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女兒——梅豔芳,死後家產送知己,送信託基金,就是不給家人

2020-12-23 影片回收站

(本文有相應的視頻版本,喜歡觀看視頻的朋友,請進主頁查看:「熱衷提攜後輩的梅豔芳,死後為什麼兩處豪宅都送給朋友不給母親「。喜歡看圖文的朋友請往下看。)

覓娛樂新知,看明星百態,品電影人生!大家好,這裡是影片回收站的「看明星百態」欄目。

前兩三天,把上世紀80年代的「三王一後」的「三王」陳百強、譚詠麟和張國榮都說了,喜歡他們三個的朋友,可以翻看我前兩三天的視頻,既然「三王」都說了,那今天肯定就少不了說這個「一後」梅豔芳的了。

上世紀八九十年代,香港的女星這麼多,為啥只有梅豔芳入選「一後」呢?為什麼她會被譽為「香港的女兒」呢?為什麼身為一姐的她到離去的那一刻還是單身?難道她的身邊就沒有追求者嗎?她去世後,她的家產為什麼不留給她的家人,兩處房產居然給了好友?為什麼最愛她的是一條狗?就讓我們今天一起來揭密一下這個上世紀的大姐大梅豔芳吧!我們將從以下幾個部分來細說一下梅豔芳的成就,分別是:歌唱事業、演藝事業、個人感情、慈善事業、對後輩的提攜以及變態的家人六個部分進行細說。

一、歌唱事業

梅豔芳,1963年10月10日出生於香港旺角,祖籍廣西合浦。梅豔芳出生在一個並不富裕的六口之家,她的父親是海上的跑船人。本來生活也能湊合著過,但身為頂梁柱的梅爸很早就病逝了。這樣一來,養家餬口的擔子自然盡數落到了梅豔芳媽媽的身上,全家五口僅靠母親經營破舊的「錦霞」歌劇院來維持生計。

梅豔芳很小的時候便開始學習唱歌,為了幫母親減輕負擔,她與姐姐一塊登臺演出。由於姐妹倆歌喉不俗,曾贏得「歌壇神童」的美稱。

那個時候梅豔芳才4歲,看過她表演的看客回憶;身穿破戲服的梅豔芳雖小歌聲卻十分嘹亮。梅豔芳的人生,像是一碗苦澀的中藥;在年紀尚小時便要遠離學堂,以賣唱為生。在同齡孩子們在街角嬉戲時,她卻要憂慮明日如何過活。在這樣的環境裡長大,梅豔芳自是較普通孩子成熟不少。

她穿梭在各色舞臺上,表演經驗自是愈來愈豐富。她在19歲的時候,參加了TVB與華星唱片合辦的新秀歌唱大賽,梅豔芳以一曲徐小鳳的《風的季節》拿下了冠軍;當時唱歌大賽的含金量可比現下的選秀節目高多了,參加這場比賽的人有2000多名,最後能成功出道的卻只有梅豔芳,連歌神張學友當時都被淘汰了。

1982 年梅豔芳推出第一首歌曲《心債》,予人濃烈的滄桑感,差點令人忘記當時她不過是個19歲的女孩子。

1983 年梅豔芳推出首張個人唱片《赤色梅豔芳》大受歡迎,唱片更獲得五白金的銷量佳績,歌曲亦首次入選年度十大,令人對她刮目相看,得到眾人認同繼續在歌壇發展。

1984 年梅豔芳推出第二張唱片《飛躍舞臺》。

1985 年梅豔芳推出第三張唱片《似水流年》,一身中性打扮的她,在當年來說是十分突破,穿上西裝及披著長大褸的梅豔芳十分有型。當時吸引許多年輕人模仿梅豔芳的中性打扮,此外《似水流年》一曲更成功為她吸納了一批較成熟的聽眾,令到一些本來不太喜歡梅豔芳的觀眾也漸漸地開始接受她。

