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位開國大將,抗戰中頭顱被子彈打穿後奇蹟生還,卻最終猝死德國

2020-12-23 騰訊網

孟子云:"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謂大丈夫"。意思是說,富貴不能迷亂他的思想,貧賤不能改變他的操守,威武不能壓服他的意志,這才是真正的大丈夫,是真正有骨氣之人。

自古以來,如此高風亮節之人不勝枚舉,而開國大將羅瑞卿,便是其中之一。

一、身稟五行正氣,此心如鑑光明

1906年,羅瑞卿出生於四川南充,小時候家境優渥,加之父母重視對他的教育,於是童年時期的羅瑞卿先後就讀於私塾和高級小學。從此,知識的種子悄悄埋在羅瑞卿的心裡,生根發芽。

也正是因為有這樣的家庭條件和父母的支持,羅瑞卿從小便接受了良好的教育,也為他後來擁抱革命奠定了思想基礎。在新思想、新知識的灌輸下,小小的羅瑞卿不僅富有正義感,還有了反抗壓迫,勇於抗爭的意識。

有一次在學校裡,教師無故打罵學生,羅瑞卿看不過去,上前與老師進行理論,據理力爭,最後不得已帶領全校學生停課七天,才最終迫使學校低頭,向被打學生賠禮道歉。

1923年,17歲的羅瑞卿憑藉自己的努力考入革命家張瀾創辦的中學。學校裡,在閱讀了《新青年》、《新蜀報》等革命書籍後,他接觸到了前所未知的進步思想,汲取了豐富的先進革命思想,在這些革命思想的影響下,他還參加了抵抗軍閥何光烈的鬥爭。

1927年,羅瑞卿輾轉來到武漢,又再一次成功地考入了黃埔軍校武漢分校,由此開始正規的軍事訓練與政治教育。在這期間他曾聆聽了偉人 的演講,而正是這次演講為他打開了革命的大門。

同年7月,由於汪精衛反叛,導致羅瑞卿所在的學校進行改編,革命局勢愈來愈嚴峻。

同時,南昌起義蓄勢待發,羅瑞卿和他的戰友們也準備共赴南昌參加起義。但由於消息被洩露出去,導致此次南昌之行並未成功,羅瑞卿不得已獨自出發去尋找黨組織。

這期間,他又不幸染上風寒,耽誤了十幾日行程。但功夫不負有心人,在他的不懈尋找中,終於和黨組織聯繫上,並順利地加入了我黨。

二、黃沙百戰穿金甲,不破樓蘭終不還

1929年,正值土地革命時期。23歲的羅瑞卿被派往閩西,擔任閩西紅軍第五十九團參謀長,負責組織建立地方武裝力量。率領部隊先後與偉人、朱德同志配合作戰,成功地平定閩西地區的戰亂。

在他的帶領下,閩西地方武裝力量日益強大,成為我黨不可或缺的後方力量。

同年9月,由於紅四軍進行改編和調整,羅瑞卿調任紅軍二縱隊政治部宣傳科長。由於他個子高,身材消瘦,雙目清明,炯炯有神,站在人群中,總顯得突兀,猶如鶴立雞群般,於是偉人送給他一個"羅長子"的外號。

然而驍勇善戰、戰無不勝的常勝將軍羅瑞卿也曾在鬼門關走一遭。

1931年,時任政委羅瑞卿參加第二次反圍剿戰役,正在敵我雙方戰況異常激烈緊張之際,一顆子彈在羅瑞卿的太陽穴下穿過,破顱而出。

羅瑞卿被緊急送到後方醫院救治,然而被子彈打穿了頭顱,再加上當時的醫療條件有限,手術難度非常之大,後勤部甚至已被通知準備棺材。

或許是命不該絕,昏迷數日的羅瑞卿略漸甦醒,奇蹟般的生還了。眾人倍感驚詫,連連稱奇,就連偉人都說:"羅長子是閻王爺點了名不去報到的人。"

1934年,紅軍被迫長徵,當時的羅瑞卿在林彪任軍團長的第一軍團中,任保衛局局長,隨中央紅軍開始長徵。"五嶺逶迤騰細浪,烏蒙磅礴走泥丸。金沙水拍雲崖暖,大渡橋橫鐵索寒。"

當時的條件艱苦卓絕,更要時不時地提防敵人的圍攻,就是在如此惡劣的條件下,羅瑞卿先後參加強渡烏江、六渡赤水、強渡大渡河、翻越夾金山等戰役,最終完成了長徵的使命,在陝北勝利會師。

