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叫中心排班管理全流程實操

2021-02-13 客戶管理

2020金音獎評選報名--第十三屆中國最佳客戶聯絡中心與卓越客服「奧斯卡「評選,021-58307717 

呼叫中心裡座席代表最關心的主要問題是績效與班表。對於績效方案和結果, 座席代表可以影響的比較少,他們不知道誰設定績效方案,有問題的時候也只能一層層的跟領導匯報,因此有意見也多是生悶氣了。

而班表,在呼叫中心裡一般都是有專人負責,座席代表覺得班表安排不如意的時候,很容易就會認為是「人」的原因而造成,並引發一些針對個人的抱怨,在此同時一些員工為了個人利益,隨心所欲的上自己愛上的班次,會產生非正常的要求和溝通,對排班人員排班的公平性和溝通協調而言是個很大挑戰,處理不好很容易產生「後遺症」。在呼叫中心裡排班師往往容易成了「炮灰」。呼叫中心的排班綜合協調業務發展、上級指標規劃、下屬人性化要求等多方面的因素,作為排班師首要條件就是能有良好的溝通協調能力,能頂住壓力,做好指標與員工之間的平衡。整個排班的流程可分為:需求分析、話務預測、制定班表、效果評估四個環節。今天我們就來說說制定班表和效果評估兩個環節。分析和話務預測後,排班師基本上能從整體的話務中了解一年當中每個月的發展走勢和業務重點,並對全年的人力有一個大致的規劃,本年度的人力如何規劃,人力是否有增刪?高峰期的話務是通過工時池來「削峰平谷」,還是需要增加人力預算?排班師需要在各個KPI 中取得平衡點。在呼叫中心中由於業務和員工熟悉程度和需要照顧的原因會被分成很多個級別來進行人力安排,從而會讓一些排班師產生不一樣的處理方法,比方說,有一部分員工會上相對固定的班次、有一部分員工會上與他技能相一致的時段等等。除去技能的原因,對於一個簡單的排班,處理的流程一般由以下步驟構成:排班就是在什麼時候需要什麼人,需要多少人?但人力如何計算呢?人力計算公式在業內有很多個公式,包括有ERLANG C公式、線性計算公式及接話能力換算公式。業內的排班軟體也多基於這些方法,只不過運算更加精細一些。ERLANG C公式是丹麥人Agner Krarup Erlang所建立的數學模型,這是出現得最早的人力計算公式,最初是用於計算中繼線負荷,後來被呼叫中心所採納,為排班人員的人力安排最早指明了方向,但是由於他計算的前提是:客戶呼入的電話是在不放棄的前提下計算所需人數,而實際情況是客戶往往由於業務或自身的原因,等候到一定時間的時候就會自動掛線,因此計算出來所需的人數與實際人員相比會比較多。該公式在EXCEL 中也可以通過相類似的泊松分布方面來實現計算。這個公式在業內計算的時候會有較多分岐的地方,計算口徑也不盡一致。一般而言我在計算時採用的公式如下:單位時間內所需人數(半小時或1小時)=單位時間內呼入量×目標接通率×平均處理時長(秒)/單位時長(秒)/話務利用率。而話務利用率的計算,一般為排班時間內(不含通宵時段)的處理時間(佔用座席代表工作的時間,包括通話時長、處理時長或其他必要時間)除以排班時長得到。