同年推出第四張唱片《壞女孩》其一身豪放不羈瀟灑佻脫的形像,梅豔芳「型而不壞」的壞女孩形像,深入人心且廣受歡迎,一時間少女們都以梅豔芳髮型為時尚潮流紛紛仿效。《壞女孩》一碟更創下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的八白金銷量紀錄,梅豔芳旋即成為炙手可熱的一線歌手。

1986 年梅豔芳推出《妖女》,1987 年推出《似火探戈》及《烈焰紅唇》,梅豔芳一直穩坐本地樂壇天之驕女的寶座。1987 年梅豔芳又勇闖另一個高峰,梅豔芳推出的《烈焰紅唇》性感形像轟動全城,還創下廿八場地演唱會紀錄,所以有「梅廿八」之稱號。其中1985-1988年,梅豔芳連續被香港電視臺評為「最受歡迎的女歌星」。

在80 年代梅豔芳開創了不少先河,令本來要乖乖站在臺上唱歌的女歌星,變成不只能歌,更要懂得舞臺演繹,講求形像及颱風,她一下子帶來了一連串勁歌,歌詞更是新潮大膽。梅豔芳帶來了各式各樣的形像,時而妖女,時而淑女,更帶給自己一個「百變梅豔芳」的稱號。她當然也帶來了不少金曲,幾十多年後的今天,那些《壞女孩》、《妖女》、《似水流年》仍然在歌迷腦海中盤旋。

1990 年舉行第三次個人演唱會,名為《百變梅豔芳夏日耀光華演唱會》,連開30 場的佳績把梅豔芳的事業推上另一高峰時,梅豔芳急流勇退宣布再不領取有關音樂上的獎項,但仍會繼續灌錄唱片。

90年代,她也經常舉辦公益慈善演唱會,這裡就不詳述了。

2003年,《梅豔芳經典金曲演唱會》已成為全城矚目的演唱會,很多市民都想成演唱會的坐上客,以行動去支持患了病的梅豔芳。經典金曲演唱會能順利完成,對於梅豔芳來說又跨過了一個難關,這個經典金曲演唱會同時亦創下一個有極多嘉賓的記錄,相信都不會有歌手像梅豔芳能一呼百應,將所有巨星級的歌手作友情演出。而《梅豔芳經典金曲演唱會》亦令梅豔芳創下的紅館演唱會記錄推至147 場。2003年12月30日梅豔芳在香港逝世享年40歲。

二、演藝事業

除了歌唱事業外,在電影方面梅豔芳也有很好的成績。自1983 年起參與電影的演出,至今演出過的電影達40 多部,演繹過很多不同的角色。

1984年,梅豔芳開始以演技徵服觀眾,在與張國榮、張曼玉一起主演的《緣分》一片中,她的出色表演為她贏得了第四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女配角獎。初涉影壇的她便嘗到了小小成功的滋味。但那時的梅豔芳還只能算是個有前途的影壇新人,並沒有很高的聲望。

直到1987年她主演了《胭脂扣》才讓影壇人士真正認識到她的表演才華。這段悽美的東方人鬼情末了令她一舉拿下金像獎、金馬獎、金龍獎和亞太影展四料影后。

1996年,在許鞍華執導的根據張愛玲小說《十八春》改編的影片《半生緣》中。她獲得第十七屆香港電影金像獎和第三屆香港金紫荊獎最佳女配角獎。這時的梅豔芳與當年出道時相比,已經不可同日而語,戲路廣泛的她已經是一位難得百變影后。

說梅豔芳是百變影后,當然是指她的戲路廣泛。從文藝片到喜劇片,再到動作片和黑社會片,她都有不錯的演出。為她贏得過殊榮的那些影片就無須再提了。喜劇片中,與周星馳在1992年合作主演的《審死官》可以算做是其中的經典之作了;動作片中,與成龍主演的《醉拳Ⅱ》以及和張曼玉等人主演的《東方三俠》都是令人賞心悅目的作品;而黑社會片中與周潤發合作的《英雄本色Ⅲ:夕陽之歌》更是堪稱精品。

