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床試驗安全性事件報告流程(試行)

2021-02-24 北京朝陽GCP平臺
1.研究者向申辦方報告嚴重不良事件(以下簡稱「SAE」)

除試驗方案或者其他文件(如研究者手冊)中規定不需立即報告的SAE外,研究者應當立即向申辦者書面報告(原則上24小時內)。如申辦者對於研究者向其報告SAE另有時限要求,應有書面約定。

SAE報告模板及其相關填寫要求可參考CCHRPP《臨床試驗安全性報告工作指引(試行版)專家共識》。

(1)遞交流程:研究者籤字後,將掃描件上傳至CTMS系統的安全性事件報告模塊(網址:http://124.205.55.145:8088,上傳路徑:基本信息→文檔管理→安全性事件報告)。①SAE列表(包括但不限於:中心名稱、受試者鑑認代碼、SAE疾病診斷、SAE情況、與試驗藥物的相關性、發生時間、報告時間、SAE來源(包括:本院、外院、其它來源))。掃描要求:按以上文件順序掃描合併成一個PDF格式文件。(3)遞交時限:本院發生的SAE,由CRA協助研究者在獲知的15個工作日內上傳;外院及其他來源SAE在獲知的30個工作日內上傳。1.申辦者對安全性事件的數據收集應符合2020年版GCP及《藥物臨床試驗期間安全性數據快速報告標準和程序》的相關要求。2.申辦者收到任何來源的安全性相關信息後,均應當立即分析評估,包括嚴重性、與試驗藥物的相關性以及是否為預期事件等。3.申辦者在評估事件的嚴重性和相關性時,如果與研究者持有不同的意見,特別是對研究者的判斷有降級的意見(如:將研究者判斷為相關的事件判斷為不相關),必須寫明理由。在相關性判斷中不能達成一致時,其中任一方判斷不能排除與試驗藥物相關的,也應快速報告。1.遞交流程:申辦者遞交研究者,經研究者審核籤字,遞交倫理後,將相關文件一併掃描上傳至CTMS系統(同SAE上傳路徑)。(2)SUSAR列表(包括但不限於:中心名稱、受試者鑑認代碼、SUSAR名稱、發生時間、SUSAR的嚴重性、與試驗藥物的相關性、報告時間等信息)。掃描要求:按以上文件順序掃描合併成一個PDF格式文件。文件命名:SUSAR+項目歸檔號+PI+項目簡稱。

報告時限應當遵循《藥物臨床試驗期間安全性數據快速報告標準和程序》要求,即:

(1)對於致死或危及生命的非預期嚴重不良反應,應在首次獲知後儘快報告,但不得超過7天,並在隨後的8天內報告、完善隨訪信息。(2)對於非致死或危及生命的非預期嚴重不良反應,應在首次獲知後儘快報告,但不得超過15天。(3)申辦者在首次報告後,應繼續跟蹤嚴重不良反應,以隨訪報告的形式及時報送有關新信息或對前次報告的更改信息等,報告時限為獲得新信息起15天內。(4)申辦者從其它來源獲得的與試驗藥物相關的非預期嚴重不良反應及其他潛在嚴重安全性風險的信息也應當向機構備案。無論境內、境外的個例安全性報告及其他潛在嚴重安全性風險報告均應採用中文報告。

快速報告開始時間為臨床試驗批准日期/國家藥品審評機構默示許可開始日期,結束時間為國內最後一例受試者隨訪結束日期。

涉及死亡事件的報告,研究者應當在獲知的24小時內向申辦者和本中心倫理委員會書面報告。SUSAR中的死亡事件報告,除符合SUSAR的一般要求外,研究者還應當向申辦者和倫理委員會提供其他所需要資料,如屍檢報告和最終醫學報告。

研發期間安全性更新報告(Development Safety Update Report,以下統稱:DSUR)的主要目的是對報告周期內收集到的與在研藥物(無論上市與否)相關的安全性信息進行全面深入的年度回顧和評估。

1.申辦者需要將DSUR有關信息通報給所有參加臨床試驗的研究者及其所在臨床試驗機構、倫理委員會。2.DSUR的具體撰寫與遞交要求,需參照ICH-E2F及CDE《研發期間安全性更新報告要求及管理規定》。3.報告時限參照ICH-E2F及CDE《研發期間安全性更新報告要求及管理規定》,進行年度報告遞交,原則上報告周期不超過一年。4.遞交機構方式:將相關文件上傳至CTMS系統(同SAE上傳路徑),文件命名:DSUR+項目歸檔號+PI+項目簡稱。

