閒聊湖北的兩位開國大將
在1955年授銜的十位新中國開國大將中,湖北省有其二;
一是:孝感市大悟縣徐海東大將
第二個是我們麻城市的王樹聲大將。本文主要說我們麻城王樹聲大將的軼事,有關徐海東大將的故事下次再詳細去聊聊。
從小,這兩個名字對於我們大別山革命老區人民來說,可以說是大名鼎鼎、如雷貫耳。有關他們在抗戰時期的英勇事跡不絕於耳。
此時此刻對於這個麻城的這位大將,我也不知道如何說起,就先大致了解下他的生平吧。
王樹聲(1905—1974)中國無產階級革命家,中國人民解放軍的傑出指揮員。原名王宏信,湖北省麻城市乘馬崗鎮人。忠誠的共產主義戰士,久經考驗的無產階級革命家,傑出的軍事家,我軍軍械裝備建設和軍事科學研究事業的重要奠基人和領導人。出生於湖北省麻城縣乘馬崗一個小地主家庭1924年高等小學畢業後,在本地教私塾。1926年,在家鄉乘馬崗小學任校長(此時,僅21歲)。同年,加入中國共產黨,從事組織農民協會的工作。1927年,參加了黃麻起義,歷任中共麻城縣委委員、麻城縣防務委員會委員兼麻城縣農民協會組織部長,是鄂豫皖蘇區創始人之一。同年,加入中國工農紅軍,先後任分隊長、大隊黨代表、支隊長、紅一軍第三團團長、紅四軍第三十團團長。1931年,任紅四方面軍第十一師師長,在黃安戰役中,他指揮紅十一師和十師兩個團,浴血奮戰,多次與敵肉搏,勝利地完成了桃花阻擊戰的任務。攻下黃安(今紅安縣)城後,又率部追擊,活捉了敵第69師師長趙冠英。1932年,第四次反「圍剿」失利,紅軍主力撤出鄂豫皖革命根據地後,任中國工農紅軍第四方面軍73師師長。他在西進途中,不斷組織部隊進行反追擊、堵擊的緊張戰鬥,每次都出色地完成任務。入川不久,四川軍閥劉湘指揮38個團,對紅四方面軍發起了三路圍攻。戰役開始階段,王樹聲指揮73師師抗擊了敵主力右路縱隊18個團(後增至25個團)的猛烈進攻,10天內殲敵5000;反攻開始,又擊潰軍閥劉存厚部8個團;全線反攻時,率該部正面出擊,激戰三晝夜,殲敵7 個團,擊潰6個團,勝利地粉碎了敵人的三路圍攻。1933年初,師改軍後,歷任紅二十五軍軍長、紅四方面軍副總指揮兼紅三十一軍軍長。當時,已開闢了川陝革命根據地,四川人民踴躍參加紅軍。1933年冬,以劉湘為首的四川軍閥組織了140多個團,25萬兵力,分六路再次圍攻紅四方面軍。他以紅四方面軍副總指揮的名義,率領10多個團,抗擊敵西線一、二、三、四路60多個團的進攻,鏖戰10個月,殲敵8萬餘,再一次粉碎了敵人的六路圍攻。1935年,紅四方面軍離開川陝革命根據地向川西行動。同年6月,他率領的後衛部隊在懋功與中央紅軍會合,黨史稱懋功會師。隨後進入毛兒蓋地區。不久,他奉命率部南下川西,後來被迫退出川西,第二次北上甘肅會寧。1936年10月,紅軍三大主力會師後,為實現打通蘇聯道路之目的,奉中央軍委的命令,徐向前率紅軍第9軍、30軍、5軍強渡黃河,直取寧夏,後因蘇聯外援受阻,中央決定放棄取寧夏計劃,命河西部隊組成西路軍,徐向前任總指揮,伺機進取新疆,接應蘇聯外援。王樹聲先後任西路軍副總指揮、總指揮部教導團團長、紅九軍軍長等職。擔任紅九軍軍長時,在甘肅古浪縣作戰失利,經過黎園口時,又和強敵相遇,損失極為慘重,彈盡糧絕。後奉命在祁連山脈堅持鬥爭,以迷惑敵人,掩護其他部隊行動。當部隊深入人煙稀少的祁連山下、河西走廊,遭到裝備精良、善於騎射、兵力數倍於我軍的馬步芳、馬鴻逵部隊的圍追堵截、殘酷殺戮。在4個月慘烈的搏殺中,西路軍雖殲敵2.5萬人,給敵人以重創,但那支浩然西去的隊伍也幾乎全軍覆沒。失敗在即,西路軍軍政委員會議決定,兩位總指揮徐向前與陳昌浩提前離隊,向黨中央匯報工作。當時徐向前並不準備離隊,會議中他曾說:「這支部隊是我們從鄂豫皖帶出來的,到了這個地步,我們回去幹什麼?大家都是同生死、共患難過來的,要死也死到一塊嘛!」這是西路軍總指揮徐向前的肺腑之言。他知道自己作為軍事總指揮,提前離開部隊一定會造成軍心不穩。但是,為了保護徐向前的安全,陳昌浩帶著不容分說的口氣說道:「這是軍政委員會的決定。