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門倆「將星」,堂哥神槍手授開國大將,堂弟創建海軍是開國上將

2020-12-25 有品味的歷史

說起這對堂兄弟,兩人光輝的一生照耀了整個家族,成為整個湖北乃至中國的驕傲,這對堂兄弟分別是王樹聲和堂弟王宏坤。

1905年5月的一天,王樹聲出生在湖北一戶普通人家,由於小時候家裡的條件不好,直到18歲時,王樹聲才就讀小學。即使如此,王樹聲依舊保持積極求學的態度,渴望知識和進步,開始閱讀一些進步的書籍,並積極參加愛國運動。畢業後的王樹聲曾擔任老師以及校長等職位,後深感國家安危,便轉身投身於保家衛國的運動中。

據聞,王樹聲有著「善射將軍」的稱號。王樹聲擅長射擊在軍隊裡是出了名的,1927年黃麻起義,王樹聲帶領幾十個農民守護麻城,而敵軍整整有萬餘人,見此情形,王樹聲立即登上北城門,一眼便看到了正在攻城的敵軍「紅衣」將領,王樹聲取槍上彈射擊一氣呵成,敵將領應聲而倒。沒了主力骨,敵軍樹倒猢猻散,紛紛四處逃竄。

王樹聲槍法準到什麼程度?雖然不能像電視劇中的彈無虛發百發百中,但也基本能做到指哪打哪。曾有一次,王樹聲秀槍法,指著屋頂上的其中三片瓦,抬手就是三槍,三片瓦應聲而碎。

更令人讚嘆的是,到了花甲之年的王樹聲,為了給兒子表演槍技,拿著氣槍對著梨樹就是三槍,三槍過後三個梨子掉落在地上,王樹聲兒子趕緊過去撿了起來,卻發現三個梨子除了有摔痕之外完好無損,三顆子彈均打在梨子的果柄上。

王樹聲一生歷經多場戰役,為祖國為人民作出了巨大的貢獻。建國後,王樹聲又為國家為人民做了一件大好事,籌建中國人民解放軍總軍械部,為改善中國的武器裝備作出了重大的貢獻。1955年,王樹聲被授予中國人民解放軍大將軍銜。

作為王樹聲的堂弟王宏坤一樣英勇無畏。王宏坤1909年1月22日生於湖北省麻城縣乘馬崗區石槽衝村,由於家境貧寒,王宏坤自幼放牛,做短工,1927年離開家鄉參加起義。在1929年的一場戰爭中,王宏坤擔任班長一職,儘管在那場戰爭中每位戰士都英勇作戰,但最終還是遭遇慘敗,最後只剩下73個戰士,王宏坤便是其中一位。

1930年,王宏坤隨徐向前、王樹聲轉戰。任紅一軍第一師第一團排長、黨支部委員、一連連長、特務連連長。1931年,王宏坤參加創建發展多地的革命根據地的鬥爭,和各次反"圍剿"與進攻戰役。在創建發展鄂豫皖革命根據地的鬥爭中,王宏坤驍勇作戰,迫使敵人轉攻為守。

王宏坤平日裡特別注重訓練,據說在他手中的新兵,不出一個星期絕對給訓練得好好的。而王宏坤更有一個「賭神」的稱號,在王宏坤回憶錄當中還有說到,王宏坤曾三次靠著他的賭技脫離了危險。

有一回在賭場上,王宏坤憑藉五角錢判斷骰子的聲音,聽見聲音後,他發現這其中一定是有什麼貓膩,於是機智的他在心中打起了一個巧妙的小算盤,他那一晚上更是將兩個準備買武器的幾位地主的錢全都贏走了。

王宏坤即使有這般才能,並沒有用這個技能去為自己謀福利,更不會染上癮,他將自己贏來的錢作為路費,為革命事業增加經費,在王宏坤參加紅軍後,也就沒有接觸這方面了。新中國成立後他更是一心為了國家,給祖國培養優秀的人員,並且參與了海軍的創建。

1955年王宏坤被授予開國上將軍銜,榮獲一級八一勳章、一級獨立自由勳章、一級解放勳章。作為人民海軍的領導人之一,王宏坤為人民海軍的發展壯大,做了許多有益的工作。

開國大將王樹聲其實還有一個哥哥,名叫王幼安,1922年加入共產黨,並參加了多次起義,可惜的是王幼安在一次任務中不幸被捕,在獄中寧死不屈,最終英勇就義,年僅32歲。

同為開國將星,哥哥王樹聲和弟弟王宏坤這兩兄弟堪稱是真正的「龍兄虎弟」,兩人能夠獲得如此高的榮譽,這和在革命事業當中做出了卓越的貢獻分不開,除此之外,兩兄弟還擁有令人佩服的技能,堪稱是真正的龍兄虎弟。在戰場上,他們驍勇作戰,沉著冷靜地分析局勢,能夠根據局勢,變換作戰方針,令敵人摸不著頭腦。

