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山的時候 如何正確的下山保證自己的安全?

2020-12-15 戶外資料網

戶外愛好者來講,下山是必須的。正確的下山也有技巧哦。快速下山膝蓋受到的衝擊力約是自身體重的5-8倍,即便是一個不胖的人,從一座1000米的

山峰

一路衝下來,膝蓋將遭受成千上萬次半噸左右的打擊,如果再負重,就和拿錘子猛砸自己膝蓋基本是一樣的,結果能好得了嗎?  


從網上下載了幾條關於爬山時保護膝蓋的建議,希望大家能受用。


1. 最重要的一條:下山一定不要跑,不要跳,速度要慢,要小心。下山猛衝對膝蓋是最致命的,大部分殘廢的猛驢都是因為這個。正確的下山方法是:重心偏後並稍降低,前腳站好才把重心移過去(不是重心放在前腳上往下砸),永遠要有一隻腳支撐在地面上。

2. 儘可能減少負重。出發之前一定量力而行,即使是去爬座小山,直立行走的時間超過4個小時也是很正常的。一般情況下負重超過體重的1/4重量,下山就要從保護膝蓋的角度控制節奏了,即使是特殊情況,負重也儘量不要超過體重的1/3。

3. 開始爬山之前,做好充分的準備活動,包括拉伸,讓關節、肌肉、韌帶等得到良好的預熱。也可以用雙手手指揉搓膝蓋下邊緣,促進關節潤滑夜的分泌。

4. 使用護膝和

登山

杖。登山杖要選好的,最好是兩根,我發現有很多人鄙視用護具,是覺得太「事兒」了麼?我也不太明白原因,不過我強烈建議用這兩樣護具,尤其是登山杖。

5. 不要有炫耀的心理,不然只能證明不夠成熟,如果你實在想爬得爽點,就選在上山的時候表現速度吧,順便別忘了幫大家背著水。

6. 是什麼體力就先爬什麼樣的山,挑戰新難度要循序漸進,建議出發之前正確評估自己的體力和戶外能力,想想能不能跟上同行者的速度或者進程安排,最好不透支自己的膝蓋。

7.穿適合爬山的鞋,並且記住一般鬆軟的土地、草地、碎石坡、雪地對膝蓋都相對友好,不過要注意防滑,還有走碎石路的時候一定要照顧走在你下面的人,不然就太孫子了。

8. 不要「鎖關節」。當大腿過度勞累的時候,走路時就會不自覺的鎖關節,就是把腿部伸的筆直,這樣可以減輕大腿肌肉的負擔,暫時放鬆肌肉,但是卻很容易造成膝勞損,膝衝擊傷,腳踝勞損和腳踝扭傷。

9. 加強腿步肌肉的力量,發達的肌肉可以在一定情況下緩解膝蓋所承受的壓力,讓膝蓋的損傷降低到最小。平時加強股四頭肌(大腿前部)和十字韌帶的鍛鍊,如果有條件去健身會所的話最好

10. 最後一條,如果膝蓋損傷已經比較嚴重,就不建議你再登山了,培養點別的愛好吧,比如遊泳、划船、打CS、推魔獸、玩彈球、拍洋畫兒。。。


膝蓋的結構相對比較複雜,可能出現的問題有很多種。膝蓋的損傷很多都是積累的,主要由長時間超負荷行走和不正確的下山姿勢或速度過快造成,有可能不會馬上發現,不過一旦察覺,問題就比較嚴重了。


善待你的膝蓋,讓它陪你去更多更遠的地方,放開眼界,這個世界能給予你的還有太多,別在小溪裡就翻了船。即使你不是

旅遊

和戶外的愛好者,到年老後有一副健康的膝蓋也會是你很大的資本。


常識一:登山的秘訣


登山時應該要怎麼走、怎麼踩才是正確的,又要怎麼走才不會累呢?首先,「走路的姿勢」和「步伐」是很重要的。


1.登山步行的姿勢:

在登山時步行的姿勢必須要頭、腰、腳要保持在同一條重力在線,並且把這條線當作身體的軸心來走!