在2001年的香港賀歲片《鍾無豔》中,她女扮男裝反串齊宣王一角又惹得觀眾捧腹大笑。而在她賴以提名金馬影后的《慌心假期》中,她又飾演了一個婚姻生活發生危機的中年婦女。

同年6 月梅豔芳接拍了許鞍華寫實電影《男人四十》,與張學友合演,梅豔芳亦憑此片獲多項女主角的提名外,更在國內長春電影節中榮獲最佳女主角獎。一切的轉變在她的身上看來都是那麼的不經意和不留痕跡,不停變化之中的梅豔芳成熟了。梅豔芳變化、創新的勇氣的確值得敬佩。

三、她的愛情

她是整個香港演藝界的"大姐大",也是當之無愧的、獨一無二的"香港的女兒"。

然而風光背後,即使優秀如她也難免落寞,或許世上從沒有兩全其美的事情,事業如日中天的梅豔芳卻在愛情路上連連受挫。

有一次,梅豔芳喝酒喝多了,就跟一旁的好友張國榮說了一句:「要是我到了40歲,我們仍未結婚,你就娶我吧。」雖然是句玩笑的話,但卻顯露出她對婚姻的渴望。

梅豔芳有很多緋聞男友,真真假假難以判斷。不過她曾承認過的戀情只有7段,這裡只挑幾段比較出名的來說,但是這些愛情最後都是以分手結束的。

梅豔芳的許多戀情當中,有一段她跟近藤的異國戀是最神秘的,兩人交往的時候非常謹慎,外人都不知道他們的戀情,兩人認識於85年的近藤訪港,那次的認識只是互相介紹那種。第二次酒會後大伙兒到的士高一起慶祝,在當時共舞之時近藤與梅豔芳一吻定情。交往過程中梅豔芳先後到了日本7次,近藤是一個歌手,即使他去北海道舉行演唱會,梅豔芳也跟到北海道。

後來知己劉培基,在一檔綜藝節目上,魯豫問道:」你覺得梅豔芳一生的摯愛是誰「?

劉培基認真的回答道:梅豔芳對待每一段感情都特別用心,而每一段的感情都是她的最愛,但是劉培基又稱要說梅豔芳最摯愛的人,還是日本的那個,這個人也是他的初戀--近藤真彥。

劉培基說梅豔芳去世前只做了兩件事,一件事就是拖著身患重病的身體去完成了一場非常震撼的演唱會,而另一件事就是遠赴日本去看了自己的初戀對象,而梅豔芳臨死之前所做的這兩件事,應該是她最重要的兩件事。

劉培基感嘆道:"人只有在最後的時候才會明白最愛的是誰"!

值得一提的是,80年代末,梅豔芳接拍了一個名表廣告,廣告內的一句「不在乎天長地久、只在乎曾經擁有」,至今天仍然是網絡流行語。

而梅豔芳的第二段感情是跟一個尚未有經濟收入的大學生保羅的愛情,那時保羅愛上了香港當紅的天后梅豔芳,這段戀情帶給兩人的是甜蜜和幸福。愛情本該這樣,不管你是誰,不管你境遇如何,只要彼此喜歡,那就在一起。

