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在對孩子「有求必應」?小心毀了他的一生

2020-10-14 大豆豆姐姐

很多長輩對孩子的愛,不僅僅體現在行動上,甚至看孩子的眼神都流淌出抑制不住的愛。

這種愛像是一種補償,補償因為工作繁忙對自己孩子的疏忽,補償以前對自己孩子嚴厲。這種愛慢慢的變成溺愛,變得對孩子有求必應,家中的小霸王就是這樣誕生的。


作為父母,我們要把孩子放在他自己的位置上。

不管什麼樣原因,把孩子放在家庭中心的做法,對孩子都是百害無一利的。

很早之前看過一個故事。讓人記憶很深刻。

一個奶奶帶著孫子,在一個經常去的麵館吃牛肉麵。奶奶在去端面的時候,把牛肉挑給了孫子碗裡。面端上桌子,孫子皺著眉頭說:「奶奶你今天怎麼沒有把你的牛肉給我呢?」邊說邊在奶奶碗裡翻著,面撒在了桌子上。孫子很生氣:「奶奶你是不是把牛肉藏起來了?」奶奶說:「我已經把牛肉挑給你了。」孫子不相信,竟然把整碗面翻在了桌子上。麵店老闆看見了搖著頭,嘆了口氣。孫子還是不依不饒的說著:「那肯定是被你偷吃了!你怎麼能這樣?我不吃了,不吃了……」奶奶嘆了一口氣,「不吃會餓肚子的,那我再買一碗吧!」正要開口,店老闆冷冷地說:「不好意思,我的面不賣給你們了!」奶奶無奈地坐回去,「我的牛肉已經給你了,我真的沒偷吃!」這時生氣的孩子憤怒得連脖子上的青筋都露了出來,一伸手,竟將桌面上兩碗面都打掉,氣呼呼地走了,奶奶灰溜溜地跟在後面。周圍的人投去譴責的目光。

相信這個孩子在家裡也是個小霸王,但孩子不可能從出生開始就這麼蠻不講理,這都是家長一點點引導出來的。


有求必應,讓孩子不懂得感恩

家裡事事都以孩子為中心,只要孩子提出的要求,家長一定會盡力滿足。甚至孩子還沒說出來,家長就心領神會的幫忙做了。孩子一個眼神,水就到來了;孩子一聲哼唧,家長就伸手把事情幫著做了。自以為把孩子帶的多好,多了解孩子,多愛孩子,其實這是在剝奪成長的權利,當孩子養成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習慣後,孩子自以為得到的一切都是理所應當,開始以自我為中心。小霸王就此誕生。

這樣的後果孩子,孩子會變得自私自利,不懂得感恩,如果哪天家長不在有求必應,孩子還會心生怨恨。

孩子也是家裡的一份子,生活在這個家裡就需要幫忙分擔力所能及的事,從掃地、扔垃圾、盛飯、到洗碗、洗衣服、刷鞋子。讓孩子分擔一些家務事,會讓孩子知道什麼是責任感。有的人會說孩子又搞不乾淨,還耽誤學習時間。誰也不是什麼事一開始都能做好的,多做幾次總會越來越好。分擔家務活不會耽誤多少時間的,相反還會增加親子相處時間。


有求必應,孩子缺乏獨立性

孩子吃飯時,雞蛋都是剝好的;吃個水果,都要餵到嘴邊。家長的一手包辦,孩子完全不需要自己思考,也不需要自己動手。慢慢過於依賴他人,生活不能自理。一旦離開家什麼都不會了,最終只能成為「巨嬰」。

放手讓孩子去嘗試,即使孩子發出請求,也鼓勵他自己嘗試去做,家長負責引導。千萬不要代勞,不要代勞。


有求必應,孩子缺乏耐心

一次一次的有求必應,孩子不懂得節制,當孩子欲望值增加,超出父母的底線,家長會措手不及,孩子則會失去耐心,崩潰發火。

家長要學會「延遲滿足」,讓孩子學會等待。這個要在日常生活中慢慢鍛鍊,鍛鍊孩子的耐心,並教會孩子學會換位思考。我們家通常是每五個願望只滿足一個(家長心裡數著五個願望),慢慢的孩子學會了等待,即使沒有滿足也不會很失望,相對應滿足了他的那個願望會變得十分開心。


這個世界上只有家人會給孩子無條件的愛,其他人都不是的。

記得郭德綱的一段話:「我把他教育夠了,遠比他出去之後讓外人教育他,我心裡好受。我在家裡把他管好了,遠比他出去人五人六的,讓別人抽大嘴巴打完回來,我心疼。我該管的都有管了,我兒子什麼都懂,他出去不會吃虧啊,有的時候孩子在家寵的沒人樣了,我心說,等著吧,倒黴日子在後頭呢。」

