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成反應合成氟化物

2021-02-22 博普智庫

對烯烴或炔烴的加成,是合成氟代烴最直接的方法。由於F2和HF的使用不便以及反應放熱嚴重,難以控制,限制了其在有機合成中的應用,但在工業上應用較多。

多種氟代試劑都能對烯烴加成,生成鄰二氟代烷烴。

而單氟代烷烴則是通過HF對烯烴的加成製備,反應遵循Markovnikov規則。由於操作和控制不方便,一個替代方法是使用Olah試劑(HF/Pyridine)。

【Olah, G, A; Welch, J,T. J. Org. Chem. 1979, 44, 3872】

Olah試劑對炔烴的加成則生成二氟代烷烴。

【Olah, G, A; Welch, J,T. J. Org. Chem. 1979, 44, 3872】

AcOF, CF3OF,FOClO3,和CsSO4F等試劑對烯烴的加成會引入另一個官能團,得到鄰位取代的氟化物。

NO2BF4對烯烴加成得到鄰硝基氟化物,引入一個含氮官能團。

【  Mursakulov, I, G; Talybov, A, H. Chem.Abstr, 1979,90, 38561】

鄰滷氟化物可以通過不同試劑對烯烴的加成製得,如環己烯,在不同的條件下生成鄰氯,鄰溴和鄰碘的氟代環己烷。

a    Olah, G, A; Welch, J, T. J. Org. Chem. 1979,44, 3872.

b    Rozen, S; Brand, M. J. Org. Chem, 1985,50, 3342.

c    Heasley, V. L;Gipe, R. K; Martin, J. L. J.Org. Chem. 1983, 48, 3195.

d     Alvernhe, G; Laurent, A; Haufe, G. Synthesis.1987, 562.

e    Schmidt, H; Mernert, H. Angew. Chem. 1960,72, 493.

1-Bromo-2-fluoro-2-phenylpropane. A magnetically stirred mixture of α-methylstyrene (7.1 g, 60 mmol), triethylamine trihydrofluoride and (14.7 mL, 90 mmol) and dichloro- methane  (60 mL) contained in a 250 mL, single-necked, round-bottomed flask is treated with N-bromosuccinimide (11.8 g, 66 mmol)at0°C. After 15 min, the bath is removed, and stirring is continued at room temperature for 5 hr. The reaction mixture is poured into ice water (1000 mL), made slightly basic with aqueous 28% ammonia, and extracted withdichloromethane (4 × 150 mL). The combined extracts are washed with 0.1 Nhydrochloric acid (2 × 150 mL) and 5% sodium hydrogen carbonate solution (2 × 150 mL) and then dried over magnesium sulfate . After removal of the solvent by rotary evaporation, the crude product is distilled to give the product:11.6 g(89%); bp 50-52°C(0.15 mm), n20 D 1.5370

【Haufe, G; Alvernhe, G; Laurent,A. Organic Syntheses. Coll. Vol. 10, 128.】

    

References:

[1]《藥物合成反應》

以上內容為博普智庫收集整理,如需要轉載或有相關問題請與小編聯繫; 

轉載需表明來源!

合成路上學習是永不能停歇的!٩(๑❛ᴗ❛๑)۶

放眼未來 

需 要 你 的 支 持 哦 !