很相愛的兩個人最終還是分手了,關於他們分手的原因有人覺得是因為媒體的壓力,還有人說是因為梅豔芳無法放下事業和保羅回歸家庭,但不管如何,梅豔芳和保羅終究是錯過了。

在保羅離開之後,梅豔芳依舊沒有停下追尋愛的腳步。

一個叫做林國斌的男人出現在了她的生命中。林國斌陪著梅豔芳的那幾年,是梅豔芳過得比較辛苦的幾年。

事業上受挫的梅豔芳感情上卻收穫了幸福,當時的她就像個為愛痴狂的小女孩一樣,只要林國斌不回家,

她可以兩天不吃飯鬧絕食,而林國斌也寵著她,每次都會乖乖投降。本來計劃好共度一生的兩個人後來卻為了一點小事吵架,就分開了。

即使已經分手很久了,林國斌的心中卻一直都沒有忘記梅豔芳,梅豔芳去世的時候他還趕過去想見她最後一面。愛情往往是這樣,熬過了大風大浪,卻敗給了日常生活,

梅豔芳被大家所知曉的最後一個男朋友,是著名的功夫巨星趙文卓。只是認識梅豔芳的時候,他還僅僅只是一個初入娛樂圈的新人。當初趙文卓和梅豔芳在一次聚會中相識,之後兩個人相處很舒服,漸漸地就產生了感情。

他們的戀情一經曝光就惹來了很多爭議,當時有很多人都覺得趙文卓是貪圖梅豔芳的地位和名聲,而梅豔芳也是在玩弄感情。

當時兩個人面對的流言蜚語很多,壓力也很大,但只有他們倆知道,彼此之間是多麼的相愛。可惜因為始終有誤會沒有解釋清楚,最終這段相差9歲的姐弟戀以和平分手結局。

梅豔芳曾坦言自己真的很想做趙太太,而趙文卓也始終沒有忘記梅豔芳。在梅豔芳病重時,趙文卓一直都沒有去探望,因為梅豔芳並不想被他看見自己憔悴的模樣,而趙文卓也尊重她的意願。但不明真相的媒體大肆宣揚趙文卓是個薄情郎,各種罵聲不絕於耳,可趙文卓始終都沒為自己辯解一句。

許多年後,趙文卓回憶起梅豔芳依然忍不住哽咽,梅豔芳對他的影響估計一輩子都抹不掉,每當他遇到困境時,總會想起梅豔芳,想想如果是她,她會怎麼做。

梅豔芳的一生都在追求愛,她渴望婚姻,渴望能擁有屬於自己的幸福的家庭。每一段感情她都真誠地付出,認真地投入其中,但總是得不到自己想要的結果。

或許命運對每個人來說是公平的吧,她擁有了令人羨慕的事業,那就要在感情之路上歷經坎坷,梅豔芳的一生太過短暫,很多事情還沒來得及後悔,人生就已經走到了終點。

在生命的最後時刻,梅豔芳身穿婚紗嫁給了音樂,萬千歌迷都是她的見證,或許這就是歌壇天后梅豔芳,最完美的結局。

四、慈善事業

梅豔芳一生致力公益慈善,個人捐款超過千萬元,發起參與過十餘次大型慈善活動,為世界各地華人帶來支持和鼓舞。

海外多個城市因此設立「梅豔芳日」以讚揚其慈善精神,2002年美國加州州長頒發梅豔芳「傑出慈善藝人」榮譽。

她成立的「四海一心基金會」的首次籌款活動於1993年在加拿大多倫多舉行,一舉籌得四百餘萬善款,均捐贈多倫多大學徐立之博士作為遺傳學研究,並打破當年多倫多華人社區的最高籌款紀錄,傳為一時佳話。

1994年在香港舉行的籌款晚宴及獎券義賣籌得七百五十萬善款,其中二百萬捐贈瑪麗醫院的「梅豔芳骨科手術室」;又曾捐贈予華東水災、香港醫學博物館、東華三院福幼基金、九龍醫院、香港大學教育學院模擬課室及國內兒童福利等用途;還曾捐贈百萬興建「東華三院護老中心」。

1999-2000兩年間,梅豔芳出任「樂施會大使」,到貧困的雲南山區普施愛心。 梅豔芳去世後,為發揚和延續她的善心,《四海一心基金會》依靠既有資金和歌迷、友人的捐贈,繼續為社會募集善款,一直運作至今。

