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秦賦:周天子投降,異人運九鼎歸國丟了一鼎,嬴稷說此乃是神物

2020-12-22 小夢電影吧

正在熱播的大型歷史劇《大秦賦》,開播後受到很多歷史迷的喜歡。這部大製作的電視劇主要講述了在戰國晚期,七國割據,戰亂頻發,其他六國戰力低下,唯秦國獨強,天下統一的形勢逐漸出現,而真正帶領秦國掃除六合的始皇帝嬴政,還在遭受他人生中最苦難又沒有選擇的日子。

嬴政的父王嬴異人在趙國為質,秦趙兩國開戰時,他被呂不韋搭救逃離了趙國,因受到趙國士兵的追殺,不得已丟下了愛妻趙姬與兒子嬴政,最後嬴政死裡逃生,才回到鹹陽,接近權力中心,統一天下後,建立了史上第一個中央集權的國家。

這部劇製作可謂是所有歷史劇中,最大氣,最還原的一部。追劇時,我們可以看出秦國的百萬雄兵,氣勢磅礴,細節不僅體現在士兵人數上,還有兵器,投石機,攻打邯鄲城時用的雲梯,一幕幕真實場景的出現,看的觀眾們個個熱血沸騰。

這更新的劇情中,嬴異逃回鹹陽,在呂不韋的幫助下成為安國君嫡子。然而落敗的周朝在戰國晚期,已經分裂成東西兩周。西周為正統,當時秦國因邯鄲之戰損失慘重,準備修養身息。周天子卻號令諸侯國聯合攻打秦國,秦昭襄王嬴稷趁機讓軍隊繞過直逼西周天子所在都城洛邑,接連破城數座,西周天子被困,其他五國只能放棄攻秦,秦國趁機提出讓西周割地三十六座城池,並送象徵王權的九鼎,才會撤兵。

因其他五國忌憚秦國,不願互相派兵援助,周天子最後只能妥協,被迫獻出城池人口,並將象徵王權的九鼎也讓了出去。導致延續長達八百多年的周王朝徹底結束。秦王嬴稷派嫡孫嬴異人與大將軍贏摎一同運送九鼎回鹹陽,結果途中天象異常,大將軍贏摎病重,嬴異人也臥床不起,九鼎之一的豫州鼎不慎落入泗水,等大軍回到鹹陽秦王得知後,並沒有派兵去打撈,他說九鼎是神物,象徵王權有靈性,失而不得復取,且有八鼎足夠了,又讓人立即將鼎送入太廟。

九鼎作為王權的象徵,歷史中也有記載。在夏朝時,大禹建立「國家」,為了九州安定,將各州的名山大川鑄刻在鼎上,形成九鼎,所以就有了後來功臣名將口中的問鼎天下,王權集中和天下統一。所以秦王才迫不及待的想要得到他,因為這也體現出了普天之下莫非王土,而率土之兵莫非王臣。

當然看到這裡彈幕也有人說,豫州鼎落入泗水是不是預示了秦國最終走向滅亡,因為漢高祖劉邦就出生與沛縣泗水,當然這些都是別後人神化了,在歷史課上我們都學到過,秦因二世而亡,主要是繁重的徭役,苛捐雜稅,才有了百姓起義。

歷史上豫州鼎有沒有落入泗水,並沒有記載,只有《史記》中說,九鼎確實存在過,只是作為文明的象徵,文化的承載。也有記載周武王用它來祭祀,還有記載說,凡一鼎需九萬人才能搬動,但沒有考據,大家如果知道的話,可以留言互相討論。

