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長春3月5日電(記者徐子恆)吉林省松原市哈拉毛都鎮農民王英吉一大早把卡車裝滿玉米,駛到中央儲備糧松原直屬庫賣糧,經車輛消殺、扦樣檢測、地秤稱重等一系列簡易程序後,便等待糧款到帳。「我今天又拉來200多噸糧食出售,在家預約好時間,也不用排大隊。疫情期間多虧直屬庫主動收糧,我拿到充足資金準備春耕。」王英吉3日賣糧時說。
疫情期間,為避免農民「賣糧難」,加大市場糧源供應保障,中儲糧吉林分公司在保證防疫安全前提下,主動復工復產開秤收購。
「把車往後再倒一倒。」扦樣師通過話筒引導司機精準停靠,轉動指揮棒、摁下開關,「嗖嗖」聲響後,玉米顆粒被扦取出等待檢驗。「以前得人工扦取樣品,費時費力,現在全是智能化操作。」王英吉說。
村屯道路暢通後,像王英吉一樣的種糧大戶陸續出售糧食。從2月16日至今,中儲糧吉林省內各直屬庫全面開秤累計收購輪換玉米8.2萬噸,同時為平衡市場供需,累計投放儲備輪換玉米40餘萬噸。
「目前收購進度逐漸趨緩,省內待收餘糧還剩30%左右,整體看農民售糧壓力不大。」中儲糧吉林分公司購銷計劃處副處長於永彬說。
王英吉說,之前不少村民在自家院裡存放的「地趴糧」面臨受潮發黴危險,村民也急需售糧以獲得足夠資金備春耕,眼下糧食快速售出給他們吃了「定心丸」。
「平均每天迎來17輛車,800噸左右的糧食。只要是符合質量標準,在我們這就不限收、不拒收,讓壞糧風險大大降低。」中央儲備糧松原直屬庫有限公司總經理白永亮說,滿足農民售糧需求的同時,為保障企業復工復產,中儲糧吉林分公司還向一些糧食加工企業定向銷售糧食。
順利賣糧讓王英吉和鄉親們感到安心。今年更讓王英吉格外「暖心」的是,通過使用科技輔助的售糧手段,消除了之前他們對於扎堆賣糧加大疫情風險的擔憂。
他一邊說一邊打開「惠三農預約售糧」手機軟體,「往年賣糧人多,有時排隊一等就是一天,一個車挨著一個車,這次賣糧全辦完才用了半個小時。」
通過賣糧軟體,王英吉可預約距離他家最近的收糧點,還能預約時間、售糧數量,避免集中排隊等待。春節以來,中儲糧集團公司已通過手機預約方式在吉林各地收糧超過12.9萬噸,幫助農民便捷賣糧。
看著眼前剛卸完玉米的空車,王英吉舒了一口氣:「家裡還有一些糧,這幾天陸續都會拉過來。錢打到卡上後,我還要再購買一些種子和肥料,今年爭取多種點,我對春耕生產充滿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