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破解教育部今年給老師和學生出的「難題」

2021-02-25 新勝思維

一、從應用性、創新性到開放性、靈活性

2月19日,教育部發布2021年普通高校招生工作的通知,要求2021年高考命題要堅持立德樹人,加強對學生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考查和引導。

要優化情境設計,增強試題開放性、靈活性,充分發揮高考命題的育人功能和積極導向作用,引導減少死記硬背和「機械刷題」現象。

2019年高考強調試題的應用性與創新性,2020年強調試題的開放性與靈活性。

優化情境設計,增強試題的開放性與靈活性可以說是教育部今年給老師和學生出的「難題」。

高考具有選拔甄別作用,服務於國家人才培養的需要。中華民族復興需要的是能夠學以致用,靈活解決問題,擁有創新思維和創造能力的的新時代人才。

高考對教學有指揮棒作用。通過試題的開放性和靈活性在於引導教學的開放性和靈活性,從而培養具有理論和實踐的複合型人才。

二、如何破解教育部出的「難題」?

作為一名在高中工作十七年的一線教師,幫助學生考出高分才是硬道理,如何破解今年教育部給老師和學生出的難題是一個值得深入思考的問題。

首先,認真審題,教育部文件強調的是,「要優化情境設計,增強試題的靈活性與開放性」,這跟去年強調的設計情境,考查應用性與創新性,基本一致。

或者通俗的理解,是設計的「情境材料」更加具有靈活性與開放性,與之相對應的是「試題答案」更具有開放性與靈活性,而答案的來源,即課本上的基礎知識與知識體系並沒有發生改變。

高考命題人的思維同樣也不會有根本性的改變,高考同樣也要追求穩定性,由此,2021年的高考試題,與前幾年相比,不會有根本性的改變。

很多家長與師生一看考試工作通知,感覺壓力山大,一頭霧水,其實,大可不必。

考試形式改變,其本質內容沒有發生改變,以不變應萬變是最好的方法。

靜中有動,動中有靜,世界上的事物都是絕對運動與相對靜止的統一。

在相對靜止中把握事物的運動狀態,才有利於正確認識問題,從而正確的解決問題。

具體而言,如何破解?

第一,夯實基礎,構築體系

無論如何強調增強試題的開放性與靈活性,基礎知識都是第一位的,高考總分750分,中低難度的基礎題佔80%,如果基礎知識真正過關,可以考到600分,上個「雙一流」大學是沒問題的。

知識只有放在體系中才有實戰價值,在掌握好基礎知識的前提下,要構築好體系,融會貫通,舉一反三。

第二,樹立「題型」意識,知道高考答案是如何來的

因為每一種題型背後,都有對應的能力和素養的考查,這些都是不變的,缺什麼,補什麼,一定要增強審題能力的訓練,不僅僅要知道答案是什麼。

更要知道答案是怎麼來的,這是關鍵能力,是應對高考開放性題目的關鍵。

第三,研究高考真題,理解學科核心素養

要理解各學科的學科核心素養,站在素養的高度,重新研究近幾年的高考題型,尤其是一些開放性題目的思路,找到「套路」。

不管試題多麼靈活,只要是人改卷,就有具體的答案,就有具體的評分標準,就有「套路」。

三、基礎知識紮實,能力強的考生必將勝出

最後,還想說明一點,高考中所涉及到的知識,都是人類幾千年以來,特別是近代幾百年來的知識精華,或者說都是前人總結的經驗,真正談的上在試卷中創新出來的知識,幾乎沒有。

即使是一道很難的數學壓軸題,其基本思路與解題方法,前人早已經總結出來的,對於考生而言,更多的是學會前人的方法。

文科類的知識更是如此,文化在繼承中發展,只有繼承好才能談得上更好的發展。

該背的知識還是要背,只是不要機械性的死記硬背,要靈活性的形成體系;該刷的題也一定要刷,只是不能一味的僅僅刷題,要學會總結反思,舉一反三。

創新是新事物的產生,舊事物的消亡,一張試卷又如何能讓舊事物消亡?

增強試題的創新性與靈活性,減少單純死記硬背的知識性考查,推動學生關鍵能力和核心素養在教學和考試中的落地落實,可以助力高中育人方式改革。對考生而言,複習備考更應該重視學科素養的提高、思維能力的提升以及從答題到解決問題的轉變。

無論試卷如何改革,考生與家長們大可放心:基礎知識紮實、能力強的孩子必將勝出,基礎知識不好的孩子,夯實基礎是唯一的捷徑。

一家之言,僅供參考,不當之處,敬請指正!

