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家開發用於細胞免疫療法基因組改造的集合敲入技術

2020-12-10 科學網

科學家開發用於細胞免疫療法基因組改造的集合敲入技術

作者:

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0/4/20 13:06:23

近日,美國加州大學舊金山分校Alexander Marson、Theodore L. Roth等研究人員合作,開發了用於細胞免疫療法基因組改造的集合敲入技術。該研究於2020年4月16日發表於《細胞》。

研究人員開發了一種廣泛適用的技術來條形編碼和追蹤大型非病毒DNA模板的靶向整合,並將其應用於在原代人T細胞中進行集合敲入篩選。通過將數十種獨特條形碼模板的集合敲入到T細胞受體(TCR)-基因座中,研究人員揭示了可增強體外和體內適應性的基因載體。

 

他們進一步開發了集合敲入測序(PoKI-seq)技術,其結合了單細胞轉錄組分析和集合敲入篩選,從而能夠測量體外和體內的細胞豐度和細胞狀態。

 

該平臺發現了一種新型的轉化生長因子β(TGF-β)R2-41BB嵌合受體,可改善實體瘤清除率。集合敲入篩選實現了內源基因序列的並行重寫,從而能夠加快細胞療法的發現。

 

據介紹,基因改造免疫細胞的過繼轉移對於癌症免疫療法具有廣闊的前景。CRISPR敲入靶向可以改善細胞療法,但需要更多的高通量方法來測試哪種敲入基因載體能夠最有效地增強體內原代細胞的功能。

 

附:英文原文

Title: Pooled Knockin Targeting for Genome Engineering of Cellular Immunotherapies

Author: Theodore L. Roth, P. Jonathan Li, Franziska Blaeschke, Jasper F. Nies, Ryan Apathy, Cody Mowery, Ruby Yu, Michelle L.T. Nguyen, Youjin Lee, Anna Truong, Joseph Hiatt, David Wu, David N. Nguyen, Daniel Goodman, Jeffrey A. Bluestone, Chun Jimmie Ye, Kole Roybal, Eric Shifrut, Alexander Marson

Issue&Volume: 2020-04-16

Abstract: Adoptive transfer of genetically modified immune cells holds great promise for cancerimmunotherapy. CRISPR knockin targeting can improve cell therapies, but more high-throughputmethods are needed to test which knockin gene constructs most potently enhance primarycell functions in vivo. We developed a widely adaptable technology to barcode and track targeted integrationsof large non-viral DNA templates and applied it to perform pooled knockin screensin primary human T cells. Pooled knockin of dozens of unique barcoded templates intothe T cell receptor (TCR)-locus revealed gene constructs that enhanced fitness in vitro and in vivo. We further developed pooled knockin sequencing (PoKI-seq), combining single-celltranscriptome analysis and pooled knockin screening to measure cell abundance andcell state ex vivo and in vivo. This platform nominated a novel 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 β (TGF-β) R2-41BB chimericreceptor that improved solid tumor clearance. Pooled knockin screening enables parallelizedre-writing of endogenous genetic sequences to accelerate discovery of knockin programs for cell therapies.

