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自來水博物館參觀學習(一5家委會活動)

2021-03-02 北京市東城區史家小學分校

 

     

       3月11日,史家小學分校一5班同學在齊老師帶領下,來到了北京自來水博物館參觀學習。

    北京自來水博物館在清末自來水廠舊址基礎上整理、完善、擴建位於東城區東直門外香河園街三號。同學們拿著自己的門票,想著要跟小夥伴們一起參觀,別提多高興了。大家早早地在門口集合了!

    進門看見的藍色的球,它代表我們居住的美麗的地球。水是我們的生命之源,我們每天打開水龍頭,自來水"譁譁譁"就流了出來,自來水,是自來的麼?它從哪裡來?它是怎麼來的?我們認真聽博物館老師的解說。解說老師問我們:"同學們,誰知道這雙手裡捧著的是什麼?"我們積極舉手,踴躍發言,"水!水!"

    與我們生命息息相關的水,是從哪裡來的呢?關於地球上水的形成眾說紛紜,大致可歸結為兩類:一類是原生說,認為水來自地殼的巖石;一類是外來說,認為水來自太陽系中最常見的隕石。

    解說老師給我們介紹了中國的水系、水資源、儲量等知識。講解員告訴我們,不是所有的水都能喝,水需要通過工廠處理,才能送到千家萬戶,我們觀看水處理的整個過程。啊!自來水不是自己來的呀!原來是通過自來水廠加工、淨化處理,通過管道送到我們家的呀!

    最後,我們進行了最有趣的搶答賽,當問到:"誰知道要怎麼節約用水啊?"大家都來獻計獻策,有同學說,"洗完澡的水,可以用來澆花。"有同學說,"洗完菜的水,可以拖地。"還有同學建議:"養魚的水,可以澆菜地。"

今天,我們收穫滿滿,也明白了,自來水,不是自來的!

