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國將帥中只有他一人是北京人,資歷很老,卻未評上開國上將

2020-12-12 文史茶館2018

不知道大家發現沒有,在所有的開國元帥和所有的開國將軍中,似乎不怎麼見北京人。沒錯,小編告訴你,在所有的開國將軍中,只有一個地地道道的北京人。

他就是倪志亮。咱說身為一個北京人,能走上艱苦的革命道路,首先就很值得點讚。要知道,北京戶口很值錢的。倪志亮的革命經歷非常曲折,革命資歷也非常老。

1917年,17歲的倪志亮就到皖系軍閥當兵,幹過排長,這是舊軍隊。1925年,倪志亮南下廣州,考入了黃埔四期,他和林彪是同期同學。1926年,倪志亮光榮加入了中國共產黨。

1927年,大革命失敗後,倪志亮也被捕。恰逢廣州起義爆發,倪志亮被革命兄弟救了出來。1928年,倪志亮加入紅四方面軍,當過團長、師長,一直當到紅四方面軍參謀長,跟徐向前、王樹聲並列。

(右二為倪志亮)

抗日戰爭時期,紅四方面軍主力改編成129師,倪志亮繼續擔任參謀長。相比之下,129師出了兩位大將還有很多上將,賀龍120師的參謀長周士第後來也是開國上將,倪志亮卻只評了個開國中將。

如果這樣論的話,倪志亮的軍銜有點低了。但是解放戰爭時期,倪志亮的表現就沒有那麼突出了。雖然他也在東北戰場當過小軍區的司令員,但是更多的精力都是在辦學,當過東北軍事政治大學副校長。

(左四為倪志亮,中國首任駐朝鮮大使)

所以說,倪志亮在解放戰爭期間的戰功相對較弱。如果從這個角度來論,倪志亮的軍銜也不低了。新中國成立之後,將軍當大使,倪志亮這個將軍就去朝鮮當了大使。

在抗美援朝戰爭打得最激烈的那兩年,倪志亮始終擔任駐朝鮮大使,為戰爭的勝利做了大量工作。所以,韓戰結束後,金日成親自授予他朝鮮一級國旗勳章,這是朝鮮的最高榮譽。1965年,倪志亮去世,享年65歲。

