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寫計劃 | 千金縱買相如賦,脈脈此情誰訴? ——司馬相如的「賦」是否真的價值千金

2021-02-16 新課標大語文

暑期讀寫計劃報名通道已開啟

公眾號對話框回復「暑期讀寫計劃」或點擊文末「閱讀原文」,即可報名參加

新課標語文課題組:呂曉冬

中學高級教師,海澱區骨幹教師。

千金縱買相如賦,脈脈此情誰訴?

——司馬相如的「賦」是否真的價值千金

「千金縱買相如賦」出自辛棄疾的詞《摸魚兒》,其整句是「長門事,準擬佳期又誤。蛾眉曾有人妒。千金縱買相如賦,脈脈此情誰訴。」

據說漢武帝的皇后陳阿嬌先得寵幸,後來失寵被廢,貶居長門宮。陳氏聽說司馬相如的文章天下最工,便送去百斤黃金,求得一篇《長門賦》。後來漢武帝看到此賦,有所感悟,陳皇后再度承寵。辛棄疾此處來了個大膽生發,運用了文學的誇張手法,把故事中的「百斤」說成「千金」,藉此來誇大體現司馬相如「賦」的價值。但司馬相如的「賦」到底值不值千金呢?

首先若是換得陳皇后再度被君王寵幸,那麼花銷千金也是值得的。另外我們借《史記·司馬相如列傳》的內容分析如下。

《史記》中寫:一天,武帝讀《子虛賦》,說:「我偏偏不能與這個作者同時。」侍從說:「我的同鄉人司馬相如自稱,是他寫了這篇賦。」武帝很驚喜,就召來相如詢問。相如說:「有這件事。但是,這賦只寫諸侯之事,不值得看。請讓我寫篇天子遊獵賦,賦寫成後就進獻皇上。」《上林賦》完成後,賦的最後一章主旨由天子遊獵歸結到節儉上去,藉以規勸皇帝。司馬相如「賦」中高超的表現手法和高遠的見解打動了漢武帝。

後來《大人賦》寫成,漢武帝大悅,「飄飄有凌雲之氣,似遊天地之間意。」贏得君王的賞識,對於古代士人而言,能獲得君王的誇讚是至高的獎賞,更何況,這為後來司馬相如展現自己的政治才幹奠定了基礎。可以說司馬相如的政治成就既由其文才引出,也由其文才成就。這份榮耀又豈是千金可以換得?

①據《西京雜記》記載:司馬長卿賦,時人皆稱典而麗。雖詩人之作不能加也。揚子云(雄)曰:「長卿賦不似從人間來。其神化所至邪。」揚雄也是漢賦大家,學司馬相如的「賦」而不能達到他的水平,所以很佩服他的才華。

②《史記》中,專為文學家立的傳只有兩篇:一篇是《屈原賈生列傳》,另一篇就是《司馬相如列傳》,並且在《司馬相如列傳》中,司馬遷全文收錄了他的三篇賦、四篇散文,以至《司馬相如列傳》的篇幅大約相當於《賈生列傳》的六倍,是《史記》130篇中篇幅最長的一篇。由此即可看出司馬相如和他的「賦」在太史公心目中的重要地位。

③《史記》記載「時時著書,人又取去,即空居」,基本上是稿約不斷,而稿酬,也可謂天價。漢武帝也是他的忠實讀者,在司馬相如重病之中,害怕再也讀不到他的文章了,於是派他的專使所忠,到他的家裡去,準備「悉取其書」,可是連皇帝也是因為司馬相如生前贈書,才得以取得一篇《封禪書》,可見司馬相如文章在當時受歡迎的程度了。

從普通人到文學家到皇帝,不同層次、地位之人,都對其文章懷有敬佩進而加以收藏,可見司馬相如是當時最紅的作家,擁有最廣泛的粉絲群。

①賦是繼《詩經》《楚辭》之後,在中國文壇上興起的一種新的文體。在漢末文人五言詩出現之前,它是兩漢四百年間文人創作的主要文學樣式。而司馬相如是漢賦的奠基人,司馬相如的《子虛賦》《上林賦》在許多方面都超越前人而成為千古絕唱,是漢賦的典範之作,也成為後代賦類作品的楷模。司馬相如也被林文軒、王應麟、王世貞等學者稱為「賦聖」。

②魯迅在《漢文學史綱要》中將司馬相如和司馬遷放在一起作專節介紹,並指出:「武帝時文人,賦莫若司馬相如,文莫若司馬遷」。

由以上來看,司馬相如的賦於當時、於後世影響都很深遠,成為不可多得的文學精品,成為一個時代文學作品的標識,其思想性,文學性得到後世推崇,它的價值又怎能用區區千金來計呢?