當然想得到一個精確的數據,也可以把話務利用率精確到每個時間段。如果呼叫中心有整理數據的習慣,大家可以去留意一下每天高峰時期和低谷時期,平均每個座席代表每半小時或者1小時能接聽多少電話量,對於一些平均通話時間比較長的業務,由於話務的不均衡性,高峰期和低谷期座席代表的接話能力會有不一樣的結果。如果數據採集得當,線性計算公式的結果與接話能力換算結果基本一致,當綜合接通率達到90%以上時,採用ERLANGC 公式會令整個計算更趨合理。在排班中,班次的設定可以說是最難的,因為班次設計得好與不好直接影響著班次的銜接與輪換,還關係到員工上班的直接體現,另一方面也對接通率有著直接的關聯。員工反映班表好不好上,其實50%以上的原因是班次制定得是否合理。根據時間段的早晚劃分,一般我們會把班次分為早班、白班、中班、晚班、夜班、通宵班等等,每個呼叫中心會根據實際的情況來制定班系的叫法。在所有班系中,跳班,也叫天地班、早晚班、兩頭班……是一個特別在意的班系,他是指一些上下班時間跨度比較大,中間休息時間比較長的班,一般而言這類的班系人員利用率相對比較高,能夠把滿足早上高峰期和晚上波峰的人力需求減少下午時間人力重疊的問題。但這種班對於員工的舒適度是最低的,可以試想一下比方,一個跳班的時間是08:30—12:30 17:30—21:30,員工加上上下班路途的時間,就把一天除了睡覺以外的時間都佔了,特別是一些大城市,員工在中休時間內又不能回家,對類班務就尤其反感。但是如果是小城市,上班來回時間比較短,交通方法比較靈活,員工就會很喜歡這一類的班,他們可以在家裡處理一下該處理的事情,還可以解決兩個就餐問題。記得小博在呼叫中心手工排班的時候,為了充分利用人力資源,在淡季的時候把部分員工調到別的中心去救急,結果同事上了不到一個星期的班就特地打電話問小博:是不是想裁掉他們,為什麼把他們調過去而該中心的班次裡50%以上是「兩頭班」——跳班!我所在的城市是一個大城市,座席代表上下班的往返時間都不短,有些同事一天需要在路上花掉4個小時,班次的跨度過大會影響員工的正常休息時間,讓員工長時間停留在單位裡,縮短了與家人相處及正常活動的時間。因此這一類的班都是要慎重採用。制定班次前,我們需要根據呼入量劃分時段,找出呼入量最大,最重要,對接通率影響最大的時段。如商業類客戶的重要時段是:09:30-10:30,15:00-16:00兩個波峰,而公眾類的,如動感地帶用戶的重要時段就有三個:09:30-10:30,15:00-16:00,20:00-21:00,整個話務曲線基本整體波動不大。一般我們會把時段劃分為:08:00前、9:00-10:00、午餐時段、下午波峰時段、晚餐時段、晚上20:00前、22:00後、通宵班時段前幾個大段。呼叫中心裡座席代表似乎永遠是不足的,排班師要分析好這些時段,哪些時段對整體影響是最大的,指標與員工舒適度相悖時或人力資源不足,哪些時段可以適當放棄,放棄的標準又是如何?高峰期的是否有滿員達標的需要,如果在高峰期接通率保證在95%以上,其他時段會否接通率過高?如何定高峰期人數或組數?

