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叫楊甫玉,是正安縣安場鎮自強村自立組人,這些年,趕上脫貧攻堅的好政策,我成功脫了貧。
我成婚後,與妻子和嶽父嶽母生活。2014年,因嶽父有三級聽力殘疾,嶽母有一級視力殘疾,且長期患慢性病,兩子女均還年幼,我的妻子就一直在家照顧老人和孩子,生活的重擔落在我一人的肩上。 2014年以前,人均收入不足2500元,全家6口人僅憑務農勉強度日。後經申請,我家被評為建檔立卡貧困戶。 2014年,我開始接觸養蜂,當時養了10箱,但由於技術不足而失敗了,村幹部和幫扶幹部了解了我家的情況,不但幫我申請了「一戶一業」產業發展幫扶資金,還幫我聯繫產業導師,指導我養蜂技術,幫助我解決發展困難。
峰箱
經過不斷學習和積累,現在我已成為了一位養蜂行家,在自強村我也算是養蜂大戶了,而且還受聘成為自強村春暉蜜蜂養殖協會副會長。 這幾年來,我也通過自己的努力向群眾宣傳黨的扶貧政策,無償為群眾提供養蜂技術服務,向貧困戶發放蜂群,等有收入後才給本錢,在我的帶動、影響下,自強村現有養蜂戶150戶,戶均蜂群30箱,戶均收入2萬元以上。
楊甫玉給大家講解養蜂技術
今年,我養蜂的規模已達130餘箱,年收入約10萬。 通過發展蜜蜂養殖,我已成功脫貧致富,建起了新房,生活條件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我也是一個熱心腸的人,平時也熱愛公益事業,團結鄰裡,2016年被自立組群眾推選為自立組的村民代表,自當代表以來,我主動參與到脫貧攻堅工作中去,幫助群眾發展養蜂產業,為他們提供技術支持、解決市場銷售,在全村脫貧工作中起到了示範帶頭作用。 通過政策的幫扶,我不僅成功脫貧,通過養蜂,每年還有一筆不錯的收益,我很滿足於現在的生活,但我不會安於現狀,我會更加努力去創造更加美好的生活。
貴州日報天眼新聞記者 楊倫麗 整理
編輯 顧航
編審 尹長東 李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