相關焦點

  • 賦聖司馬相如與南充北湖公園
    司馬相如生於西漢巴郡安漢縣(今四川省南充市蓬安縣),安漢縣縣治在今南充城區五裡店一帶,北湖在那時就存在,時稱「是魚池」(「大魚池」之意)。司馬相如是否遊學「是魚池」,否創作過《是魚池賦》,現無從考究。但千百年來,司馬相如以另一種方式與北湖緊緊相連。司馬相如。
  • 梁鼎光小楷《司馬相如長門賦》
    司馬相如,西漢大辭賦家,後人稱之為"賦聖""辭宗",魯迅曾說:武帝時文人賦莫若司馬相如,文莫若司馬遷。他與卓文君的愛情故事更是廣為流傳。 關於"長門賦"寫作緣由,漢武帝劉徹為太子時,娶姑母之女阿嬌為妃,劉徹繼位後立阿嬌為皇后一陳皇后,擅寵十餘年後,失寵,退居長門宮,愁悶悲思,聞蜀郡成都司馬相如天下工文,奉黃金百斤,請相如寫解悲愁之辭,相如為之寫"長門賦",此賦感悟了漢武帝,皇后復又得寵。
  • 歷史名人:司馬相如武帝賞識、相如出使、文學影響……
    當時侍奉劉徹的狗監(主管皇帝的獵犬)楊得意是蜀人,對劉徹說:「此賦是我的同鄉司馬相如所作。」劉徹驚喜之餘馬上召司馬相如進京。司馬相如向武帝表示說,「《子虛賦》寫的只是諸侯王打獵的事,算不了什麼,請允許我再做一篇天子打獵的賦」,這就是內容上與《子虛賦》相接的《上林賦》,不僅內容可以相銜接,且更有文採。
  • ...名人】四川歷史名人系列│司馬相如: 從嘉陵江畔走來的大漢賦聖
    2020年元旦前夕,成都市成華區地鐵三號線昭覺寺南路站口外的圍欄拆除後,人們欣喜地發現,鳳凰河道改造一新,街面地刻《大人賦》《長門賦》、柱子浮雕《美人賦》與三枚司馬相如大名和名句的篆字石章奪人眼目。廣場東口八米高的青年司馬相如銅雕氣宇軒昂,他右手執卷置於身後,左手拂袖迎風,衣袂飄飄,超塵脫俗。
  • 司馬相如的詩有哪些?司馬相如的詩詞全集7首
    兩漢詩人司馬相如,司馬相如(約公元前179年—前118年),字長卿,漢族,巴郡安漢縣(今四川省南充市蓬安縣)人,一說蜀郡(今四川成都)人。西漢大辭賦家。司馬相如是中國文化史文學史上傑出的代表,是西漢盛世漢武帝時期偉大的文學家、傑出的政治家。
  • 司馬相如:靠女人登上仕途,又移情別戀
    司馬相如司馬相如喜歡讀書,擅長作漢賦,詞賦寫的特別好,漢武大帝就非常喜歡相如賦。梁王也慕名請司馬相如作賦,相如寫了一篇《如玉賦》相贈,梁王以「綠綺」琴回贈。「綠綺」是一張傳世名琴,琴內有銘文曰:「桐梓合精」。相如得「綠綺」,也是如獲珍寶。他精湛的琴藝配上「綠綺」絕妙的音色,使「綠綺」琴名噪一時。後來,「綠綺」就成了古琴的別稱。
  • 司馬相如13字休書: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百千萬,妻子回一詩更牛
    其中,漢武帝時期的司馬相如便是如此。他用僅僅十三個字的休書,放棄了自己的糟糠之妻。司馬相如與卓文君的愛情所謂詩詞歌賦,其中的賦也是我國文化中一顆璀璨的明星。漢代時的賦剛剛興起,而其奠基人就是司馬相如。在近代,魯迅先生也曾稱讚過司馬相如所寫的賦。可這樣一個著似風度翩翩,文採出眾的人,竟然辜負了自己的糟糠之妻。
  • 家徒四壁卻被富家千金倒追,司馬相如憑什麼成為人生贏家?