1、要覆蓋所需要安排的時段

2、就餐時段的安排,員工就餐的最短時間或可容忍的最長時間

3、就餐時段的寬度,最早可以就餐的時間及最晚可就餐的時間

4、早班與夜班最早及最晚時間的安排

5、員工對跳班的接受程度

6、下午高峰期人力是否重疊過多

7、月休息日多少

8、班次及班段的長度

9、呼叫中心所在地的交通情況

手工排班中,EXCEL 可以幫助實現很多的功能,如:班次安排、時段人員數據、工時、接通情況等。

輪換方法主要有正輪法和逆輪法兩種。正輪法是指輪班時基本按照「早—中—晚」的順序來上班,逆輪法是按「晚—中—早」的順序來安排人員的就班。正輪法,可以讓員工的工作壓力減少,有利於員工工作負荷逐步減弱,而有些大城市中排班人員為了讓員工的休息。日達到最長,特別是一些呼叫中心裡外地員工比較多,她們希望利用休息日回家,這時逆輪法就會比較受歡迎。當然這個正輪法與逆輪法也可以將結合周期來使用,手工排班的輪換可以非常靈活,可以按周、按天去轉換班次和休息、只要規則和人數定好,班次在輪換時不出現急轉班即可。但是要注意輪換時需注意話務是呈現周規律還是月規律,需與規律相一致。曾見過最長的班次轉換周期為一個月,也就是說座席代表一個月內上同一班次,下一個月換為另一種班次,在一個長的周期內,班次是公平的。當然這種安排對於人員流失率低的中心來說,是可行的,但是如果一些穩定性不是太好的中心,就會出現員工在通宵班當月月初流失率過大,直接影響到整體的穩定。現在業界一些開放性高的排班軟體,已經能夠根據業務規律,開放定製排班輪換方法。做好班次及定下輪換方法後,導入各時段所需人數,話務的一些習慣後,就可以產生一個基本的班表模版,但班表要符合中心的管理方法,經過多方核查及上下級溝通後班表的模版即可生成。話務是隨時變化,淡旺季、春夏秋冬話務都有不一樣的差別,人員的數量也在不斷變化、中心的指標重點也在不斷調整。排班員必須根據話務的情況、人員數量、業務技能等綜合調整班模及班表中不合理的地方,使之適應話務及中心的發展情況。沒有一份班模能適應所有的話務,能放之四海皆可用,同樣也沒有一份班表是完美的,班表沒有最好、只有更好,不斷地適應現狀地調整策略、班次、組合。經過細節調整後,排班員再次核定,每個時段安排的人數與所需人數落差是否過大、班次的輪換是否合理、人員工時是否合適要求、上班天數是否過長等等後,班表即可核定成為本期執行班表。效果的評估,分為預測話務量的評估及班表的評估,一般意義上,對之評估的,大都是指標上的直觀表現,而忽視員工的軟性指標、人力的安排是否與企業的整體發展方向及工作計劃相一致的問題。使用的評估指標主要為擬合度,也就是說預測話務量與實際話務量的擬合度,而擬合度又可分為時、日、月三部分設定。如果現場管理得當,同等條件下,使用一些軟體工具,排班擬合度可以達到更高水準。同樣,實際班表的評估主要也是以人力接話能力的擬合度來衡量。對於中心領導而言,最直觀的評估是遵時度、接通率及服務水平等指標的評估。隨著人力成本的逐步上升,不少中心也開始在考核排班師的人員利用率是否達標。員工的軟性指標包括:員工的接受度、輪換對身體的影響等等。結語:排班是一個綜合管理的過程,他需要考慮各個層次的接受度,他不能與管理方法相悖而行,他需要平衡各方面的指標,他沒有最好,只有更好,期待著呼叫中心的排班越來越合理。


接軌4PS國際標準的合作夥伴有:阿里巴巴、百度、騰訊、中國移動、中國電信、中國聯通、君樂寶乳業、美的、上汽大眾、豐田汽車、多市工商12315熱線、多市12345市長熱線、工商銀行、建設銀行、東風日產、蘇寧易購、信誠人壽、民生人壽、紫光華山、歐萊雅、無限極等超過200家單位。

