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有相應的視頻版本,喜歡觀看視頻的朋友,請進主頁查看:「熱衷提攜後輩的梅豔芳,死後為什麼兩處豪宅都送給朋友不給母親「。喜歡看圖文的朋友請往下看。)
覓娛樂新知,看明星百態,品電影人生!大家好,這裡是影片回收站的「看明星百態」欄目。
前兩三天,把上世紀80年代的「三王一後」的「三王」陳百強、譚詠麟和張國榮都說了,喜歡他們三個的朋友,可以翻看我前兩三天的視頻,既然「三王」都說了,那今天肯定就少不了說這個「一後」梅豔芳的了。
上世紀八九十年代,香港的女星這麼多,為啥只有梅豔芳入選「一後」呢?為什麼她會被譽為「香港的女兒」呢?為什麼身為一姐的她到離去的那一刻還是單身?難道她的身邊就沒有追求者嗎?她去世後,她的家產為什麼不留給她的家人,兩處房產居然給了好友?為什麼最愛她的是一條狗?就讓我們今天一起來揭密一下這個上世紀的大姐大梅豔芳吧!我們將從以下幾個部分來細說一下梅豔芳的成就,分別是:歌唱事業、演藝事業、個人感情、慈善事業、對後輩的提攜以及變態的家人六個部分進行細說。
一、歌唱事業
梅豔芳,1963年10月10日出生於香港旺角,祖籍廣西合浦。梅豔芳出生在一個並不富裕的六口之家,她的父親是海上的跑船人。本來生活也能湊合著過,但身為頂梁柱的梅爸很早就病逝了。這樣一來,養家餬口的擔子自然盡數落到了梅豔芳媽媽的身上,全家五口僅靠母親經營破舊的「錦霞」歌劇院來維持生計。
梅豔芳很小的時候便開始學習唱歌,為了幫母親減輕負擔,她與姐姐一塊登臺演出。由於姐妹倆歌喉不俗,曾贏得「歌壇神童」的美稱。
那個時候梅豔芳才4歲,看過她表演的看客回憶;身穿破戲服的梅豔芳雖小歌聲卻十分嘹亮。梅豔芳的人生,像是一碗苦澀的中藥;在年紀尚小時便要遠離學堂,以賣唱為生。在同齡孩子們在街角嬉戲時,她卻要憂慮明日如何過活。在這樣的環境裡長大,梅豔芳自是較普通孩子成熟不少。
她穿梭在各色舞臺上,表演經驗自是愈來愈豐富。她在19歲的時候,參加了TVB與華星唱片合辦的新秀歌唱大賽,梅豔芳以一曲徐小鳳的《風的季節》拿下了冠軍;當時唱歌大賽的含金量可比現下的選秀節目高多了,參加這場比賽的人有2000多名,最後能成功出道的卻只有梅豔芳,連歌神張學友當時都被淘汰了。
1982 年梅豔芳推出第一首歌曲《心債》,予人濃烈的滄桑感,差點令人忘記當時她不過是個19歲的女孩子。
1983 年梅豔芳推出首張個人唱片《赤色梅豔芳》大受歡迎,唱片更獲得五白金的銷量佳績,歌曲亦首次入選年度十大,令人對她刮目相看,得到眾人認同繼續在歌壇發展。
1984 年梅豔芳推出第二張唱片《飛躍舞臺》。
1985 年梅豔芳推出第三張唱片《似水流年》,一身中性打扮的她,在當年來說是十分突破,穿上西裝及披著長大褸的梅豔芳十分有型。當時吸引許多年輕人模仿梅豔芳的中性打扮,此外《似水流年》一曲更成功為她吸納了一批較成熟的聽眾,令到一些本來不太喜歡梅豔芳的觀眾也漸漸地開始接受她。
同年推出第四張唱片《壞女孩》其一身豪放不羈瀟灑佻脫的形像,梅豔芳「型而不壞」的壞女孩形像,深入人心且廣受歡迎,一時間少女們都以梅豔芳髮型為時尚潮流紛紛仿效。《壞女孩》一碟更創下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的八白金銷量紀錄,梅豔芳旋即成為炙手可熱的一線歌手。