2.登山時的步伐:

在登山時,步伐應該要小、並且要小心走。這樣不但可以保持平衡,也可以減輕腳部的疲勞!


3.登山小叮嚀:

在爬山的時候切記要「慢慢爬」,因為登山要花費長時間,如果爬太快,一定會馬上感到疲累的!

同時,為了讓肌肉酸痛的機會減少,所以要在爬山之前做一些伸展運動。下山後,則是做一些舒展背部和腿部的運動來放鬆!


常識二:走不累的方法


登山時,有些人會很輕鬆高興的走,而有些人卻是氣喘籲籲、上氣不接下氣,看起來很辛苦的樣子。而且到最後,大家都會開始抱怨要休息。因此我們要知道「走不累的步行方法」:


方法一:做好登山前的暖身活動


登山前的暖身可以防止突發狀況和受傷,所以一定要做。找以個全身容易舒展之處活動,不能是太激烈的運動,動作不要太大。要讓體內有效的吸收氧氣,增加肌肉的血液循環,可以順利的調成適合登山的身體狀況。


方法二:使用全身走路


如果你在上坡就已經覺得累了的話,那你一定是用下半身的腿部肌肉力量硬爬上山的;相對的,登山

裡手

們就會知道為了要讓手腕、背部、腹部、肩膀等肌肉活動,會將必要的力量分散於每一步。很常看見有人拖著腳走或用逛街的步伐登山,這種方式走山路,身體較難取得平衡,因此很容易跌倒。


方法三:注意呼吸方法


一定要經常注意呼吸,不能只是吸入的空氣多而已,因為肺部可能並沒有完整的氧氣。登山的過程中,重要的不是在吸氣,而是在吐氣。只要避免呼吸混亂,維持自己的步調,保持平衡,一定可以維持登山步行所需的體力。與同伴聊天是一個調整呼吸的好方法,也可以配合用自己的步行速度。


常識三:走下坡的秘訣『較矮的階梯』


走下坡的時候步伐要小,膝蓋就不會痛。走比較矮的階梯時,絕對不能把重量移到前腳,這樣子不僅腳會痛而且很危險,應該把重量留在後腳,著地後彎曲腳踝及膝蓋。


『落差較大的路面』


在走落差較大的路面時,最好橫著走,在前腳碰到地面時要將重心移到前腳才能使重心平穩。


『較滑的路段』


遇到陡坡或砂石路的時候會比較容易滑倒。不了解正確方法的人,會因過於戰戰競競而拉扯腰部,使得容易跌倒。正確的方法是要用小碎步行走,而且步伐要根據路面傾斜程度作調整。

