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空麗日冰封開,萬裡江河奔湧來。和風漸染山川綠,新芳暗襲紅滿宅。去歲葉落志猶在,今春花綻思壯懷。逝者如斯不我待,只爭朝夕願德才。
這首名為《詠春》的七律氣勢宏大,豪情萬丈,很有李白的風範。您也許會問,這是哪位大家的作品?這首詩出自一位高一學生之手。
這首詩的由來,還要從我的一次班級管理改革說起。
高中生早自習遲到問題,一直是令班主任老師非常頭疼的一件事。每天總有幾個學生姍姍來遲。怎樣解決遲到問題,不同的老師有不同的辦法。有的在門口罰站,有的抄課文,有的告知家長等等。
說實話,這些做法我也曾施行過,但效果都不是很好。弄不好還會引起學生的反感,遲到問題不但得不到解決,可能還要衍生新的教育難題。我把這類解決辦法稱之為「消極性懲罰」。
有沒有更好的辦法呢?
既能起到警示作用,又不讓學生感覺難堪,甚至能把問題的解決變成一次教育契機,讓學生以愉快的心情改正錯誤的同時,還能從中收穫點什麼,比如成功、自信?
帶著這樣的思考,2011級新生入校後,針對早自習遲到問題,我進行了改革——「獎勵」遲到的學生。我把這種做法稱之為獎勵性懲罰。
對於遲到的同學,我給他們提供如下幾種選擇性解決方案。
1.為班級做點貢獻。比如買盆花、寫幅字、畫幅畫,花放在班級窗臺,字、畫掛在牆上。
2.寫作文。既可以寫英語作文,也可以直接用漢語寫。注意是寫作文不是寫檢查。
3.寫詩或詞。發表在班級博客和班級黑板報中,公開展示,一起分享。
具體實施時,還要注意細節的處理和分寸的把握。總體來講,要特別注意三點:
第一,提前溝通。在實施這種管理辦法的時候,應該和班裡的同學提前溝通好,讓大家對這項舉措知情、理解,讓他們提出一些建設性意見,讓方案更完善。
第二,提供多種選擇方案。如果有學生遲到了,應該提供多種可選擇的方案,是寫幅毛筆字,畫幅畫,還是寫詩或詞,讓學生自己來選。選擇他們自己擅長的,因為這樣做的目的不是為了讓學生出醜,而是讓他們因此獲得一次展示才華的機會,讓他們從中感到快樂,收穫自信,從而以一種積極的心態改正自己的錯誤。
第三,不能訓斥,態度應溫和。學生遲到了,老師如果先進行一番訓斥和批評,然後再進行這樣的處理,那麼效果將大打折扣。受到訓斥已經是學生為遲到付出的代價了,如果再增加其他的、哪怕是帶有獎勵性質的懲罰,學生也不願意買帳了。因此,在實施中一定要注意態度,老師不能生氣,不能著急。態度一定要溫和,這是獎勵性懲罰能夠順利實施、取得良好效果的前提。
經過一段時間的實施,同學們不但對此欣然接受,甚至還津津樂道,向別的班級推廣我們成功的經驗。之後班裡早自習遲到現象大大減少。
這項班級管理改革之所以能取得顯著成效,主要的原因是這種「獎勵」性的解決辦法給學生帶來了良好的心理感覺。雖然遲到了,但並沒有因此遭到老師的訓斥或懲罰,反而獲得了一次為班級做貢獻的機會。班裡的牆上掛著自己的字畫,給班級增添了濃厚的文化氣息;窗臺上擺放著自己買來的綠色植物,給班級帶來了溫暖的春意。尤其是在班級博客中展示自己創作的詩、詞,全班、全校的人都可以讀到自己的作品。這是多麼令人興奮和榮耀啊!
這項班級管理改革的成功,讓我從更深層次思考教育的真諦。教育從根本上講是師生之間平等的交流與對話。對於老師來講,首先要尊重每一個學生,即使是犯了錯誤的學生,他們的人格和靈魂也應得到尊重。發自心底的對學生的尊重,是教育成功的前提。英國著名詩人布萊克說過,「一粒沙中有一個世界,一朵花裡有一個天堂」。老師應該讓「每一朵花的天堂」更加絢爛,讓「每一粒沙的世界」更加豐盈。這就需要為師者有不斷創新的教育智慧,這是教育成功的關鍵。
作者:烏愛潔(山東省實驗中學)
採編自《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 雜誌,略有刪減
如有侵權,請聯繫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