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環境觀察員2016總結大會在北京自來水博物館舉行

2020-12-17 央廣網

  央廣網北京12月24日消息(記者王延輝)「小小環境觀察員——威立雅綠色行動」2016年度總結大會今天(24日)下午在北京自來水博物館舉行。來自北京奮鬥小學的30餘名小小環境觀察員代表及輔導老師參加了此次活動。

  「小小環境觀察員—威立雅綠色行動」項目是威立雅在中國重點推進的公益項目。2016年,中國環境科學學會、《環境與生活》雜誌社以及威立雅公司共同組織了多場綠色課堂和參觀實踐活動。在北京,小小環境觀察員參觀了中國環境監測總站的預報會商室、大氣環境監測實驗室、生物監測實驗室,並觀看了國家環境監測網空氣和地表水監測數據發布平臺演示;在昆明,小小環境觀察員來到昆明威立雅項目(通用水務)第七水廠,了解到自來水是由江、河、湖這些原水經過一系列嚴密的處理程序生產出來的;在上海,小小環境觀察員來到江橋生活垃圾焚燒廠,近距離觀察焚燒爐焚燒垃圾的過程;在重慶,小小環境觀察員走進長揚熱能(重慶)公司,了解蒸汽產生並發電的過程。

  「威立雅綠色基金」還資助了小小環境觀察員的項目學校,這些學校開展了多項環保實踐活動,如「走漢江 古漢源」考察活動、「西南大學能源項目」等等。老師和同學們都積極踴躍地投入到一系列環境保護的活動中。

  在總結大會上,還舉辦了「小小環境觀察員——威立雅綠色行動環保繪畫作品大賽」的頒獎儀式。本次繪畫作品大賽共收到全國近20所學校的1000多幅作品,作品生動地表達了小小環境觀察員對綠色未來的憧憬和創意。總結大會後,小小環境觀察員的代表興致盎然地參觀了北京自來水博物館。在一層科普館,工作人員利用旋轉地球模型、立體沙盤以及投影動畫,向小小環境觀察員介紹了自然界中的水、中國的水資源以及北京的水資源等。走上二層,博物館通過豐富的文物資料,梳理、展現了北京自來水業百餘年的發展歷程,使大家對北京自來水業的發展有了更直觀、更深入的了解。

  小小環境觀察員通過參觀了解到,北京自來水博物館建於2000年,2001年正式面向社會開放。2009年,北京市自來水集團在清末自來水廠舊址的基礎上整理、完善、擴建了北京自來水博物館。目前,博物館分為新館、清末自來水廠舊址兩個展區,館區佔地面積約3萬平方米。博物館已被命名為「全國科普教育基地」「北京市科普教育基地」「北京市青少年科普教育基地」「北京市青少年節水教育宣傳基地」。

  威立雅集團總部位於法國巴黎,是資源優化管理的全球性企業集團,為世界各國的水務、廢棄物及能源管理設計並實施解決方案。自20世紀90年代進入中國至今,威立雅已在中國內地和香港特區的40多個城市投資了70多個項目。

  「小小環境觀察員」項目2012年被納入國務院《全民科學素質行動計劃綱要》,自項目啟動以來,已有北京、上海、廣東、江蘇、雲南、浙江、重慶等十省市近百所學校、近萬名學生參與活動,各地學校組織環保主題活動數百場,分別在北京、上海、廣州、成都、昆明、重慶等地開設綠色課堂,組織水廠、垃圾處理廠、熱電聯產工廠參觀考察,資助學生開展資源節約和再生利用實踐;引導學生走出課堂、走出學校、走進社區、走進大自然,切身體驗和感悟環境保護的重要意義。