相關焦點

  • 太美醫療科技全程助力,《臨床試驗機構SAE/SUSAR報告管理流程...
    前言:6月19日,由CCHRPP牽頭、RDPAC和太美醫療科技共同參與組建的聯合專家工作組起草並發布了《臨床試驗安全性報告工作指引(試行版)》,隨後引發了近萬名行業同仁的關注與討論。
  • 太美醫療科技:建立信息化溝通平臺,有效管理臨床試驗安全性報告
    2020年7月1日,新版GCP的正式實施,國內臨床研究領域最具綱領意義的管理規範塵埃落定。為配合新版GCP的施行,2020年6月19日,CCHRPP與RDPAC聯合發布了《臨床試驗安全性報告管理工作指引(試行版)》(以下簡稱"指引"),旨在提供新政之下臨床試驗安全性信息管理的落地執行方法和行為標準。《指引》發布後,引起行業的廣泛關注和熱論。
  • 《特殊醫學用途配方食品臨床試驗質量管理規範(試行)》解讀
    為規範特殊醫學用途配方食品臨床試驗研究過程,保證臨床研究結果的科學性、可靠性,保護受試者的權益並保障其安全,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安全法》及其實施條例、《特殊醫學用途配方食品註冊管理辦法》,食品藥品監管總局制定頒布了《特殊醫學用途配方食品臨床試驗質量管理規範(試行)》(以下簡稱《規範》)。
  • 新冠肺炎疫情期間藥物臨床試驗管理指導原則(試行)公布
    7月14日,CDE發布《新冠肺炎疫情期間藥物臨床試驗管理指導原則(試行)》,即日起施行。具體內容如下:指導原則(試行)新冠肺炎疫情期間的藥物臨床試驗面臨諸多困難和挑戰。藥物臨床試驗從啟動、實施到完成研究報告均需要一些特殊考慮。
  • 《新冠肺炎疫情期間藥物臨床試驗管理指導原則(試行)》發布
    指導原則(試行) 新冠肺炎疫情期間的藥物臨床試驗面臨諸多困難和挑戰。臨床試驗期間記錄的原始文件應完整保存,除正常記錄受試者的各類試驗相關信息外,因疫情原因導致受試者的任何與試驗相關的方案偏離、退出或終止試驗、安全性信息等均應按照GCP中原始文件的要求進行記錄、修改和報告。
  • GCP 稽查國際指南:臨床試驗中心稽查
    根據情況,審閱文件應包括:• 藥物安全計劃及安全性報告 (例如:CIOMS)• 重要溝通記錄(安全信息相關、方案違背或重要決定)• 研究者資質證明文件(例如:簡歷、行醫執照、財務聲明(如適用))如果以上任何文件不是紙質版,例如電子病歷報告表或電子臨床試驗保存文件(eTMF),確保稽查員有審閱權限非常重要。稽查員可以申請自己的審閱權限,也可以參考並審閱列印的文件。
  • 國家藥監局發布關於預防用疫苗臨床試驗不良事件分級標準指導原則...
    近期國家藥監局發布關於預防用疫苗臨床試驗不良事件分級標準指導原則的通告,本指導原則提供的疫苗臨床試驗不良事件的分級指標包括兩部分,第一部分為臨床觀察指標,包括接種部位(局部)不良事件、生命體徵和非接種部位(全身)不良事件;第二部分為實驗室檢測指標(包括血液生化、血液常規、尿液常規等)。
  • 滅活疫苗入臨床試驗 專家稱安全性不及重組疫苗
    來源:時代周報滅活疫苗入臨床試驗 專家稱安全性不及重組疫苗新冠病毒疫苗又有了新突破,中國兩款滅活疫苗獲批進入臨床試驗。據新華社4月14日消息,我國兩款新冠病毒滅活疫苗獲得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一二期合併的臨床試驗許可,相關臨床試驗同步啟動。
  • 《免於進行臨床試驗的體外診斷試劑臨床評價資料基本要求(試行...
    2017年11月3日發布了《免於進行臨床試驗的體外診斷試劑臨床評價資料基本要求(試行)》,自發布之日起施行。一、背景情況根據體外診斷試劑產品的特點,2014年發布的《體外診斷試劑註冊管理辦法》(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令第5號)第二十九條明確規定,無需進行臨床試驗的體外診斷試劑,申請人或者備案人應當通過對涵蓋預期用途及幹擾因素的臨床樣本的評估、綜合文獻資料等非臨床試驗的方式對體外診斷試劑的臨床性能進行評價。
  • 國家藥監局發布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治療藥物臨床試驗指導原則(試行)
