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多國禁止出口糧食,農民有必要存糧嗎?存糧怎麼防止發黴

2020-12-22 騰訊網

最近一段時間我國的疫情基本被控制住了,前幾天部分地區的境外輸入性疫情也是很少發生,總體來看我國的疫情基本上是告一段落了,那麼國內的疫情還是控制住了,但是目前的國外疫情已經是超級泛濫了,尤其是今天美國的疫情也是突破了16萬人確診了新冠肺炎,除了美國以外,其他國家也是出現了不少的疫情,那麼對於疫情之下,好幾個國家已經開始禁止糧食出口了,那麼此時的農民該不該存糧呢?糧食如何長時間的進行儲存呢?

對於糧食儲存糧食來說,這無形中就是增加國內人的恐慌,我國也是有專家進行分析了,目前的國外的疫情雖說在增加,但是我國是不缺糧食的,又何必搞得人心惶惶呢?難道糧食不夠吃嗎?另一個問題就是,這幾年我們吃過多少進口的糧食?以前不進口糧食不還是能好好的生活了嗎?為什麼現在幾個國家出現了禁止出口糧食的政策,反倒是覺得會出現「糧荒」呢?這個想法大家都是沒有必要擔心的,我國的糧食還是可以供給我們吃一段時間的,除非國外這次要滅亡,要不根本就沒有那些多餘的想法。

對於說有的個別農民想儲存糧食也是不反對,這邊只是建議沒有必要進行屯糧,況且現在的天氣也是越來越熱,那麼不管是什麼糧食都是儲存不了多少時間的,不像以前的時候,很多人在地裡收穫了糧食後,先曬乾然後再進行儲存,畢竟以前的生活困難,大家存糧也是有原因的,到了現在的生活中,存糧這件事來說,真的是有點沒有必要了,天氣熱存不住,在說了現在的農民家庭裡能存多少糧食呢?像北方還好點,要是南方地區儲存大米來說,那就是有點困難了,畢竟大米的水分比較多,容易招蟲子,所以對於說存糧食真的是有點嚴重了。