相關焦點

  • 此將軍資歷比朱老總資歷還老,為何只評了上將軍銜?
    此將軍資歷比朱老總資歷還老,為何只評了上將軍銜?文/無計讀史1955年,新中國實行將帥授銜儀式,而在這次儀式上,有一名上將比較特殊。這位上將就是傅鍾,而他特殊的地方就在於他的資歷比十大元帥都要老。眾所周知,成為十大元帥的各個將領,入黨都比較早,有著豐富的革命經驗。所以在八路軍的隊伍中,很少有人能比十大元帥的資歷還老。十大元帥中入黨最早的是朱老總,最晚的是彭老總,而傅鐘的資歷要比朱老總還要早一年。說到這裡,很多人可能會好奇傅鍾擁有著如此老的資歷,為什麼最後只得了一個上將的軍銜呢?
  • 這名開國少將,有一個特殊身份,在開國將帥中堪稱獨一無二
    看到這,有人會說,你這個小編就會瞎扯,開國少將,總共有1360名,你怎麼說只有798位呢?聽小編接著說,1955年,是只有798位。1958年,又給8人授予少將軍銜。到了上世紀六十年代,由大校晉升少將的,1961年至1963年之間,有233名;1964年及1965年共有321名,如此,才是1360人。
  • 在開國將帥中,第一位去世的元帥、大將、中將、少將分別是誰?
    新中國成立後,在1955年的時候,國家為了表彰那些為新中國的成立做出巨大貢獻的將領們,授予一千多名將領將帥軍銜。這些將帥避免不了的也是遵循自然規律,生老病死。那麼在這些將帥中,第一位去世的元帥、大將、上將、中將和少將分別是誰呢?
  • 57位開國上將中,他資歷最深比元帥還老,一生低調從不爭功!
    建國後,在1955年,我軍進行了首次授銜,其中有上千位將軍,被授予了相應的軍銜,其中包括元帥,大將,上將,中將,少將等軍銜,而被授準尉以上軍銜,則高達60餘萬人。
  • 中國有1614名開國將帥,時至2020年還剩多少人?真是歲月不饒人啊
    新中國成立後的首次授勳,評定參考標準主要從五個方面考量,分別為任職、素質、能力、資歷、軍功,既不單純論資排輩,也不只看軍功,頒發勳章要從各個方面合理科學地進行評定。我國的軍銜制共分為六等一共19級,1955年執行軍銜制,1965年取消,軍銜制在1988年後再次恢復,故此我國的軍銜制目前經歷了兩個歷史時期,1955年到1965年這一歷史時期,授銜的將帥都稱之為開國將帥。1955年,新中國首次授銜時,共定下了10大元帥、10位大將,55位上將,175位中將,798位少將。
  • 這位開國中將資歷高,三個時期內都是軍長,還有位勤務員當了上將
    在戰爭題材電視劇《亮劍》的原著小說裡,提到過一段關於軍人資歷的故事:馬天生政委有一次看到一名上將給中將敬禮。 在歷史上當然也有原型,起因是三位將軍出自同一個班,而老班長被授予中將,兩名戰士被授予上將,比如開國中將陳先瑞將軍,韓先楚和劉震上將就是例子。
  • 開國將帥的詩劍情懷:書寫對周恩來的敬仰之情
    難以想像,在那十萬火急,連生命都很難保證的戰略大轉移中,楊成武這個開國上將,當時還有興致寫詩抒情。品讀楊成武上將長徵詩作,我感嘆,上將不是寫詩,而是手執長劍,高呼著「同志們,跟我向前」。同樣對於紅軍長徵,很多開國將帥刻骨銘心,時常回憶,寫下一首又一首詩詞。
  • 看一看我們的開國將帥,有多少人是黃埔軍校畢業的?
    大家都知道,黃埔軍校是第一次國共合作的產物,被譽為國共兩黨將帥的搖籃,培養了許多能徵善戰的革命將領,為東徵、北伐和抗戰的勝利,立下汗馬功勞。今天秀才就和大家一起來看一看,我們的開國將帥,有多少人是黃埔軍校畢業的?
  • 黃埔軍校走出的十大開國將帥名單一覽
    畢業於黃埔軍校第一期,同期同學有陳賡大將、徐向前元帥,還有蔣介石的得意門生胡宗南,周士第將軍長期跟隨賀龍元帥,參與領導了南昌起義,一生徵戰無數,戰功卓著,值得一提的是,由於在抗美援朝中防空作戰出色,成了後來的新中國第一任防空司令。
  • 第一個去世的開國元帥、大將、上將、中將、少將是誰?多少歲了?
    人難免有一死,自古以來,生離死別,就是很正常的現在。只不過在我國近代歷史上,因為戰爭,很多無辜的人也犧牲了自己的生命,這時期很多英雄戰了起來,他們願意為國家、為人民拋頭顱灑熱血,最終才得以建立起了新中國。
  • 他是中將,上將遇見他不僅喊他老領導,還會給他行敬禮,資歷很老
    他是中將,上將遇見他不僅喊他老領導,還會給他行敬禮,資歷很老 我們平時在日常生活中,見到自己的長輩、上級都要主動打招呼,表示尊敬,在部隊同樣也是,下級看到上級要行軍禮,但是有個中將,不少上將看到了都會主動行軍禮,是為什麼呢?這要從這個人的資歷來說了。
