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1日,史家小學分校一5班同學在齊老師帶領下,來到了北京自來水博物館參觀學習。
北京自來水博物館在清末自來水廠舊址基礎上整理、完善、擴建位於東城區東直門外香河園街三號。同學們拿著自己的門票,想著要跟小夥伴們一起參觀,別提多高興了。大家早早地在門口集合了!
進門看見的藍色的球,它代表我們居住的美麗的地球。水是我們的生命之源,我們每天打開水龍頭,自來水"譁譁譁"就流了出來,自來水,是自來的麼?它從哪裡來?它是怎麼來的?我們認真聽博物館老師的解說。解說老師問我們:"同學們,誰知道這雙手裡捧著的是什麼?"我們積極舉手,踴躍發言,"水!水!"
與我們生命息息相關的水,是從哪裡來的呢?關於地球上水的形成眾說紛紜,大致可歸結為兩類:一類是原生說,認為水來自地殼的巖石;一類是外來說,認為水來自太陽系中最常見的隕石。
解說老師給我們介紹了中國的水系、水資源、儲量等知識。講解員告訴我們,不是所有的水都能喝,水需要通過工廠處理,才能送到千家萬戶,我們觀看水處理的整個過程。啊!自來水不是自己來的呀!原來是通過自來水廠加工、淨化處理,通過管道送到我們家的呀!
最後,我們進行了最有趣的搶答賽,當問到:"誰知道要怎麼節約用水啊?"大家都來獻計獻策,有同學說,"洗完澡的水,可以用來澆花。"有同學說,"洗完菜的水,可以拖地。"還有同學建議:"養魚的水,可以澆菜地。"
今天,我們收穫滿滿,也明白了,自來水,不是自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