1974年1月7日,王樹聲69歲於北京病逝。1993年8月20日,王宏坤85歲在北京逝世。

兩位開國將星的離世對於國家和人民都是重大的損失,國人將永遠記住這兩位開國元勳為國家為人民所作出的卓越貢獻。

相關焦點

  • 建國後,特種軍中被授大將的都有誰?一人多次讓銜,享受上將待遇
    1955年大授銜,許多戰功赫赫的共和國將領都被授予相應的軍銜,軍銜的評定經過黨和國家多次商議,最後選出第一批10位開國元帥、10位開國大將、55位開國上將。在這10位開國大將中,張雲逸大將資歷最高,享受元帥待遇;陳賡大將幽默風趣,戰功卓著。
  • 第一個去世的開國元帥、大將、上將、中將、少將是誰?多少歲了?
    人難免有一死,自古以來,生離死別,就是很正常的現在。只不過在我國近代歷史上,因為戰爭,很多無辜的人也犧牲了自己的生命,這時期很多英雄戰了起來,他們願意為國家、為人民拋頭顱灑熱血,最終才得以建立起了新中國。
  • 長徵初期,紅三軍團師團級將領都是誰,有六位後來成開國上將
    不得不說,紅三軍團真是將星如雲,師團級將領中有好幾位後來都成為開國將軍,其中有六位成開國上將。且聽在下一一到來。第一個是紅四師,這是紅三軍團的主力師。師長是洪超,歷史應該記住洪超,他當過朱老總的警衛員,是中央紅軍長徵路上犧牲的第一位師長,在突破國民黨的第一道防線時,洪超不幸壯烈犧牲。
  • 截止2020年7月24日,開國少將還有多少在世?2019年已去世五位
    這也是我國首次大規模的授銜,有元帥十人、大將十人、上將五十五人、中將175人以及少將798人。本來還想在元帥之上設置一個大元帥,最後被委婉地推辭了。後來,還進行過幾次補授儀式。1956年,王建安補授為上將,聶鶴亭補授為中將;1958年,李聚奎補授為上將,賀誠補授為中將。所以,上將一共有57人,中將一共有177人。
  • 57位開國上將,為何有兩位是後來單獨授予的?他們分別是誰?
    新中國成立後,我軍首次實行軍銜制,共有57人被授予開國上將軍銜。這些開國上將,大部分都是正兵團級將領,資歷和戰功極高。但很少有人知道,1955年授銜時,只有55人被授予開國上將,還有兩位是在1956年、1958年單獨授予的,這是為何呢?這兩人又是誰?我們接著往下看。
  • 57位開國上將中,黃埔軍校畢業的都有誰?一人是唐朝大將郭子儀的後裔
    黃埔軍校是中國近代最著名的一所軍事學校,是中國軍事人才的搖籃。孫中山、廖仲愷、蔣介石等國民黨主要領導人,為了應對中國的革命形勢,在蘇聯和共產黨的幫助下,建立起了這座享譽中外的軍官學校。黃埔軍校不僅培養了一大批優秀的國民黨將領,並且57位開國上將中,有9位開國上將畢業於黃埔軍校,那麼這9位畢業於黃埔軍校的開國都是誰?
  • 出自黃埔軍校的開國元帥大將上將名單
    來說說我們新中國的十大元帥和十大將以及上將有哪些是從黃埔軍校出來的。十大元帥:朱德,林彪,彭德懷,劉伯承,賀龍,陳毅,羅榮桓,徐向前,聶榮臻,葉劍英。其實除了這些元帥和大將之外,還有很多的上將,中將,少將都是從黃埔軍校出身的。                                                                              57位開國上將中有10人都是黃埔軍校出身的。177名中將裡面有12人出身黃埔軍校。1360名少將中有23人出身黃埔軍校。
  • 丈夫當副司令,妻子做副排長,丈夫成了開國上將,妻子被授開國上校!
    1955年,一對夫妻同時被授予軍銜,但是軍銜級別相差了很多等級,丈夫軍銜最高,乃是開國上將軍銜,而妻子軍銜較低,是開國上校軍銜,一個是將官級別,一個是校官級別,風雨同舟十幾年,在軍中皆有建樹,一時間成為羨煞旁人的將軍夫妻,丈夫名叫傅秋濤,妻子名叫陳斐然。
  • 在開國將帥中,第一位去世的元帥、大將、中將、少將分別是誰?
    那麼在這些將帥中,第一位去世的元帥、大將、上將、中將和少將分別是誰呢?第一位逝世的元帥新中國的開國十大元帥,我們都很熟悉,第一位逝世的元帥是羅榮桓元帥。羅榮桓元帥,是十大元帥中唯一一個和主席一生共事的元帥。而且在他去世後,主席還為他寫了悼詩。
  • 大別山走出的新縣籍開國將軍