相關焦點

  • 呼叫中心企業裡的排班管理(WFM)
    但是,實事上,許多呼叫中心一直都像一座孤島一樣運營。對於我們這些在呼叫中心內工作的人來說,許多每天都要執行的管理流程看起來都是必須的,但在企業其他部門的眼中,這些流程看起來就顯得粗糙且不切實際。這是我們都面臨的實際問題。  我們所做的事情和我們用來進行管理呼叫中心的工具導致了這樣的結果產生-證據非常明顯。
  • 遠傳技術CCMS呼叫中心運營管理系統
    一個創新的管理軟體品牌十數年呼叫中心運營經驗百位專家及顧問悉心打造千餘位管理人員實戰歷練數萬一線客服的作業保證——源自實踐,想您所想CCMS是什麼?CCMS呼叫中心運營管理系統覆蓋了呼叫中心日常運營的所有管理環節,是一個一體化(All-in-one)的管理平臺,使本來分散的各個運營管理要素得到有機的整合,消除了數據孤島。CCMS實現呼叫中心的全面數位化管理,降低呼叫中心的運營成本和管理成本,提升呼叫中心的管理效率!
  • 呼叫中心運營管理地圖
    呼叫中心班組長與運營指標提升培訓暨4PS-TL2000班組長認證(11月28-29/周四-周五廈門)(11月25-26日,廈門,5800/人,3人以上4800) 作者:及洋  呼叫中心那些事兒呼叫中心運營管理,涉及較多知識結構,作為企業重要組成部分的呼叫中心,有著提升企業口碑度,增加企業附加價值的重要作用,而作為呼叫中心的管理者,在日常工作中,想要更好的管理整個團隊就需要牢記以下幾點內容
  • COPC全球案例:預測排班實時管理流程優化
    公司以顧客為中心,注重創新、團隊合作和持續的績效改進。  挑戰  勞動隊伍管理(預測、人力規劃、排班和實時管理),英文稱Workfoce Management (WFM)。客戶認為自己的WFM功能不夠優化,從而導致員工分配效率低下,無法滿足需求,而且擔心供需之間的這種差距會導致企業產生額外的勞動力成本。
  • 呼叫中心員工負面情緒成因分析及管理對策
    ​二、呼叫中心客服人員負面情緒產生的主要原因​呼叫中心客服人員產生負面情緒的原因較為複雜,有主觀的,也有客觀的;有工作環境造成,也有管理變革使然。總體而言,不管是通訊行業呼叫中心還是金融保險業呼叫中心,或是運輸服務業的呼叫中心,其客服人員負面情緒產生的主要原因包括以下幾方面:​​一是實行輪班制度,造成規律紊亂,身心壓力易上火。
  • 呼叫中心管理的語音分析
    用語音分析可以使每一呼叫的上下文關聯可以被更方便地檢查出來。主管能夠識別習慣模式和關鍵字或者短語來進一步完善客戶服務方面的工作。這個過程可以通過人工的方式由分析師對每一通電話進行回放並且精確定位重要數據來完成,但這對於繁忙的呼叫中心來說要求有點太高了。  面對每天數以千計的電話,甚至一個分析師團隊都無法做到面面俱到地聆聽每一通電話來進行人工分析。
  • 呼叫中心培訓師崗位認證培訓(第八期)在北京圓滿結束
    9月7-9日,由易訓(中國)管理研究院(呼叫中心培訓網)主辦的呼叫中心培訓師崗位認證培訓(第八期)課程在北京金泰海博大酒店成功舉辦,有來自銀行、保險、電商、網際網路、通信、外包等行業的二十餘名呼叫中心的培訓管理者及培訓師參與了本次課程的學習。
  • 呼叫中心管理3大招及質檢六脈神劍
    面對一群90後的夥伴,再給他們製造困難的入行方法已不合時宜引領他們能夠愛上呼叫中心這個行業的唯一出路就是幫助他們把工作變簡單,變快樂。對於新生代80〜90年代員工管理的認識和管理理念:而不是不顧呼叫中心員工成長規律,剛進入團隊就要業績。呼叫中心人員密集,呼叫中心管理者的重要工作大都在現場進行,而現場管理指的又是什麼呢?
  • WFM勞動力資源與績效管理 排班的市場困局與機遇
    排班軟體從進入中國市場的第一天起,「排班」這個中文翻譯就有局限,或許這也影響這個管理工具的市場推廣。事實上,我們稱為排班軟體的管理工具全名為勞動力資源與績效管理工具,英文縮寫為WFM (Work Force Management)。
  • 如何從管理的角度降低呼叫中心員工的流失率
    老員工流失造成的後果將會更嚴重,會使現有員工的排班變得更密,造成員工的不滿,同時優秀經驗的流失,也會使呼叫中心的服務品質下降,降低客戶滿意度,對企業的品牌形象產生一些不好的影響。因此,如何管控呼叫中心的員工流失率,是每一個呼叫中心的管理者都在考慮的問題。
  • 呼叫中心「客服質檢」是個技能"含金量"較高的工作
