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推薦:
教育綜合基礎知識速記刷題班
2021教師招聘速記·巧思課堂
教育綜合基礎知識19天速學班
教師招聘考試模擬題
初中語文
一、寫出下列成語的出處。
1.一字千金( )
1.【答案】一字千金(《史記》)
2.圖窮匕見( )
2.【答案】圖窮匕見(《戰國策》)
3.撲朔迷離( )
3.【答案】撲朔迷離(《木蘭詩》)
4.望梅止渴( )
4.【答案】望梅止渴(《世說新語》)
二、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問題。
小時了了
孔文舉年十歲,隨父到洛。時李元禮有盛名,為司隸校尉。詣門者皆俊才清稱及中表親戚乃通。文舉至門,謂吏曰:「我是李府君親。」既通,前坐。元禮問曰:「君與僕有何親?」對曰:「昔先君仲尼與君先人伯陽有師資之尊,是僕與君奕世為通好也。」元禮及賓客莫不奇之。太中大夫陳韙後至,人以其語語之,韙曰:「小時了了,大未必佳。」文舉曰:「想君小時,必當了了。」韙大踧踖。
1.「既通,前坐」,句中「前」的語法成分是( )。
A.賓語 B.狀語 C.補語 D.定語
1.【答案】B。解析:「前」,方位名詞作狀語,翻譯為「上前」。
2.「詣門者皆俊才清稱及中表親戚乃通」,句中「詣」的意思是( )。
A.造詣 B.接見 C.會見 D.拜訪
2.【答案】D。解析:這句話翻譯為「到他家去的人,都是些才智出眾的人、有名譽的人以及自己的親戚才去通報」。「詣」是「前往,到」的意思,引申為「拜訪」。故本題選擇D項。
3.「人以其語語之」,句中「以」字的意思是( )。
A.因為 B.根據 C.憑藉 D.把
3.【答案】D。解析:這句話應當翻譯為「別人就把孔融說的話告訴給他(陳韙)聽」。故本題選擇D項。
4.「元禮及賓客莫不奇之」,句中「奇」在古漢語法中屬於( )。
A.名詞作狀語 B.形容詞的意動用法
C.形容詞活用為動詞 D.形容詞的使動用法
4.【答案】B。解析:「奇」在這裡是形容詞的意動用法,翻譯為「對……感到驚奇」。故本題選擇B項。
5.文舉曰:「想君小時,必當了了。」這裡,孔融只是說了個前提,省略的結論是( )。
A.難怪太中大夫陳韙現在這麼聰明。
B.難怪太中大夫陳韙小時候這麼聰明。
C.難怪太中大夫陳韙現在這麼平庸。
D.難怪太中大夫陳韙小時候這麼平庸。
5.【答案】C。解析:通過閱讀短文我們知道,這是孔融諷刺中大夫陳韙的一句話。從這一點,我們不難判斷出孔文舉的結論。
【參考譯文】
孔融十歲的時候,跟隨父親到洛陽。那時李膺名氣很大,擔任司隸校尉的職務。到他家去的人,都是些才智出眾的人、有名譽的人以及自己的親戚才去通報。孔融到了他家門前,對看門的官吏說:「我是李膺的親戚。」通報了以後,上前坐下來。李膺問:「您和我有什麼親戚關係?」孔融回答說:「從前我的祖先孔子曾經拜您的祖先老子為師,所以我和您是世代通好。」李膺和他的那些賓客沒有不對他的話感到驚奇的。太中大夫陳韙後來才到,別人就把孔融說的話告訴給他聽,陳韙說:「小的時候很聰明,長大了未必很有才華。」孔融說:「我猜想您小的時候一定很聰明吧。」陳韙聽了局促不安。
相關推薦:教師招聘模擬題匯總
中公講師解析
關注微信公眾號「中公教師招聘考試」
回復【時政】即可查看每日時政新聞+時政模擬
回復【資料】即可免費獲取各省備考資料
註:本文章用於訪問者個人學習,版權為「中公教師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或摘編。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並註明"來源:中公教師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本文來自中公教師網未經允許 禁止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