相關焦點

  • 美國倒10萬加侖牛奶,9國禁止糧食出口……但我還是不建議你囤糧
    本次糧食恐慌是新冠疫情在全球範圍蔓延背景下,「糧食民族主義」和國內糧食災害帶來的。 國際上,截至4月3日,多個全球主要的糧食出口國,包括俄羅斯、土耳其、塞爾維亞、哈薩克斯坦、印度、埃及、越南、馬來西亞、柬埔寨等多個國家基於本國糧食安全考慮,已暫停大米、小麥、菜籽油等多種農產品的對外出口。
  • 糧食危機要來?有人開始囤糧,中國糧食夠吃嗎?
    中新網客戶端北京4月3日電(記者 李金磊)「怎麼現在開始搶大米了?」最近,全球疫情蔓延,多國宣布禁止糧食出口,有人認為糧食危機要來了,於是多地出現了搶米搶油的現象。真的有必要囤糧嗎?作為世界上最大的農產品進口國,中國會不會受到波及?14億人的口糧夠吃嗎?
  • 10月16號是世界糧食日,疫情當下,別嘲笑農民囤糧,更應愛惜糧食
    我們國家雖然因為袁隆平爺爺實現連續十年增產,農民們也從以往的飢餓裡掙脫出來,農民漸漸能吃飽了,甚至有多餘的糧食拿來換錢,真的都要感謝袁隆平爺爺。 農民如何科學囤糧 對於城裡人來說,愛惜糧食的最好方法就是做好不浪費,比如每頓飯按量,別鋪張浪費,稻米放置合理,別發黴腐爛。
  • 有國家糧食只夠吃3個月,最愛吃米、面的中國人,需要囤糧嗎?
    這一次,我們真的需要搶點大米囤著嗎? 3月31日,聯合國糧食及農業組織稱,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蔓延致使勞動力短缺和供應鏈中斷,可能影響一些國家和地區糧食安全。一方面是供應鏈受影響,另一方面,據紅星資本局不完全統計,已經有12個國家陸續宣布禁止、配額出口糧食等農作物。
  • ​今年全球糧食供應正常
    家有存糧,心中不慌。無論過去、現在,還是未來,這句話都是適用的。對個人來說存糧沒必要,從國家角度來說稍微注意點就行。我們很多年來一直保持糧食自給率,儲備糧食,除了平抑糧價,保護農業與農民,就是為了應對危機狀況。。首先,新冠肺炎疫情對農業並沒有多大影響,全球農業生產照舊。其次,起於東非的蝗蟲災害對全球糧食的減產,影響並不誇張。第三,全球每個國家都會儲存糧食,去年的糧食收成正常。所以很多國家都有糧食庫存,撐個兩年還是沒問題的。
  • 農民老王「暖心」賣糧記
    新華社長春3月5日電(記者徐子恆)吉林省松原市哈拉毛都鎮農民王英吉一大早把卡車裝滿玉米,駛到中央儲備糧松原直屬庫賣糧,經車輛消殺、扦樣檢測、地秤稱重等一系列簡易程序後,便等待糧款到帳。「我今天又拉來200多噸糧食出售,在家預約好時間,也不用排大隊。疫情期間多虧直屬庫主動收糧,我拿到充足資金準備春耕。」王英吉3日賣糧時說。
  • 越南等6國禁止糧食出口,中國會出現糧食危機嗎?家中要不要屯糧?
    這次糧食危機會不會波及到我們?一周裡,6國宣布糧食出口禁令疫情之下,普通人囤糧,現在連國家也開始囤糧。3月30日,柬埔寨總理洪森表示,柬埔寨從4月5日起,除了香米,將禁止白米和稻米出口。其實,柬埔寨每年大米出口50來萬噸,只是國際糧食市場的末流玩家。國家帶頭囤糧,在一周前就開始了。越南海關宣布,從3月24日零點開始,各種大米產品都被禁止以任何形式出口。如果說,柬埔寨大米禁運還不算什麼,那越南這個舉動,在世界糧食市場,還是引起了不小的轟動。
  • 全球糧食危機:越南等13個產糧國叫停出口!中國3大「糧策」應對
    本文為「金十數據」原創文章,未經許可,禁止轉載,違者必究。中國「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先生曾有言:一粒糧食能夠救一個國家,也能夠絆倒一個國家,這就是糧食的重要性。可知,守住糧食安全底線對一個國家而言是頭等大事,正所謂糧滿倉,則天下安。
  • 有網點、有存摺、能夠通存通兌——把糧食存到「銀行」
    【辦法】2斤米當「手續費」解去後顧之憂    其實,就算不住樓房,糧食的存儲在農村也一直是個大問題。    根據國家糧食局流通與科技發展司統計,由於農民在糧食產後存儲、運輸等方面的不科學,導致糧食產後的損耗率高達10%左右,每年僅農戶存糧環節就會損失1500萬噸至2000萬噸糧食,造成240億元的損失。
  • 春節糧油產品供應充足質量更優——讓「米袋子」多裝「優質糧」
