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首相謝罪激起更大怒火 韓國要求歸還全部文物

2020-12-15 環球網

據8月12日出版的《環球時報》報導,日本首相菅直人10日發表的「謝罪談話」在韓國並未取得預想的效果,反而激起了更大的怒火。

11日,韓聯社出示100年前日本合併韓國時兩國領導人籤名的資料,認為這足以證明《韓日合併條約》不符合國際法;同日,韓國駐日本大使要求日本不僅要歸還承諾的《朝鮮王室儀軌》,還應當歸還「全部的朝鮮半島文物」。10日晚,朝鮮也通過廣播譴責日本的殖民統治,要求日本道歉、賠償。

韓國文物局今年2月份的統計顯示,日本全國共有250多個政府機關、個人藏有超過6萬件韓國文物,而宮內廳保管的有700件左右,日本也未承諾全部歸還。韓國政府文物部門、民間部門韓國文化研究所均表示,如果僅僅歸還《朝鮮王室儀軌》,將堅決反對。

在日本國內,批評菅直人的聲音也不絕於耳。在右翼網站2NN上,批評菅直人談話「惹事生非」的言論鋪天蓋地。日本《富士晚報》以「菅外交就是賣國外交」為題,抨擊民主黨只會搞「謝罪外交」。(本報駐韓國特約記者 陸南希 本報駐日本特約記者 蔣 豐)