DOI: 10.1016/j.cell.2020.03.039

Source: https://www.cell.com/cell/fulltext/S0092-8674(20)30332-9

Cell:《細胞》,創刊於1974年。隸屬於細胞出版社,最新IF:36.216

相關焦點

  • Stem Cells:我國科學家揭示經過基因改造的人多能幹細胞可躲避免疫...
    這種排斥是由於身體的免疫系統將細胞貼上「外來入侵者」的標籤,並啟動一系列策略來抵禦它認為的攻擊,這就使得科學家們爭相尋找繞過這種保護措施的方法。在一項新的研究中,來自中國同濟大學醫學院和浙江大學的研究人員詳細介紹了一種可能解決這個問題的方法。他們報告了他們如何從基因角度對在hPSC細胞表面上發現的一組關鍵蛋白進行編輯,基本上使得它們對人體的免疫系統不可見。
  • iPSC基因敲入服務和誘導分化
    CRISPR-U基因敲入iPSC細胞系:通過核轉染法將gRNA、Cas9和Donor共轉入iPSC細胞中,進行藥篩,藥篩完成後挑選單克隆培養。選擇不同的克隆分別進行靶位點擴增及測序,篩選出敲入純合的陽性克隆。敲入螢光報告基因的也可以通過觀察螢光進行初步篩選。
  • 著名華人學者盧冠達教授攜「基因電路」,開發更智能的細胞和基因療法丨醫麥黑科技
    從左至右:Timothy Lu、Jim Collins、Phillip Lee以及Wilson Wong(圖片來源Senti) 近日,該公司宣布他們已經籌集了5300萬美元的A輪融資,用於開發針對癌症和自身免疫性疾病的細胞療法
  • 細胞免疫治療 CAR-T療法知多少?
    除了用藥物解除腫瘤細胞對免疫細胞的抑制,另一個思路是:直接利用患者體內的T細胞,將它們拿到體外進行改造,大量複製後再回輸到患者體內,這就是免疫治療的「另一條腿」——免疫細胞療法。目前,已有兩種免疫細胞療法在2017年獲得美國FDA批准上市。即諾華的Kymriah,和Kite Pharmar的Yescarta,就此開啟了腫瘤的免疫細胞治療的新時代。
  • CAR-T細胞療法最新研究進展
    正如所有的技術一樣,CAR-T技術也經歷一個漫長的演化過程,正是在這一系列的演化過程中,CAR-T技術逐漸走向成熟。 這種新的治療策略的關鍵之處在於識別靶細胞的被稱作嵌合抗原受體(chimeric antigen receptor, CAR)的人工受體,而且在經過基因修飾後,病人T細胞能夠表達這種CAR。
  • 針對杜氏肌營養不良症基因療法 禮來與Precision達成合作
    此外,如果禮來成功地將合作的一種療法商業化,Precision還將獲得4.2億美元的潛在開發和商業化收入,以及從中等個位數到較小兩位數之間的產品銷售分級特許權使用費提成。在合作期間,Precision將負責領導臨床前研究和有關新藥研究申請(IND)的支持活動,而禮來負責臨床開發和商業化過程,並且,禮來有權在合作過程中選擇多達三個的額外基因靶標。
  • 《細胞》:促進創新T細胞療法開發 哈佛大學團隊開創高通量T細胞...
    這一技術是TScan Therapeutics公司開發治療癌症和傳染病的創新T細胞受體(TCR)免疫療法的基石。在適應性免疫反應過程中,細胞毒性T細胞(CTL)表面表達的TCRs通過識別由主要組織相容性I類複合物(MHC-I)呈現的抗原片段,激活CTL分泌細胞因子和細胞裂解分子,從而殺死靶點細胞。
  • Science新年發文:基因療法時代即將到來 挑戰不容忽視
    大約五十年前,科學家假設,外源DNA的遺傳修飾可能對遺傳性人類疾病的治療有效。基因療法通過將遺傳物質導入細胞補償或糾正異常基因,引入的正常基因拷貝能夠幫助恢復必需蛋白質的功能。這種「基因治療」策略為後續研究提供了理論基礎,即通過一次治療就可以獲得持久且有效的臨床治療。
  • 生殖細胞基因改造:全球科學家大討論(下)
    Martin Pera:我認為暫停研究,進而推動全面、理性的討論並使大眾得到教育是十分必要的。現在提出監管措施還為時過早,包括頒布國際禁令,而完全放任也是非常危險的。科學家同意禁止生殖克隆,但生殖克隆和生殖細胞改造不一樣,因為從醫學的角度很難找到必須進行生殖克隆的邏輯。
  • 繞過CAR-T「戰場」,直接基因編輯B細胞治療腫瘤、愛滋病?全球首家...
    2017年12月,西雅圖兒童研究所免疫與免疫治療中心首席研究員理察·詹姆斯博士(Richard James)和戴維·金·羅林斯(David J. Rawlings)博士在《分子療法》上發表了關於對B細胞進行工程改造的文章,他們發現工程B細胞可能成為某些疾病新的潛在細胞療法。
  • 拜耳與Atara公司建立戰略合作,開發下一代間皮素靶向CAR-T細胞療法
