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孝有三,無後為大,自古以來,子嗣興旺都是一家人幸福的象徵,但隨著步入現代化社會,中國傳統的孝道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更有一部分人留學融入到外國的文化中,將老家的父母丟棄不管不問,毫無人性。
12月16號,67歲的上海老醫生方醫生來到中華遺囑庫領取了遺囑證,此前他已經將自己的全部財產留給了救過自己的朋友,他還有一個留學的女兒,8年來,從沒有主動聯繫過他,大有老死不相往來的那種意思。
方先生稱,自己身邊如今一個親人都沒有,唯一的一個女兒在國外,留學後就沒有再回來,甚至都不曾主動打電話慰問,這次他將遺產贈予朋友,也了卻了自己生前的一個心願,畢竟,朋友曾經救過自己的命。
把遺產送給朋友也不給女兒,這很絕情嗎?然而事實卻讓人不禁感嘆,親情的疏遠和冷漠,方先生是一個醫生,經濟條件不錯,他曾親自送女兒去瑞士留學,花費了巨大的精力和財力,幾乎掏空了他的家底。
然而他得到的回報卻是殘酷的,女兒出國上學之後,畢業就留在了當地,也基本和他斷絕了來往,8年的時間都不和他通電話,偶爾一次他收到了女兒的電話,女兒說自己打錯電話了,徹徹底底傷了這位父親的心。
而方先生的朋友救過他的命, 他曾因犯心腎衰竭病入膏肓,但是這位朋友卻力挽狂瀾將他從死亡線上拉了回來,人生得一知己足矣,連血脈親情都靠不住的關係,即便乞求得來,也終會分道揚鑣。
農村有句老話叫養兒為防老,如今男女關係平等,無論是兒子還是閨女都是同樣對待,更多的人遵循舊例,無論父母曾對自己多麼苛刻,但是孩子盡孝道都很好,這也是我們傳統文化宣揚的盡孝,讓老人老有所依,不至於晚景悽涼。
方先生女兒從他這裡拿走了無數資源,融入到外國的文化中,可能覺得孝道不合她所學的理念,但是無論是中國還是外國,常回家看看父母應該沒有錯吧,難道外國文化中連親生父母都常年不聯繫?
哪怕是一年打一個電話,花上幾十分鐘,也能讓一個孤苦伶仃的老人心有所慰,但是老死不相往來,這又不是仇家,是養育了幾十年的親人啊,有些人絕情起來冰冷的讓人可怕,父母在,不遠遊,人在做,天在看。
之前上海有位老人將「300萬房產贈送給水果攤主」曾引發熱烈討論,老人有需要時,親戚都不幫忙,等老人立遺囑時,那些平時冷冰冰的親戚卻很快就圍過來爭奪家產,人性的惡在他們身上體現得淋漓盡致。
盡孝是一個中國人最基本的道德底線,父母養育之恩要報答,每個人都會老去,你如果冷漠對待自己的父母,將來你也會遭遇同樣的待遇,人不能忘本,對於方先生的遭遇,你怎麼看,下方留言分享你的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