2004年梅豔芳逝世周年之際,基金會將籌集的善款捐贈香港大學做研究用途。此後每年,基金會均會針對不同領域開展籌款和捐贈活動。

2008年5月汶川大地震期間,基金會向災區捐贈十萬善款。此外,基金會還先後捐助了香港「監護者早期教育中心」、「福幼基金會」以及「樂施會扶貧發展工作」等公益事業。為支持內地貧困地區的希望工程事業,基金會在2008年梅豔芳逝世五周年之際籌款建立了「貴州省惠水縣打引鄉梅豔芳第一小學」。

2011年再次捐款建立「廣西省藤縣天平鎮大坡龍田梅豔芳第二小學」,為貧困地區的教育事業做出貢獻。

五、對後輩的提攜

成名後梅豔芳,藝途可謂是一帆風順;但哪怕她已身為巨星,也從不耍大牌。現下圈內藝人放媒體鴿子,要求豪車、總統套房的現象數不勝數;但這些行為,梅豔芳卻從未有過。哪怕有專車接送,她也要跑去與同行的演出人員一塊擠大巴;公司給其安排了高檔酒店住宿,不願搞特殊對待的她,跑去與大家同住低檔住宿場所,選擇了同甘共苦。梅豔芳雖生在現代,所作所為卻更像古時行俠仗義的大俠;她會帶上好友一塊給街頭的流浪漢送溫暖,還會給不相識的人找工作。

對待後輩她也是盡力提攜,明明是個人演唱會,她卻定會邀請後輩一同合唱。而神奇的是,梅豔芳與誰合唱,誰就能紅起來。

陳小春出道之前,給梅姑伴過舞。也正是山雞哥不俗的才華,得到了梅姑的認可,後來由梅姑力薦出道。草蜢組合是梅豔芳的徒弟之一,可以說如果沒有梅豔芳就沒有草蜢,當年力壓beyond,靠的正是梅姑這個「後臺」,有興趣的朋友,可以查看我之前關於草蜢的那期視頻。此外還有陳奕迅、郭富城、謝霆鋒,以及梅姑的關門弟子許志安,可惜未能很好地將梅姑的精神發揚光大。

當時的藝人,大多都希望後輩們越來越好,完全沒有嫉妒打壓之心;這種無私是現下的圈內大咖們並不具備,娛樂行業的確是在往前發展,但又好似在後退……

六、變態的家人

但講義氣如梅豔芳,也並非過得完全順遂心意;她的母親覃美金相當的重男輕女,尤其寶貝大兒子梅啟明。梅豔芳在初出道的時候,她的哥哥便向她索要300萬元,想投資開一家狗場。

梅豔芳的母親也似是永遠看不到女兒的付出,她永遠為了兒子與女兒周旋;在梅豔芳重病期間,她的母親曾多次為了兒子向她索要錢財,每次掛掉電話後梅豔芳都會崩潰大哭。在她遭病痛折磨最需要親人關心呵護的時候,她的母親仍在費盡心思地向她要錢。

母親的態度讓梅豔芳感到寒心,她在彌留之際將自己的所有財產交給了信託公司。她的遺產受益人共有四個,第一個自然是她的母親,她囑託遺產管理人每月給她的媽媽7萬元,還要求信託基金必須保障覃美金有保姆和司機侍奉左右。第二個受益人則是她的侄子侄女,膝下無後代的梅豔芳留給他們170萬元用於學習。第三個受益人是常陪伴她左右的服裝設計師劉培基,她將跑馬地毓琇大廈和倫敦兩套價值8000多萬元的房產給了劉培基。第四個受益人則是妙境佛學會,在梅媽覃美金去世以後,剩下的財產都留給該機構。

得知這一消息的覃美金覺得憤懣不已,她在兒子梅啟明的慫恿下跟信託基金打了12年的官司,最終仍是敗訴。

跟家人形成明顯對比的就是,梅豔芳養的一條狗。要說最愛梅豔芳的應該就是「他」了,他就是梅豔芳最喜歡的哈士奇「阿叻」了!

梅豔芳當初搶救無效身亡的這個消息傳來,也是震驚了整個娛樂圈。狗是很靈的,梅豔芳去世後,阿叻也是非常的難過,「他」拒絕進食,趴在靈像面前七天粒米未進,就也走了。這件事真的也讓不少網友感慨:真的太感人了!