    ,共同開發用於治療實體瘤的下一代間皮素導向CAR-T細胞療法。該協議包括開發候選藥物ATA3271(一種增強型下一代同種異體T細胞免疫療法)以及自體版本的ATA2271,用於治療存在間皮素高表達的腫瘤,例如惡性胸膜間皮瘤以及非小細胞肺癌。Atara公司是同種異體T細胞免疫療法領域的先行者,擁有行業領先的同種異體細胞製造工藝和下一代CAR-T技術。
  • 基因療法解題①:格爾辛基之死到CRISPR,失望與希望
    在第一個基因編輯嬰兒已經誕生的今天,人們很容易忘記,人類初次獲得基因改造的能力是並不是遙遠的往事。1972到1973年,美國史丹福大學和加州大學舊金山分校的科學家首次報導了重組DNA技術:人類終於可以改造細菌和噬菌體等簡單生物的基因組了!隨著重組DNA技術一同問世的,還有嚴肅的倫理拷問:人類將如何運用改寫遺傳物質的能力?
  • 免疫療法之CAR-T細胞療法
    利用基因工程技術將其改造為CAR-T細胞; 大量擴增CAR-T細胞; 將其輸回至患者體內展開治療。 2.分離T細胞:通過外周血血細胞分離機從腫瘤病人血液中分離出單個核細胞,進一步磁珠純化T細胞。 3.改造T細胞:用基因工程技術,把一個含有能識別腫瘤細胞且激活T細胞的嵌合抗原受體的病毒載體轉入T細胞,即把T細胞改造成CAR-T細胞。
  • 從同源重組到鹼基編輯器 看基因編輯72變
    前世 基因序列定點敲除或敲入自1953年美國生物學家詹姆斯·沃森和英國生物學家克裡克發現DNA雙螺旋結構以來,人們一直都在積極探索高效便捷的基因編輯技術。到目前為止,基因編輯技術的發展已經到了第三代。「基因編輯技術是一種可以對基因組或轉錄產物進行精確修飾的技術,可完成基因定點突變、片段的敲除或敲入等。」
  • CAR-T細胞療法是什麼?一文讀懂免疫療法之星CAR-T細胞療法!
    隨著生物醫學技術的不斷進步,近幾年,全球範圍內以幹細胞和免疫細胞為基礎的細胞療法不斷取得突破,成為大眾關注的熱點。細胞療法的大熱,也標誌著現代醫學由分子治療向細胞治療的轉變。細胞治療又稱為細胞移植或細胞移植治療,即利用患者自體(或異體)的成體細胞(或幹細胞)對組織、器官進行修復的治療方法。目前,臨床上應用最廣泛的細胞治療方式為免疫細胞療法和幹細胞療法兩種。而近兩年,CAR-T細胞療法作為腫瘤免疫治療界的黑馬,成為免疫細胞療法的大熱方向。
  • 三生製藥與Refuge Biotechnologies開發腫瘤等疾病的智能細胞療法
    Refuge 是一家利用基因工程技術開發於人體內發揮作用的智能細胞療法的公司。兩家公司將利用 Refuge 的技術平臺,共同設計及開發編程控制的細胞治療方法,此類療法可在患者體內疾病微環境中產生治療性生物製劑。根據研究合作協議,三生製藥將擁有在大中華區開發和商業化編程控制的細胞治療方式獨家許可。
  • 開發出CART細胞療法,有望治療黏膜尋常型天皰瘡等...
    他們根據從一種名為嵌合抗原受體(CAR)T細胞(CAR-T)療法的前沿抗癌策略中獲得的經驗,設計和開發了這種新的細胞靶向療法,其中,CAR-T細胞療法是對患者自身的T細胞進行基因改造,然後將這些經過基因改造的T細胞灌注回患者體內來攻擊癌細胞。類似的基因修飾可引導T細胞選擇性地破壞導致黏膜PV的自身反應性B細胞。
  • ...年基因編輯療法盤點 | 人類成功「敲除」突變致死基因,並向蚊子...
    1953 年,科學家沃森和克裡克發現了 DNA 雙螺旋結構,自此之後,人們知道了遺傳信息是由基因構成和表達。1963 年,基因雙螺旋論被提出十年後,新一代科學家正式提出基因編輯療法——通過敲除或替代某部分基因,讓基因表達發生改變,增加或減少某些細胞功能,以治療、治癒某些疾病。
  • 前瞻基因產業全球周報第98期:華大基因闢謠「基因編輯58個嬰兒...
    雙方表示將致力於新一代測序技術在腫瘤、自身免疫系統疾病、感染、藥物基因組學等精準醫學領域的開發、轉化應用及商業化。生物技術公司Tevard Biosciences與Zogenix達成合作 開發創新基因療法生物技術公司Tevard Biosciences與生物製藥公司Zogenix宣布已達成合作,以確定和開發用於Dravet症候群和其他遺傳性癲癇的新型tRNA基因療法。
  • 粒細胞抗癌療法:免疫細胞新技術,癌症患者新曙光
    異體超活性粒細胞抗癌療法(以下簡稱「粒細胞抗癌療法」)是美籍華裔科學家、美國維克森林大學教授、上海市東方醫院客座教授崔徵教授根據粒細胞吞噬、殺滅腫瘤細胞的功能研發出的全新療法,其本質是成分輸血,安全性高,有望為癌症患者的治療帶來希望。那麼,粒細胞抗癌療法和幹細胞療法、時下大熱的免疫療法究竟有什麼區別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