    國家糧食和物資儲備局糧食儲備司司長秦玉雲介紹,目前,我國糧食收購總量處於正常水平,市場購銷活躍。新糧上市以來,市場行情較好,農民售糧較為積極,企業和經紀人入市踴躍,特別是玉米購銷兩旺,收購進度快於上年。最新數據顯示,截至今年1月5日,我國糧食主產區入統企業累計收購秋糧1.1億噸,同比增加500萬噸。從收購情況看,市場化收購比重達到98%,比上年提高了8個百分點。
  • 種糧農民注意:今年開始農民糧補迎2大「變化」,糧食補貼有變?
    不過現在不一樣了,近些年來國家鼓勵農民種植,只要農民符合規定就可以領取到相應的糧補。2020年農民糧補迎來了2大「變化」,事關所有農民的利益,還是有必要了解一下的。至於什麼是糧補,其實顧名思義就是對糧食的補貼。一般來說分為兩種,一種是直接補貼,另一種則是對於特定農作物的補貼,例如玉米、小麥、棉花等農作物。
  • 地下水下降,農田減少,人畜爭糧,糧食安全不是人有糧吃這麼簡單
    我們總是說糧食安全問題,很多人對於糧食安全的概念還停留在人有糧吃這個層次上。其實這個認知是不完全的,那麼到底影響糧食安全的因素有哪些呢?我們今天這篇文章就帶大家聊聊糧食安全那些事。農田的持續減少是我們目前面臨的一個大問題,耕地減少對於糧食安全的威脅是最直接的。農田減少的途主要有,水土流失,耕地汙染,建設佔用農田,以及耕地荒漠化和鹽鹼化的問題。
  • 山東暴雨過後糧食返潮 多舉措搶救 減少農戶糧企損失
    我這是五萬多斤,受災的泡的有兩萬斤。小麥都泡這樣了,這個要是不及時處理的話,就發黴就爛了。你現在就是給麵粉廠它也不要,包括那邊那個麵粉廠,現在也是淹了,它那個小麥也都淹了,今早晨我聯繫他們,他們說不要,沒法處理這個。
  • 以糧易物:左權農民網購可用糧食給付
    (原標題:以糧易物:左權農民網購可用糧食給付) 新華社晉中3月9日專電記者近日在山西省左權縣看到一種電商模式
  • 糧食危機來了?有人在超市搶米、囤糧
    自2020年3月下旬以來,在疫情衝擊之下,越南、哈薩克斯坦、俄羅斯等6個多家緊急宣布,禁止糧食出口。與此同時,3月31日,聯合國緊急預警,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蔓延,導致勞動力短缺、供應鏈中斷,可能影響一些國家和地區糧食安全,全球糧食危機正在迫近。
  • 當前我們到底要不要搶糧?
    因為全球疫情的蔓延,近日據說有幾個重要的產糧國對本國糧食出口進行了限制。父親說沒糧吃就回來,家裡近三年的小麥都沒賣,還有那麼多玉米,糧食多得快沒地放了,顆粒不收吃個四年沒有問題。父親的狀況能代表大西北農民的基本狀況,因為這些年糧食價格太低,農民收了糧食都喜歡放在糧倉裡等價格,這一等就是兩三年,幾乎每家都糧滿倉谷滿囤。可能有些地方農民也不存糧,但我的老家是普遍存糧的。
  • 以糧易物:山西左權部分農民網購給付糧食
    新華社太原3月9日專電(記者許雄、魏飈)記者近日在山西省左權縣看到一種電商模式:農民賣糧不出村,網上購物可以用糧食給付,甚至可以「貨到付糧」,7天無條件退貨等消費者保障照常享受。農民說,這解決了賣糧和網購「兩件事」。
  • 2020年的糧補什麼時候發放?2020年的糧食補貼下來了嗎
    一直以來,國家惠農補貼政策,都是非常多的。其中糧補就是很重要的一種,對於收入不高的農戶來說,可以申請糧補,來獲得生活保障,提高糧食生產,那麼糧補2020年還可以領嗎?糧補到帳時間什麼時候?下文就來帶大家了解一下。
  • 河南發現一個千年糧倉,能存糧50萬斤,糧食至今還能發芽
    在中國古代,人們對於糧食是抱有十分崇高的敬意的。俗話說民以食為天,在中國古代,農業社會持續了一千多年的時間,國家的百姓主要是農民,所以糧食的生產往往是關係到了國家的根基的。糧食要是豐收了,不僅百姓能不會受飢餓之苦,多餘的糧食還能拿去流通,換來錢銀好購買其他需要的東西。
  • 邯鄲小麥價格略有上揚,存小麥的農戶卻說後悔了,咋回事兒?
    尤其北方不少農民吃大米飯總感覺吃不飽,吃麵食才能吃飽。因此,這小麥價格大幅波動,勢必影響到億萬北方農民的飯碗問題,這可是天大的事情呀!從這個角度來分析,小麥價格後期不可能大漲,因為充盈的國庫放糧,會平抑價格。2020年較2019年小麥增產2020年新小麥外地單產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