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維的一首五言古詩,開篇就胸襟開闊,最後兩句更令人欽佩

2021-01-09 品詩賞詞

古代人雖然有學問,但是寫信或贈詩給對方時都非常自謙。比如稱呼自己是鄙人,稱呼妻子為賤內,稱呼兒子為犬子,等等。而對其他人都很尊敬,稱呼上也有變化,比如稱呼對方的父母為令尊和令堂,稱呼對方的兒女為令郎、令愛等等。

所以很多詩歌中作者也自稱野老、醉翁、老朽、老拙等等,唐代就有一位高才,也是如此謙虛。下面介紹王維的一首五言古詩,開篇就胸襟開闊,最後兩句更令人欽佩。

獻始興公(時拜右拾遺)

唐代:王維

寧棲野樹林,寧飲澗水流。

不用坐粱肉,崎嶇見王侯。

鄙哉匹夫節,布褐將白頭。

任智誠則短,守任固其優。

側聞大君子,安問黨與讎。

所不賣公器,動為蒼生謀。

賤子跪自陳,可為帳下不。

感激有公議,曲私非所求。

王維,字摩詰,號摩詰居士,是盛唐時期的大才子。他20歲就中了進士,詩書畫、音樂樣樣精通。仕途初期一路順風,可是因伶人舞黃獅子受累,貶為濟州司倉參軍。張九齡於開元22年底為中書令,擢王維為右拾遺。次年,張九齡封始興伯,這首詩當作於此時。

詩的大意是:寧可棲隱於荒山野林,寧可飲取山溪澗流,也不願為一己之私而貪圖膏梁,甚至卑躬屈節地去拜謁王侯。匹夫節操本來鄙陋,卻粗衣短褐、甘願到白頭。雖然才疏學淺,但固守仁義卻是自己的優點。

聽說您是君子,任用賢才不畏親與仇;決不賣官鬻爵,事事都為百姓籌謀。賤子我跪席來陳情,是否能作為您的門下隨從?感奮世有公論,偏私庇曲非我求。

王維剛開始被貶時,思想上有些疙瘩,經常悶悶不樂,愁緒重重。但摩詰畢竟從小受到信佛的母親影響,懂得了人生坎坷其實也是一種磨練,慢慢地就開始看淡。他本打算先在濟州安心地工作一段時間,以後不行就回家務農。可是3年後,宰相張九齡就要將他提拔到京城重用。

幸福來得有點太快!王維又驚又喜,他首先表示,寧可隱居山林、保全清節,也不願為了功名富貴而「崎嶇見王侯」,同時更表現出一種積極用世的思想。張九齡無私地提拔他,王維出仕也是出於至公,又顯示了王維超然的處世態度。鍾惺在《唐詩歸》中評此詩云:「不讀此等詩,不知右丞胸中有激烈悲憤處。」

前兩句先表達自己的態度,「寧棲野樹林,寧飲澗水流」,也不貪慕別人的富貴。食粱肉,指富貴的生活;崎嶇,形容謁見王侯之艱難。

「鄙哉匹夫節,布褐將白頭」,詩人自稱鄙人,卻志節高尚;雖然粗布短衣、穿戴樸實,但不顯粗俗,腹有詩書氣自華。他還表揚自己「守任固其優」,極具松竹之氣節。

接下來委婉地表達了詩人的崇敬之情,「側聞大君子,安問黨與讎。所不賣公器,動為蒼生謀。」側聞,表示曾有所聞的謙詞。大君子,指行仁政的儒家領導人物,此指張九齡。讎(chóu),同仇;公器,指官爵。詩人高度讚揚了張九齡的大公無私,以及為國鞠躬盡瘁的高尚品格。

最後詩人說,「賤子跪自陳,可為帳下不(同否)。感激有公議,曲私非所求。」(賤子,自謙詞,代作者自己;帳下,部下。)王維對張九齡的提攜之恩深表感謝,決定竭盡全力地報效祖國。只可惜後來唐玄宗被李林甫等人迷惑,將張九齡罷相,王維也感到仕途險惡,從此便消極應對,後來就逐漸地信佛參禪,不問朝堂之事。