新勝思維:立足高中,且悟且行,知行合一

相關焦點

  • 如何破解勞動教育中現實存在的難題
    今年以來,兩份國家級文件的下發讓開展勞動教育的重要性和迫切性成為共識,但受場地、課程、師資的制約,許多學校在開展勞動教育方面心有餘而力不足,特別是勞動教育課程如何設計開展才能真正提升中小學生的核心素養成了一道難題。
  • 打破天花板 職業教育只能招收低分學生難題得到破解
    職業教育只能招收低分學生難題得到破解核心閱讀「十三五」期間,我國圍繞建設現代職業教育體系,強化類型特色,堅定服務發展、促進就業的辦學方向,不斷深化產教融合、校企合作,工學結合、知行合一,走出一條中國特色的職業教育發展道路。
  • 如何防範功利化傾向對學校美育的影響?教育部回應
    中新網4月15日電 在4月15日的教育部新聞發布會上,教育部體育衛生與藝術教育司司長王登峰在回應「如何破解藝術教育功利化的難題」時指出,在評價體系裡,應該把美育教育作為每個學生都一定要學、一定要考、一定要評價的內容,而且這個考核評價要真正進入到對學生的成長和升學的評價體系裡面去,才能夠從根本上解決這個問題。
  • 武漢市江夏區:在線課堂破解 家教難題
    如何及時回應家長呼聲,有效破解家教難題?位於疫情重災區的武漢市江夏區,通過廣泛深入的調研,果斷決定面向家長群體開設「在線家教課堂」,幫助和指導家長從容面對疫情期間的居家學習生活。   家庭教育指導需求迫切   在江夏區籌辦「在線家教課堂」之前,已經有三份調查資料擺在江夏區教育局德育中心負責人的案前。
  • 那個破解「世界難題」,22歲當教授的中國天才神童,現狀如何
    那個破解「世界難題」,22歲當教授的中國天才神童,現狀如何?他的名字叫劉路,劉路在中南大學讀書,當時的他其實與一般的同學沒有什麼差別,只是對數學的相關問題非常感興趣,並且數學邏輯性非常強的劉路,因此當時的他也受到了老師們的關注,後來的他著迷於西塔潘猜想,在多個日日夜夜的猜想和驗證中,他終於破解了這股數學界數一數二的難題,當年的他僅僅是個大三學生,卻破解了世界上還沒破解的難題,令人十分意外。
  • 被老師懷疑智商低,但考入中南大學、破解世界性難題,如今怎樣?
    每個家長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夠拔尖,但是考入全國重點大學的考生卻曾經被老師說成「智商低」,這是萬萬想不到的。更讓人想不通的是,被說成「智商低」的孩子卻考入了全國985、211重點大學,20歲還破解世界數學領域的難題。帶著疑問,大家去看看今天要講的主人公!
  • 【支招】如何破解高三備考三大難題?
    【支招】如何破解高三備考三大難題?   這和想像中的高三狀態差距好大,學業壓力、親子關係、同伴關係成為小奕高三備考路上的攔路虎,如何破解這三大難題?   分析   學業壓力、親子關係、同伴關係是高三生備考路上的三大「難」事,需要考生具備積極的心態,學做情緒達人,管理好情緒,用更加平和和積極的心態面對「難」題。   首先,高三學業壓力是正常的。
  • 破解3800年數學難題-
    昨日,60歲的崔榮琰在上海科學會堂召開「3800年世界頂級四大數學難題破解會」,公布自己對四大頂級數學難題的破解方法。儘管數學界宣布其中三題早已被判死刑,但崔榮琰聲稱將參加2010年世界數學家大會,以證明自己解法的正確性。
  • 教育部:2021年高考時間公布,考試內容增加,學生表示:臨到考試出難題
    2021高考時間確定今日教育部發布通知,2021年的高考時間已經確定,時間同疫情年前一樣,還是每年的6月7號和6月8號,具體的考試安排如下圖所示。除了考試安排之外,在通知中還著重強調了關於高考的防疫相關工作。
  • 破解專業學位研究生教育難題
    專業學位研究生如何培養?自教育部2010年推進研究生分類培養改革以來,這一難題困擾著多所高校。南京大學在總結校外產學研平臺——南京大學鹽城環保技術與工程研究院多年實踐經驗的基礎上,探索出了專業學位研究生協同培養模式。
  • 建築工自稱破解世界級古希臘難題 耗時三個月