向前留在軍中,目標太大,很不安全,不利於部隊的分散行動。」後來王樹聲留下了,至於結果。在祁連山脈轉戰3個月,最後僅剩下少數人槍。以後離開甘肅北部,經內蒙沙漠地區轉向陝北。沿途歷盡艱辛,唯他一人脫險,靠乞食為生,於1937年8月到達延安(此處極為慘烈、此間又有多少我們麻城的英雄先輩犧牲於此,在此默哀5秒)。解放後直到他去世之前,王樹聲大將還是多次為此事而落淚。常常為此事陷入深思中,為此間犧牲的同胞深為愧疚。後在延安,王樹聲經過抗大和馬列學院的學習,政治理論和軍事水平都得到了很大的提高。1938年冬,任晉冀豫軍區(後改為太行軍區)副司令員。1939年夏,任代理司令員。1940年,該部與八路軍一二九師師部合併,仍任副司令員,兼人民武裝部部長。1942年,調回延安參加了整風學習。1944年,任河南軍區司令員。1945年8月,日本投降後,他奉命南下,與五師會合,在桐柏山合編豫西部隊為第一縱隊,任司令員。第一縱隊移駐河南光山潑皮河後,被發動內戰的國民黨軍隊圍困了半年之久。1946年7月,他率部突圍到鄂西北,創立了鄂西北根據地,任鄂西北根據地區委書記和鄂西北軍區司令員。1947年,配合劉、鄧大軍南下,任鄂豫軍區司令員,率部轉戰大別山。新中國成立後,歷任湖北軍區第二副司令員、湖北軍區司令員兼黨委第一副書記、中南軍區第三副司令員兼湖北軍區司令員、中國人民解放軍總軍械部部長、中國人民解放軍軍事科學院副院長和第二政治委員、黨委第二書記等職,為我國的國防事業和全軍的現代化作出了貢獻。1955年9月,被授予中國人民解放軍大將軍銜。他是中國共產黨第八屆、第九屆、第十屆中央委員、中央軍委委員,國防委員會委員,中華人民共和國國防部副部長、第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1974年1月7日,在北京病逝終年,69歲。後按將軍遺願,安葬在麻城市革命烈士陵園。
01 王樹聲大將晚年回憶往事
他女兒後來回憶說:他時常回憶當年的戰爭往事,不過不是回憶那些光輝的勝利,而是總結失敗的教訓,比如黃麻起義、西路軍、中原突圍。
每次總結起這些失敗的往事,王樹聲都會自責,說自己對不起那些犧牲的戰士們。
有一次,王樹聲病重住院,周總理去看望他,他說:「我這一輩子,對革命沒有多少功勞,只有過錯。」周總理握著他的手,說:「黨中央、毛主席了解你,你為中國革命做出了重大貢獻。」
王樹聲聽完這話,淚流滿面,泣不成聲。
02 1971年,春節曾去看望女兒,竟站在門外苦等兩小時
王樹聲大將將軍在1955年大授銜那年,妻子楊炬給他生了個女兒王四毛(學名王季遲,又名王宇紅),老將軍中年得女,喜悅之情溢於言表,因此他對這個女兒自然是寵愛有加,惹得王四毛的哥哥們羨慕不已。
王樹聲對這個小女兒雖寵愛,但從不溺愛。從小就給她灌輸:革命軍人的後代必須要保持艱苦樸素的品格,不能搞特殊。 女兒14歲那年執意要到部隊當通訊兵,儘管王樹聲大將心中不舍,但仍舊讓女兒進入部隊,滿足了她的願望。1969年,年僅14歲的王四毛去部隊當了一名通信兵。這麼小就去參軍,王樹聲肯定捨不得,但因為那是孩子的理想,所以還是非常支持。
1971年大年初二,王樹聲大將的夫人楊炬(剛剛到到消息,老人家已於10月7日過世,在此向先烈默哀5秒)剛好出差,去了外地。孩子們也都有事外出。家裡瞬間冷冷清清的,只有王樹聲一人,此時,他特別想念女兒王四毛。
他突然特別想念小女兒,就往部隊打了個電話,問四毛能否回家。四毛接到電話後就去連裡請假,結果未被批准,於是就回電話給父親說自己不能回家。當時,王將軍只「哦」了一聲,心想,反正了也就半個小時的路程,還是直接過去看年四毛吧。
當天,正好王樹聲將軍的妻子出差在外(大年初二出差,當年也真是,也不知誰安排的),不能陪他在家中過節,其他子女也在外工作不能回家。就專程去看望女兒。當天,王樹聲大將於是一個人,坐著公交車,來到軍隊駐地看小女兒張四毛。可是當他剛走到大門口,就突然被門衛給攔住了。