相關焦點

  • 《大秦賦》九鼎是什麼意思解析 九鼎缺一缺少的是哪個
    《大秦賦》中秦王稷秦王稷命令嬴異人運送九鼎入秦,「九鼎」意味著權威,誰能獲得「九鼎」就能成為天下的共主,但是最後「九鼎」只取回了8鼎。那麼《大秦賦》九鼎是什麼意思?九鼎缺一缺少的是哪個?  《大秦賦》九鼎是什麼意思  九鼎分別是豫州鼎、冀州鼎、青州鼎、徐州鼎、兗州鼎、雍州鼎、荊州鼎、梁州鼎、并州鼎等九鼎,象徵著天下九州。
  • 《大秦賦》:豫州神鼎落泗水 九州一統難長久 九鼎是否真的存在?
    在期待中,《大秦帝國》終於迎來最終系列「天下」,即《大秦賦》。一口氣追了6集,開篇就是「鴻篇巨製」之感,只能說這部劇,種草了。第4集中,秦國逼迫周天子周赧王將全部的36座城池歸於秦地,奪走了王權的象徵——九鼎。然而在運往鹹陽的過程中,九鼎之一的豫州鼎掉落泗水之中,未能成功打撈。豫州鼎在劇中被一筆帶過,然作為河南本土人,特意查了一下「豫州鼎」。
  • 大秦賦:秦昭襄王滅周取九鼎與鹹陽,那麼如今九鼎又在何方?
    在熱播的電視劇《大秦賦》中,秦昭襄王五十一年,西周君舉天子旗號合縱攻秦。劇中九鼎周天子號令諸國,合縱五十萬大軍伐秦。秦昭襄王命贏摎二十萬兵馬直撲天子國都洛邑,破解合縱連軍。秦昭襄王答應西周君的求和,但必須獻出轄下三十六座城池及土地、人口,周天子仍可居住洛邑。後由公子子楚和將軍贏摎水運九鼎回鹹陽。劇情中九鼎運至泗水時豫州鼎不慎落入水中,只運得八鼎回鹹陽。那么九鼎後來都去哪了呢?
  • 《大秦賦》嬴稷是誰演的?嬴稷和嬴政是什麼關係?
    《大秦賦》當中的嬴稷,也就是歷史上非常有名的秦昭襄王,也就是秦始皇的曾祖父,在《大秦賦》劇情中也有出現,而這位歷史上秦國非常有名的秦王,在秦國統一的過程中,也是起到了非常大的作用的。那麼《大秦賦》當中的嬴稷又是誰演的呢?嬴稷最後又是怎麼死的,嬴稷在秦國統一的路上又做過些什麼呢?
  • 《大秦賦》中,秦國滅掉西周,又滅東周,東西周為何會同時存在?
    近期,《大秦賦》持續熱播,這部劇以秦始皇嬴政的成長為主線,給觀眾展現了波瀾壯闊的戰國史。據悉,這部劇先後搭建了1000多個場景,力求最大限度地還原歷史畫面。劇中,先後出現了四代秦王,分別是嬴稷(昭襄王)、嬴柱(孝文王)、嬴異人(莊襄王)、嬴政(秦始皇)。
  • 《大秦賦》:分不清周天子東周西周君遭鄙視,原來戰國末年有兩周
    當筆者得知,《大秦賦》初播之時,便激動了一把:《大秦賦》作為大秦帝國系列的最後一部《大秦帝國之天下》觀感很贊,演員基本上都是演技滿滿的老演員,比如段奕宏、辛柏青、鄔君梅、李乃文、張魯一等。畢竟不用看小鮮肉小花旦的拙劣表演,心情自然會舒服很多,再加上這部劇,製作精良,令人忍不住感嘆,2020年快結束了,終於有一部良心劇可以入眼了。
  • 《大秦賦》:分不清周天子東周君西周君遭鄙視,原來戰國末年有兩周
    最近,史詩級歷史劇《大秦賦》正在熱播,在網上引發廣泛討論。 愛看歷史劇的人自然不會錯過這部劇。當得知《大秦賦》初播之時,便激動了一把: 《大秦賦》作為大秦帝國系列的最後一部《大秦帝國之天下》觀感很贊,演員基本上都是演技滿滿的老演員,比如段奕宏、辛柏青、鄔君梅、李乃文、張魯一等。畢竟不用看小鮮肉小花旦的拙劣表演,心情自然會舒服很多,再加上這部劇,製作精良,令人忍不住感嘆,2020年快結束了,終於有一部良心劇可以入眼了。
  • 大秦賦:秦昭王失一鼎,秦始皇撈上來沒?為何漢畫中頻見泗水撈鼎
    導言:在大秦賦中,秦昭襄王打的周王室不僅毫無還手之力,而且還取其宗廟九鼎,運往鹹陽城,但途中卻不慎將豫州鼎落入了泗水之中,那麼後來的秦始皇撈上來沒?
  • 「一言九鼎」指的是什麼?九鼎最後去了哪裡?
    電視劇《大秦帝國》中,秦武王嬴蕩巡遊東周國都洛陽,在周天子王畿看到了天子九鼎,欲將其遷徙到秦都鹹陽,因為遷徙九鼎意味著遷徙周天子,並親自舉起其中的龍紋赤鼎,最終全身骨骼盡碎,口吐鮮血,不久後絕臏而死。天子九鼎到底是何物?
  • 《大秦賦》這些冷知識可比劇情有意思多了
    古裝歷史劇《大秦賦》正在熱播中,作為《大秦帝國》系列的收官之作,這部劇掀起了大秦粉的狂歡。然而劇情有些偏重於宮闈之亂,也引起不少觀眾的反感,其實這樣的歷史劇還是應該尊重歷史,這樣觀眾們可以一邊看一邊查歷史資料,不僅可以通過看劇了解到真實的歷史,還可以學到一些歷史冷知識。
