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韓國植物園長:無意撤除「安倍謝罪像」,沒必要擴大解釋藝術作品
據共同社消息,關於韓國東北部江原道平昌的私立「韓國自生植物園」在象徵慰安婦問題的少女像前設置以日本首相安倍晉三為原型的下跪謝罪像,園長金昌烈(71歲)5日在植物園接受共同社採訪,表示無意撤除雕像,稱「這只是一件藝術作品」。
-
安倍國會「出言不遜」被要求道歉:我就是嘟囔了幾句
多名在野黨議員起身要求安倍道歉(共同通信社)海外網11月7日電在6日舉行的日本國會上,一位在野黨議員發言途中,首相安倍晉三用手指指向該議員並「出言不遜」,此舉立即引發在野黨的強烈不滿,安倍隨後道歉並解釋稱自己只是「嘟囔了幾句」。
-
日本首相謝罪激起更大怒火 韓國要求歸還全部文物
據8月12日出版的《環球時報》報導,日本首相菅直人10日發表的「謝罪談話」在韓國並未取得預想的效果,反而激起了更大的怒火。11日,韓聯社出示100年前日本合併韓國時兩國領導人籤名的資料,認為這足以證明《韓日合併條約》不符合國際法;同日,韓國駐日本大使要求日本不僅要歸還承諾的《朝鮮王室儀軌》,還應當歸還「全部的朝鮮半島文物」。10日晚,朝鮮也通過廣播譴責日本的殖民統治,要求日本道歉、賠償。
-
韓國教授在紐約散發慰安婦傳單 欲促使日本謝罪
中新網7月6日電 據韓聯社報導,韓國誠信女子大學客座教授徐敬德和旅美韓國留學生4日在紐約市中心如時代廣場、聯合廣場、中央公園等地,散發了2500張有關日本從軍慰安婦的傳單。他表示,為了促使日本政府謝罪,應通過國際輿論向日本施壓。該傳單的設計與徐敬德今年5月在《紐約時報》刊登的廣告相同。當時,廣告畫面中記錄了德國前總理維利·勃蘭特1970年在波蘭華沙戰爭犧牲者的紀念碑前下跪謝罪的場面。廣告中還包括了「希望日本政府能效仿德國早日謝罪」的內容。
-
日本人為什麼熱衷於道歉?
作者:唐辛子旅日華人作家,出版有隨筆集《唐辛子in日本--有關教育、飲食和男女》、人物傳記《日本女人的愛情武士道》。最近,在日本最引人關注的新聞,是過激組織「伊斯蘭國」綁架兩名日本人質事件。據說「伊斯蘭國」組織此舉是為報復安倍在訪問中東時,承諾將提供給中東25億美元(約3000億日元)的援助。「伊斯蘭國」為此向日本政府索取2億美元的贖金。前天,通過一段網絡視頻顯示,日本人質之一湯川遙菜似乎已經被「伊斯蘭國」組織撕票了。為此,湯川的父親一時之間成為日本各大媒體關注的焦點。
-
日政客妄言遭猛批 安倍內外交困衝繩鬧「獨立」
他指出,如何對待過去將決定日本如何走向未來,日本究竟作何選擇,亞洲鄰國和國際社會將拭目以待。 韓國外交當局也針對橋下的言論表示強烈譴責和抗議。而駐日美軍也認為橋下的發言太缺德,一名美國官員表示:「這不符合我們要求美軍貫徹的價值觀。」 美國國防部負責新聞報導的官員則批判橋下的建議「愚蠢」。 15日,二戰時期的韓國慰安婦在首爾日本駐韓使館前示威,抗議橋下徹的言論。
-
日本何時向中國慰安婦道歉
自12月28日,韓國和日本達成協議,平息數十年來對戰時慰安婦的爭議,日本首相安倍晉三讚揚與韓國的關係邁入「新時代」。日本表達「由衷歉意」,並提出10億日圓為韓國慰安婦設立救助基金。這個新聞出來之後,一時間引來媒體評論如潮,人人紛紛在議論。 日本為何在慰安婦的歷史問題上向韓國服軟呢?
-
日本人把對不起掛在嘴邊!要如何理解日本人的謝罪
在日本的很多新聞報導當中,經常看到「謝罪」的場景,有政府的官員、企業的高管甚至國家的高層。這樣的景象,在歐美以及國內都是難以看到的。那麼日本人為何會將「對不起」當作口頭禪,又為什麼會經常「謝罪」呢?這篇文章就闡述一下日本的「道歉文化」!