門衛說:「老同志,您有什麼事?要進去的話,是要排隊填申請單的。」
王樹聲大將頓時看了看,隊伍排的很長,他輕微笑著說:「好吧,我這就排隊去。」說著,他挺起胸膛、在凜冽的寒風中。一直往隊伍最後走。不一會兒,部隊傳達室來電對王四毛說:說有人來探訪她。王四毛走出營房,老遠就在營房大門處看到父親的身影,這位身為國防部副部長的父親像所有的小兵親屬一樣排著隊,填申請單,然後走進傳達室,坐在又硬又涼的板凳上等著見女兒,他和周圍不相識的人親熱地聊著,一點架子也沒有,誰都不知道在自己面前坐著的就是開國大將王樹聲。
王將軍與女兒在大門口相見了,女兒得知父親在寒風中足足站了兩個小時,很是心疼,她望著66歲高齡的父親,在寒風凍紅的臉頰,眼淚瞬間就止不住流淌了下來。她對父親說:「 您是大將軍,怎麼就不能讓他們通融通融,放您進來就是了,好歹也得給您弄張椅子吧。」但王樹聲卻笑呵呵的看著王四毛,只一個勁對她噓寒問暖,囑咐她在部隊要好好學習。不知不覺中,分別時間已到,門衛過來催促趕快離開,王樹聲父女倆仍,依依不捨道別。這位門衛大哥哪裡會想到,站在他面前的是一位開國大將。 王樹聲將軍不僅自己以身作則,不搞特殊,他對自己的子女家教也很嚴。他對子女後代的家訓是:「克服驕、嬌二氣,不以高幹子女自居,絲毫不能搞特殊。」
王四毛後來贈他父親大將王樹聲時,曾說:「父親對我們說過:
你們要像普通人一樣生活,不能長成由無數先烈流血犧牲締造的共和國土地上的新貴族。
現在想想,試問有多少人真的能夠做到像王樹聲這樣低調行事呢,那些仗著自己的身份胡作非為的人真應該覺得羞愧!
03攻打新集
王樹聲將軍在打新集的時候,曾讓戰士們挖地道攻城,沒想到竟挖的太淺,挖到一個石砌的廁所。造成塌方,上面的東西都漏了下來,大敗戰士們的興。
當時的惡霸地主和土匪勾結,在新集依據地勢修城牆,建碉堡。三面環山,一面環水,裡面還有碉堡圍繞,可謂是堅不可摧。後來又有許多土豪劣紳逃到這裡。新舊勾結,為害一方,自稱「小王國」。
當時紅軍打了兩次都沒有攻下。這次重擔落到了王樹聲將軍肩上,將軍集思廣益,和大家一起得出了挖地道的方法。準備在敵人眼皮底下挖地道、放炸藥、炸城牆,打敵人個出其不意。沒想到剛剛開挖不久,就遇到廁所塌方這樣的事。
大家並沒有因此灰心,而是繼續總結經驗。再次開挖的時候,戰士們沒挖進一段,便用木頭把它撐起來,就這樣,再也沒有遇到塌方的事情了。沒想到的是,不久之後,敵軍就有所察覺。他們城牆附近堆土運石,準備等城牆被炸開之後,就迅速的補上口子。
經過七八夜的奮戰,終於把地道挖好了,滿滿一箱子的火藥也被送了進去,一切準備就緒後,就等將軍一聲令下了。下午五時,將軍下達點火命令。大家都張望著,生怕自製火藥不會爆炸。很多人都議論紛紛:「能炸響嗎?能炸開城牆嗎?」將軍知道,這次如果火藥不響,那下次將會更難攻打,所以將軍手心也捏著一把汗。
不一會,只見新集城牆隨著一聲巨響,飛沙走石,火光四起,剎那之間城牆就裂開了幾個口子。敵人驚得目瞪口呆。他們準備的土石,足足離爆炸點半裡遠,根本就是無濟於事。這個時候,已經準備好攻城的戰士們等不及那煙塵散去,就猛地衝了進去。原本在其他幾座城門擔任佯攻的部隊也趁勢轉為強攻,趁敵人混亂,紛紛爬上城牆。僅僅過了幾個小時,被敵人稱作「小王國」的新集就被攻下。
王樹聲在戰鬥中,素來以有勇有謀著稱。新集之後,王樹聲將軍又參與了攻打黃安的戰鬥。後來將軍又參與了劍門關之戰。面對守敵劉漢維德:「他們不是倒在江上,就是倒在陣前」的叫囂。將軍經過一個多月的準備,突襲渡江,殲滅劉漢維一個旅。到劍門關之後,將軍又經過分析,決定三路展開攻擊,全殲守敵4個團。
整個劍門關之戰。攻克城池9座,為紅軍北上開闢了新道路。其規模之大,戰鬥之激烈也是之前少有的。正是因為這累累的戰功,使得將軍雖然在後來犯了錯誤,但是依然能位列大將,這種傳奇,是其他大將少有的。
04、與夫人楊炬的故事
如今十位大將的夫人均已故去
王樹聲將軍是共和國開國大將,其夫人名叫楊炬,說起二人的戀愛經歷,也是頗具傳奇色彩!