2003年12月30日凌晨2點50分,人品好,唱歌好,演戲好的香港演藝圈大姐大梅豔芳在香港養和醫院因為患子宮頸癌引起的肺功能失調而不幸病逝,終年40歲。

去世時留下的最後一句萬般無奈的話:「既是這樣,我便走了。

好了,小夥伴們,你眼中的梅豔芳是什麼樣的?你喜歡梅豔芳嗎?歡迎大家在評論區留言。這裡是影片回收站,歡迎大家點讚、評論、轉發和關注,我們下期節目見!謝謝大家,再見!

相關焦點

  • 梅豔芳去世前,為何不顧母親反對2套房送外人,不給親哥留遺產?
    和現在這些為了夢想進入娛樂圈的明星們不一樣,當年光怪陸離的香港娛樂圈,當明星有著各種各樣的理由,而其中一種,就是像蔡少芬這種,為了替愛賭的母親還上巨額債款的,還有梅豔芳這種在家不受寵需要掙錢補貼家用的。
  • 2003年,「不孝女」梅豔芳去世,她的媽媽開心得像位80歲的「巨嬰」
    ,直至離開奔赴天堂的她,也沒有擺脫身邊吸血20多年的母親自己女兒死後,卻被其母冠上了「不孝女」的稱號,葬禮上,萬人哭泣著送別梅豔芳而她的母親覃美金,卻開心的像一個80多歲的「巨嬰」,厭惡至極。>這時候的梅母看到女兒的榮譽,歡喜之餘的同時,更希望她能夠掙更多更多的錢1990年,在這短短一年的時間裡,梅豔芳在香港連續開辦了30多場演唱會梅豔芳當時連續開辦演唱會的場次,打破了香港歌手首次個唱的場數記錄剛出道就如此拼命,圈內的朋友們都稱她為「梅三十」、
  • 梅豔芳:17年前去世時,留下多少遺產?為何親媽拍賣女兒內衣賺錢
    15.8萬 因為梅豔芳是設立了信託基金,而非一股腦可以全部提現 此外,拿出140萬給姐姐兩個兒子,哥哥兩個女兒做教育基金 不願意把遺產留給任何一個姓梅的人 只不過最終心軟,不願意母親和不成器的大哥自我毀滅罷了 因為她深知,這一家人早就吸血吸慣了
  • 梅豔芳遺產案梅媽敗訴 法庭判決梅豔芬遺囑有效
    中新網6月16日電 據香港媒體報導,纏繞5年的已故香港女藝人梅豔芳1億元遺產案,16日裁決,法庭判「梅媽」覃美金敗訴,梅豔芬的遺囑有效。    梅豔芳生前立下遺囑及信託基金,每月給母親7萬元生活費,其餘則分別給姨甥、侄兒作教育基金,又將物業送贈好友劉培基等。
  • 黎小田葬禮前妻關菊英未送最後一程,有心人代張國榮送花圈謝恩師
    而在12月15日下午黎小田的兒子及媳婦一早就到了靈堂打理一切,而從傍晚開始到晚間,陸陸續續有很多圈內藝人都前來送別黎小田最後一程,畢生的紅顏知己薛家燕就不用說了,不過黎小田的第二任妻子關菊英始終就未有親臨現場送前夫最後一程,只是以獻上花圈表達了自己的哀思。還值得一提到是黎小田生前的得意弟子,即是已經離世的張國榮,也有代表送上花圈致哀,師徒倆如今終在天堂重遇了。
  • 梅豔芳去世14年,遺產風波不斷,張國榮的遺產卻沒有,這就是差距
    梅豔芳身為香港演藝界舉足輕重的人物,多年的演藝經歷讓梅豔芳存下了不少積蓄。她也曾經說過:"唔想阿媽好快就一毫子都無,要做乞兒!"梅豔芳她在辭世前曾成立信託基金,每個月固定給媽媽覃美金港幣7萬元的生活費。
  • 梅豔芳生命中三個男人,張國榮、趙文卓、劉培基,更送他2套房產