  • 一個曉以大義的開國上將,資歷比大多元帥還高,曾獲三枚一級徽章
    他叫周純全,1905年出生於湖北。是我國的開國上將之一。他在黨的資歷很高,比9位元帥資歷還高。他是一位經久考驗的戰士,一位優秀的解放軍,高級指揮員。高級解放軍將領,獲得過三枚一級徽章。  他1923年加入了工人運動,1926年正式入黨,1927年參加了黃麻起義。在土地革命時,他擔任鄂豫邊區的總工會委員會會長,特委常委,中央分局常委等職位。他是最早一批委任這個職務的,當時我們國家還處於抗戰時期。這期間他從事我們國家的政治任務,他對自己的工作任務十分負責,認真的對待工作,只要是上級布置的任務都能很好的接受並完成。
  • 丈夫當副司令,妻子做副排長,丈夫成了開國上將,妻子被授開國上校!
    1955年,一對夫妻同時被授予軍銜,但是軍銜級別相差了很多等級,丈夫軍銜最高,乃是開國上將軍銜,而妻子軍銜較低,是開國上校軍銜,一個是將官級別,一個是校官級別,風雨同舟十幾年,在軍中皆有建樹,一時間成為羨煞旁人的將軍夫妻,丈夫名叫傅秋濤,妻子名叫陳斐然。
  • 江西的開國上將有哪些?一位黃埔教官,一位最年輕,都是客家人
    據統計,在1600多名開國將帥中,來自四川省(含重慶市)的元帥最多,共有4名;來自湖南的大將最多,共有7名;同樣,從湖南走出的上將也是最多的,57人中佔了19人。那麼,開國將軍總數最多的是哪個省呢?既不是湖南,也不是湖北,而是江西。
  • 1614位開國將帥,他們中有多少人畢業於著名的「四大軍官學校」?
    在首次實行軍銜制的1955年至1965年,共授予、晉升了10名元帥,10名大將,57名上將、177名中將、1360名少將。這1614位將帥被稱為開國將帥。他們都是在革命戰爭時期做出突出貢獻的優秀軍事人才。他們都接受過哪些軍校的培養呢?
  • 《開國上將陳伯鈞誕辰110周年》 紀念郵簡首發式氣氛熱烈
    2020年11月26日,是開國上將陳伯鈞誕辰110周年的日子。上午10點,一批老軍人和軍郵愛好者來到位於軍辦大樓和軍博附近的北京會城門郵局大廳,參加了開國上將陳伯鈞誕辰110周年紀念郵簡首發式活動。原高等軍事學院院長陳伯鈞,四川省達縣河市壩鎮人。1926年底由四川省立第四師範考入黃埔軍校(武漢分校)第六期並參加北伐,1927年5月入黨。他是我軍歷史上一位文武雙全、功勳卓著的高級將領,著名軍事教育家、軍事理論家。
  • 湖南吳姓開國將軍誰軍銜高?是嶽陽人,還是長沙人?
    湖南是偉人之鄉,又是將帥之鄉。湖南籍的將帥非常多,包括3 位元帥、6位大將,19位上將,45位中將,129位少將。湖南的開國將帥,主要來自嶽陽、長沙、株洲、湘潭、郴州、湘西等地,那麼湖南吳姓開國將軍,軍銜高的是嶽陽人還是長沙人?
  • 五五授銜時,有八位開國將帥曾經是周士第的部下,分別是誰
    周士第將軍被授予上將軍銜。周士第是廣東樂會(今海南瓊海)人,早在1924年即入了黨,畢業於黃埔軍校第一期,與陳賡、徐向前等我軍開國將帥是同學。周士第作為黃埔的尖子生,很受周主任的重視,在我黨掌控的鐵甲車隊擔任過副隊長、隊長,在大元帥府鐵甲車隊改編為獨立團時,葉挺被任命為團長,周士第被任命為一營營長。
  • 57位開國上將的軍事學歷如何?9人黃埔畢業,3人蘇聯伏龍芝畢業
    那麼57位開國上將的軍事學歷如何?其中9人黃埔軍校畢業,3人蘇聯伏龍芝軍事學院畢業。57位開國上將中,9人黃埔畢業,他們分別是楊志成、蕭克、宋時輪、張宗遜、陳士榘、陳明仁、陳伯鈞、周士第、郭天民。1955年授銜的57位開國上將中,就有3人畢業於蘇聯伏龍芝軍事學院,他們分別是劉亞樓、楊志成、李天佑。
  • 百團大戰中,出身黃埔軍校的開國將帥主要有誰?分別擔任什麼職務
    在三個半月的戰鬥中,華北敵後戰場的數十萬軍民,與日本侵略者浴血奮戰,共進行大小戰鬥1800餘次,重擊了日偽軍的反動氣焰,有力地配合了國民黨軍正面戰場的作戰,極大地振奮了全國的抗戰信心,表現了中華民族不屈不撓的英雄氣概。黃埔師生作為骨幹力量,在百團大戰中表現優異。那麼百團大戰中,出身黃埔軍校的開國將帥主要有誰?分別擔任什麼職務?我們接著往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