三、窮不失義,達不離道

新中國成立後,羅瑞卿擔任要職。經過了艱苦卓絕的戰時洗禮,羅瑞卿並沒有被高官厚祿迷失了初心。他為人正直,做事坦蕩。

據說,有人給羅瑞卿將軍送禮,他的態度是"禮退回,人處分。"羅瑞卿雖然身處高位,但從未以權謀私,始終堅守自己的本心,正如歌德說的那樣"始終不渝地忠實於自己和別人,就能具備最偉大才華的最高貴品質"。

據羅瑞卿的夫人郝治平曾回憶道:羅瑞卿將軍一生不欠別人情,別人曾給予他的,他一定會找機會還回去。

一天,羅瑞卿回家向夫人郝治平要錢,說道:"你一角錢,一角錢地給我裝十張票。"

夫人很是奇怪,因為在此之前,羅瑞卿從未向她要過錢,於是問道:"幹什麼用?"

羅瑞卿回答說:"昨天在大會堂開會,人家請我吃茶,我今天要請回去。"這是羅瑞卿一生中唯一一次問夫人要錢,卻是為了回請別人。

在夫人郝治平的眼裡,羅瑞卿將軍記憶力特別好,但卻記不住家中有多少錢。正如司馬光所言:"不寶金玉,而忠信為寶",這就是羅瑞卿將軍的做人準則

生活中,羅瑞卿秉持信義,工作上,羅瑞卿更是一絲不苟。在他的帶領和管理下,有效地鎮壓了建國初期的反革命運動,為我國的後續建設提供了安全保障。不僅如此,羅瑞卿忠於黨,凡是有利於黨、國家建設的行為方法更是嚴格執行,深入貫徹落實。

1963年,羅瑞卿在了解到"郭興福教學法"有利於全軍建設與發展後,在軍隊中大力推廣。從一月到十月,羅瑞卿先後親自參閱各個部隊的表演示範達十多次,不僅如此,每次演練結束後,羅瑞卿都要發表講話,做出總結。

然而,就是這樣一位在革命中拋頭顱灑熱血,在祖國建設中,嘔心瀝血鞠躬盡瘁且忠於黨和國家的將領,晚年的結局卻是客死他鄉。人生是一場有去無回的旅程,每個階段的每一個選擇都是未來的伏筆。

四、 將軍百戰死,壯士十年歸

《木蘭詩》云:"萬裡赴戎機,關山度若飛。朔氣傳金柝,寒光照鐵衣。將軍百戰死,壯士十年歸。"

1978年,經批准,羅瑞卿將軍由夫人郝治平陪伴遠赴德國治療腿疾。到了德國後,經過院方專家會診,確認手術各事項後,確定了手術日期。

8月2日手術,中午12點,手術順利結束並且很是成功。

然而,8月3日凌晨2點40分,夫人郝治平接到院方打來的電話,告知羅瑞卿將軍因心肌梗死不幸去世。羅瑞卿將軍終年72歲。

同年8月10日,羅瑞卿將軍的遺體在乘專機運回北京。當日雖然北京大雨傾盆,但鄧小平同志親自接機,只見他神色凝重地站在風雨中,靜靜地望著。

待將軍棺木抬下飛機時,鄧小平同志上前撫摸棺木,悲痛地說道:"在最需要你的時候,你卻走了!"在場人員無一不落下眼淚。

然而,這樣一位英雄將領為何會猝死德國?

首先,羅瑞卿將軍沒有及時醫治腿疾。羅將軍是在十年特殊時期負傷,留下了腿疾隱患,但由於當時局勢情況緊張激烈,他無暇顧及自己的傷勢,就此耽擱。

後來重新回到工作崗位後,羅瑞卿將軍又投入祖國的建設與發展中,忽視了自己的舊疾,直到復發,影響了生活,才不得不進行醫治。

其次,當時德國醫療技術先進。羅瑞卿將軍腿疾復發時,鄧小平同志親自召集專家進行會診,但國內專家表示,當時國內的醫療技術還不具備為羅將軍治療,而當時,放眼世界,德國作為發達國家具備此等醫療設備和技術。

恰巧有德國專家在北京,鄧小平同志特地邀請德國專家來會診,德國專家表示可以醫治,為了萬無一失,還將羅瑞卿將軍的診斷報告傳給德國醫院,且德國方面表示可以醫治,並且治癒率很高。於是羅瑞卿將軍才遠赴德國治療。