    上個世紀八十年代的應該是香港娛樂圈的頂峰時期,當時歌壇可謂是高手如林,但有四位歌手一直佔據榜首,被觀眾稱之為「三王一後」,不是劉德華等人,那時候他們還是初出茅廬,沒有成氣候,這三王是譚詠麟、張國榮、陳百強,一後指的就是梅豔芳,當時他們四位基本上是壟斷了香港樂壇大大小小的獎項,都評價他們推動了流行音樂的發展
  • 梅豔芳去世17年,她留下的巨額遺產快被敗光了……
    被讚譽為「香港的女兒」,但梅豔芳的成就不止於香港,她走向了亞洲,影響了一個時代,至今依舊無人可以超越她。於是,每年到了她的忌日,袁詠儀等明星,還有眾多粉絲都會表達對她的思念之情。對於被朋友騙錢,梅豔芳不難過,只怪自己識人不清。讓她難過的是家人,「連家人都騙我錢,我覺得非常傷心」。據說,梅豔芳剛走紅不久,她哥哥梅啟明便以做生意為由索要200萬,當時梅豔芳一下子也拿不出那麼多的錢,母親卻認為梅豔芳捨不得,忘恩負義。梅豔芳只好咬牙接了一整年的工作,把報酬都給了梅啟明。
  • 17年前去世的梅豔芳被母親貪婪地吸收了,怎麼了?
    對於一個童年受苦的人來說,他最大的願望就是能夠靠自己的努力生活在幸福的生活上。巨星梅豔芳的已故母親告訴世界「貪得無厭」是什麼。從一開始,他們不得不不惜一切代價為梅豔芳遺產而戰,後來,他們舉辦了一個豪華的生日派對,然後申請破產,賣給了媒體,他們聲稱他們在街上撿菜燉豆腐。
  • 遺囑信託的真相及家族信託的正確打開方式
    生前信託和遺囑信託是家族信託中兩種常見的類型,兩者在信託設立的時間和設立的方式上都有所不同。簡言之,遺囑信託是委託人以遺囑的方式設立的信託,該類信託在立遺囑人去世後方成立;而生前信託是委託人生前以信託合同或其它形式1設立的信託,在委託人生前即成立生效。 那麼上述標題中提到的這些名人的信託均是遺囑信託嗎?
  • 海外信託基金原理是什麼? 如何設立家族信託? _成立信託
    海外信託基金基本原理是什麼?了解信託基金是什麼。信託基金是一個法律實體,擁有財產和資產,並在滿足某些條件後將其分配給受益人。人們選擇設立信託基金以避免遺產稅和遺囑認證。所有的信託都有重要的參與者。這些人是設保人、受託人和受益人。
  • 女兒「留學」8年不聯繫家人:父親怒而將財產送朋友!
    不孝有三,無後為大,自古以來,子嗣興旺都是一家人幸福的象徵,但隨著步入現代化社會,中國傳統的孝道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更有一部分人留學融入到外國的文化中,將老家的父母丟棄不管不問,毫無人性。
  • 梅豔芳與母交惡還給生活費,而張栢芝母親卻淪為服務員,是為何?
    這樣的母親在很多人看來是「天理不容」,但在梅豔芳心中畢竟還是自己的母親,所以在去世前還立下遺囑,給母親留下了一大筆錢給母親養老,只是這筆錢存放於基金會,覃美金只能按月領取,無法一次性提取。梅豔芳這麼做是有她的苦衷的,她知道母親嗜賭成性,如果將錢一次性付給母親,母親會豪賭敗盡家產。
  • 高小琴為什麼選擇在香港給孩子成立2億信託基金?
    在即將播出的結局篇中,高小琴為了她和妹妹的兩個孩子在香港設立了一個2億港幣信託,以照顧他們的一生。其中,劇裡的信託基金指的就是個人信託,高小琴只是順帶提了一句,並沒有詳細說明這個問題,優聚金融這裡為大家詳細解讀香港的信託。