1986 年梅豔芳推出《妖女》,1987 年推出《似火探戈》及《烈焰紅唇》,梅豔芳一直穩坐本地樂壇天之驕女的寶座。1987 年梅豔芳又勇闖另一個高峰,梅豔芳推出的《烈焰紅唇》性感形像轟動全城,還創下廿八場地演唱會紀錄,所以有「梅廿八」之稱號。其中1985-1988年,梅豔芳連續被香港電視臺評為「最受歡迎的女歌星」。
在80 年代梅豔芳開創了不少先河,令本來要乖乖站在臺上唱歌的女歌星,變成不只能歌,更要懂得舞臺演繹,講求形像及颱風,她一下子帶來了一連串勁歌,歌詞更是新潮大膽。梅豔芳帶來了各式各樣的形像,時而妖女,時而淑女,更帶給自己一個「百變梅豔芳」的稱號。她當然也帶來了不少金曲,幾十多年後的今天,那些《壞女孩》、《妖女》、《似水流年》仍然在歌迷腦海中盤旋。
1990 年舉行第三次個人演唱會,名為《百變梅豔芳夏日耀光華演唱會》,連開30 場的佳績把梅豔芳的事業推上另一高峰時,梅豔芳急流勇退宣布再不領取有關音樂上的獎項,但仍會繼續灌錄唱片。
90年代,她也經常舉辦公益慈善演唱會,這裡就不詳述了。
2003年,《梅豔芳經典金曲演唱會》已成為全城矚目的演唱會,很多市民都想成演唱會的坐上客,以行動去支持患了病的梅豔芳。經典金曲演唱會能順利完成,對於梅豔芳來說又跨過了一個難關,這個經典金曲演唱會同時亦創下一個有極多嘉賓的記錄,相信都不會有歌手像梅豔芳能一呼百應,將所有巨星級的歌手作友情演出。而《梅豔芳經典金曲演唱會》亦令梅豔芳創下的紅館演唱會記錄推至147 場。2003年12月30日梅豔芳在香港逝世享年40歲。
二、演藝事業
除了歌唱事業外,在電影方面梅豔芳也有很好的成績。自1983 年起參與電影的演出,至今演出過的電影達40 多部,演繹過很多不同的角色。
1984年,梅豔芳開始以演技徵服觀眾,在與張國榮、張曼玉一起主演的《緣分》一片中,她的出色表演為她贏得了第四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女配角獎。初涉影壇的她便嘗到了小小成功的滋味。但那時的梅豔芳還只能算是個有前途的影壇新人,並沒有很高的聲望。
直到1987年她主演了《胭脂扣》才讓影壇人士真正認識到她的表演才華。這段悽美的東方人鬼情末了令她一舉拿下金像獎、金馬獎、金龍獎和亞太影展四料影后。
1996年,在許鞍華執導的根據張愛玲小說《十八春》改編的影片《半生緣》中。她獲得第十七屆香港電影金像獎和第三屆香港金紫荊獎最佳女配角獎。這時的梅豔芳與當年出道時相比,已經不可同日而語,戲路廣泛的她已經是一位難得百變影后。
說梅豔芳是百變影后,當然是指她的戲路廣泛。從文藝片到喜劇片,再到動作片和黑社會片,她都有不錯的演出。為她贏得過殊榮的那些影片就無須再提了。喜劇片中,與周星馳在1992年合作主演的《審死官》可以算做是其中的經典之作了;動作片中,與成龍主演的《醉拳Ⅱ》以及和張曼玉等人主演的《東方三俠》都是令人賞心悅目的作品;而黑社會片中與周潤發合作的《英雄本色Ⅲ:夕陽之歌》更是堪稱精品。