相關焦點

  • 王維一首經典的六言絕句,開篇疊字句用得巧妙,最後兩句天真爛漫
    盛唐詩人王維在晚年就寫過一組有趣的《田園樂七首》,所採用的就是六絕的形式,而且寫出了新意,七首詩每一首都美得令人驚豔,以其中的第四首詩來說,那就是一首難得的佳作,整首詩意境唯美,寫出了不一樣的秋日美景,猶如一幅淡淡的山水畫卷。
  • 韓愈很浪漫的一首詩,開篇就想像奇特,最後14字更令人動容
    一首詩有一個令人驚異的開篇,又有一個耐人尋味的結尾,必然會讓無數人感到驚豔。俗話說,萬事開頭難。寫作也是如此,好的開篇可以統領全文、提綱契領,但如果虎頭蛇尾,也會令人遺憾。比如白居易的《憶江南》,開篇「江南好,風景舊曾諳」,強調自己的親身感受,令人信服;結尾「能不憶江南?」以反詰作結,作者無疑問而提問,卻加強了所肯定的意思。雖然全文只有短短的27字,作者卻非常用心地處理好了這些細節。下面介紹韓愈很浪漫的一首詩,開篇就想像奇特,最後14字更令人動容。
  • 劉禹錫的一首七絕,開篇看似平淡無味,最後兩句卻令人拍案稱奇
    所以一首流傳久遠的絕句,其實更需要深入細緻的觀察,以及紮實的詩詞功底。盛唐詩壇人才濟濟,但是善於寫絕句的並不多。王昌齡是公認的七絕聖手,高適與岑參雖然也是邊塞詩人,卻更擅長古體詩。另一位絕句高手自然就是王維,而李白則對長篇古詩與絕句都在行;杜甫則是多面手,幾乎各種題材都拿手,不過詩聖的最強項應該還是律詩。
  • 李商隱最令人絕望的一首詩,開篇就是千古名句,最後一句神來之筆
    李白的標籤是浪漫,杜甫的標籤是沉鬱,白居易的標籤是通熟易懂,王維的標籤是空靈,李賀的標籤是奇絕,而到了李商隱身上,卻被掛上了一個「情聖」之名。李商隱的情詩是唐詩一絕,從「相見時難別亦難,東風無力百花殘」到「嫦娥應悔偷靈藥,碧海青天夜夜心」,李商隱用一首首絕美情詩,像世人證明了個道理:感情經歷不豐富的直男,也是懂情的。
  • 王維的一首五言詩,語言清麗,詩畫結合,更令人如臨其境
    在那個人才輩出的時代,能有一首好詩被人讚賞就實屬不易,何況有些詩人卻有很多作品入選《全唐詩》。比如盛唐詩人王維,不僅詩書畫、音樂等都很精通,而且還受母親影響,從小就信佛禪宗,也經常以禪入詩,故而世人稱其詩佛。王維共有四百多篇詩文流傳於世,其中既有編進中小學教材的,也有入選《唐詩三百首》的。
  • 王維最經典的一首詩,美得令人心醉,開篇10個字從未被超越
    排名不好排,但若論起誰的詩最美、最空靈、最有意境 ,那摩詰居士王維若不排第一,肯定沒人敢排第二。王維是詩人,也是畫家,這就註定他詩中有畫,畫中有詩。他喜愛山水,善於在自然萬物中發現人生的真諦,當時被人稱為「天下文宗」。今天小編要和大家分享的是王維最經典的一首山水詩,千年來無人能出其右,年年入選小學課本,美得令人心碎,開篇10個字更是從未被超越。
  • 王維很經典的一首送別詩,最後14字想像奇妙,令人拍案叫絕
    一首首流傳至今的送別名篇,無一不具有扣人心弦的藝術力量。本文向大家分享的這首《送沈子福歸江東》,便是唐代著名詩人王維筆下很經典的一首送別詩。顧名思義,王維這首詩是他為送別好友沈子福歸江東之作。與其他送別詩一樣,這首詩的內容主要也是寫好友離去後,詩人目送的情景及當時的感受。全詩集敘事、寫景、抒情融為一體,感情真摯,扣人心弦,是送別詩中的一首名篇。
