選擇。
  • 教培機構門店如何構建一套私域運營體系?
    教培門店構建私域的核心是利用線下「存量」帶來線上新的增長。素質教培機構一般有三種商業模型,總部直營學校,加盟門店,個體經營。由於疫情的衝擊,對於今年的線下教培機構來說是一個巨大的「黑天鵝」事件,直營學校開始思考如何將學生的學習,課程營銷抓緊轉移到線上。
  • 門店通2.0為連鎖餐飲營銷破局,私域蓄水與門店轉化一站解決!
    後疫情時代的數位化營銷新機遇 連鎖餐飲行業2020年初受到疫情嚴重的衝擊。《2020中國餐飲業年度報告》顯示,2019年我國餐飲收入4.7萬億元,而2020年1-7月份,全國餐飲收入僅1.8萬億元,同比下降29.6%。 商業環境的變化也成為剛進入中國市場的加拿大國民咖啡品牌Tim Hortons首要克服的難題。
  • 正在逆襲的餐飲業,月營業額從2萬到61萬,是風口還是「瘋」了
    疫情給全國餐飲業帶來了巨大衝擊,不少門店長期停業、營業額驟降。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今年一季度,全國餐飲收入6026億元,同比下跌44.3%。因疫情的後續影響,線下客流量與去年同期相比還是有著明顯差距。▲ 赤坂一丁店長分享餐飲門店「赤坂一丁」如何深挖私域紅利,從線下「紅」到線上?據了解,目前赤坂一丁攜手創利樹數位化解決方案,通過公域引流私域沉澱,線上線下相融合,朋友圈種草、智慧餐飲等數位化手段,以解決方案、階段目標和執行KPI「三大心法」持續打造品牌數位化門店。
  • 下個十年,私域流量就是產權
    事實上,隨著網際網路流量增長逐漸見頂,國內網際網路巨頭間的競爭格局也幾近成型,電商與線上支付都已成為人們生活的一部分,在一部分人眼裡,「上個十年」的線上與線下之爭已經不再是最前沿的話題了,我們需要開啟的是「下個十年」。無論你認不認可關於私域流量的探討將是未來十年商業世界的主旋律,不可否認的是,它早已置身於暴風眼之中。
  • 聯商頭條:成都千盛百貨關門 服飾品牌求解私域流量
    經營12年的成都千盛百貨宣布閉店結業新冠疫情爆發40天後,成都千盛百貨今日在其官方公眾號上發布一則重要告示,宣布其晉陽店自3月2日起暫停營業。這是疫情後成都首家正式宣布閉店的商場。據獨家消息透露,疫情期跟業主的關係或是此次突發閉店的誘因。
  • 私域流量變成銷售增量
    杭州認養一頭牛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創始人孫仕軍說,該公司創新營銷方式,通過微信公眾號的圖文內容展示養牛過程,讓消費者隨時了解牛的生活狀態,同時通過「有贊店鋪」開展客戶運營,拉近消費者與生產者的距離,建立消費黏性。「我們不想把『認養一頭牛』做成簡單賣牛奶的公司,而是要讓消費者看到牛生活、產奶的環境,為消費者提供更多有價值的信息。」
  • 私域案例實操手冊:家電行業私域流量案例
    編輯導讀:長虹美菱自疫情以來,發動了多場線上營銷活動,均獲得了不錯的成績,是家電行業私域流量運營的典範。本文作者選取了長虹美菱兩個典型的活動,分析其是如何進行活動運營,沉澱私域流量的,希望對你有幫助。
  • 田柯:微信私域流量運營方案!
    所以在第【二】點私域流量的運營取捨上的差異很明顯了,微信可以滲透到點對點的私域溝通,是無疑的私域流量霸主,而抖音和快手則是更側重為公域流量,但放權可以做一些私域部署,把品牌曝光和種草流量轉化私域,淘寶天貓則是消費交易的私域維護池。
  • 合興集團逆勢開店 洪明基:疫情倒逼餐飲業改革 社交為核心的商業...
    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北京8月4日訊 最近知名餐飲企業吉野家公布將在全球範圍內關閉150家店的消息格外讓人關注,疫情全球蔓延的疫情下,餐飲企業的生存狀況和轉型復甦讓眾人擔憂。合興集團行政總裁洪明基7月31日晚在線直播時回應,消息中涉及關店計劃並不包含合興集團運營的吉野家門店。
  • 線下快消品如何借私域流量風口,獲取紅利?
    當很多人在感慨」生意難做,流量太貴」的時候,私域流量起來了,很多企業通過私域流量突破了流量的限制,找到了新的增長點。今天拆解一下「幸福西餅」的社群運營和私域玩法,希望對開實體店或者連鎖店的老闆和運營者有所幫助。
  • 四線城市餐廳做私域?它的社群貢獻3成營收,月復購率60%
    從 0 開始做私域,疫情期間私域流量貢獻的營收能佔到30%;通過社群, 2 個月的時間引流到門店的人數有 3263 人,客單價 70 元。它就是對君酌旺旺餐廳,主打贛菜,是江西吉安市中餐排名前三的餐廳,目前已開了 8 家直營店,正準備進軍省會城市南昌。其創始人王敏超(花名王富貴)也稱「下沉市場做的是存量生意,其實更有必要做私域流量」。到底,它是怎麼做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