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隆平稱中國不會出現糧荒,希望大家不要擔心。
對於目前新冠肺炎疫情是否會帶來糧食安全問題,袁隆平表示,中國完全有實現糧食生產自給自足的能力,不會出現『糧荒』,希望大家不要擔心。同時袁隆平稱,儘管中國完全有能力實現糧食自給自足,但確保糧食安全這根弦一刻也鬆懈不得,這次全球疫情就是一記警鐘。
同濟大學特聘教授程國強認為,疫情對全球糧食生產和需求造成全面衝擊,如果後期世界疫情仍然得不到有效控制,引發全球糧食危機的風險將是大概率事件。相對於不少國家的保糧「神操作」網友們表示更關心國內情況。專家表示:中國「糧袋子」穩著呢!
袁老這句話的底氣來源於哪裡?
其實,我們可以從以下方面簡單看:
一方面,中國人一向講究「民以食為天」。從老百姓到高層,關於糧食的問題一直以來就是我們國家極為重視的一個大問題,畢竟地域廣闊,人口又眾多。糧食問題一旦爆發,對我們國家來說都是個極大的威脅!所以,從重視程度上講,國家和老百姓都不會允許出現糧食問題。
另一方面,就是我們自己糧食的產能了。小麥、稻穀、玉米,這三大主糧完全可以自給自足,中國進口的大米、小麥分別只佔國內消費總量1%和2%,根本不必擔心糧食供應短缺和價格大幅上漲。
第三,我們需要進口的糧食是什麼?主要是大豆。我們的大豆進口最多的國家便是美國,每年大概從美國進口9000萬噸。外加從南美的巴西、阿根廷等國,一年從國外進口的大豆高達3億噸左右。從美國進口的9000萬噸大豆佔到了美國大豆產量的60%,而中國國內生產的大豆只有1000萬噸左右。據悉,袁隆平團隊今年將在全國推廣精心選育的超級雜交稻品種「超優千號」1000萬畝,預計每畝增產100公斤。3月23日舉行的「三一工程」(三分地養活一個人)雙季稻高產攻關示範2020年度工作會議,確定了在湖南13個縣(市、區)的攻關基地開展以第3代雜交水稻「託底」的雙季稻高產攻關示範,目標是兩季總產達到每公頃18噸。
據悉,袁隆平團隊今年將在全國推廣精心選育的超級雜交稻品種「超優千號」1000萬畝,預計每畝增產100公斤。3月23日舉行的「三一工程」(三分地養活一個人)雙季稻高產攻關示範2020年度工作會議,確定了在湖南13個縣(市、區)的攻關基地開展以第3代雜交水稻「託底」的雙季稻高產攻關示範,目標是兩季總產達到每公頃18噸。
深圳華中科技大學研究院孵化服務中心位於基地大樓,經過3年多的運營整合,目前已擁有一支在孵化運營管理、項目申報、投融資等領城有豐富經驗的專業管理團隊,為入孵企業提供全方位的服務。 產學研基地孵化,基地大樓設計,現代、時尚,充分體現綠色建築理念,配套功能齊全,是學校從事高水平項目研發、興辦教育和提供創業創新服務的理想平臺。
—— 分享新聞,還能獲得積分兌換好禮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