相關焦點

  • 北京自來水博物館:探秘來之不易的自來水
    為了保留這段珍貴的城市記憶,讓市民了解北京自來水百餘年歷史和供水用水相關知識,北京市自來水集團於2000年在清末自來水廠舊址基礎上建立北京自來水博物館。最初展廳設於原蒸汽機房內,2016年新館建成,總佔地面積約3萬平方米,包括科普館、通史館、印章展和清末自來水廠舊址4個展示區域,通過遺址、文物和現代化展示手段向海內外觀眾講述「自來水不自來,自來水來之不易」的故事。
  • 走進北京自來水博物館 探秘自來水的來龍去脈
    為了記載和傳承城市水文化,普及科學用水知識,滿足市民不斷增長的精神文化需要,2000年,北京市自來水集團以清末自來水廠舊址為依託,建立了北京自來水博物館,成為市民了解城市供水文化的重要窗口。隨著城市的快速發展和市民文化需求的提升,重新設計擴建的北京自來水博物館於2016年全新亮相。
  • 北京自來水博物館
    > 視頻北京
  • 北京自來水博物館探源(走進京城角落)(圖)
    圖為自來水博物館的來水亭與附近新建的大樓形成鮮明對比。  北京東直門外,一個名叫清水苑的居民區裡,松柏葳蕤,小橋流水,景色宜人。此中西合璧之所,就是北京自來水博物館。  京城自來水源起於「火」  歷史上,北京城區居民都自打土井,取用淺層地下水。清光緒十一年(公元1885年),北京內外城已有土井1245眼,但水質多數鹹苦。有意思的是,京城得以興修自來水工程,竟是緣起於火。
  • 北京自來水博物館新館明天起開放
    新館二層,一組雕像展現百年前京城百姓的取水場景。首席攝影記者 蔡代徵/攝       北京晨報訊(記者 王海亮)在自來水博物館新館中,沿著打造成「輸水暗涵」模樣的走廊一邊行進,一邊了解北京水資源的知識;看百年前京師自來水股份有限公司建廠初期的職工登記卡上有什麼樣的歷史痕跡。今天是「世界水日」,北京自來水博物館新館將舉行開館儀式,明天開始新館正式接待市民參觀。自來水集團為市民準備了1000張贈票,市民可登錄市自來水集團網站預約登記。
  • 北京自來水博物館新館開放
    原標題:北京自來水博物館新館開放   來源:新華網   (1)3月23日,參觀者在參觀自來水博物館內的自來水制水流程模型。   當日,北京自來水博物館新館正式對外開放,博物館分為科普館和通史館兩個展廳,面積約2400平方米。
  • 北京市民「首都國企開放日」探秘自來水博物館:自來水不是自來的
    千龍網北京6月10日訊(記者 閆冬) 6月10日,北京自來水博物館作為「2017年首都國企開放日活動」重要線路之一,開啟了「自來水探秘之旅」,吸引了百餘名北京市民參觀。市民通過了解北京自來水百餘年歷史文化、北京水資源現狀和自來水制水工藝,進一步理解了「自來水不自來,自來水來之不易」的道理,節約用水和科學用水的意識不斷增強。
  • 自來之水不自來——北京自來水博物館參觀記(另附臺北自來水博物館...
    無論是北京,還是其他地方。今天要說說的自來水博物館,有兩座。一座是北京東直門外的北京自來水博物館,另一座是曾經在臺北旅行時遇見的臺北自來水博物館。(北京自來水博物館導覽圖)一層大廳安放有名為《生命之源》的雕塑,雙手捧著一滴水,佔據了整面牆。
  • 「博物館奇妙之旅」活動走進北京自來水博物館
    光明網訊(記者 袁晴 張悅鑫)5月14日下午,由北京市政府新聞辦、北京市文物局和光明網聯合推出的#博物館奇妙之旅#5•18國際博物館日系列直播走進北京自來水博物館。在近一個半小時的直播中,梁淑雲副館長帶領大家參觀了北京自來水博物館新館和清末北京自來水廠的辦公舊址,講述了北京自來水業百餘年來的發展歷程,和大家分享了自來水從源頭到龍頭的制水工藝流程,普及了與水有關的科學常識。
  • 自來水博物館是自來水企業的名片——自來水博物館聯誼座談會召開
    2003年10月29日—30日自來水博物館聯誼座談會在北京召開,來自北京、上海、杭州、大連、南通、武漢、石家莊、天津等地水博物館、展覽館的代表參加了會議
  • 北京自來水博物館新館今起開放