  • 內地富豪送兒子去香港讀書,後偶遇豪門獨女,將繼承嶽父百億家產
    當天香港半個富豪圈的人都來了,包括了霍英東的兒子霍震寰、孫女霍詠詩這樣的人物都來參加了。當天邱詠賢三姐妹也一起來參加了婚禮。另外容祖兒更是跟新娘子一起登臺獻唱。 婚禮的主角更是來頭不小,男方是內地富豪劉志強的兒子劉根森,女方是香港富豪李思廉的獨女李嘉穎。在這場婚禮,男方劉根森的父親劉志強更是花了10億元在香港的半山買了兩套豪宅。引起了香港樓市的轟動。
  • 梅豔芳喜歡的一件事就是別人向她借錢,而且只借不還那種她更喜歡
    本文章由梁妹妹說娛樂獨家發布,歡迎各位朋友來領略~趙文卓告訴梅豔芳自己在香港並不習慣從飲食到溝通,常常存在這樣那樣的問題。而且在娛樂圈裡也不太開心,因為他不會抽菸又不愛喝酒。梅豔芳聽後爽朗地大笑她像個大姐一般拍著胸脯說,那些人如果誰欺負你你就告訴我我去替你修理他們。至於溝通問題她同樣豪爽地攬在了自己身上,「以後我來給你當翻譯當嚮導好了,在香港有什麼不方便的事只管找我。」張國榮和梅豔芳是無話不談的知己,開起玩笑來常常不著邊際。
  • 95歲梅豔芳媽媽欲補擺91歲壽宴,竟要求從女兒遺產中取20萬元
    說到娛樂圈中的薄命紅顏,除了藍潔瑛外,還有陳寶蓮以及梅豔芳。2003年12月梅豔芳因患宮頸癌去世,至今離開人世整整15年。但梅姐去世這15年來卻一直不得安寧,皆因其母親覃美金(梅媽)自始至終都想霸佔女兒的全部遺產,多年來數次因生活費鬧上法庭。當年梅豔芳留下價值約3000萬~3500萬港元的遺產,她生前成立信託基金管理其遺產,並在遺囑中寫明梅媽每個月可以拿到7萬港元的生活費。
  • 香港「一代船王」許世勳離世,420億家產如何繼承?-虎嗅網
    許世勳的父親許愛周,是香港第一代船王,家族企業根基深厚,名列香港四大家族之一,但許世勳更為大眾所熟知的身份,卻是港姐李嘉欣的公公。當初李嘉欣在事業高峰時期,嫁給許世勳的二公子許晉亨,從此除了偶爾接廣告,基本退出演藝圈,但李嘉欣婚後的豪門富太太生活一直未遠離公眾的視線。許世勳離世後,李嘉欣一家能否「如願」繼承公公積累的420億家產一時間成為焦點話題。
  • 梅豔芳離世16年,梅媽和哥哥籌備紀念館設收費環節,吸血無底線?
    說起香港娛樂圈的黃金時代,絕對不能不提梅姑梅豔芳,作為歌影雙棲藝人梅豔芳絕對是當時首屈一指的紅人,她在有限的時間裡盡情發光發熱,將短暫的生命填充的無比燦爛,她的一生也讓無數歌迷和圈內朋友銘記,趙文卓稱她是「一生摯愛」,劉德華稱她是「香港的女兒」,粉絲更是無法忘記她的音容笑貌。
  • 香港實施房地產投資信託基金監管新規
    新華社香港12月4日電(記者張歡)香港證監會4日宣布,修訂後的《房地產投資信託基金守則》即日生效。香港特區行政長官林鄭月娥日前在2020年施政報告中明確要推動房地產投資信託基金髮展,隨後香港證監會表示將落實為此類基金提供更強投資靈活性的監管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