在2001年的香港賀歲片《鍾無豔》中,她女扮男裝反串齊宣王一角又惹得觀眾捧腹大笑。而在她賴以提名金馬影后的《慌心假期》中,她又飾演了一個婚姻生活發生危機的中年婦女。
同年6 月梅豔芳接拍了許鞍華寫實電影《男人四十》,與張學友合演,梅豔芳亦憑此片獲多項女主角的提名外,更在國內長春電影節中榮獲最佳女主角獎。一切的轉變在她的身上看來都是那麼的不經意和不留痕跡,不停變化之中的梅豔芳成熟了。梅豔芳變化、創新的勇氣的確值得敬佩。
三、她的愛情
她是整個香港演藝界的"大姐大",也是當之無愧的、獨一無二的"香港的女兒"。
然而風光背後,即使優秀如她也難免落寞,或許世上從沒有兩全其美的事情,事業如日中天的梅豔芳卻在愛情路上連連受挫。
有一次,梅豔芳喝酒喝多了,就跟一旁的好友張國榮說了一句:「要是我到了40歲,我們仍未結婚,你就娶我吧。」雖然是句玩笑的話,但卻顯露出她對婚姻的渴望。
梅豔芳有很多緋聞男友,真真假假難以判斷。不過她曾承認過的戀情只有7段,這裡只挑幾段比較出名的來說,但是這些愛情最後都是以分手結束的。
梅豔芳的許多戀情當中,有一段她跟近藤的異國戀是最神秘的,兩人交往的時候非常謹慎,外人都不知道他們的戀情,兩人認識於85年的近藤訪港,那次的認識只是互相介紹那種。第二次酒會後大伙兒到的士高一起慶祝,在當時共舞之時近藤與梅豔芳一吻定情。交往過程中梅豔芳先後到了日本7次,近藤是一個歌手,即使他去北海道舉行演唱會,梅豔芳也跟到北海道。
後來知己劉培基,在一檔綜藝節目上,魯豫問道:」你覺得梅豔芳一生的摯愛是誰「?
劉培基認真的回答道:梅豔芳對待每一段感情都特別用心,而每一段的感情都是她的最愛,但是劉培基又稱要說梅豔芳最摯愛的人,還是日本的那個,這個人也是他的初戀--近藤真彥。
劉培基說梅豔芳去世前只做了兩件事,一件事就是拖著身患重病的身體去完成了一場非常震撼的演唱會,而另一件事就是遠赴日本去看了自己的初戀對象,而梅豔芳臨死之前所做的這兩件事,應該是她最重要的兩件事。
劉培基感嘆道:"人只有在最後的時候才會明白最愛的是誰"!
值得一提的是,80年代末,梅豔芳接拍了一個名表廣告,廣告內的一句「不在乎天長地久、只在乎曾經擁有」,至今天仍然是網絡流行語。
而梅豔芳的第二段感情是跟一個尚未有經濟收入的大學生保羅的愛情,那時保羅愛上了香港當紅的天后梅豔芳,這段戀情帶給兩人的是甜蜜和幸福。愛情本該這樣,不管你是誰,不管你境遇如何,只要彼此喜歡,那就在一起。
很相愛的兩個人最終還是分手了,關於他們分手的原因有人覺得是因為媒體的壓力,還有人說是因為梅豔芳無法放下事業和保羅回歸家庭,但不管如何,梅豔芳和保羅終究是錯過了。
在保羅離開之後,梅豔芳依舊沒有停下追尋愛的腳步。
一個叫做林國斌的男人出現在了她的生命中。林國斌陪著梅豔芳的那幾年,是梅豔芳過得比較辛苦的幾年。
事業上受挫的梅豔芳感情上卻收穫了幸福,當時的她就像個為愛痴狂的小女孩一樣,只要林國斌不回家,
她可以兩天不吃飯鬧絕食,而林國斌也寵著她,每次都會乖乖投降。本來計劃好共度一生的兩個人後來卻為了一點小事吵架,就分開了。
即使已經分手很久了,林國斌的心中卻一直都沒有忘記梅豔芳,梅豔芳去世的時候他還趕過去想見她最後一面。愛情往往是這樣,熬過了大風大浪,卻敗給了日常生活,