責任編輯:烏元春

相關焦點

  • 為振興民族精神,韓國建安倍下跪道歉雕像,引日本舉國暴怒要求謝罪
    近日韓國人又做出了一個惹惱千萬日本民眾的事,據悉韓國韓國政府在當地一植物園建造了一座日本首相安倍晉三為慰安婦事件下跪的雕像,從側面看神情凝重,雕像四肢貼地極具侮辱意味。
  • 英國又拍賣爭議文物!前首相:「如果歸還文物,大英博物館就空了……」
    該委員會宣布,已決定委託一家英國律師事務所就半身像的出售提起民事訴訟,並將要求國際刑警組織發布通知,「在全球範圍內追查埃及文物的非法出售」。Interpol /'intpl/ :abbr.長期以來, 大英博物館就因把掠奪來的文物當展品,並且拒絕歸還,一直飽受批評。 這些文物包括埃爾金大理石雕塑、羅塞塔石碑,以及格威蓋爾盾等。
  • 韓國教授在紐約散發慰安婦傳單 欲促使日本謝罪
    中新網7月6日電 據韓聯社報導,韓國誠信女子大學客座教授徐敬德和旅美韓國留學生4日在紐約市中心如時代廣場、聯合廣場、中央公園等地,散發了2500張有關日本從軍慰安婦的傳單。他表示,為了促使日本政府謝罪,應通過國際輿論向日本施壓。該傳單的設計與徐敬德今年5月在《紐約時報》刊登的廣告相同。當時,廣告畫面中記錄了德國前總理維利·勃蘭特1970年在波蘭華沙戰爭犧牲者的紀念碑前下跪謝罪的場面。廣告中還包括了「希望日本政府能效仿德國早日謝罪」的內容。
  • 日本向阿富汗歸還102件流失文物
    據日本共同社8月17日報導,阿富汗由於長年戰亂導致文物流失,日本近日向阿富汗歸還了保管的102件文物。由於歸還工作需要約7萬美元的高額費用,一度險被擱置,後爭取到阿富汗信息與文化部的預算。
  • 韓國植物園長:無意撤除「安倍謝罪像」,沒必要擴大解釋藝術作品
    據共同社消息,關於韓國東北部江原道平昌的私立「韓國自生植物園」在象徵慰安婦問題的少女像前設置以日本首相安倍晉三為原型的下跪謝罪像,園長金昌烈(71歲)5日在植物園接受共同社採訪,表示無意撤除雕像,稱「這只是一件藝術作品」。
  • 日本制裁點燃韓國民眾怒火,文在寅:希望日方能反躬自問
    韓國總統文在寅8日警告,如果日本的貿易限制措施致使韓國企業蒙受實際損失,韓國政府也將不得不採取必要的應對措施。此前一天,日本首相安倍晉三宣稱對韓實施制裁是因為韓國違反對朝制裁決議,但這種說法遭到韓國的反駁。韓日首腦走上貿易戰最前線,顯示出日韓之間的糾紛有可能擴大為全面貿易戰。對此,韓國政府正在總動員,以準備因應最壞情況。同時,抵制日貨現象已開始在韓國「全方位擴散」。
  • 日本拒不歸還的三大中國文物,一件拍賣了3億,一件是日本的恥辱
    雖然日本是一個卑劣的國家,但不得不承認的是,這個民族非常的善於學習,古代時學習中國的唐朝的各種文化、制度,到了近代又開始學習西方的先進技術,使得自身迅速的強大,明治維新過後,日本就成為了當時亞洲最強大的國家,就算在國際上也有一席之地,由於日本是一個島國,物資匱乏, 所以強大起來的日本就忘恩負義
  • 中國民間首次向日本皇室追討文物,現藏皇宮
    中國民間對日索賠聯合會日前通過日本駐華大使木寺昌人,致函日本天皇明仁和日本政府,要求日本迅速歸還所掠中國文物「中華唐鴻臚井刻石」。這是中國民間首次向日本皇室追討文物。 「中華唐鴻臚井刻石」是日本從中國掠奪的最具分量的文物之一,現藏日本皇宮。
  • 日本謝罪僧人在哈爾濱731紀念館長跪不起(圖)
    核心提示:脫鞋、下跪、叩首、誦經,4月18日起,70歲的日本僧人巖田隆造從日本福岡抵達中國上海開始謝罪祈福,隨後他又到達武漢、重慶、西安、洛陽、北京、長春等地的抗日戰爭紀念地,數百次下跪叩首,以他獨有的方式,對當年日軍對中國人民犯下的罪行表示謝罪。5月10日,巖田隆造一路風塵來到哈爾濱,開始了他在哈爾濱為期兩天的謝罪之旅。
  • 投降後的日本為何願意把文物和金銀還給中國?卻不願意歸還此物
    中國從滿清以來,中國的文物和黃金等寶貝,被外國搶掠了很多,目前很多中國文物都在外國的博物館裡面陳列著。尤其是八國聯軍火燒圓明園的時候,搶奪的寶貝不計其數,近代史上的日本侵華戰爭中,從中國偷走的文物也是讓人心痛。
  • 考古隊員在海底撈出4艘沉船,英國卻要求歸還,船裡是圓明園文物
    要想進行水下考古,需要的不僅僅是技術上的支持,設備方面也要花費很大的功夫,而且還要對水中的地形有足夠的了解,具備豐富的歷史地理知識,對專業人員的要求很高。這些困難一直都阻礙著中國水下考古事業的發展,恰恰是一個人的出現,打破了這種局面,他是一個外國人,叫做邁克·哈徹。
  • 宿敵對決:若韓國和日本開戰,誰的勝算會更大?
    這些年,韓國總是拿二戰時期「慰安婦」、「勞工問題」為難日本,找日本企業的麻煩,要求日本賠償韓國,最後激怒了日本。2019年,日本前首相安倍晉三主動出擊,挑起貿易戰,結果一招「鎖喉」,卡住了韓國財閥的「脖子」。韓國和日本的關係越來越差,如果韓國和日本打起來,誰的勝算會更大呢?
  • 亞洲周刊:日本拒為對華侵略道歉背後
    文章摘編如下:  8月10日,日本內閣會議通過了首相菅直人就《日韓合併條約》籤署一百年發表的講話,為日本對韓國殖民統治帶來的莫大損失和痛苦表示深刻反省與真誠道歉。菅直人的「首相講話」首次坦率承認了日本違背韓國國民的意願實行殖民統治,深深傷害了韓國人民的民族自尊心。菅直人還表示,將把殖民期間掠奪到日本的「朝鮮王室儀軌」等文物儘快返回給韓國。
  • 琉球國上供清朝的貢品,現今成一級國寶,日本專家卻希望中國歸還
    琉球國上供清朝的貢品,現今成一級國寶,日本專家卻希望中國歸還一件文物承載的是一段歷史。不管文物出自哪個國家,對於世界來說都是價值連城的珍寶。如果一個國家的文物多,就代表著這個國家的文化底蘊深厚 。八國聯軍侵華之後,日本侵略者又趁機進入中國,八年抗日戰爭中日本人也掠走了許多文物。現在日本的博物館中還收藏著許多中國文物,帶有濃濃的中國氣息。除了當年侵略所得來的,這些文物還有別的來源。建國以來,盜墓賊越發猖獗,為了錢財鋌而走險,盜出文物後他們不敢在國內販賣,將這些屬於國家的寶物全部銷售給了外國。
  • 主動歸還中國700萬文物,她還是日本第一富婆
    在這7件獸首中,只有鼠首和兔首,是法國皮諾家族無償歸還給中國的,其餘均是通過競拍的方式從國外重新購入的。 △大英博物館裡,共有我國文物2萬3千餘件 倒是日本的一家私人博物館——美秀美術館,曾無償歸還給中國一件重要歷史文物。
  • 日本美秀博物館:貝聿銘設計,百萬美金買中國被盜文物,無償歸還
    「我不跟你探討錢的問題,我只是希望你能夠幫我設計這個博物館」,說這句話的是一個日本老太太小山美秀子,也許是設計師的本能,貝聿銘接下了這個項目,這就是日本的美秀博物館——令貝聿銘沒有想到的是,這個博物館與中國頗有淵源,因為一件事,中國文化名人馬未都曾評價道:唯一主動歸還中國頂級文物的日本女人
  • 戰後日本歸還16萬馬車文物只是皮毛,國外拍賣中國文物件件過億
    這引發了網友關於中外文物的大討論。清朝末期,幾次侵略戰爭,列強從中國掠奪的文物不計其數,單就八國聯軍橫掃圓明園這一次,他們就把大清當朝以及搜集的中國前朝文物帶走了大半,圓明園堪稱大清的博物館,可想而知有多少文物流失海外。
  • 法國奢侈品大亨無償歸還中國文物
    圖說:皮諾2013年歸還的圓明園青銅鼠首和兔首。網絡圖圖說:皮諾4月歸還中國的猛禽金首之一。網絡圖【新民晚報·新民網】昨天,有媒體爆料稱,4月至今法國已低調向中國歸還4件遭劫掠的純金文物,此次歸還的4件猛禽金首價值100萬歐元(約合人民幣685萬元),距今歷史超過2000年。據推斷,這些文物是1992年中國甘肅省周朝貴族墓葬遭盜挖時流失的文物,中方表示,這是上世紀90年代中期盜墓潮導致的大批流失文物的一部分。法國奢侈品大亨弗朗索瓦·皮諾特原先佔有著這批文物。
  • 馬未都:唯一主動歸還中國頂級文物的日本女人,值得欽佩
    建在深山裡的在美秀博物館建築期間,小山美秀子就在世界各地尋求各種文物,尤以中國文物為主。剛一展出,馬上就有人通風報信到我國的文物系統,知道後大家立刻就著急了,因為那是多年前我國被盜的珍貴文物。小山美秀子願意把這尊佛像無償歸還給中國,但有個先決條件,希望這尊佛像在美秀博物館展滿10年,說佛像是你們的,算我借你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