最後,羅瑞卿將軍在治療期間忽視了原本的心臟病。

羅瑞卿將軍原來就患有心臟方面的疾病,赴德國治療期間,注意力都放在了羅將軍的腿疾上,忽視了心臟疾病,再加上羅瑞卿將軍身處德國醫院,語言不通,而且根據院方規定不允許家屬陪伴,導致手術後心臟病發作,沒有得到及時醫治,不幸離世,客死異鄉。

羅瑞卿將軍前半生戎馬疆場,浴血奮戰,為抗擊敵人、建立新中國立下汗馬功勞,後半生投身祖國建設,赤膽忠心,鞠躬盡瘁,為祖國的穩定與發展投入畢生精力,然而溘然長逝,著實令人嘆惜!

羅瑞卿將軍正直坦蕩的品格卻為後世所敬仰,"進不失廉,退不失行",如此高的人生境界,也應當是我們後世之輩之楷模,羅瑞卿這一生,不求榮華富貴,但求問心無愧,

"存心光明正大,言論光明正大,行事光明正大,斯之謂君子"。

相關焦點

  • 粟裕兩次與死神靠近,一次子彈打穿耳部顳骨,另一次彈片嵌入頭顱
    談秦說漢(346)粟裕兩次與死神靠近,一次子彈打穿耳部顳骨,另一次彈片嵌入頭顱在和平的年代裡,沒有人喜歡戰爭;但在特殊的年代中,戰爭卻可以換回和平;我們不應該忘記,那些為我們今天的繁榮與穩定無私奉獻的人。粟裕大將一生曾經六次身負重傷,南昌起義後,部隊轉移到廣東潮州時,被子彈打穿了右耳上側顳骨,但大難不死,稍作包紮就馬上去追趕部隊。
  • 罕見的人類:在「九死一生」的情況下,最終成功奇蹟生還的7個人
    有一句老話說的好「大難不死必有後福」,形容一個人在遇到極其危險的情況時,最終憑藉自己的運氣和能力成功化險為夷,然而在現實中,這樣的事例其實並不是很多,畢竟奇蹟不是每一次都會發生,那麼縱觀世界歷史來看,有過這樣經歷的人,真的是屈指可數,他們面對的困難在普通人看來簡直難以置信,但最終成功地活了下來
  • 這位開國將軍在2015年閱兵式上一個標準的軍禮,感動了國人
    在如此懸殊的軍力面前,一大隊與敵軍展開了一場殊死之戰,所幸最終勝利突圍。在這場戰鬥中,所有的戰士都受了傷,張玉華的手指也被打傷。在抗戰中,張玉華一共身負三次重傷。他的手被打穿,子彈穿過左腿,腹部至今還殘留著一塊彈片。1946年7月任8師政治部副主任,1947年6月任師政治部主任。參加攻打義縣、錦 州戰鬥和遼西會戰。平津戰役時,任40軍119師政治部主任。
  • 沒有他,中國「十大開國大將」很可能少一人,其死因讓人無比惋惜
    歡迎來到「以史論今」,喜歡的朋友點下關注,一起解讀歷史長河中待人訴說的細節。今天我們要講的是:沒有他,中國「十大開國大將」很可能少一人,其死因讓人無比惋惜。在1927年春天,他遇見了有5年黨齡的共產黨員陳賡(開國大將)。陳賡通過接觸發現盧冬生為人憨厚、忠實可靠,於是把他調到營部擔任警衛員。那時,盧冬生經常跟在陳賡身邊,所以認識了周恩來等共產主義先驅。從他們那裡,他認識到共產黨和國民黨是完全不同的,共產黨是真心幫助窮苦勞動人民擺脫壓迫,這點作為貧農出生的盧冬生感同身受。於是便毅然加入了共產黨。
  • 打穿倒立200米外的子彈殼,這樣的特級部隊是怎樣訓練出來的?
    導語:打穿倒立200米外的子彈殼,這樣的特級部隊是怎樣訓練出來的我在看電影的時候經常會看到狙擊手百發百中的瀟灑身姿,那麼在現實生活中的狙擊手也是這麼強悍的嗎?狙擊手成為現代戰鬥中不可或缺的重要角色。前一階段,網上流傳了一個視頻,是關於一組特種部隊可以在200米外將倒立的子彈殼打穿,顯示了其高超的技術。那麼這組部隊是怎樣達到這個水平的呢?KSK是來自德國最頂級的部隊,能達到這麼高超的水準,也和他們嚴苛的訓練分不開。
  • 湖北麻城籍開國大將:王樹聲軼事8則
