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高考改革是不是又一次「換湯不換藥」?國家到底想幹啥?

2020-08-22 學為教育集團

2022年,新高考將全國全面實施。那麼,我國為啥要進行全面的新高考改革?有家長說是為了考試公平。這個回答我只能給60分。

所以,60分的家長,看這裡,不要再埋頭在一堆選科、賦分、一分一段政策解讀和數據分析裡了。你要先弄明白國家為啥要實施新高考,再說去研究它的各項政策措施。


相信大多家長都是職場人士,這裡給大家舉個例子, 便於理解。

如果你是人力資源崗位,當公司/單位要招聘人,你一定會先去問問領導:招這個人來幹啥啊?

是不是公司/單位有新業務、是不是部門人事有變動?對吧?弄懂上層的需求,你才知道要招什麼人,然後去制定招聘標準、發布招聘信息、面試招人。你要是不知道為啥招而招,一準踩坑。


新高考也是如此。只有了解了國家實行新高考的目的,才能知道學生學業、職業前途在何方,才能在新高考中明確方向,制定前進計劃。

分析新高考改革的目的,需要我們看下歷史。

從歷史上的科舉制度開始,全國性的考試都是為了選拔人才、為國所用。1977年,國家恢復高考制度,也是要彌補由於歷史原因而造成的人才缺失(大學生,包分配!)。隨著時代的發展、高校在不斷擴招,到千禧年,高校畢業生已突破100萬人,至2020年,高校畢業生已達874萬。

But,如此龐大的高校畢業生群體卻不能滿足國家的需求。為啥?肯定不是人數不夠。

國家的經濟是多元化發展的,她對於人才的需求肯定是多樣性的,需要各個領域專精人才。然而傳統教育一刀切的培養模式導致人才能力同質化,人才結構性出現了嚴重矛盾。也就是說國家想要的人才不夠,不那麼急需的人又太多,導致許多行業人才供大於求、競爭激烈,很多人所學專業與從事工作不對口,崗位工作能力低下、在企業面前的議價力低下、人員流動性高……

最明顯的表現就是:大學生畢業找不到工作,還沒有農民工收入高的言論甚囂塵上。「996是福報」更無疑是對龐大的高校畢業生群體以及傳統教育制度最大的嘲諷。

所以,高考,作為選拔人才最重要的關卡,不改,行嗎?

其實,新高考改革從很早就已經開始了,【2014年,國務院出臺《關於深化考試招生制度改革的實施意見》,啟動試點,2017年全面推進;2016年,教育部出臺《關於進一步推進高中階段學校考試招生制度改革的指導意見》推行初中學業水平考試,完善綜合素質評價,擴大綜合改革試點,完善自主招生政策,加強考試管理。2017年,新高考大綱和學科素養發布;2018年,教育部出臺《關於做好2018年普通高校招生工作的通知》……上海,浙江總結完善試點經驗,研究遇到的新問題、新情況……北京、天津、山東、海南要借鑑試點經驗,平穩實施改革試點;全國教育大會在北京召開;2019年,教育部考試中心出臺《中國高考評價體系》標誌著高考改革正式進入新賽道,開啟新徵程。2020年1月,自主招生取消,教育部發布《關於在部分高校開展基礎學科招生改革試點工作的意見》強基計劃發布。】

多年來經歷了一些曲折,分批試點的嘗試、賦分制度的確立、自主招生的取消……



但最終,2022年,新高考終將全面實施。

新高考改革是為了滿足國家發展對於人才多元化、精英化的需求,從選科到高校的專業改革、通識教育的確立,我們都能看到卓有成效的改變。

但我個人認為新高考改革更深層層的目的,是想要每位學生學所愛、事所長。勿因繁華遮眼,盲目去報熱門專業。

2019年,智聯招聘發布的《2019年夏季中國僱主需求與白領人才供給報告》中顯示,網路遊戲行業和房地產/建築/建材/工程行業並列第二,競爭指數為66.3【也就是66個人競爭3個崗位】,航空/航天研究與製造、計算機軟體行業的競爭指數分別較去年同期提高21.1、19.6,增長幅度也較大。而排名最後的中介服務和保險僅為21.2和19.2。


看看這個報告,熱門行業,前景好、待遇好、尤其航天、能源、電信、生物等行業,國家需求、政策扶持,可這些行業並不是適合每個人,不能罔顧自身情況去追逐。

我國是發展中國家,經濟發展還是首要任務,一些理工類專業人才是時代所需,但不要忘記,時代變化太快了,十年、二十年、三十年之後呢?當我們已經立於全球之巔,文化凱歌是不是要傳唱於世界,屆時,文科生的聲音在哪裡?