  • 劉禹錫一首弦技之作,開篇的疊字句出神入化,最後兩句渾然天成
    四川民歌很有特色,儘管看似粗獷,但是情感細膩,劉禹錫非常喜歡四川的民歌,所以他把民歌結合到詩歌裡,使得作品更具有感染力,而他的組詩,正是在這樣的情形下誕生,那麼在這組詩中,有一首可謂是弦技之作,也就是其中最後一首,通篇寫得很有趣,有著一種獨特的韻味。
  • 王維很美的一首田園詩,只是開頭10字,便美得令人心馳神往
    因此王維的《新晴野望》,讀來便宛如一幅景色優美的田園畫卷,可謂美得令人心馳神往。同時王維還抓住了農民利用雨過天晴這一有利時機而突擊耕種的情形,充滿了田園生活氣息。 詩的開頭兩句「新晴原野曠,極目無氛垢」,即雨過天晴後,原野顯得格外空曠開闊,極目遠眺,看不見半點霧氣塵埃。也就是說,經過了雨水的衝洗,空氣特別清新明淨,非常適合極目遠眺,以及呼吸新鮮的空氣。由此可見,王維這裡抓準了環境特徵進行描寫,在一開頭就把人們的目光,吸引到了雨後天晴的原野上。
  • 陳與義的一首五律,技法高超,僅是開篇兩句,就令人心醉
    一首詩如果有一個好的開頭,就容易激發讀者的閱讀興趣,從而也為這首詩的流傳打下基礎。那麼一般的詩歌,都是如何開頭呢?一種是意境深遠闊大,比如蘇軾的《念奴嬌·赤壁懷古》,境界博大,感慨深沉。另一種是發端就給人一種突兀的感覺,如高山墜石,比如辛棄疾的《玉樓春·戲賦雲山》,開篇就表現了詞人翹首凝望、喃喃自語的情態。當然除了這些,再如即景生情、烘託氛圍、富於想像,等等。李白的很多作品都有很好的開篇,詩聖杜甫更是非常注意自己作品的吸引力。到了宋代,詩人們就更加重視這種風格。
  • 王維最出名的一首詩,令他17歲就一詩成名,開篇7個字驚豔世人
    今天小編要跟大家分享的卻是他17歲的成名作,也是他流傳最廣的一首詩,僅開篇7個字就驚豔世人,就是這首《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這首詩是王維在17歲時所作,當時正是重陽佳節。王維是山西人,為了仕途,遠去洛陽,標題裡的「山東」並非指現在的山東省,而是指華山東面的老家。王維自小就才高八鬥,名聲在外,在洛陽時也受到了極大的關注,出入都是眾才子相擁,或許不會想念親人。可到了佳節時,卻免不了心生落寞之情。此詩一問世,就在洛陽廣為流傳,王維也是一詩成名,為今後考上狀元,奠定了基礎。
  • 不同離別心情,醞釀不同佳作,且看王維這四首詩如何表達惜別之情
    《唐詩三百首》錄有王維二十九首詩,單就數量而言,僅次於杜甫的三十八首,多於李白的二十七首,其中居然有四首詩是關於送別的,這些詩贈別的對象不同,心情不同,選擇的體裁風格也不同,但都是佳作,值得細細品味。六甲番人解讀:這是一首五言古詩,用詞淺白樸素,不難理解,前四句直敘送別情景,最後兩句升華詩意,體現了詩人豁達樂觀的處世態度,君所去處,白雲無盡,想來將是大自在。二、《送綦毋潛落第還鄉》:聖代無隱者,英靈盡來歸。
  • 王維一首充滿哲理的詩,中歲頗好道,晚家南山陲,值得我們一讀!
