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言是時代的皮膚。一個時代的氣色怎樣,從這個時代所使用的語言上便能一窺而知。近日,英國的《牛津英語詞典》(
Oxford English Dictionary,簡稱OED)將川普衍生詞彙列入詞典的「候選人名單」。
2015年6月16日,美國地產商人川普宣布競選美國總統。2016年11月9日擊敗民主黨候選人希拉蕊成功當選美國第45任總統,並於2017年1月20日在美國首都華盛頓宣誓就職。
川普掀起的風暴不僅引起全球政治的軒然大波,連同其支持者和批評者在社交媒體上的相互攻訐,更創造了大量使詞典編纂者難以忽視的新詞彙。
據英國《衛報》報導,
「川普經濟學」(Trumponomics)——川普總統的經濟政策;
「川普式脾氣」(Trumpertantrum)——每日晨時嘲諷與謊言齊飛的川普推文;
「川普南瓜」(Trumpkin)——雕成川普模樣的南瓜,這三個新詞彙現已被詞典編輯者加入備選清單,很快將正式寫入《牛津英語詞典》。
《牛津英語詞典》副編輯埃莉諾·梅爾(Eleanor Maier)透露,通常被選入詞典的得是至少已使用十年的新詞,但也有例外——那些迅速廣泛傳播,無需解釋即能使用的新詞。「並非我們收錄的所有詞條都嚴格符合收錄標準,其中一些也很有可能只是曇花一現,非常短命。但這至少給我們留下了詞彙使用的記錄,並提供了一個位置去添加新的語言證據和語言發展。」
梅爾稱,從幾個政治相關的推特活躍用戶,到普羅大眾的廣泛使用,詞彙在網絡社交媒體的推廣下普及速度非比尋常。
這位美國新任總統已然創造了詞典備選清單上最大的詞彙群組之一,成為名列清單的「候選人」正是登入新一版《牛津英語詞典》的鑰匙。要知道,《牛津英語詞典》可是英語這門語言當之無愧的「聖經」。
名列附加清單的川普衍生詞彙還有:
「川普通脹」(Trumpflation)——據分析師預測,將由川普政府經濟政策所引起的通貨膨脹;
「川普主義者」(Trumpist)——川普支持者;
「女性的川普主義者」(Trumpette)——女性川普支持者;
「西班牙裔的川普主義者」(Trumpista)——罕見的西班牙裔川普支持者。
不過詞典編纂者強調,雖則川普主義崛起迅速,可也不能保證川普總統一定在新一版《牛津英語詞典》中佔有一席之地。「現今的政治局勢看起來似乎使造新詞比往昔來得更迅猛些,但有趣的是,看看林肯、裡根、柴契爾夫人和柯林頓那會兒,他們啟發了同樣多的新詞,只不過這些新詞都很短命,現今早已被人遺忘。」
這可不是川普頭一次影響《牛津英語詞典》的詞條收錄。三個月前,《牛津英語詞典》宣布「後真相」(Post-truth)為其年度詞。
《牛津英語詞典》把「後真相」定義為「訴諸情感及個人信念,較客觀事實更能影響民意」。詞典編輯表示,自去年起,在川普當選美國總統以及英國退歐的大背景之下,「後真相」一詞的使用率急遽上升2000%。目前「後真相」一詞已被選入《牛津英語詞典(電子版)》(OxfordDictionaries.com),詞典編纂者將進一步監測其未來的使用,決定是否納入《牛津英語詞典》的未來版本。
除了直接從川普姓氏衍生出的詞彙外,《牛津英語詞典》備選清單上還添加了許多與近期政治局勢相關的詞彙,儘管其中某些詞彙存在的時間並沒有長過剛剛結束的美國大選。
「健康陰謀論者」(Healther),這一詞彙的發明仿照了「出生地陰謀論者」(Birther),即用來指稱那些宣稱美國第44屆總統歐巴馬篡改了出生證明的人。而「健康陰謀論者」,則是指稱反對希拉蕊的一些陰謀論者,他們認為希拉蕊有著嚴重的健康問題並秘而不宣,極有可能撐不過此次美國大選。
「維希共和黨人」(Vichy Republican,「維希」指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被納粹德國控制的法國傀儡政權)則被左翼人士用來指稱那些出於權宜之計支持川普的共和黨人士。這一詞彙有望存在得更久些,假如這位新總統口無遮攔的風格使他被共和黨人在中期選舉時拋棄。
英國的政治悲劇也為《牛津英語詞典》備選清單貢獻不小。排在前面的就有Bremainian(英國留歐支持者),被英國脫歐(Brexit)支持者用來指稱他們的公投對手。Brexit(英國脫歐)在去年被《牛津英國詞典》收錄,-exit詞尾的使用極其巧妙。Teixt(美國德克薩斯州脫離美國)和Calexit(美國加利福尼亞州脫離美國)兩詞的發明也依法炮製。梅爾稱:「-exit詞尾似乎模仿了-gate詞尾(自『水門事件』Watergate之後,-gate詞尾專門用來加在醜聞事件名稱之後,中文使用如『豔照門』)的使用,同樣創造了許多非常短命的詞彙。」她進一步稱:「今後或許-exit詞尾也會在詞典中打下一片江山。」
(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