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期讀寫計劃報名通道已開啟
公眾號對話框回復「暑期讀寫計劃」或點擊文末「閱讀原文」,即可報名參加
新課標語文課題組:呂曉冬
中學高級教師,海澱區骨幹教師。
千金縱買相如賦,脈脈此情誰訴?
——司馬相如的「賦」是否真的價值千金
「千金縱買相如賦」出自辛棄疾的詞《摸魚兒》,其整句是「長門事,準擬佳期又誤。蛾眉曾有人妒。千金縱買相如賦,脈脈此情誰訴。」
據說漢武帝的皇后陳阿嬌先得寵幸,後來失寵被廢,貶居長門宮。陳氏聽說司馬相如的文章天下最工,便送去百斤黃金,求得一篇《長門賦》。後來漢武帝看到此賦,有所感悟,陳皇后再度承寵。辛棄疾此處來了個大膽生發,運用了文學的誇張手法,把故事中的「百斤」說成「千金」,藉此來誇大體現司馬相如「賦」的價值。但司馬相如的「賦」到底值不值千金呢?
首先若是換得陳皇后再度被君王寵幸,那麼花銷千金也是值得的。另外我們借《史記·司馬相如列傳》的內容分析如下。
《史記》中寫:一天,武帝讀《子虛賦》,說:「我偏偏不能與這個作者同時。」侍從說:「我的同鄉人司馬相如自稱,是他寫了這篇賦。」武帝很驚喜,就召來相如詢問。相如說:「有這件事。但是,這賦只寫諸侯之事,不值得看。請讓我寫篇天子遊獵賦,賦寫成後就進獻皇上。」《上林賦》完成後,賦的最後一章主旨由天子遊獵歸結到節儉上去,藉以規勸皇帝。司馬相如「賦」中高超的表現手法和高遠的見解打動了漢武帝。
後來《大人賦》寫成,漢武帝大悅,「飄飄有凌雲之氣,似遊天地之間意。」贏得君王的賞識,對於古代士人而言,能獲得君王的誇讚是至高的獎賞,更何況,這為後來司馬相如展現自己的政治才幹奠定了基礎。可以說司馬相如的政治成就既由其文才引出,也由其文才成就。這份榮耀又豈是千金可以換得?
①據《西京雜記》記載:司馬長卿賦,時人皆稱典而麗。雖詩人之作不能加也。揚子云(雄)曰:「長卿賦不似從人間來。其神化所至邪。」揚雄也是漢賦大家,學司馬相如的「賦」而不能達到他的水平,所以很佩服他的才華。
②《史記》中,專為文學家立的傳只有兩篇:一篇是《屈原賈生列傳》,另一篇就是《司馬相如列傳》,並且在《司馬相如列傳》中,司馬遷全文收錄了他的三篇賦、四篇散文,以至《司馬相如列傳》的篇幅大約相當於《賈生列傳》的六倍,是《史記》130篇中篇幅最長的一篇。由此即可看出司馬相如和他的「賦」在太史公心目中的重要地位。
③《史記》記載「時時著書,人又取去,即空居」,基本上是稿約不斷,而稿酬,也可謂天價。漢武帝也是他的忠實讀者,在司馬相如重病之中,害怕再也讀不到他的文章了,於是派他的專使所忠,到他的家裡去,準備「悉取其書」,可是連皇帝也是因為司馬相如生前贈書,才得以取得一篇《封禪書》,可見司馬相如文章在當時受歡迎的程度了。
從普通人到文學家到皇帝,不同層次、地位之人,都對其文章懷有敬佩進而加以收藏,可見司馬相如是當時最紅的作家,擁有最廣泛的粉絲群。
①賦是繼《詩經》《楚辭》之後,在中國文壇上興起的一種新的文體。在漢末文人五言詩出現之前,它是兩漢四百年間文人創作的主要文學樣式。而司馬相如是漢賦的奠基人,司馬相如的《子虛賦》《上林賦》在許多方面都超越前人而成為千古絕唱,是漢賦的典範之作,也成為後代賦類作品的楷模。司馬相如也被林文軒、王應麟、王世貞等學者稱為「賦聖」。
②魯迅在《漢文學史綱要》中將司馬相如和司馬遷放在一起作專節介紹,並指出:「武帝時文人,賦莫若司馬相如,文莫若司馬遷」。
由以上來看,司馬相如的賦於當時、於後世影響都很深遠,成為不可多得的文學精品,成為一個時代文學作品的標識,其思想性,文學性得到後世推崇,它的價值又怎能用區區千金來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