    當然王維的詩除了是描寫田園風光之外,那麼他的一些詩中,也是同樣的充滿了對於人生的哲理,很是值得一讀。小編要為大家推薦一首王維最為有哲理的詩,那便是他的《終南別業》,這也是王維比較有代表性的一首作品,在這首詩中,王維把對於人生的看法,全部融入進了這首詩中,只要讀懂了,也就明白了何為人生。
  • 王維最有意境的一首詩,通篇猶如大白話,讀來卻是令人拍案叫絕!
    王維大概是唐朝最具有才情的一位詩人,他一生比起別的詩人來顯然是要更加幸運一些,而他的作品為此也極少描寫悲傷,更多的還是讚美生活,表達了內心的一種遠大志向,所以說他的作品,還是顯得別具一格,充滿了一種高遠的意境。
  • 王維最經典的一首六言絕句,短短24字,千年來從未被超越!
    可見宋人對王維這首詩的評價之高。而王維,想必大家已經很熟悉了。作為唐代著名詩人、畫家,有著「詩佛」之稱的他,為我們留下了很多經典的傳世名篇。下面我們便來一起欣賞這首後人難以超越的六言絕句《田園樂·桃紅復含宿雨》:桃紅復含宿雨,柳綠更帶朝煙。花落家童未掃,鶯啼山客猶眠。
  • 蒲松齡的一首詞,開篇就顯得悽涼,最後兩句自嘲,卻令人捧腹
    北宋文學家蘇軾更嘲笑自己,佔得人間一味愚,調侃之中卻令人深思。清代也有一位作者,一生經歷曲折,雖然苦惱多於快樂,但他卻經常苦中作樂,從不輕易放棄自己年少時的夢想。下面介紹蒲松齡的一首詞,開篇就顯得悽涼,最後兩句自嘲,卻令人捧腹。
  • 王維最驚豔的一首詩,小學就背過,短短20字令人拍案叫絕!
    本文向大家分享的這首詩《畫》,便是其中一首驚豔之作。《畫》是王維創作的一首五言絕句。這首詩相信對大家來說並不陌生,畢竟小學就背過,它曾被多版本的小學語文教材選為課文。正如詩題所說,王維這首詩的宗旨便是讚譽一幅畫。但王維卻在短短20字中,通過巧妙的藝術構思,將原本畫上靜止的事物,寫得活靈活現,有形神兼備之妙,歷來令人拍案叫絕。
  • 王維最經典的一首邊塞詩,其中一句寫景絕妙,令人仿佛身臨其境
    王維年輕的時候也幻想過邊塞的樣子,他在夢裡無數遍的去過那個地方,那裡一望無際,天高雲淡。也許他沒有想到的是,他有一天真的能夠來到那裡。在大唐,那個不流行旅遊的時代,王維來到了他夢寐以求的邊塞。開元二十五年(737年)的大漠裡,一排馬車像是蜿蜒的蛇緩緩向沙漠深處延伸,王維就在這裡。不過此刻他的心中充滿了悲傷。
  • 辛棄疾的一首詞,開篇兩句就振聾發聵,最後13字更是慷慨悲涼
    可是他的願望雖然非常美好,現實卻如此殘酷,每當他覺得未來非常有希望時,朝廷中就會有人給他潑點冷水,逼迫他最後他不得不退隱。稼軒一面感嘆李廣難封,一面又惆悵廉頗已老,一種深層的無奈和悲涼之感一直縈繞心頭。他心有不甘,卻無力改變一切,只能用手中的一隻禿筆,抒寫各種複雜心緒。下面介紹辛棄疾的一首詞,開篇兩句就振聾發聵,最後13字更是慷慨悲涼。
  • 康有為的一首七律,氣勢恢宏,最後兩句更傾吐出豪邁之情
    這一時期,他也遊覽了明陵、居庸關,還攀登萬裡長城,都表現出一種激揚奮發的情懷,和以救國救民為己任的偉大胸襟。下面介紹康有為的一首七律,氣勢恢宏,最後兩句更傾吐出豪邁之情。登萬裡長城作者:康有為秦時樓堞漢家營,匹馬高秋撫舊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