    關於呼叫中心,有許多管理技能是值得探討的。質檢專員是一個技能含量較高的崗位,一方面,日常的質檢工作容易讓員工產生對立情緒,如何改善這個過程?另一方面,質檢結果中蘊藏了大量有價值的信息,如何通過日常的質檢工作真正發現質檢管理體系中出現的問題,甚至提煉用戶需求?
  • 2011中國呼叫中心及企業通信大會_觀眾註冊_CTI論壇
    (*)(單選)   呼叫中心高級管理人員 企業通信主管 呼叫中心中級管理人員
  • 遠傳技術呼叫中心信息安全管理系統
    U-guard為呼叫中心提供數據外洩、網絡控管,以及IT資產管理問題的解決方案。U-guard是什麼?客戶及相關資料、服務記錄是呼叫中心的命脈和核心資產,呼叫中心不僅要保護有形的基礎建設資源,更要維護其商譽、資產與員工動態等無形資產。
  • 呼叫中心外包:讓企業省事、省心、省力
    然而,很多企業都不了解什麼是呼叫中心外包,也不知道自身是否適合外包。下面,我們一起來看看。1、什麼是呼叫中心外包?呼叫中心外包,是服務領域的一項外包業務,即企業委託第三方全面管理或部分管理呼叫中心的業務,包括提供整套的呼叫中心解決方案——服務商一方面提供呼叫中心系統、場地、服務人員,負責呼叫中心的日常運營和維護;而企業客戶只需要把自己的項目需求提交給外包服務商即可。2、為什麼要選擇呼叫中心外包?
  • 得助智能:呼叫中心管理的「木桶效應」如何解決?
    呼叫中心管理主要要管理好三類人,木桶的理論告訴了我們,影響木桶能裝多少水,不是桶裡最長的木板,而是最短的木板。但這個理論或許會讓呼叫中心管理進入了另一個誤區,認為團隊管理要關心後進員工,因此都把精力放在的班組的後30%員工身上。但這個辦法對於呼叫中心的管理或有失偏頗,最終可能導致前30%的員工退步了。
  • 劍指雲端|SAP&蓋雅全流程勞動力管理雲方案獲 SAP 全球認可
    作為一家提供全球勞動力管理雲服務的中國企業,近日,蓋雅工場基於SAP SuccessFactors孵化的SAP&蓋雅全流程勞動力管理雲解決方案包,獲得了SAP全球合作夥伴解決方案中心許可。△SAP&蓋雅全流程勞動力管理雲獲 SAP 認證證書下一代勞動力管理的數位化解決方案SAP&蓋雅全流程勞動力管理雲專為勞動力密集型企業打造,整合 SuccessFactors Employee Central 核心人力資源管理系統和 Gaia WFM 勞動力管理系統
  • 呼叫中心功能延伸的方向探索
    可以說呼叫中心從理念上已經發生了很大的變化。整個呼叫中心從建設模式、運營模式、服務模式、管理模式等方面都發生了深刻的變革。呼叫中心的變革,自然會引起其功能的延伸,這點是毫無疑問的。      呼叫中心作為企業的價值中心,越來越體現出它的優勢所在。在基礎功能日趨完善和日常管理日趨成熟以後,呼叫中心作為一種新興產業必將尋求一個新的發展模式和走向一個更具有市場挑戰的領域。
  • 職場管理App有多「可怕」? 5年內或取代人工排班
    依託手機App,「鍾哥哥」可支持多人同時打卡、外勤管理、考勤實時查詢等功能。員工在公司門口排隊打卡的情況將不再出現,考勤管理人員也不必勞神費力地與遲到者口角。  外勤人員可以通過App進行出勤管理,HR不需要再做外勤、非外勤人員兩份數據的合併。同時,便捷的考勤查詢方式、實時獲取的分析報告,也有助於企業管理層及時獲悉問題,及時解決。
  • 招商銀行95555呼叫中心項目
    招商銀行95555呼叫中心在呼叫中心行業圈內具有非常高的聲望,曾先後獲得「全國呼叫中心服務質量管理十佳滿意品牌」、「中國最佳客服服務中心獎」等獎項,並在2005~2011年連續七年獲評「中國最佳呼叫中心」。  客戶面臨的挑戰  在建立95555呼叫中心之前,招商銀行在全國各地分行建立了基於電話語音卡的電話銀行系統。
  • 三友亞星CTXWARE2.0呼叫中心平臺解決方案
    提供完善易用的開發接口與業務系統無縫連接,提供強大的通信溝通支持; 基於IP的分布式坐席應用   利用IPPBX強大的組網能力,CTXWare2.0平臺提供集中接入的統一控制平臺,只需在總部建立呼叫中心系統即可實現對全網分布式呼叫中心坐席的統一控制,包括統一話務分配、統一報表、統一監控等等應用,節省了大量的呼叫系統硬體投入、軟體採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