相關焦點

  • 北京幼兒科普協會組織會員參觀北京自來水博物館
    為了宣傳節約用水的知識,提高保護水資源的意識,6月20日,北京幼兒科普協會組織會員參觀了北京自來水博物館。北京自來水博物館隸屬於北京市自來水集團,是北京第一座由企業自籌資金建成的博物館,是北京市青少年科普教育基地、北京市青少年節水宣傳教育基地。博物館位於東直門北大街清水苑社區,建築面積1500平方米,是在京城歷史上第一座水廠——東直門水廠原汽機房舊址上修建的。自來水集團共投資400多萬元,聘請專業公司進行設計修建。
  • 「博物館奇妙之旅」活動走進北京自來水博物館
    光明網訊(記者 袁晴 張悅鑫)5月14日下午,由北京市政府新聞辦、北京市文物局和光明網聯合推出的#博物館奇妙之旅#5•18國際博物館日系列直播走進北京自來水博物館。在近一個半小時的直播中,梁淑雲副館長帶領大家參觀了北京自來水博物館新館和清末北京自來水廠的辦公舊址,講述了北京自來水業百餘年來的發展歷程,和大家分享了自來水從源頭到龍頭的制水工藝流程,普及了與水有關的科學常識。
  • 自來之水不自來——北京自來水博物館參觀記(另附臺北自來水博物館...
    無論是北京,還是其他地方。今天要說說的自來水博物館,有兩座。一座是北京東直門外的北京自來水博物館,另一座是曾經在臺北旅行時遇見的臺北自來水博物館。(北京自來水博物館導覽圖)一層大廳安放有名為《生命之源》的雕塑,雙手捧著一滴水,佔據了整面牆。
  • 北京自來水博物館周三正式開館 可上網預約參觀
    原標題:自來水博物館 贈票1000張 新館本周三正式開館 打造動感科普「水世界」 可上網預約參觀▲北京自來水集團博物館新館開館,觀眾參觀晚清飲水眾像銅像攝/記者 劉暢千龍-法晚聯合報導(記者 耿學清)「世界水日」即將到來,北京自來水博物館新館將於本周三正式接待市民參觀
  • 北京市民「首都國企開放日」探秘自來水博物館:自來水不是自來的
    千龍網北京6月10日訊(記者 閆冬) 6月10日,北京自來水博物館作為「2017年首都國企開放日活動」重要線路之一,開啟了「自來水探秘之旅」,吸引了百餘名北京市民參觀。市民通過了解北京自來水百餘年歷史文化、北京水資源現狀和自來水制水工藝,進一步理解了「自來水不自來,自來水來之不易」的道理,節約用水和科學用水的意識不斷增強。
  • 北京自來水博物館新館開放
    原標題:北京自來水博物館新館開放   來源:新華網   (1)3月23日,參觀者在參觀自來水博物館內的自來水制水流程模型。   當日,北京自來水博物館新館正式對外開放,博物館分為科普館和通史館兩個展廳,面積約2400平方米。
  • 想參觀小眾博物館?西媒:北京自來水博物館滿足獵奇者胃口
    西班牙《趣味》月刊5月號發表題為《世界上最奇特的博物館》的文章稱,談到博物館,很多人馬上就會想到巴黎的羅浮宮和馬德裡的普拉多博物館,但並非所有博物館都那麼中規中矩和金碧輝煌。博物館在日常生活中隨處可見,幾乎每座大都市都會擁有數座博物館,其中大多數都以藝術和歷史為主題。不過即便就為了獵奇,有些小眾博物館也值得一看。
  • 小小環境觀察員2016總結大會在北京自來水博物館舉行
    央廣網北京12月24日消息(記者王延輝)「小小環境觀察員——威立雅綠色行動」2016年度總結大會今天(24日)下午在北京自來水博物館舉行。來自北京奮鬥小學的30餘名小小環境觀察員代表及輔導老師參加了此次活動。  「小小環境觀察員—威立雅綠色行動」項目是威立雅在中國重點推進的公益項目。
  • 走進北京自來水博物館 探秘自來水的來龍去脈
    為了記載和傳承城市水文化,普及科學用水知識,滿足市民不斷增長的精神文化需要,2000年,北京市自來水集團以清末自來水廠舊址為依託,建立了北京自來水博物館,成為市民了解城市供水文化的重要窗口。隨著城市的快速發展和市民文化需求的提升,重新設計擴建的北京自來水博物館於2016年全新亮相。
  • 自來水博物館是自來水企業的名片——自來水博物館聯誼座談會召開
    2003年10月29日—30日自來水博物館聯誼座談會在北京召開,來自北京、上海、杭州、大連、南通、武漢、石家莊、天津等地水博物館、展覽館的代表參加了會議
  • 北京自來水博物館新館明天起開放
    新館二層,一組雕像展現百年前京城百姓的取水場景。首席攝影記者 蔡代徵/攝       北京晨報訊(記者 王海亮)在自來水博物館新館中,沿著打造成「輸水暗涵」模樣的走廊一邊行進,一邊了解北京水資源的知識;看百年前京師自來水股份有限公司建廠初期的職工登記卡上有什麼樣的歷史痕跡。今天是「世界水日」,北京自來水博物館新館將舉行開館儀式,明天開始新館正式接待市民參觀。自來水集團為市民準備了1000張贈票,市民可登錄市自來水集團網站預約登記。
  • 北京自來水博物館新館今起開放
    原標題:自來水博物館新館今起開放   本報訊(記者 劉可)首次面世的百年公章、清代水廠的職工登記卡、地表水制水動態全流程……位於東直門外香河園街3號的北京自來水博物館新館今天正式亮相。從前天開始,想要參觀的市民可在市自來水集團官網進行網絡預約。
  • 北京自來水博物館:探秘來之不易的自來水
    為了保留這段珍貴的城市記憶,讓市民了解北京自來水百餘年歷史和供水用水相關知識,北京市自來水集團於2000年在清末自來水廠舊址基礎上建立北京自來水博物館。「洋務運動、維新變法後,清朝有識之士開始接納並學習西方先進技術和經營方式,但在『洋為中用』的過程中還保留著傳統文化習慣。」北京自來水博物館副館長梁淑雲說,「這些股票是觀眾最感興趣的展品,股票樣式可以說是中國早期股票的經典款。」 記者注意到,招股章程中明文規定「專集華股,不附洋股,凡本國民眾,無論官、紳、庶均可入股,享受股東權利」。
  • 臺灣蘭桂坊藝術中心參訪團參訪北京自來水博物館
    (圖片來源:北京市臺聯)  中國臺灣網7月21日北京訊 應北京市臺聯邀請,由臺灣蘭桂坊國際藝術股份有限公司林鳳蘭董事長為團長的臺灣蘭桂坊藝術中心參訪團到訪北京,展開為期六天的參訪交流活動,市臺聯黨組書記王蘭棟熱烈歡迎了參訪團一行。
  • 北京自來水博物館
    > 視頻北京
  • ...5.18國際博物館日特別節目「館長說」之 走進北京自來水博物館
    經過策劃和溝通,在「5.18國際博物館日」到來之際,我們與北京電視臺《這裡是北京》欄目共同推出「5.18國際博物館日」特別節目,邀請6位來自不同行業博物館的館長,共同講述博物館作為傳統與未來的文化中樞,如何承載各行各業的發展變遷,傳承和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
  • 節水從娃娃抓起 世界水日近600名中小學生走進北京自來水博物館
    千龍網北京3月22日訊 3月22日是第二十五個世界水日,北京自來水博物館組織開展了「珍惜水資源 節約用水我先行」世界水日系列活動,來自西中街小學和北京八中的近600名中小學生到館參與活動。
  • 參觀北京博物館完全攻略
    博物館旨在保護、挖掘東嶽廟歷史文化,徵集北京地區民俗文物,研究、展示、弘揚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博物館內常年舉辦老北京民俗風物系列展,每逢春節、端午、中秋等重要傳統節日都舉辦形式多樣,豐富多彩的民俗活動。
  • 世界上最奇特的十個博物館 北京自來水博物館排第一
    幸運的是,有一個地方你可以去看一些有史以來最糟糕的作品:美國麻薩諸塞州的糟糕藝術博物館。7、戈爾曼博物館我們有一個關於性相關的博物館,但泰國的戈爾曼博物館更進一步,開設了一個專門為condom的博物館。
  • 5月18日北京99家博物館免費開放 博物館活動匯總及預約入口
    「5·18國際博物館日」將至,北京將有99家博物館免費開放。  另據不完全統計,5月18日起將有93項主題活動陸續開展,其中包括46項展覽、5項講座、42項活動。  北京有哪些值得一去的博物館?」文化科普展免費展覽5月10-27日10:30-17:00北京工藝美術博物館《龍之子吉林欽瓷魅力江城全瓷化 作品展》免費展覽5月18日中國古動物館展廳參觀、觀看3D電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