郭德綱對郭麒麟的家教是嚴格的,值得我們去借鑑學習。

想讓孩子獨立、懂得感恩、不自私、有耐心、有責任心,從家長改掉「有求必應」開始吧。


關注我

我是豆媽

一個在育兒路上不斷摸索前進的寶媽

希望成為優秀的父母

相關焦點

  • 你以為的對孩子的小小「包容」,可能毀了孩子一生
    2018年,在上海迪士尼,一個8歲男孩走路時,不小心碰到旁邊女孩的敏感部位。女孩說了男孩子幾句,男孩媽媽聽到後暴跳如雷,隨後,撿起帽子劈頭蓋臉就往女孩頭上打,一邊打還一邊罵:「神經病,8歲孩子摸你屁股?你是沒被人摸過,是吧......」她身邊的朋友也幫腔,用手指著女孩:「碰就碰了,你好意思講......」
  • 「讓他哭,別理他」,這種看似奏效的教育方式,卻可能毀了娃一生
    我本想去拉孩子,我媽使使眼色讓我別管,我弟也生氣地吼道:「讓他哭,別管他!哭夠了就不鬧了,他天天看電視,飯都不吃了,要是再依著他,他就翻天了。」我去了半天,小侄子從哇哇大哭,到小聲啜泣,再到哭累了拿眼偷偷觀察大人管不管他,用了差不多10幾分鐘。後來,他就自己爬起來,乖乖坐到了奶奶身邊。然後,我弟就衝我努努嘴,意思是說:「你看,這方法奏效吧?」
  • 「孫儷養了我4年,卻毀了我一生」,不懂感恩的娃,只是只白眼狼
    那時候他已經知道了,資助他上學的人,是一名女明星。在申請6千元助學貸款後,他又向孫儷要了500元,而後2天又要了500元。當孫儷停止資助時,這個「可怕」的年輕人,對著鏡頭說:孫儷養了我四年,卻毀了我一生,現在我想毀了她。
  • 十句話,毀了孩子的一生
    十句話,毀了孩子的一生,從此刻起,嚴禁家長講這十句話!1、你怎麼這麼笨呢?你看看別人家的孩子多聰明,再看看你。2、你能不能快一點,快一點好不好。3、你倒是說話啊,你啞巴了,你倒是說呀!4、你不聽話是不是,你不聽話,我就走了。5、哭!哭!就知道哭,閉嘴給我憋回去!6、你膽子怎麼這麼小,這你都不敢?
  • 5歲兒子砸碎了媽媽的手機屏,他爸爸這一舉動,直接毀了兒子一生
    導讀:5歲兒子砸碎了媽媽的手機屏,他爸爸這一舉動,直接毀了兒子一生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5歲兒子砸碎了媽媽的手機屏,他爸爸這一舉動,直接毀了兒子一生!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佛菩薩有求必應,為何就不應你?
    有些人向佛菩薩許願、求一件事,可是求了很久,佛菩薩都沒有滿足他的願望,那是不是就是說佛菩薩不是人人都有求必應呢? 其實,佛菩薩有求必應,求願得不到滿足不是佛菩薩沒有回應你,而是你沒有領悟佛菩薩的意思!
  • 論「人生塔的毀掉」——繪本《我怎樣毀了我的一生》
    《我怎樣毀了我的一生》是兩個法國人的合作繪本作品。以100字的行文加上18幅畫的篇幅跨過一生。在極簡的形式和沉重嚴肅的主題之間,濃縮的是一出人生的反諷戲。在本書出版之後她曾說:「《我怎樣毀了我的一生》並不是翻來覆去在玩文字遊戲,關鍵在於怎樣定義『毀了的一生』。不同人的眼中,成功原本就有千奇百怪的定義,更別說達到成功所採用的手段。這是一本光怪陸離的書,用成人世界的關鍵詞語展示了人生的不同層面。但不管成功究竟是以什麼面貌出現,伴隨著長大,那些曾經的美好和純真一定會離我們原來越遠。」怎樣的人生才真正算得上成功?真正的幸福又是什麼?
  • 這樣的行為不是「愛」孩子,溺愛只會毀了孩子的一生
    但是過猶不及,給孩子太多的愛反而會傷害孩子的一生。許多家長都有這樣的疑問:「愛自己的孩子有什麼錯呢?」愛是沒有錯的,錯在哪裡?月滿則虧的道理大家都知道,愛情也是如此。要以理性的方式去愛孩子,所謂愛子,就是要有遠見,要有長遠的眼光。
  • 電視劇《拯救少年犯》:家長的偏見,毀了孩子的一生
    終於在有一天,女孩的媽媽站電線都纏繞在了自己的身上,剛好丈夫下班,他將電線接上電,打算看電視,殊不知,這電線的另一頭纏繞的是自己的妻子,妻子當場被電擊中身亡。丈夫要上班,小女孩被送到的姥姥家裡,由於姥姥不知道具體的情況,對小女孩的爸爸存在著偏見。
  • 對孩子說這樣的話,你將毀了他的一生
    孩子向父母要點零用錢,父母卻拿出「吃苦」的例子來教育他,甚至將花錢和罪惡聯繫到了一起,讓孩子從小不敢花錢,每次花錢都躡手躡腳貪婪、吝嗇將伴隨孩子一生,甚至用金錢就能將孩子的底線突破。所以,身為父母要明白,自己待人處世的方式將影響孩子的一生,自己的一舉一動孩子都看在眼裡記在心裡,等孩子長大之後你就會發現,他的價值觀和意識形態會和自己非常相似。而這,就是家庭給孩子帶來的影響。