    黃利健 攝    建築工自稱破解古希臘難題  經多名數學教師和專家檢驗,證明過程出錯但大家都認為其精神可嘉  利用無刻度直尺、圓規三等分任意角,是古希臘三大幾何難題之一。12月1日,51歲的建築工人、西安市民盧應相告訴記者,他破解了這一難題,但卻找不到人幫其驗證。  世界級難題三個月「破解」?  51歲的盧應相是西安一公司建築工人,家住東關南街臥龍巷,初中文化。工作之餘喜歡研究數學難題,他曾對圓周率提出過疑問,並曾將自己的觀點發表在雜誌上。  今年春節,他上網搜出了古希臘三大幾何難題。
  • 90後學渣破解世界難題,三位院士致信中央,破格成為最年輕教授
    他上學以來一直成績平平,初中的時候甚至母親和老師都已經打算放棄他,可是最後卻成功考入重點高中,後又考上中南大學成為一名中南學子,可是大學期間的他成績依然不出眾。可就是這樣的學渣,卻破解了世界知名的數學難題,破格成為中南大學的教授,他就是劉路。
  • 又有人自稱破解世界數學難題
    東方網11月27日消息:今年以來,雲南農民王德坤稱自己證實了一元五次方程以及一元高次方程不僅有一個求解方法,而且有多個求解的世界級數學難題;重慶退休老人陳敏道稱解答了「三等分任意角」的世界級數學難題;江西自譽「哲學烏鴉」的黎鳴稱解答了「四色」定理證明的世界級數學難題。
  • 他是河南快遞小哥,送快遞十年破解數學難題,浙大聘請他後來如何
    當然,在數學發展到如今,仍然有很多難以攻克的數學難題沒能解開。所以這就有很多熱愛數學的人,一直在不斷的努力著。但是有時候對於一些數學題,我們不得不承認的是,有天賦的人比努力的人更容易破解。我們今天所說的這個故事主人公,他是河南的快遞小哥,送快遞十年破解了數學難題,浙江大學聘請他為臨時教授。
  • 《破解黃光國難題的知識論策略》主編序⊙陳復與黃光國
    《破解黃光國難題的知識論策略》主編序序文 | 陳復與黃光國 本書《破解黃光國難題的知識論策略》系我們思源學圈的同道三年多來研究與辯論內容的結集成冊,早在公元2016年底黃光國教授自臺大心理系退休,其學生共同舉辦「黃光國教授『榮進』學術研討會」,黃光國期待與會者對自己過去學術研究工作提出「不留情面」的批判,並告知將會盡其所能詳盡答覆,陳復首先提出「黃光國難題」來直問黃光國在結合中華文化內涵來發展華人本土社會科學(包括本土心理學)的過程裡,如何能精確闡釋中華文化的特徵,從而真正完成學術現代化工程,自此就開始這場波瀾壯闊的思想路線大辯論。
  • 他被老師說智商低,卻解出世界數學難題成中南教授,驚呆了老師!
    在一個班級中,我們總能發現這樣一個有趣的現象:很多學生之所以成績並不是非常出眾、甚至位於中下遊,原因都是因為「偏科」。其他學科成績還不錯,但是那些不太感興趣、不喜歡或是學不好的科目卻十分慘不忍睹,最後嚴重拖了總成績後腿,老師看在眼裡十分焦急。
  • 國際化加速跑,學校如何破解英語教學及測評難題?
    國際化加速跑,學校如何破解英語教學及測評難題?發布時間: 2019-05-20 13:36 國際化加速跑,學校如何破解英語教學及測評難題
  • 教育部開始對校園手機下手,老師和家長拍手叫好,學生不樂意了
    教育部開始對校園手機下手, 老師和家長拍手叫好,學生不樂意了。在網際網路時代,很多事情大家都十分依賴手機,對於家長手機可以,點外賣、打車、看視頻等等,對於學生手機可以聯繫家長、查找學習資料、看教學視頻等,但是也有很多學生自律性不好,在她們手裡手機就成了打遊戲、追劇、聊天的工具了,所以在孩子帶手機一直是老師和家長面臨的一大難題。
  • 51歲建築工人自稱破解古希臘幾何難題
    利用無刻度直尺、圓規三等分任意角,是古希臘三大幾何難題之一。幾千年來被數學家們證明不能實現。12月1日,51歲的建築工人、西安市民盧應相告訴記者,他破解了這一難題,但卻找不到人幫其驗證。  ■世界級難題三個月「破解」?
  • 幼兒園招聘難題如何破解?
    前言:幼兒園老師作為孩子們人生中第一位真正意義上的老師,其教育質量直接關係到兒童的成長及背後每一個家庭的幸福。同時,作為教育事業的基礎環節,幼教行業的整體水平也關乎社會的發展。按照教育部有關規定,全園教職工與幼兒全日制比例應為1:5-1:7,目前幼兒園教師缺口達380萬人。缺口越來越大,園所對於幼師的需求也越大。但是很多幼師專業水平不夠,招聘就成了幼兒園最大的難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