1942年,時任太行軍區副司令員的王樹聲奉命回到延安,參加整風運動,認識了當時在延安中共中央門診部當醫生的楊炬,並深深地愛上了她,為此,王樹聲將軍決定趁此機會向楊炬表白,
有一天,王樹聲將軍趁著楊炬在值班的機會,洗頭淨面,全身上下精心打扮了一番之後,來到中央門診部,面對楊炬,突然發起「攻勢」:「楊醫生,我對你印象很好……」
面對王樹聲將軍突如其來的表白,楊炬可是一點心理準備都沒有,頓時被嚇了一跳,並且面紅耳赤的,扭頭就躲進了換藥室。
楊炬躲開後,王樹聲將軍也是適可而止,並未死纏爛打,昂首挺胸,退出門診室,淡定離場。
王樹聲將軍的第一次表白就此匆匆結束。
等到第二次見面時,王樹聲將軍依然是昂首挺胸,誠懇地對楊炬說道:「小楊同志,請你嫁給我。」這一次,楊炬也不再躲避,而是無言地默許了他,至此,二人終於建立了戀愛關係,並在戀愛一年之後,就定了終身。
到1944年中秋,王樹聲將軍攜楊炬一起看望賀龍和徐向前。賀、徐二人知道了他們的事情之後,都替他們感到高興,並表示道:「今晚是中秋佳節,就把婚事辦了。」
楊炬說:「我們還沒有向組織打報告呢。」
徐向前說:「我是樹聲老上級,可以當半個家。」
賀龍說:「我是聯防軍司令,完全贊同。」
最終,在賀徐二人的強烈建議下,王樹聲與楊炬當日劉辦了婚事。
當日晚,大傢伙在一起鬧新房時,興之所至,紛紛逼王樹聲將軍與楊炬交代戀愛經過。
這時,楊炬羞答答地說道:「他呀,可真厲害!」
王樹聲將軍也不甘落後,也隨之回道:「她呀,真調皮!」
二人剛說完,當時在場的徐深吉將軍便根據他們所講,當場就為他們作出了喜聯:調皮遇厲害;花好見月圓,橫批:革命伴侶。
至此,「厲害」的王樹聲將軍和「調皮」的楊炬正式結成革命伴侶,攜手走過了光榮的、革命的一生!如今,王樹聲大將夫婦二人都已經離我們而去。
05五、對黨忠誠:穿越沙漠 一路乞討回延安
女兒王宇紅在訪談中回憶,父親一心要回延安,要找到黨。最後打到剩他一個人的時候,最後的兵、將全都沒有了,他越過騰格里沙漠,我最後看地圖找這段,在過民勤縣的時候,因為也沒有吃的,什麼都沒有,他就昏死在沙漠裡了。這時候就有一個老鄉,有人說是一個小商販把他給救了。這段歷史我父親沒有給我們過,但是後來我知道,到解放以後我父親一直在找這個人,有名有姓的,當時是蘭州軍區,託部隊找這個人,一直沒有找到。
到我父親1974年去世以後,我母親還在找這個人,也找不到,找不到這個人,也找不到他的家人。有的人就說,當時可能是神仙救的。
06 王樹聲寫「檢查」最多令誰汗顏
王樹聲大將給自己定位是「屬於小資產階級的小知識分子」。他曾經當過小學校長,在眾多的開國將帥中應屬「高學歷者」,他的同事和戰友也都說將軍很有文採。但他卻不喜歡用自己的筆寫自己,更令人想不到的是,他寫的最多的關於自己的文章竟然是「檢查」。 在《王樹聲軍事文選》中,建國前的文章有46篇,文章標題中帶有「經驗教訓」和「檢討與反省」的,就有6篇之多。甚至在生命的最後一刻仍在檢討自己:西路軍失敗,自己給黨和軍隊造成了巨大的損失。
07 公私分明
新中國成立不久,有些沾親帶故地求王樹聲幫忙,想在城市找個工作或弄個一官半職。王樹聲對他們說:「我的職權是黨和人民給的,是用來為黨工作,為人民服務的,沒有絲毫營絲的權利。你們有困難,應該依靠當地政府解決,依靠自己努力生產。」他的親侄女和叔伯侄兒一直在家務農,過著普通農民的生活。