    1955年解放軍首批授銜到1965年取消軍銜制,共授予元帥、大將、上將、中將、少將1614名,其中上將57人,新縣1名;中將177名,新縣4名;少將1360名,新縣38名。新縣籍43名開國將軍上將3顆星、中將2顆星、少將1顆星,共計49顆將星。 新縣籍開國上將1名:許世友。新縣籍開國中將4名:鄭維山、吳先恩、張池明、範朝利。
  • 李姓、開國將軍第二大姓氏:110位開國將軍中,五人活過100歲!
    李姓百歲開國將軍有六位,都是開國少將,他們分別是:一、山西忻州人李懋(MAO)之少將,李懋之將軍1907年出生,他參與創建了哈爾濱軍事工程學院,哈軍工是我國首批重點大學,也是國防科技大學、南京理工大學、哈工大等知名高校的前身。
  • 開國將帥中只有他一人是北京人,資歷很老,卻未評上開國上將
    不知道大家發現沒有,在所有的開國元帥和所有的開國將軍中,似乎不怎麼見北京人。沒錯,小編告訴你,在所有的開國將軍中,只有一個地地道道的北京人。他就是倪志亮。咱說身為一個北京人,能走上艱苦的革命道路,首先就很值得點讚。要知道,北京戶口很值錢的。
  • 開國將軍是怎樣煉成的
    《他們是這樣一群人——開國戰將經典史記》,吳東峰 著,國防大學出版社。羅瑞卿大將:「怕啥?無非是再打倒一次!」海軍經報華國鋒主席同意,擬於旅順舉行有幾十艘軍艦參加的海上大演習。其時,將軍正住院。海軍參謀長至醫院將演習計劃及華國鋒意見告將軍,將軍聞之不悅,曰:「我不同意。一、大連離蘇聯、日本這麼近,會造成國際影響,你們考慮沒有?二、我是軍委秘書長,這麼大的事,為什麼過了這麼久才報告我?」海軍領導吶吶而退。華國鋒聞之,謂海軍領導曰:「這事你們別管了,我來管。」海軍仍然準備演習。
  • 開國四大首將,第一大將、上將、中將、少將,他們都是誰?
    這樣的榮耀共分為五個檔次,從高到低分別是元帥、大將、上將、中將、少將。開國以來,十大元帥被很多人所熟知,所以今天咱們來講講第一大將、第一上將、第一中將、第一少將。首先介紹的便是第一大將,一個很樸實的名字——粟裕。他是最早一批創立革命根據地的將領,這對於我軍的發展是一件十分重要的事情,也因此堅固了很多革命士兵的勝利信念。
  • 看一看我們的開國將帥,有多少人是黃埔軍校畢業的?
    開國大將開國大將共有十名,其中有三名大將是黃埔畢業的,分別是陳賡、羅瑞卿和許光達。陳賡大將是黃埔一期的,在黃埔期間,陳賡無論是在政治上還是軍事上,都表現得極為耀眼,和同期的蔣先雲、賀衷寒並稱為黃埔三傑,也是蔣校長重點關注的學生。東徵時,陳賡曾兩救蔣介石。其中有一次為了救蔣介石,陳賡一夜步行160裡送信,被譽為飛毛腿。
  • 南京軍區3位開國上將名單一覽
    1955年9月北京懷仁堂舉行了隆重的授銜儀式,而當時十二大軍區的負責人基本上都參加了授銜儀式,其中南京軍區有三人被授予了開國上將,那麼這三位將軍都是誰呢?我們接著往下看。
  • 江西的開國上將有哪些?一位黃埔教官,一位最年輕,都是客家人
    據統計,在1600多名開國將帥中,來自四川省(含重慶市)的元帥最多,共有4名;來自湖南的大將最多,共有7名;同樣,從湖南走出的上將也是最多的,57人中佔了19人。那麼,開國將軍總數最多的是哪個省呢?既不是湖南,也不是湖北,而是江西。
  • 家鄉的驕傲,開國上將趙爾陸
    新中國著名的開國上將 趙爾陸 將軍就是我們原平北三泉村人,更是我們原平人的驕傲!1955年,中國人民解放軍授銜時,計授10名元帥,10名大將,57位上將,175名中將,802名少將。其中,57位上將之列,就有山西原平北三泉村――趙爾陸將軍,是不是我們原平的驕傲?
  • 南京軍區的3位開國上將名單一覽
    授軍銜之前,建國初期的6個大軍區發展為了12個大軍區。在授軍銜的時候,12個軍區的負責人們基本上都參加了授軍銜,最高的軍銜是上將軍銜,而上將數量最多的是南京軍區,一共出了3位開國上將。今天,我們就來說一說,當時南京軍區的3位開國上將都是誰?
  • 沒有他,中國「十大開國大將」很可能少一人,其死因讓人無比惋惜
    今天我們要講的是:沒有他,中國「十大開國大將」很可能少一人,其死因讓人無比惋惜。盧冬生,湖南湘潭人,因為家境貧寒,早年便入伍了國民革命軍,一方面是迫於生計,另一方面也是希望能為風雨飄搖的國家做點什麼。在1927年春天,他遇見了有5年黨齡的共產黨員陳賡(開國大將)。陳賡通過接觸發現盧冬生為人憨厚、忠實可靠,於是把他調到營部擔任警衛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