梅豔芳被大家所知曉的最後一個男朋友,是著名的功夫巨星趙文卓。只是認識梅豔芳的時候,他還僅僅只是一個初入娛樂圈的新人。當初趙文卓和梅豔芳在一次聚會中相識,之後兩個人相處很舒服,漸漸地就產生了感情。
他們的戀情一經曝光就惹來了很多爭議,當時有很多人都覺得趙文卓是貪圖梅豔芳的地位和名聲,而梅豔芳也是在玩弄感情。
當時兩個人面對的流言蜚語很多,壓力也很大,但只有他們倆知道,彼此之間是多麼的相愛。可惜因為始終有誤會沒有解釋清楚,最終這段相差9歲的姐弟戀以和平分手結局。
梅豔芳曾坦言自己真的很想做趙太太,而趙文卓也始終沒有忘記梅豔芳。在梅豔芳病重時,趙文卓一直都沒有去探望,因為梅豔芳並不想被他看見自己憔悴的模樣,而趙文卓也尊重她的意願。但不明真相的媒體大肆宣揚趙文卓是個薄情郎,各種罵聲不絕於耳,可趙文卓始終都沒為自己辯解一句。
許多年後,趙文卓回憶起梅豔芳依然忍不住哽咽,梅豔芳對他的影響估計一輩子都抹不掉,每當他遇到困境時,總會想起梅豔芳,想想如果是她,她會怎麼做。
梅豔芳的一生都在追求愛,她渴望婚姻,渴望能擁有屬於自己的幸福的家庭。每一段感情她都真誠地付出,認真地投入其中,但總是得不到自己想要的結果。
或許命運對每個人來說是公平的吧,她擁有了令人羨慕的事業,那就要在感情之路上歷經坎坷,梅豔芳的一生太過短暫,很多事情還沒來得及後悔,人生就已經走到了終點。
在生命的最後時刻,梅豔芳身穿婚紗嫁給了音樂,萬千歌迷都是她的見證,或許這就是歌壇天后梅豔芳,最完美的結局。
四、慈善事業
梅豔芳一生致力公益慈善,個人捐款超過千萬元,發起參與過十餘次大型慈善活動,為世界各地華人帶來支持和鼓舞。
海外多個城市因此設立「梅豔芳日」以讚揚其慈善精神,2002年美國加州州長頒發梅豔芳「傑出慈善藝人」榮譽。
她成立的「四海一心基金會」的首次籌款活動於1993年在加拿大多倫多舉行,一舉籌得四百餘萬善款,均捐贈多倫多大學徐立之博士作為遺傳學研究,並打破當年多倫多華人社區的最高籌款紀錄,傳為一時佳話。
1994年在香港舉行的籌款晚宴及獎券義賣籌得七百五十萬善款,其中二百萬捐贈瑪麗醫院的「梅豔芳骨科手術室」;又曾捐贈予華東水災、香港醫學博物館、東華三院福幼基金、九龍醫院、香港大學教育學院模擬課室及國內兒童福利等用途;還曾捐贈百萬興建「東華三院護老中心」。
1999-2000兩年間,梅豔芳出任「樂施會大使」,到貧困的雲南山區普施愛心。 梅豔芳去世後,為發揚和延續她的善心,《四海一心基金會》依靠既有資金和歌迷、友人的捐贈,繼續為社會募集善款,一直運作至今。
2004年梅豔芳逝世周年之際,基金會將籌集的善款捐贈香港大學做研究用途。此後每年,基金會均會針對不同領域開展籌款和捐贈活動。
2008年5月汶川大地震期間,基金會向災區捐贈十萬善款。此外,基金會還先後捐助了香港「監護者早期教育中心」、「福幼基金會」以及「樂施會扶貧發展工作」等公益事業。為支持內地貧困地區的希望工程事業,基金會在2008年梅豔芳逝世五周年之際籌款建立了「貴州省惠水縣打引鄉梅豔芳第一小學」。
2011年再次捐款建立「廣西省藤縣天平鎮大坡龍田梅豔芳第二小學」,為貧困地區的教育事業做出貢獻。
五、對後輩的提攜