解放初三年困難時期,國家物資供應比較緊張,許多生活必需品和日常用品短缺,糧,油,布等按人口憑票供應。王樹聲要求家人,按北京政府的規定,供應什麼,吃什麼;供應多少,買多少,不能多吃不佔搞特殊。辦公用品,要計車公裡,按規定付費。
擔任國防副部長期間,王樹聲多次出國訪問而接待外賓。每次外賓贈送他的禮品,他都悉數交公。一次,警衛員將外賓贈送他的禮品放到了王樹聲車裡,王樹聲看到後,讓其送給了有關部門。他說:「我這個副部長,是代表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和外賓打交道,禮品怎麼會是贈我私人的呢?公私分明,是革命紀律,今後務必牢記呀!」
1972年底,王樹聲的長子王魯光要結婚了。隨著婚期的臨近,家裡除了為新人安排一間房子,一張床和二條新棉被,沒有什麼特別的準備。魯光把放在室外的一個石頭茶几搬到自己的小屋,找來一塊桌布蒙上,又找來兩把舊椅子放在兩邊。王樹聲的警衛看不過去,心想,高級幹部的子女雖不能擺闊氣,但農村老百姓結婚也不至於這樣寒酸啊。
於是,他自作主張和魯光商量,將軍事科學院首長休息室的兩把金絲絨面椅子和一張大理石茶几,暫時借來布置新房,等婚後再歸還。第二天晚上下班時,警衛員將這幾件家具放到了王樹聲紅旗轎車的後備箱裡,準備帶回。王樹聲看到後,嚴厲地問:「你這是幹什麼!」警衛員忙說借給魯光用用,公家的東西不能動,不能拿!」警衛員只好將東西放回原處。
08 將軍之子長子王魯光不幸車禍
唯一健康的長子被汽車撞成殘疾,王樹聲大將的處理方式令人敬佩!王樹聲,偉大的無產階級革命家,在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都做出了巨大貢獻。他於1955年被授予大將軍銜,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十大大將之一。
王樹聲有三男一女,其中二兒子和三兒子均患有病,唯有大兒子王魯光健全,而且在空軍當幹部,前途也算一片光明。
但是上天不公,1972年12月26日,王魯光突遭交通事故,被一輛汽車撞飛三四米,四到五胸椎錯位。最讓人傷心的是,這個月的30號就是王魯光的結婚日。
交通事故發生以後,當地的領導立刻趕過去查明情況,得知到被撞的是開國大將王樹聲的長子,大家都慌了,也沒有人不敢擅自做出處理。王樹聲大將知道兒子遭遇車禍以後也是悲痛萬分,連續幾個晚上都睡不著覺。原本已有兩個兒子患病,現在唯一健康的大兒子也遭遇不幸,傷痛可想而知。
肇事司機撞人後更是不知所措,當得知撞到的是開國大將的兒子,司機全家人都驚慌失措。一家老小都坐立不安,連飯和水都吃不下。深明大義的王樹聲知道肇事司機一家的情況後,對領導說:「請你轉告肇事司機,飯還是要吃的,請好好吸取教訓就行了」。就因王樹聲這一句話,這件事的處理基調就定下了。肇事司機的全家人也都感動不已。
虎父無犬子。王魯光癱瘓後,主動取消了當時門當戶對的婚禮。而身為殘疾人的王魯光卻並沒有對生活失去信心。1984年,王魯光和鄧小平的兒子創立了殘疾人福利基金會,為我國殘疾事業做出了巨大的貢獻!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的胸懷和大度值得我們每個人懷念和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