    浪漫又有思想的司馬相如 思想、文化方面的代表人物,第一個就要講司馬相如。在史記中他受到司馬遷的推崇,以至於惜墨如金的司馬遷在這本皇皇巨作中,用最多的篇幅為司馬相如立傳,並且全文收錄了他的八篇文章和賦,摘錄文字遠超司馬遷對自己的敘述,這種現象在司馬遷的著作中絕無僅有。
  • 司馬相如為何備受司馬遷推崇?
    在獨一無二的《史記》中同樣佔據獨一無二位置的《司馬相如列傳》,顯得尤為醒目。  「讓文學家進入正史,司馬遷是歷史上第一人。《史記》中有兩篇文學家的記載,一是《屈原賈生列傳》,另一篇就是《司馬相如列傳》。屈原和賈誼合為一篇,司馬相如則是專篇專章,其地位可見一斑。」馬平如是說。
  • 「辭賦之宗」司馬相如的蓉城印記
    如果你有幸回到約公元前179年,生於蓬安、長於成都的司馬相如會帶你在成都、邛崍、南充市蓬安縣等地遊玩,或許他會告訴你:「這些地方,見證了我的人生。」   司馬相如(約公元前179年~公元前118年),字長卿,中國文化史上著名的文學家,漢代卓越的政治家,漢代蜀學的開拓者,巴蜀文化的傑出代表。
  • 「賦」是什麼格律?大學教授:非詩非文,讀司馬相如一篇足矣
    我們讀古人的作品,讀的最多的是詩詞,接觸最少的是賦,甚至對賦的格律了解的也很少。這是為什麼呢?說到底,一是傳世作品少,二是文體結構繁雜自然喜歡的人也少。但是作為一種國學,我們還是應該去了解一下它的來龍去脈,盛衰幾何。「賦」,起源於兩漢,盛於六朝,所以又叫漢賦。
  • 司馬相如:茂陵多病後,尚愛卓文
    司馬相如在離世後的兩千多年裡爭議不休。先說同時代的揚雄、班固等人,他們無疑將司馬相如視為文學楷模、一代辭宗;而唐代的張祜、清代的王世貞,也是吹捧不斷;就是到了民國,魯迅在讚美司馬遷的同時,也不忘將司馬相如帶上。可見,每一個時期他都是有粉絲的。既然有了粉絲,自然也招黑粉。黑粉群中的代表人物就是蘇軾。這樣一來倒恰恰應了句話:任何偉大的人物都不是完美無瑕的。
  • 司馬相如爆炒高手,漢武帝贊《子虛賦》時,直說:且慢
    據說原名叫犬子,後因仰慕戰國時名相藺相如而改名相如。少時喜歡讀書練劍,20多歲用錢換了個漢景帝的武騎常侍,這官說白了,也就是陪皇帝打獵玩玩而已,很不得志。最風光的是漢武帝時,司馬相如被任命為中郎將,持節出使西南夷,為開發西南邊疆作出了貢獻。司馬相如揚名的還是其才氣和漢賦,生活伴侶才女卓文君也為其增色不少。
  • 從私奔到丁克,渣男司馬相如與心機女卓文君的愛情真的幸福嗎?
    後世的人們常用感動來解釋司馬相如收到卓文君《白頭吟》之後的回心轉意,然而設身處地地為司馬相如想一想,他還有別的選擇嗎?這封書信倘若真的只是寄給司馬相如的私信,怎麼可能會榮登後世八卦新聞榜單前列,毫不誇張地說,這簡直是一封傳得沸沸揚揚的戰書,你司馬相如想出軌不是?
  • 文化素養|漢賦四大家都有誰?
    空想沒用的,今天小萌就陪大家一起,從頭梳理一遍教資考試中,文化素養高頻考點~漢賦四大家是指司馬相如、揚雄、班固、張衡四人。這四人都有多篇代表性的名篇傳世,在當時及後世文壇影響深遠,是漢大賦的最高成就者,標誌著漢大賦的內容、風格的成熟。司馬相如(公元前179年-公元前118年):字長卿,蜀郡成都人,西漢辭賦家。被譽為「漢賦第一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