    原標題:自來水博物館新館今起開放   本報訊(記者 劉可)首次面世的百年公章、清代水廠的職工登記卡、地表水制水動態全流程……位於東直門外香河園街3號的北京自來水博物館新館今天正式亮相。從前天開始,想要參觀的市民可在市自來水集團官網進行網絡預約。
  • 節水從娃娃抓起 世界水日近600名中小學生走進北京自來水博物館
    千龍網北京3月22日訊 3月22日是第二十五個世界水日,北京自來水博物館組織開展了「珍惜水資源 節約用水我先行」世界水日系列活動,來自西中街小學和北京八中的近600名中小學生到館參與活動。
  • 臺灣蘭桂坊藝術中心參訪團參訪北京自來水博物館
    臺灣蘭桂坊藝術中心參訪團參訪北京自來水博物館 2017年07月21日 11:10:00來源:中國臺灣網   水,乃「生命之源」,人類的生存繁衍離不開水資源,20日下午,王蘭棟書記陪同參訪團一行到北京自來水博物館進行考察,自來水集團副董事長張怡熱情接待了到訪嘉賓並在一起進行座談交流。今年年初,張怡副董事長隨同市臺聯工作交流團赴臺,期間來到蘭桂坊藝術中心參觀,並與藝術家們結下了深厚的友誼。張怡副董事長表示:「又一次與臺灣蘭桂坊的朋友們見面,感到非常親切。
  • 北京幼兒科普協會組織會員參觀北京自來水博物館
    為了宣傳節約用水的知識,提高保護水資源的意識,6月20日,北京幼兒科普協會組織會員參觀了北京自來水博物館。北京自來水博物館隸屬於北京市自來水集團,是北京第一座由企業自籌資金建成的博物館,是北京市青少年科普教育基地、北京市青少年節水宣傳教育基地。博物館位於東直門北大街清水苑社區,建築面積1500平方米,是在京城歷史上第一座水廠——東直門水廠原汽機房舊址上修建的。自來水集團共投資400多萬元,聘請專業公司進行設計修建。
  • 想參觀小眾博物館?西媒:北京自來水博物館滿足獵奇者胃口
    西班牙《趣味》月刊5月號發表題為《世界上最奇特的博物館》的文章稱,談到博物館,很多人馬上就會想到巴黎的羅浮宮和馬德裡的普拉多博物館,但並非所有博物館都那麼中規中矩和金碧輝煌。博物館在日常生活中隨處可見,幾乎每座大都市都會擁有數座博物館,其中大多數都以藝術和歷史為主題。不過即便就為了獵奇,有些小眾博物館也值得一看。
  • 訪古懷想︱探訪上海、北京、臺北的自來水博物館
    有十幾家水廠為全市提供自來水,水源也不限於黃浦江,還包括了水質更好的長江口。水廠仍在生產;自來水科技館之外的其餘部分,只能遠眺。至於北京,雖然是帝都,使用自來水卻晚於上海。在宮殿和廟宇中,常見屋前大缸,那是古代盛水救火用的。不過這顯然不夠,宮中照樣失火。
  • 北京自來水博物館周三正式開館 可上網預約參觀
    原標題:自來水博物館 贈票1000張 新館本周三正式開館 打造動感科普「水世界」 可上網預約參觀▲北京自來水集團博物館新館開館,觀眾參觀晚清飲水眾像銅像攝/記者 劉暢千龍-法晚聯合報導(記者 耿學清)「世界水日」即將到來,北京自來水博物館新館將於本周三正式接待市民參觀
  • ...5.18國際博物館日特別節目「館長說」之 走進北京自來水博物館
    經過策劃和溝通,在「5.18國際博物館日」到來之際,我們與北京電視臺《這裡是北京》欄目共同推出「5.18國際博物館日」特別節目,邀請6位來自不同行業博物館的館長,共同講述博物館作為傳統與未來的文化中樞,如何承載各行各業的發展變遷,傳承和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
  • 北京自來水博物館參觀學習(一5家委會活動)
    3月11日,史家小學分校一5班同學在齊老師帶領下,來到了北京自來水博物館參觀學習
  • 探秘北京來之不易的自來水
    來源:海外網東直門水廠蒸汽機房,北京自來水博物館舊館設於此本文圖片均由北京自來水博物館提供奏辦京師自來水有限公司之關防1908年公司發行的股票打開水龍頭,便有清澈乾淨的自來水湧出——今天的我們對此習以為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