-
安倍被要求道歉後解釋:只是嘟囔幾句
【環球網報導 記者 崔舒飛】6日,日本首相安倍晉三在出席國會審議時,在一名野黨議員發言途中用手指向對方並「出言不遜」,一時引發會場騷動。隨後安倍在被要求道歉時解釋稱,自己只是嘟囔幾句。左:今井雅人,右一:安倍晉三(圖片來源:共同社)綜合日本時事通訊社、共同社等媒體6日的報導,在當天日本眾議院預算委員會舉行的集中審議會上,在野黨議員今井雅人就「加計學園」理事長加計孝太郎計劃借「國家戰略特區」開設獸醫學院一事進行發言。今井雅人在發言時拿出一份文部科學省內部的備忘錄,稱「不知道是誰寫的」。
-
安倍曾向樸槿惠發密信:別說道歉50次,100次都行
,安倍表明了出席平昌冬奧會開幕式的意向,讓韓國政府鬆了一口氣。日媒稱,雖然安倍利用右翼媒體拼命表演「新次元」強硬外交,但也不難發現其中的進退兩難。日媒稱,文在寅手中握有一張關於安倍的「王牌」。據日本《日刊現代》報導,儘管是在例行國會期間,安倍還是接受了日本《產經新聞》的單獨採訪。他表示,「無法接受韓國針對日韓慰安婦協議所提出的新方針,我想當面向文在寅提出抗議。」
-
德國將永久立慰安婦雕像?!日本網友氣急狂撕韓國……
把二戰受害者的雕像設立在身為加害者的德國,選址本身也有很大意義。雕像是9月末設立的,很快日本政府就得知消息,要求德國撤銷雕像。理由是什麼呢,「雕像的主張太過片面、很難說是符合史實,這是基於不正確信息對日本進行批判活動的象徵。」
-
施君玉:安倍對歐巴馬的「最後消費」
而這個「栽刺人」、「布雷者」正是日本首相安倍。安倍十分不厚道,為了能把美牢牢綁在日本右翼戰車上,不惜對即將下臺的歐巴馬進行「最後消費」,要榨乾其身上所剩無幾的「剩餘價值」。 安倍設下的最大「雷區」就是訪問廣島。一九四五年八月六日,美陸軍航空隊轟炸機正是在此地投下原子彈「小男孩」,加速了日本投降的進程。廣島是第一個被核武器破壞的城市,在原爆地設有和平紀念公園。
-
「安倍談話」前的日本國內輿論準備
在這一歷史關口,日本首相安倍晉三預定於8月14日就歷史問題發表談話。20年前即1995年8月15日,時任日本首相村山富市發表講話,對日本的殖民統治和侵略表示深刻反省和由衷歉意。「村山談話」因公開對日本侵略行為表示道歉而得到中國、韓國及其他歷史上遭受日本侵略國家的肯定。
-
日本謝罪僧人在哈爾濱731紀念館長跪不起(圖)
核心提示:脫鞋、下跪、叩首、誦經,4月18日起,70歲的日本僧人巖田隆造從日本福岡抵達中國上海開始謝罪祈福,隨後他又到達武漢、重慶、西安、洛陽、北京、長春等地的抗日戰爭紀念地,數百次下跪叩首,以他獨有的方式,對當年日軍對中國人民犯下的罪行表示謝罪。5月10日,巖田隆造一路風塵來到哈爾濱,開始了他在哈爾濱為期兩天的謝罪之旅。
-
亞洲周刊:日本拒為對華侵略道歉背後
中新網8月26日電 最新一期香港《亞洲周刊》刊發毛峰的評論文章《日本拒為對華侵略道歉背後》,文章從三個角度分析日本之所以再次向韓國而不向中國道歉的原因。 文章摘編如下: 8月10日,日本內閣會議通過了首相菅直人就《日韓合併條約》籤署一百年發表的講話,為日本對韓國殖民統治帶來的莫大損失和痛苦表示深刻反省與真誠道歉。菅直人的「首相講話」首次坦率承認了日本違背韓國國民的意願實行殖民統治,深深傷害了韓國人民的民族自尊心。菅直人還表示,將把殖民期間掠奪到日本的「朝鮮王室儀軌」等文物儘快返回給韓國。
-
安倍夫人:他做錯事從不道歉 失眠「借酒澆愁」
安倍與夫人安倍昭惠說安倍晉三做錯事從不道歉,就沒聽他說過"對不起";還說安倍最近失眠"借酒澆愁"。日本媒體9日報導,日本首相安倍晉三夫人安倍昭惠在與同窗好友、日本著名女作家曾野綾子的新年談話中說,自己在家中說起有關中國和韓國的話題時,總會被安倍批評。安倍昭惠在家提及中韓會挨批?安倍夫婦關係怎樣?新華國際帶您看看安倍昭惠到底對曾野綾子說了什麼。 【「最近不會離婚吧?」】
-
日本人為誰道歉?
對中國人來說,關係親密的人直接道歉,會顯得過於嚴肅生分,更傾向於用親近表達、開玩笑來調節氣氛。而日本人在道歉時,不管對方親疏,都儘量直接,而不解釋太多——解釋得過多會被認為是為自己開脫責任。另外,中日在地位層級有別時道歉習慣也有明顯差別。在上下級關係中,日本人相對較平等,無論對上對下,都會經常說出「對不起」。
-
因諷刺安倍日本藝術家作品慘遭「下架」
原標題:因諷刺安倍 日本藝術家作品慘遭「下架」日本知名當代藝術家會田誠創作的一件影像裝置作品因諷刺首相安倍晉三的歷史觀,近日慘遭東京當代藝術博物館「下架」。法新社29日援引會田的話報導,他的多件作品上周開始在這家博物館展出。然而館方近日突然要求他將這些作品撤下,理由是「兒童不宜」。
-
韓企會長因讚美安倍被迫辭職,其實韓國商界「精日」非常多!
根據爆料的集團內部員工反應,尹東漢在上周一個有700名集團員工參加的早會上播放了一段視頻,內容為一名網絡博主在評論時下火熱的日本限貿一事,但內容卻是在批判韓國政府的應對,稱「日本首相安倍晉三沒出拳打韓國總統文在寅的臉,這一點就足以證明安倍是非常了不起的領導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