給各位家長算一下哦,如果你的孩子今年要考高中,或剛剛進入高中,距離大學畢業至少需要7年,一個人進入行業職場歷練,若順利,至少5年有小成、10年大成,這一共就是12~17年,當時年歲才是真正的年富力強。那時候的中國需要什麼人才來接力國家力量呢?思考一下。

千萬警惕一個案例:曾經網際網路暴熱,很多人一股腦去學計算機,以為畢業後是工程師,結果成了碼農。


所以,找到自己,成就自己,社會上自然會你有一席之地。這是教育最大的意義所在,也是新高考的終極目的所在。

天公降人才,從來不拘一格,給天賦以成長的沃土,給個性以發揮的空間,人才才能如百花齊放,各有千秋,爭奇鬥豔,。

以上言論僅代表個人觀點哦。

相關焦點

  • 「考試都是換湯不換藥,為什麼不及格?」「他換湯的時候把我的碗也換了」
    聽這口氣像是會計專業但是點娘對於神秘的會計學一無所知咱不敢問 也不敢說點娘永遠不想回憶高數課老師總說這些題很簡單,考試都是換湯不換藥點娘坐在考場的時候才發現數學換湯時他沒換藥,只是順便給你把碗換掉了emm~其實我是說禿嚕皮了我想問冰糖怎麼做鴨
  • [冒險島]新出的2個職業可謂換湯不換藥
    開門見山,好9沒發文章了,來發一下進入正題 冒險聽說出2個新的職業,本來是件高興的事,但是我看了新出的其中一個職業"火槍手",就對這2個職業就沒信心了,為什麼呢?那個視頻想必大家都看過了,看不去不錯,實際上呢,他手上的槍好比弓弩,放出去的好比箭,我想是不是還會出個子彈當消耗 ,看上去跳攻不錯,其實呢,整一個弓標結合,又跳又遠程的...這樣的職業一點意思也沒有,大家去玩我想也就是圖個新鮮的,現在這種職業抓起來就3個,標F 弓&弩,一點意思也沒有,2轉圖看了以後3.4轉想必也是換湯不換藥..不是遠就是近,玩這個還有什麼意思呢?
  • 英語四六級考試改革就是換湯不換藥
    (留言為網友個人觀點,不代表人民網立場)  英語四六級考試改革一場空  文章摘要:  英語再重要,也沒有重要到任何一個人非掌握這門語言不可的地步,現在公眾質疑的,是為什麼非要以種種現實手段逼著每個人學英語不可?
  • 《AA制生活》遭網友吐槽:丁克啃老,換湯不換藥
    在婚姻法司法新解釋的影響下,婚內AA制這個時髦話題又一次被推到了風口浪尖。  不過,也有網友提出,這部劇不過就是在一出被寫了千百遍的家長裡短外面,加了一件「AA制」的外衣。婆媳、丁克、啃老、小三、房子、AA制……芒果臺似乎要將婚姻中的所有話題一網打盡,逐個擊破。讓人不禁擔心,編劇們還有什麼新鮮的題材能寫,下一個話題又會輪到誰?
  • 「蛋糕英語」換湯不換藥
    「微信帳號利誘朋友圈分享打卡」違規有的迅速調整有的仍我行我素   「蛋糕英語」換湯不換藥   「今天是某某同學在某某平臺學習英語的第×天…
  • "潔身自好",「賊喊捉賊」,"換湯不換藥"英語是怎麼表達的?
    潔身自好的意思是保持自身的純潔,不同流合汙。也指怕招惹是非,只關心自己,不關心公眾事情。
  • 蔚來ES8中期改款,是否換湯不換藥?
    通過外觀微整形,新A4L的運動氣質整個提升了不少,一下子就把很多懵懵懂懂的年輕人給吸引了。有朋友問我:「你看我把剛買的車賣了換這個A4L行不?」我告訴他:「新A4L實在要買,等它降價了,換個四驅的呢也是可以的。」有一說一,雖然我不喜歡奧迪的轉向手感,但是四驅奧迪還是非常穩的。
  • 換湯不換藥的高考數學,這次換了個碗
    沒有蘇打的氣泡水 :高考數學全國三卷把我搞懵了!我16題居然錯了,壓軸題也沒寫完,怕是只有130多一點點了,我的天,我要氣死了!明天一定要超常發揮啊!!!味精是甜的_天影:考試的時候差點氣死,考完趕緊上微博,果然,大家都不會。
  • 中高考改革方案的「湯」經常換,教育改革的「藥」也就無味了!
    最近幾天,江西中考改革分值調整(如上圖所示)在網上引發了人們的廣泛關注和熱議,實際上還有其他省份也是對中考科目分值做了調整。 此外,各地高考改革方案也是變化不斷,模式多多,從最初簡單的「3+文理綜合」演變到最新複雜的選課走班制的「3+1+2」模式,有的省份一直主動在改變,有的省份在等待改變,有的省份在被動改變,但都變得複雜了。
  • 民進黨當局拋「香港人道援助行動項目」,被批換湯不換藥、專騙傻子