  • 對於孩子的要求有求必應?別再一味寵愛孩子,注意棘輪效應影響
    文丨小哥(文章原創 ,版權歸本人所有,歡迎媽媽們轉發分享)現在很多孩子都是獨生子女,這就導致了家長對這些孩子十分寵愛,對孩子的要求往往也會有求必應,但其實這種做法是不對的。一個朋友四十歲才有了孩子,這就使得她對孩子特別疼愛,孩子想要什麼她都會答應,總想給孩子一切。有時候朋友覺得自己是不是太寵孩子了,想要對孩子嚴格一些,但這時候孩子的爺爺奶奶又站出來了,他們會比朋友更寵孩子。
  • 如何做到有求必應?
    5 佛氏門中有求必應,是命裡沒有的,沒有的也能求到,這個道理是種因。我現在財布施,我沒有錢,我用什麼布施?內財布施,做義工是內財布施。別人在忙的時候,我們自動去幫忙,幫助他,不接受他的報酬,這就是布施。外財布施,我雖然沒有錢,一塊、兩塊還有。行,一塊、兩塊也可以布施,功德都不可思議!
  • 語言暴力,毀人不倦,這樣的話,你還在對孩子說嗎?
    語言暴力,毀人不倦,這樣的話,你還在對孩子說嗎?&34;&34;&34;......這樣的話是不是很熟悉呢?你是不是差不多每天都會說上好幾遍呢?作為家長,在你看來也許只是恨鐵不成鋼的脫口而出,都是習慣性的口頭禪,感覺沒什麼,但是聽在孩子耳朵裡卻猶如一把把尖刀,是極其刺耳難堪的。
  • 6歲女兒不小心把花瓶掉到樓下,媽媽的做法,毀掉了女兒一生
    導讀:6歲女兒不小心把花瓶掉到樓下,媽媽的做法,毀掉了女兒一生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6歲女兒不小心把花瓶掉到樓下,媽媽的做法,毀掉了女兒一生!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家裡條件再不好,也別拒絕孩子這幾個請求,否則真能毀了娃一生
    當然,這種「有求必應」的家庭教育,未必對孩子的成長有好處。但是,孩子的請求若總是得不到父母的回應和滿足,同樣也會出問題,有些甚至對整個人生都有影響。所以,家裡條件再不好,父母也別拒絕孩子以下這幾個請求,否則真能毀了娃一生。
  • 教育學家:家有兒子,這4種教育要趁早,晚了毀一生
    所以家有兒子的,可以著重關注這幾點,讓孩子受益一生。如果不能及時告知孩子,則可能導致他走彎路,毀了自己的一輩子。教育學家:家有兒子,這4種教育要趁早,晚了毀一生。作為家長,不可懈怠,及早告訴孩子這幾件事。
  • 家裡的老人,這樣帶孩子,孩子的一生就毀了
    但有些老人確實不適合帶孩子,甚至把「白紙一樣」的寶寶填上各種惡習……如果你家老人有以下行為,趕緊制止一下,對孩子未來的影響真的很大! 2、教孩子說謊都說隔輩親,對孩子有求必應比如孩子愛吃零食會盡情滿足,但是媽媽卻不一樣了,對孩子管控比較嚴格。所以有的老人買完之後還要讓孩子不要告訴媽媽,讓孩子隱瞞真相。那這不是教孩子撒謊嗎?久而久之孩子就學會撒謊了。老人的出發點都是好的,寵愛孩子嘛,但是方法不對只會是害了孩子。
  • 大學教授:接送孩子上下學,不是愛而是傷害,遲早會毀他一生
    會毀掉孩子的一生?孩子上學之後,安全問題就成為家長們最在乎的問題。所以每天都要接送孩子上下學,來保證孩子的健康問題。像我弟弟上初三的時候,還被爸媽的接送上學。其實他自己想騎山地車去上學的,但因為擔心他騎車過快,安全意識不強,所以還是由爸媽接送。爸媽沒時間的時候,就讓他自己坐公交車。
  • 「我天天陪著孩子,卻親手毀了他一生」一位寶媽的自訴發人深思
    「我天天陪著孩子,沒想到最後卻親手毀了他一生有專家曾經表明:「想毀掉自家孩子很簡單,每天陪著他就夠了」,這句話,在浩浩的身上驗證了,看來陪伴也有弊端,也需要分場合分情況的。接下來我們看一下,為什麼對孩子的「過度陪伴」會毀掉孩子呢?
  • 對孩子一生不利的10種教育方法
    1、從孩子嬰兒時期開始,就對他有求必應,要什麼給什麼這樣當他長大後,就會理所當然地認為:萬物皆備於我。2、當他口出汙言穢語時,儘管譏笑他。這要他的詞彙會越來越不成體統,說出話來把人氣個半死。3、永遠不對他進行精神道德教育,讓他自己混到成年時再說,讓他自己去決定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