相關焦點

  • 戶外旅行休閒活動好去處,登山吃菠蘿賞夕陽,下山的時候兩腿發抖
    最西面的山峰正對西江,在天氣晴好的傍晚時分可以看到太陽從西江上落下,夕陽美景非常靚麗,是附近驢友登山徒步經常光顧的地方。丫髻山東坡略緩,西坡非常陡峭,山頂怪石叢生,下午太陽西斜,東面的山峰在天空的映襯下十分雄偉壯麗。喜歡攝影的朋友在這裡經常能找到靈感拍出很多大片。橫看成嶺側成峰,東西走向的三個山峰連在一起,遠看像小姑娘的髮髻。
  • 登山讓膝關節吃了什麼苦?醫生告訴你:如何呵護膝關節?
    春末夏初,正是約上三五好友結伴去戶外登山踏青的好季節。登山固然對鍛鍊心肺功能大有裨益,但不正確的登山方式會讓我們的膝關節承受較大的壓力,產生無法逆轉的損傷,正如有些骨科大夫形容的那樣「登山是最笨的運動」。我們到底該如何防護呢?
  • 登山道「多坡少階」科學安全健康
    據媒體報導說,紫金山西段索道停車場經天文臺至西馬腰,將增加一條約2.8公裡的登山道。這是一件好事,但願好事做好,別以阻止山車族為由,建過多臺階路,有違客觀規律,損害登山者的健康和安全。   一要多坡少階安全科學。
  • 戶外講武堂;(782講)戶外愛好者需要知道的正確登山小常識!
    對戶外愛好者來講,登山也有技巧。正確的登山方法可以很好的保護身體,尤其是膝蓋。 【常識一:登山的秘訣】 登山時應該要怎麼走、怎麼踩才是正確的,又要怎麼走才不會累呢?首先,「走路的姿勢」和「步伐」是很重要的。
  • 拒絕雪場 單板玩家解鎖登山滑雪裝X之道
    因為登山滑雪這項運動本身也起源於登山運動,而雙板在歐美國家有著更好的群眾基礎和更適合陡峭坡度滑行的特點,所以自然而然這兩項運動結合在一起了。在歐美國家的登山愛好者中,也以滑雙板佔多數。持有國際高山嚮導證書的高山嚮導在取得證書前也必須先取得雙板滑雪嚮導證書(Ski Guide Certification)。原來在北美讀書的時候身邊小夥伴也都是雙板選手。
  • 南京女子野道登山摔斷左腿,民警暖心背其下山
    近期天氣逐漸涼爽,許多人都會選擇去爬山,但是在爬山時一定要小心,以防止自己發生意外。據11月18日報導,南京一女子在登山時,不慎滑倒左腿受傷,無法動彈,所幸有民警熱心幫助將其背下山。現場救援人員初步斷定,該女子可能是骨折了,要趕緊送往醫院治療,但因山路野道崎嶇窄小,無法用擔架,民警便將其背下山去,在經過大約20分鐘後,山路變得較寬敞,民警便與醫護人員將其用擔架抬起送上救護車。傷者家屬表示對民警非常感激,要不是民警,她的最佳治療時間就被耽誤了。
  • 女子野道登山摔斷腿 警民背下山成功救援
    但是市民文先生和姐姐登山時,不顧登山警示,選擇了一條野道上山,結果姐姐摔斷腿無法動彈。最終,在民警和醫護人員的幫助下,文女士被成功地背下山送醫救治。11月12日15時許,下馬坊警務工作服務站接到市民文先生報警,稱和姐姐從紫霞湖登紫金山,因為選擇了野道上山,姐姐不慎滑倒左腿受傷。
  • 2019深圳南山區重陽節登山通告(登山路線+注意事項)
    2019年10月6日至8日中午12時為重陽節登山重點防護期,為確保登山安全,請市民自覺遵守以下規定。大南山登山路線(一)上山路線:明華中心上山路口至山頂。
  • 樂步者提醒您戶外登山應該注意什麼
    夏天的節奏很近,雖然是夏天,但還是有很多人選擇戶外登山,感受大自然的美麗。從事任何運動,首先必須學會最基本的常識保護,魯莽的行為往往是傷害自己。登山有幾個基本的注意點,你可以先熟悉一下。做好充分的準備,以免自己陷入危險或給別人帶來麻煩。現在我們告訴你一些關於戶外登山的簡單注意事項。
  • 杭州登山路線12:從老和山到北高峰,等待纜車下山的人太多了
    導讀按杭州西湖群山的標毅路線,我還有一段登山路線沒有完成,就是從北高峰到老和山。各位可以翻看一下老鄭之前的文章,用關鍵詞「杭州登山路線」搜索即可。整個十月在山西玩,爬山這事就耽誤了。坐公交車如何到這裡?請地圖定位公交車站「古蕩西」,然後再往東走200米,抬頭即可見山門。老和雲起,四個字,看不出是誰寫的,一位姓張的書法家。