    王樹聲大將的故鄉中國杜鵑花城麻城市閒聊湖北的兩位開國大將在1955年授銜的十位新中國開國大將中,湖北省有其二;有關他們在抗戰時期的英勇事跡不絕於耳。此時此刻對於這個麻城的這位大將,我也不知道如何說起,就先大致了解下他的生平吧。王樹聲(1905—1974)中國無產階級革命家,中國人民解放軍的傑出指揮員。原名王宏信,湖北省麻城市乘馬崗鎮人。
  • 奇蹟!女子瞳孔放大宣告死亡,心跳停止72小時後奇蹟生還
    奇蹟!女子瞳孔放大宣告死亡,心跳停止72小時後奇蹟生還世界之大,無奇不有。現實中奇蹟對於我們常人來說是不可能發生的,但等到發生的時候,我們才知道原來真的有奇蹟。這是發生在福建廈門一位年輕的女士身上的,生命只有一次,而當她心跳停止,各項指標都已經顯示死亡狀態的時候,醫生卻仍不放棄,最後在心跳停止72小時後,奇蹟般的活了過來!當時正值節假日,晚上19點多,一名26歲的女患者來到了廈門大學附屬第一醫院看病,而在就診的時候,這位女子卻突發爆發性心肌炎,失去意識,心跳停止。
  • 開國四大首將,第一大將、上將、中將、少將,他們都是誰?
    當然,這其中必然伴隨著犧牲,但這卻絲毫嚇不退他們,他們在戰場上拋頭顱、灑熱血,為了家國理想奮戰,終於迎來了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這樣的榮耀共分為五個檔次,從高到低分別是元帥、大將、上將、中將、少將。開國以來,十大元帥被很多人所熟知,所以今天咱們來講講第一大將、第一上將、第一中將、第一少將。
  • 男子墜入深坑四天三夜奇蹟生還 被救出後說的第一句話竟是這個
    #男子墜入深坑四天三夜奇蹟生還#近日,在雲南曲靖陸良縣一位男子在與家人發生口角後墜入深坑,在深坑當中待了將近四天三夜之後奇蹟生還,在被救出來之後說的第一句話竟然是這個,一起來看一下具體的情況。1男子墜入深坑四天三夜奇蹟生還8月29日,在雲南曲靖陸良縣一位男子在深坑待了四天三夜奇蹟生還。據了解,這位男子在8月26日的時候,與家人發生了口角爭執,之後便離家出走,知道29日的時候,家裡人一直都聯繫不上該男子,選擇了報警。
  • 在開國將帥中,第一位去世的元帥、大將、中將、少將分別是誰?
    新中國成立後,在1955年的時候,國家為了表彰那些為新中國的成立做出巨大貢獻的將領們,授予一千多名將領將帥軍銜。這些將帥避免不了的也是遵循自然規律,生老病死。那麼在這些將帥中,第一位去世的元帥、大將、上將、中將和少將分別是誰呢?
  • 十位開國大將,誰入黨時間最早?三人同一年入黨
    在困境中成長,總要有過人的耐心與堅韌不拔的意志。 隨著共產黨的不斷壯大,它的先進理念吸引了一大批仁人志士,他們從五湖四海而來,紛紛加入其中,為祖國的事業添磚加瓦。這其中有優秀的一批人,他們在1922年至1928年間紛紛加入,最終成長為開國大將。
  • 一門倆「將星」,堂哥神槍手授開國大將,堂弟創建海軍是開國上將
    畢業後的王樹聲曾擔任老師以及校長等職位,後深感國家安危,便轉身投身於保家衛國的運動中。據聞,王樹聲有著「善射將軍」的稱號。王樹聲擅長射擊在軍隊裡是出了名的,1927年黃麻起義,王樹聲帶領幾十個農民守護麻城,而敵軍整整有萬餘人,見此情形,王樹聲立即登上北城門,一眼便看到了正在攻城的敵軍「紅衣」將領,王樹聲取槍上彈射擊一氣呵成,敵將領應聲而倒。
  • 三灣改編時他還是個排長,長徵時曾跳下懸崖竟奇蹟生還,後授中將
    在著名的「三灣改編」時,他還是個排長,長徵中他率部阻擊敵軍,為保衛大部撤離,在全團覆沒的情況下跳下懸崖,後竟奇蹟生還……1955年,他被授予了中將軍銜。他就是開國將軍韓偉中將。韓偉是湖北黃陂人,1906年生,早年曾在葉挺獨立團當兵,參加了北伐戰爭。