成名後梅豔芳,藝途可謂是一帆風順;但哪怕她已身為巨星,也從不耍大牌。現下圈內藝人放媒體鴿子,要求豪車、總統套房的現象數不勝數;但這些行為,梅豔芳卻從未有過。哪怕有專車接送,她也要跑去與同行的演出人員一塊擠大巴;公司給其安排了高檔酒店住宿,不願搞特殊對待的她,跑去與大家同住低檔住宿場所,選擇了同甘共苦。梅豔芳雖生在現代,所作所為卻更像古時行俠仗義的大俠;她會帶上好友一塊給街頭的流浪漢送溫暖,還會給不相識的人找工作。
對待後輩她也是盡力提攜,明明是個人演唱會,她卻定會邀請後輩一同合唱。而神奇的是,梅豔芳與誰合唱,誰就能紅起來。
陳小春出道之前,給梅姑伴過舞。也正是山雞哥不俗的才華,得到了梅姑的認可,後來由梅姑力薦出道。草蜢組合是梅豔芳的徒弟之一,可以說如果沒有梅豔芳就沒有草蜢,當年力壓beyond,靠的正是梅姑這個「後臺」,有興趣的朋友,可以查看我之前關於草蜢的那期視頻。此外還有陳奕迅、郭富城、謝霆鋒,以及梅姑的關門弟子許志安,可惜未能很好地將梅姑的精神發揚光大。
當時的藝人,大多都希望後輩們越來越好,完全沒有嫉妒打壓之心;這種無私是現下的圈內大咖們並不具備,娛樂行業的確是在往前發展,但又好似在後退……
六、變態的家人
但講義氣如梅豔芳,也並非過得完全順遂心意;她的母親覃美金相當的重男輕女,尤其寶貝大兒子梅啟明。梅豔芳在初出道的時候,她的哥哥便向她索要300萬元,想投資開一家狗場。
梅豔芳的母親也似是永遠看不到女兒的付出,她永遠為了兒子與女兒周旋;在梅豔芳重病期間,她的母親曾多次為了兒子向她索要錢財,每次掛掉電話後梅豔芳都會崩潰大哭。在她遭病痛折磨最需要親人關心呵護的時候,她的母親仍在費盡心思地向她要錢。
母親的態度讓梅豔芳感到寒心,她在彌留之際將自己的所有財產交給了信託公司。她的遺產受益人共有四個,第一個自然是她的母親,她囑託遺產管理人每月給她的媽媽7萬元,還要求信託基金必須保障覃美金有保姆和司機侍奉左右。第二個受益人則是她的侄子侄女,膝下無後代的梅豔芳留給他們170萬元用於學習。第三個受益人是常陪伴她左右的服裝設計師劉培基,她將跑馬地毓琇大廈和倫敦兩套價值8000多萬元的房產給了劉培基。第四個受益人則是妙境佛學會,在梅媽覃美金去世以後,剩下的財產都留給該機構。
得知這一消息的覃美金覺得憤懣不已,她在兒子梅啟明的慫恿下跟信託基金打了12年的官司,最終仍是敗訴。
跟家人形成明顯對比的就是,梅豔芳養的一條狗。要說最愛梅豔芳的應該就是「他」了,他就是梅豔芳最喜歡的哈士奇「阿叻」了!
梅豔芳當初搶救無效身亡的這個消息傳來,也是震驚了整個娛樂圈。狗是很靈的,梅豔芳去世後,阿叻也是非常的難過,「他」拒絕進食,趴在靈像面前七天粒米未進,就也走了。這件事真的也讓不少網友感慨:真的太感人了!
2003年12月30日凌晨2點50分,人品好,唱歌好,演戲好的香港演藝圈大姐大梅豔芳在香港養和醫院因為患子宮頸癌引起的肺功能失調而不幸病逝,終年40歲。
去世時留下的最後一句萬般無奈的話:「既是這樣,我便走了。
好了,小夥伴們,你眼中的梅豔芳是什麼樣的?你喜歡梅豔芳嗎?歡迎大家在評論區留言。這裡是影片回收站,歡迎大家點讚、評論、轉發和關注,我們下期節目見!謝謝大家,再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