  • 安全、快樂與健康的活動--登山安全須知
    要從事登山活動,必須要具備一、體力;二、裝備;三、知識。記住這三大要素後,你再去任何山區活動,都將會是安全、快樂與健康的。  體力:  日本有位登山家曾經說過,在登山運動中,有正確的登山技能(技術與知識)及光明磊落的胸襟,以及充沛的體力,比什麼都重要。另一位日本登山家曾說,在登山運動中,最重要的是先要有體力,然後,需要的仍然是體力,最後需要準備的還是體力。由此你當可知體力在登山活動中,是何其的重要了。那體力要如何訓練呢?
  • 富士山登山攻略:這個角度的富士山,你一定沒有見過!
    4條登山路線各有特色,到登山口的交通、到山頂的距離、海拔落差、途中的山間小屋數量都不相同,出發前一定要好好了解一下,選擇最適合自己的一條路線。富士山4條登山路線對比◆吉田路線歷史最悠久、最受歡迎的登山路線。
  • 本月起,南京紫金山登山道嚴禁騎行!
    位於南京鐘山風景區的紫金山 是國家級森林公園 也是南京的天然氧吧和綠肺 近年來,一些騎行愛好者不時闖入禁騎區域,騎車上山下山,由此帶來了很大安全隱患。
  • 市民登板樟山,下山時出現體力不支
    7月8日11時許,香洲公安分局翠香派出所接到市局110調度中心指令:有市民報警,稱上午和朋友劉女士一起登板樟山,在下山途中,劉女士突然出現身體不適,有可能是低血糖導致,需要民警到場提供協助。原來,劉女士早餐進食較少,僅攜帶一小瓶飲用水就與朋友一起登山。到下山時,開始出現暈厥等低血糖症狀,最後無法下山,只好報警求助。安全下山後,劉女士向民警表示感謝,民警表示:「你們安全,我們放心!」登山是很多人青睞的戶外運動,健身是好事,但確保登山安全更加重要。
  • 登山應先識途 莫要盲目探險
    ■ 深圳特區報記者 邱小香 11月5日,24名驢友在深圳大鵬排牙山登高時迷路,經過8個小時的緊急救援才成功將迷路者解困,安全護送下山,這一事件引發了市民群眾特別是登山愛好者的熱議,引發了人們對登山安全問題的關注。 據了解,今年以來七娘山、梧桐山已發生迷路事件近百宗,300多人被困。
  • 登山「說明書」 讓登山之旅不再艱難
    它既是有氧運動,又有力量練習的成分,而且運動量、運動強度可以根據自己的體力、身體素質進行調節。可以說爬山是一項健身作用較全面而危險性相對較小的鍛鍊方式。如果以每小時2公裡的速度在山坡上攀登30分鐘,消耗的能量大約是500kcal,相當於45分鐘遊泳所消耗的能量。登山雖好,但是也有一些講究。強度把握不好很容易傷到身體。
  • 這份安全爬山指南您可得備著
    如何在登山時保護好自己和同行的小夥伴? 出行的時候都需要注意哪些安全方面的問題? 遊玩前要了解哪些安全知識? 爬山/登山注意事項 儘量集體行動 登山的過程中儘量不要自己行動,單獨行動遇到危險的時候很難得到及時救助。
  • 如何申請登山及辦理登山許可證
    海拔5000米是高海拔攀登的入門級,登頂成功是可以獲取登山證明的。本篇文章為大家講明如何申請登山,如何辦理登山證明。(本文所述的政策法規,都是針對不包括港澳臺的國內登山,外國籍以及港澳臺的山友們有另外一套管理辦法)一、登山行政許可證的介紹登山行政許可證:也稱為「登山活動批准書」,是登山行政管理機構對登山活動的批准。
  • 2018華山最佳登山路線盤點
    為此重慶旅行社的小編就整理了一份華山旅遊攻略,為大家帶來2018華山最佳登山路線盤點。1、華山兩日遊【全程徒步】這條線路比較適合的人群有自由行遊客,登山愛好者,有2天時間,想把華山玩徹底,想用腳步丈量華山的朋友。
  • 四姑娘山發生山難,一登山者墜崖身亡,登山之前一定要注意這些
    四川省登山協會副秘書長高敏說,攀登任何山峰都會有各方面的潛在危險,一定不能大意,安全第一。據四川省登山戶外運動協會消息,從80年代四姑娘山對外開放至今,四姑娘山大峰5025之前還沒有出過任何山難事故。延伸閱讀:登山注意事項早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