  • 《大秦賦》中,周天子為何說秦國的先祖「秦嬴」是養馬的家奴?
    在最近熱播的《大秦賦》裡,秦昭襄王派大軍攻打周天子王畿,並且取回了象徵天子的「九鼎」。 而最後一任周天子周赧王仰天大罵,說「秦嬴」是養馬的家奴。 秦國不是諸侯嗎?與周王室是國與國的關係。
  • 大秦賦中的老戲骨:許還山扮荀子形神兼備,王慶祥飾嬴稷不怒自威
    張魯一、辛柏青、段奕宏、鄔君梅共同出演的《大秦賦》播出後,網上的話題討論度很高。大製作、大場面的呈現無疑是這部劇的看點,而眾多實力派老戲骨的加盟,更為這部《大秦賦》增添了不少厚重感。那麼,今天很哥就為大家介紹兩位劇中的戲骨演員,一位是扮演荀子的許還山,一位是飾演嬴稷的王慶祥。 1、許還山—劇中扮演荀子,曾在《慶餘年》裡飾演莊墨韓,83歲
  • 《大秦賦》一對活寶:西周君與東周君,為何周朝同時有兩個君?
    《大秦賦》熱播,有兩個人物堪稱一對活寶,讓人印象深刻,一個是西周君,一個是東周君。兩人年紀差不多大,性格特點也極其相似,都是:倚老賣老,不自量力又十分天真。這個西周君,一大把年紀了,頭髮、鬍子都白了,卻犯了個這樣愚蠢的錯誤,為徵伐秦國,大軍盡出,卻將老巢丟在後方。這就相當於一個人雙拳打出,卻將胸膛暴露給敵人,多危險啊!當聽到秦軍殺向洛陽,西周君驚呆了,立即與六國聯軍回援洛陽,可是已經晚了,秦軍已將洛陽重重圍困,洛陽之命運,已全在秦軍掌控之中。
  • 從《羋月傳》到《大秦賦》,略說秦國強盛之路
    電視劇《大秦賦》演繹了統一中國的秦始皇嬴政,孫儷主演的《羋月傳》說的也是秦朝的事。羋月的原型是秦惠文王的嬪妃羋八子,她是秦始皇曾祖父秦昭襄王嬴稷的母親,歷史上有名的宣太后。秦朝的前身是秦國,君主稱為公和王,秦朝時稱為皇帝。
  • 《大秦賦》中周天子,曾經坐擁天下,混到蝸居河南,到底怎麼回事
    曾經不怒自威的周天子 熱播劇《大秦賦》中,公子異人出兵滅掉了西周君,呂不韋又出兵滅掉了東周君。那麼周為何有西周君、東周君兩個國君?平王死後,因為此問題,周、鄭之間起了衝突,鄭國甚至侵擾王都,割掉了周在溫地的麥子。最終,周王室都沒能如願取消鄭國卿士的位子。這個事情標誌著一個重大的轉變,那就是周天子的尊嚴已經受到了諸侯國的挑戰,不再像西周時那樣唯我獨尊,人人敬畏。最終,因為卿士的問題,在周桓王時,周、鄭之間爆發了戰爭,但王室戰敗,尊嚴稀碎。
  • 《大秦賦》背景:都東周了,為啥還有西周公,是不是編劇搞錯了?
    我老婆在看大秦賦的時候,問了我這麼一個問題。作為一個歷史愛好者,此時自然要顯擺一番。我可喜歡老婆看歷史劇了,總顯得我很博學^_^。首先說的是西周公,明顯是個公爵,不是王。而此時朝代還是周,如果西周公是周王朝的國君,自然是王。
  • 秦始皇「泗水撈鼎」不是神話,撈一鼎還是撈九鼎
    九鼎在這樣的背景下應運而生,相傳鼎上雕刻著各種神秘的紋飾,是寶器,也代表著權利,更是國家的象徵。根據《周禮》記載,周天子用「九鼎八簋」,諸侯用「七鼎六簋」。隨著西周滅亡,禮崩樂壞,導致許多諸侯採取了高規格的禮器組合。考古資料早已證實九鼎的說法,如1966年,京山蘇家壠出土了帶有「曾侯」字樣的鼎、簋,鼎高約36釐米,重約20公斤。簋高約32釐米,重約13公斤。
  • 周天子怒斥秦國,《大秦賦》這幕太戳心!500年東周何以難復興?
    在最近熱播的電視劇《大秦賦》中,很多人被這一幕給戳心了!在第四集中,秦昭襄王嬴稷派遣大軍攻打周天子所在的都城洛邑,因為實力上的巨大懸殊,周王室根本無力抵抗,其他諸侯國又因忌憚秦國而不願派兵援助。然而罵完之後,周赧王也只能乖乖交出象徵天子的「九鼎」,自此周王朝宣告結束!
  • 在古代大禹為什麼要造九鼎?九鼎為什麼會象徵著國家政權?
    ▲春秋形勢圖 楚莊王當然不是一個單純的好奇寶寶,只是想了解下九鼎的大小輕重。從王孫滿的回答中,我們不難看出,九鼎乃是國家的象徵,它的遷移代表著政權的轉移。由此,楚莊王的問鼎,透露的是他欲取周而代之的野心。
  • 一分鐘告訴你《羋月傳》中羋月和《大秦賦》中的秦始皇的關係
    幫助秦國強大的商鞅秦惠文王死後的他的長子嬴蕩繼位為秦武王,秦武王力氣很大,身邊也有一群耍力氣的跟班,秦武王時代進攻韓國,並一路打到了周朝的都城洛陽,秦武王在身邊跟班的教唆下試圖舉起象徵著周王室權力的九鼎,結果直接給把自己幹骨折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