    中國質量新聞網訊 12月20日,國家藥監局官網發布通告稱,為指導和規範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治療藥物臨床試驗,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組織制定了《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治療藥物臨床試驗指導原則(試行)》,現予發布。
  • 實用|臨床試驗監查員的工作程序、技巧與SAE
    9、病例報告表填寫:不能用塗改液,最好用黑原子筆,病歷號不變,患者姓名首字母縮寫,數據不能空格,NK不明確,NA不適用。(一)SAE:任何藥物劑量下發生的未預期的不良事件,患者需要住院或延長住院時間,導致嚴重或永久不良事件。(三)報告時限:24小時內報申辦者,申辦者7-15天內報告衛生部門。
  • CDE文章:關於MSCs治療COVID-19臨床試驗的幾點考慮|幹細胞|安全性|...
    上述略顯矛盾的研究結果提示,MSCs 在ARDS患者中的作用需要更多、更嚴格設計的臨床試驗加以觀察。國內開展的一項納入 12 例 ARDS患者的隨機對照試驗探索了同種異體脂肪來源間充質幹細胞的安全性和可行性。結果表明,輸注 MSCs 的安全性良好。
  • 統計|臨床試驗數據分析要點
    安全性和耐受性的主要數據通常包括臨床化學和血液學的實驗室測試(如WBC、SGPT),生命指徵和體檢(如血壓、ECG),臨床不良事件(疾病、體徵和綜合症)。發生嚴重不良事件和因不良事件中斷治療對於註冊是特別重要的數據。  臨床試驗中使用共同的不良事件編碼詞典特別重要。
  • 中國科學家完成基因編輯T細胞的I期臨床安全性試驗
    中國科學家完成基因編輯T細胞的I期臨床安全性試驗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0/4/29 10:25:07 四川大學You Lu等研究人員報導了CRISPR編輯的T細胞在難治性非小細胞肺癌患者中的安全性和可行性。
  • 分享|臨床試驗數據管理工作的主要內容
    :核查入組、隨訪日期之間的順序判斷依從性情況;邏輯核查:相應的事件之間的邏輯關聯來識別可能存在的數據錯誤;範圍核查:識別在生理上不可能出現或者在研究人群的正常變化範圍外的極端數值;數據管理人員應對方案中規定的主要和次要有效性指標 、關鍵的安全性指標進行充分的核查以確保這些數據的正確性和完整性。
  • 權威報告:運用基於風險的監查 讓臨床試驗質量審核更高效
    SDV是臨床試驗監查的基本事實核查過程,通過對病例報告與原始來源進行交叉核查,確認數據的準確性,確保試驗可以重複。SDR與SDV不同,不涉及對病例報告表的檢查。SDR涉及到審查源文件記錄與方案合規性,相關方面必須確保關鍵流程與源文件記錄充分,符合藥品臨床試驗規範(GCP)要求。
  • 國際臨床試驗日丨臨床試驗到底是不是當「小白鼠」?
    其實,這一天還是「國際臨床試驗日」。1747年5月20日,蘇格蘭海軍軍醫James Lind進行了著名的壞血病臨床試驗,開創了臨床試驗的先河。為紀念這一歷史性事件,歐洲臨床研究基礎網絡(ECRIN)聯合美國和加拿大,提議將每年的5月20日定為國際臨床試驗日。
  • 人體臨床試驗受試者的權益保護
    這款被寄予厚望的抗病毒藥物正式進入臨床試驗,首位受藥的是一位68歲的男性重症患者。3月16日,中國工程院院士陳薇團隊研製的重組新冠疫苗,獲批正式進入臨床試驗,研究目的為「評價18至60周歲健康成人接種重組新型冠狀病毒疫苗(腺病毒載體)的安全性和耐受性」,共招募108名志願者。人體臨床試驗的開展為疾病治療和預防帶來新的希望,但受試者身體健康也將面臨不確定風險。
  • 臨床試驗的原則和方法
    制定了關於人用藥品註冊技術各個方面的標準及指導原則,包括ICH的藥品臨床試驗管理規範、快速報告的定義和標準、臨床試驗報告的內容與格式等。  ICH一經發起召開,就得到來自世界各國的廣泛關注和積極響應,WHO對促進國際化標準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 學習|臨床試驗標準操作規程(SOP)到底有的多少個?
    臨床試驗SOP (14個)臨床試驗工作計劃SOP研究機構和研究者篩選SOP研究者手冊撰寫SOP知情同意書和知情同意SOP受試者的入選SOP原始資料記錄SOPCRF的填寫和修改SOP實驗室檢測及質量控制SOP不良事件及嚴重不良事件處理SOP臨床研究藥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