    有臺媒發現,負責執行該項目的「臺港經濟文化合作策進會」是個遭虛級化的「冷衙門」,對此,香港《大公報》19日發表評論稱,民進黨當局此舉不過是「換湯不換藥」,用來唬弄香港的「黃絲」,難怪香港輿論說「民進黨這個方案專騙傻子」。
  • 換湯不換藥「生子」,吉利能打好楓葉汽車這張牌嗎?
    在新能源造車新勢力不斷遭遇洗牌、退市的形態下,一個全新的新能源品牌進入汽車市場,無疑備受關注。吉利頻產子,多子攻市場現在所有的自主品牌都有一個潛在的共識:要想提升品牌價值,發展電動汽車是一個不錯的選擇。以吉利的產品規劃為例,吉利幾何A在去年第二季度已經成功上市。
  • 2020山東新高考改革,到底具體怎麼樣?
    一、改革背景2017年為了響應國家號召,山東省作為第二批新高考改革試點的省份進行高考改革,取消文理分科,實行3+3的新高考模式,這也讓一向求「穩」的山東人做了一次大膽嘗試,不論如何,既然要改革就要給全國其他省份做出好的表率和參考。
  • 往素質教育上改的高考改革才是真改革
    作為高考改革先鋒,江蘇省高考方案「十年四改」,最近的一次改革是2008年。然而,這一次次改革備受爭議與詬病。近日,江蘇省再次對高考進行重大調整,新方案已經上報教育部審核,將於2021年正式實施。(7月10日中國新聞周刊)  不說江蘇高考新方案的事,因為還在路上,並未正式公開,各方說法大多屬於碎片式猜測。借這個由頭說說全國高考改革的事。  高考改革年年喊,像窗外的知了一樣,每年至少要來一次。這些年,開兩會的時候,高考改革的發聲幾乎成為必須的、固定格式的提案議案選題。但到底怎麼改,兩隻靴子都還穿在腳上呢!  按現在的考法,弊端已經顯現,不再贅言。
  • 「星醫百」護膚品騙局|這些換湯不換藥的產品,你一定用過!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發現:不管是護膚品還是彩妝,基本上每過一段時間,都會掀起一種新的產品,光聽名字很厲害很高端。實際上,很多產品都是換湯不換藥,掛羊頭賣狗肉的套路。並且國家法規對於原液這個品類沒有嚴格的限制,導致有不少商家打著原液的旗號宣傳,其實內料和普通精華液無異。當然也並不是說它一無是處,在選擇原液的時候,把它當成普通的精華液,選擇你需要的功效就可以。
  • iPhone7系統搶先體驗:換湯不換藥
    目前的壁紙在iOS9(右)當中已經採用 iPhone7的新壁紙還需發布時揭曉      上滑控制中心(左、中)採用了全新的卡片式浮框設計(右側為iOS9,供對比參考)   顯然,更多頁面、卡片式磁貼、快捷選項顏色的添加勢必會對硬體帶來更多的消耗,所以對於處於iOS10支持最底層的iPhone5會帶來一些壓力;從另一層面而言,這也必然是下一代iPhone7硬體提升給蘋果帶來的優化信心(引申閱讀:《蘋果A10的湯都想喝
  • 安徽這所2本今年升格1本,看完全省錄取排名後,網友:換湯不換藥
    我們可以看到今年的高考當中,不少地方再次升格了一些院校變為一本,不過這些新一本院校往往針對的是省內的招生,對外而言依然處在二本招生序列當中。
  • 香港通識科檢討報告仍堅持「必修必考」,被批:換湯不換藥,沒涉及...
    【環球時報駐香港特約記者 葉藍】香港的通識科教育爭議自「修例風波」爆發以來持續發酵,前特首董建華形容通識科失敗,建制派要求評分改為及格和不及格。專責小組完成歷時近3年的檢討,22日提交長達46頁的報告,在香港社會引發巨大爭議。
  • 新高考改革的特點和規則
    就目前而言,已經實現新高考的是上海,浙江,北京,天津,山東,海南這六個地域,而在2021年來說的話,會有八個省份,也將會實行新的高考,分別為廣東,湖南,湖北,河北,遼寧,江蘇,福建,重慶。當然,前六個地域採用的為3+3模式,而明年實行新高考的省份採用的為3+1+2的模式。
  • 安徽這所2本,去年成功改為大學今年升為一本,網友:換湯不換藥
    阜陽師範大學安徽阜陽市,學校是安徽省綜合改革首批試點單位但很多網友覺得學校屬於「換湯不換藥」,分數線提高了,但師資教學水平並沒有提升。
  • 網友:還是換湯不換藥
    因此對於這些二本升一本的現象,有網友是說了:「不過是換一個名字而已,學校還不是換湯不換藥。」對此,各位網友都怎麼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