相關焦點

  • Type II 環加成反應的合成應用
    TypeII 環加成反應的合成應用實例(圖片來源:Chem. Soc. Rev.)橋環體系結構廣泛存在於各種活性天然產物或藥物中,其中不乏明星分子(圖1)。通常來講,由於橋環結構的環張力比對應的並環結構要大很多。
  • 可見光促進的無需額外試劑的硼酸酮酸加成反應研究取得進展
    ;然而羰基化合物尤其是酮類化合物接受自由基加成反應特別困難,原因是烷氧自由基中間體容易發生逆向的β-裂解反應(J.乳酸類化合物包括抗副交感神經藥物奧昔布寧、胃長寧等,可以通過金屬烷基試劑對酮酸的親核加成反應來合成。然而這類親核加成方法對空氣和水分敏感,並且烷基金屬試劑的強鹼性容易引起各種副反應。因此,發展新型高效溫和的乳酸衍生物合成方法尤其是開拓新的機理模式非常有必要。
  • 銅催化疊氮炔環加成反應研究獲新進展
    水溶液中銅催化疊氮炔環加成反應銅催化疊氮炔環加成反應作為點擊化學的精髓,具有反應高效、條件溫和、產物收率高和後處理簡單,且末端炔基的應用可提供高的區域選擇性等優點,故而這一重要反應在有機合成、藥物化學、表面及高分子化學、以及生物偶聯方面得到廣泛應用。
  • Michael加成反應
    麥可加成反應(Michael Addition)在鹼催化下能提供親核負碳離子的化合物和一個親電共軛體系發生的共軛加成反應。
  • 雜環的鋰化反應在有機合成中的應用
    通過溴/鋰交換製備的N-三異丙基矽-3-吡咯鋰,用Dogaminergic的全合成[3]。N-取代的吲哚在2位的直接鋰化用作親核試劑對酮的加成,以及硝化反應和碘化反應。溴鋰交換得到3位鋰化反應形成相應的吲哚鋰,它可以對亞胺或者六羰基鉻加成。在C-3有滷素時,用LDA直接在呋喃環的2位鋰化是為了避免滷素-鋰交換反應[4]。
  • 有機人名反應——Hantzsch吡啶合成
    Hantzsch吡啶合成,Hantzsch Dihydropyridine(Pyridine) SynthesisHantzsch吡啶合成(Hantzsch pyridine synthesis),又稱Hantzsch二氫吡啶合成(Hantzsch
  • 《化學提高》加聚反應算加成反應嗎
    算,加聚反應:單體間相互反應生成一種高分子化合物,叫做加聚反應。加成反應:加成反應是一種有機化學反應,它發生在有雙鍵或叄鍵的物質中。
  • 氟化石墨的合成工藝
    (1)高溫合成法這是氟化石墨合成中最常用的方法,在一定溫度下讓石墨和氟氣直接反應。石墨成粉狀裝入反應容器中,在通入氟氣之前先進行活化,然後通入幾個小時的乾燥氮氣,反應物中的揮發性雜質被除去,最後才能通氟氣,反應溫度為300~600℃,反應時間1~200h不等,石墨原材料類型和反應時間、溫度決定了製得的氟化石墨的成分。分子結構中C/F的值隨反應溫度的變化而變化。
  • 《化學提高》加聚反應是加成反應嗎
    可以把加聚反應看成加成反應的一個特例,加聚反應:即加成聚合反應,一些含有不飽和鍵(雙鍵、叄鍵、共軛雙鍵)的化合物或環狀低分子化合物,在催化劑、引發劑或輻射等外加條件作用下
  • 郭紅超課題組在1,3-偶極環加成反應研究中取得重要進展
    本網訊  日前,我校理學院郭紅超教授課題組在偶極環加成反應研究中取得重要進展,首次實現了手性有機膦催化的不對稱環加成反應,為構建新型手性雜環化合物提供了簡潔、高效的合成方法,相應研究成果在線發表在《美國化學會志》(Journal of the American
  • 釕催化苯並環丁烯酮與酮醇的不對稱環加成反應構建II型聚酮化合物
    Krische團隊最近發現的Ru(II)雜環狀物種可以通過碳-碳鍵對苯並環丁烯酮加成來獲得的方法,他們最近又報導了以碳-碳鍵氧化加成實現的釕催化苯並環丁烯酮與酮醇的不對稱環加成過程,反應具有優異的區域和立體選擇性(圖1)。相關工作發表在J. Am. Chem. Soc.上。
  • 北京大學劉志博JACS:金屬氟化物納米晶驅動的活體剪切化學
    在該工作中,作者巧妙地利用了金屬氟化物的活體解離平衡,通過原位脫矽反應,成功實現並首次報導了金屬氟化物納米晶驅動的活體剪切化學,並藉助放射性分子影像完成了組織選擇性的化學調控。該工作基於無機材料、化學生物學、放射性醫學影像等學科的交叉融合,提出了一類新型的活體化學調控策略,並為金屬氟化物等經典無機材料領域的發展帶來了新思路和新機遇。
  • 高中化學備考:有機推斷與合成歸納與成環反應
    高中化學備考:有機推斷與合成歸納與成環反應 2013-01-09 16:33 來源:網絡資源 作者:
  • 學科交叉:劉志博課題組報導金屬氟化物納米晶驅動的活體剪切化學
    圖1.基於CaF2納米晶的矽烷脫除反應實現活體剪切化學金屬氟化物納米晶因其獨特的物理化學性質,被廣泛用於生物成像、藥物遞送、生物傳感等生物醫學領域。理想情況下,金屬氟化物納米晶應具備足夠的化學穩定性,以維持良好的光、電、磁性質。
  • JACS 北大劉志博課題組報導金屬氟化物納米晶驅動的活體剪切化學
    在該工作中,作者巧妙地利用了金屬氟化物的活體解離平衡,通過原位脫矽反應,成功實現並首次報導了金屬氟化物納米晶驅動的活體剪切化學,並藉助放射性分子影像完成了組織選擇性的化學調控。該工作基於無機材料、化學生物學、放射性醫學影像等學科的交叉融合,提出了一類新型的活體化學調控策略,並為金屬氟化物等經典無機材料領域的發展帶來了新思路和新機遇。
  • Nature:南京大學戈惠明、譚仁祥和梁勇團隊發現自然界中首例催化[6+4]環加成反應的酶
    、Claisen-重排反應等,這些反應在有機合成中有著廣泛的應用。有意思的是,在自然界中也觀察到了可催化這些著名周環反應的酶。早在1965年,Woodward和Hoffmann兩位諾貝爾化學獎獲得者就預測了[6+4]或其它高階環加成反應可以發生,隨後在有機合成中確實觀察到了[6+4]反應,但自然界中是否存在著可催化[6+4]反應的酶仍然是個謎。
  • 氟化物測試方法
    簡介       氟化物存在於某些地表水中,在公共飲用水供水系統中氟化物的含量一般為
  • 胺中N-H鍵在內烯烴上的催化不對稱加成反應
    胺中N-H鍵在內烯烴上的催化不對稱加成反應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0/11/4 17:07:49 美國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John F.
  • 疊氮-炔環加成
    Barry Sharpless)提出的一類反應。這類反應一般是高產率,應用範圍廣,生成單一的不用色譜柱分離的副產物,反應具有立體選擇性,易於操作,反應溶劑易於除去。這一概念同樣適用於其他領域,如醫藥,材料,可以合成大量的化合物庫用於其他領域的研究。
  • 氟化物的危害?
    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氟化物你應該有些陌生,但是其實它廣泛存在於我們身邊,氟化物到底為何物?它對我們又有什麼影響呢?今天小編帶你認識一下它吧!自然界中的氟化物主要來源於火山爆發、高氟溫泉、乾旱土壤、含氟巖石的風化釋放以及化石燃料的燃燒等。氟化物可以分布在空氣中,也可以溶解在水體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