  • 抗戰中,為什麼日軍子彈總是打不完?知道原因後很讓人心塞
    二戰是人類歷史上規模最大、傷亡最慘烈的戰爭,在二戰的亞洲戰場上,日本法西斯對中國發起了殘忍的侵略,面對強大的侵略者,我國人民經過了艱苦的十四年抗戰之後,最終才獲得了抗日戰爭的勝利。
  • 開國大將黃克誠去世後,留下4個子女,他們現在過得怎麼樣
    1955年建國後首次授銜時,時任全軍副總參謀長和總後勤部長的黃克誠,因在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時期對中國革命的突出貢獻,被授銜為開國第三大將,僅次於戰神粟裕和徐海東大將。黃克誠因為黃克誠大將在戰爭年代參加政工工作要多於前線作戰任務,所以政治思想非常堅定,黨性原則很強,在1941年與比自己小23歲的女大學生唐棣華結成夫妻後,在新婚當晚他就與妻子約法三章,立下廉政家風:第一,黨員任何時候都不能只顧自己利益去犧牲黨組織的利益、第二,我軍雖然提倡男女平等,但我的工作很特殊,你不能用這個藉口讓我遷就你
  • 義大利記者奇蹟生還,比手機擋子彈還厲害
    很多人已經對諾基亞手機擋子彈這樣的事例有所耳聞了,諾基亞手機擋子彈的案例實在是太多了,甚至有人用諾基亞手機做成了防彈衣來調侃其防彈性能。而在近日,又發生了一次更有趣的事情,一名義大利記者在敘利亞前線拍攝時遭到攻擊,不錯這次挽救記著生命的是著名的萊卡相機,而不是手機。
  • 子彈鋼板都能打穿,戰場上沙袋有什麼用?比想像中更強大
    導語:子彈鋼板都能打穿,戰場上沙袋有什麼用?比想像中更強大眾所周知,戰場上不可能在規定的地點發生交鋒,遭遇戰經常會發生,兩軍發現對方的時候,第一時間必定會是尋找掩體,緊接著才會開火。沙袋的問世,成功讓軍隊有抵禦的手段,將沙子裝入袋子中,然後壘在眼前即可。很多網友覺得,這樣的做法完全是自欺欺人,因為槍械子彈威力巨大,有些連鋼板都能打穿,讓這麼軟的沙子擋子彈,沒有任何意義,更多是屬於心理安慰。實際上沒有這麼簡單,沙袋的作用要比想像中的大很多,論在擋子彈方面,鋼板還真不一定有沙袋能力強,這是經過無數次實戰訓練得出的結論。
  • 中國歷史故事,唐朝開國大將程咬金,竟然是笑死的?
    今天給大家講述的標題是:中國歷史故事,唐朝開國大將程咬金,竟然是笑死的?一起來看看吧程咬金是大唐的開國元勳之一,手持兩把大斧和秦瓊秦叔寶是同門師兄弟,可惜由於自己太笨了。天罡三十六斧他只學了三招,好在他天生神力,一般的人在他手裡也走不上三個回合,而且程咬金在年少時就非常勇猛,善於使用馬槊這種兵器。
  • 看一看我們的開國將帥,有多少人是黃埔軍校畢業的?
    大家都知道,黃埔軍校是第一次國共合作的產物,被譽為國共兩黨將帥的搖籃,培養了許多能徵善戰的革命將領,為東徵、北伐和抗戰的勝利,立下汗馬功勞。今天秀才就和大家一起來看一看,我們的開國將帥,有多少人是黃埔軍校畢業的?
  • 「中國最好的一個旅」:旅長是大將 團長是中將 3個營長是開國少將
    「中國最好的一個旅」:旅長是大將,團長是中將,3個營長是開國少將看過電視劇《亮劍》的朋友,一定不會對386旅感到陌生,畢竟李雲龍的新一團就隸屬於386旅。那麼,真實歷史上的386旅是什麼樣呢?第386旅是開國大將陳賡帶出的一支隊伍,陳賡是黃埔三傑,又從事過中央特科工作,歷經北伐、南昌起義、長徵,擁有豐富的實戰經驗,以及領兵打仗的能力,因此,386旅是戰鬥力非常強悍的一支部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