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版魯迅先生簡筆畫教程,可愛成這樣的魯迅先生你肯定沒見過!

2020-12-16 手抄報網

無論是那個一波三折的祥林嫂,還是那個潦倒不堪的孔乙己,又或是那個只知精神勝利的啊Q……

魯迅先生的筆下塑造了太多太多經典的人物形象,作為讀者,我們看得唏噓不已,作為讀者,我們不由得感慨起先生那棄醫從文的奮世的氣魄!

本篇文章,就來教大家畫一畫魯迅先生的Q版簡筆畫,這樣一面的魯迅先生,你肯定沒見過的喲!

1、首先畫出魯迅先生的頭部,眉毛很粗,眼睛斜視著,給他畫上兩撇小鬍子。

2、接著畫出他的身體,穿著長袍,右手拿著一根煙。

3、開始塗色啦,我們先給魯迅先生的頭髮、眉毛、鬍子和腳塗上黑色。

4、再來給他的皮膚塗膚色,長袍塗上深灰色,簡單的魯迅簡筆畫就完成啦!

本篇文章的簡筆畫教程分享就到這裡啦,這麼好的素材教程不收藏起來是要等著發黴嘛,哈哈,記得在評論區留下你的感想和我分享分享哦!

相關焦點

  • 不朽的魯迅先生
    青年魯迅對救國的探索,大體上也經歷了這樣的一個歷程。開始,他希望通過醫學強壯國人的體魄,使我們的民族能夠自立於世界民族之林;但當他看到侵略者屠殺我們同胞時,許多國人竟然成了麻木的「看客」,這使他認識到醫學雖然能醫治人的疾病,卻挽救不了人的靈魂。這個認識使他棄醫從文,走上革命文學的道路。 魯迅在戰鬥的道路上經歷過痛苦和苦悶,在苦苦求索中尋找國家的新的出路。
  • 對魯迅先生的一些評價
    千年來,魯迅先生在天國之下,只有這一個。也許,在中國歷史的發展中,沒有人比得上他了,他是偉大的、崇高的、空虛的英雄戰士、思想先驅和文學巨匠。橫眉冷眼旁觀,俯首甘為孺子牛,這就是他的人生寫照。想念魯迅,敬畏魯迅。
  • 該如何認識你?我們的先生——魯迅
    中年人不以為忤,倒是頗有閒情的翻著文士抄的古碑文,漫不經心地問道:「你抄這些有什麼用?」見等不到回復,又說:「我想,你可以做點文章……」「文章唔,又有什麼用?現在你大嚷起來,驚起了較為清醒的幾個人,使這不幸的少數者來受無可挽救的臨終的苦楚,你倒以為對得起他們麼?」初秋的寒氣因為這個比喻,倒又顯得蕭瑟了幾分。
  • 程小瑩:魯迅先生在我的青春
    在這裡,總會想到魯迅先生在文章裡提到的某一個細節,如看到曬臺,就想起先生的文章中說到他有時和許廣平拌嘴賭氣抱著海嬰到曬臺上睡覺的事情。曬臺在北面。大家就去看曬臺,一邊遙想當年先生抱著孩子在曬臺上的樣子。 「萬家墨面沒蒿萊,敢有歌吟動地哀。心事浩茫連廣宇,於無聲處聽驚雷。」(魯迅:《無題》)這是1934年5月30日,先生在這裡發出的聲音。
  • 魯迅:藤野先生,我永志難忘,藤野:魯迅是誰?不記得了
    魯迅先生的考試成績不錯,就有人懷疑是老師將考試題目洩漏給他,他們的理由就是藤野先生曾經親筆修改過魯迅先生的課堂筆記,有可能在他的筆記本上做了什麼暗示。在當時的一些日本人看來,「中國是弱國,所以中國人當然是低能兒,分數在六十分以上,便不是自己的能力了」。藤野先生肯定不屬於這一類的日本人。
  • 「理工男「魯迅先生
    語文課本上似乎有一個標準答案:魯迅,浙江紹興人,原名周樟壽,字豫才,偉大的文學家、思想家、革命家。老師也會跟學生說起,文學並非魯迅一開始的夢想,他在日本留學期間開始「棄醫從文」。然而,魯迅先生的多識、多才、多藝遠不止如此。他是文學家魯迅,又是設計師魯迅、美術家魯迅.....
  • 走進《我的伯父魯迅先生》,幫你了解魯迅
    這是魯迅先生一生的真實寫照。「為自己想的少,為別人想的多」是身邊人對魯迅先生的評價。這樣一個受人尊敬的偉大作家,在侄女周曄的眼中,又是怎樣的人呢?讓我們走進課文來感受一下吧!第三部分:(第4-13自然段):寫魯迅先生在笑談「鑿壁」中抨擊黑暗的舊社會。第23自然段:點明伯父對勞動人民的同情和關心。第25自然段:主要寫伯父幫助車夫後內心的激憤,憂國憂民之情躍然紙上。
  • 難解的思鄉情結,魯迅先生心向神往的精神家園
    家鄉那場社戲不僅成了先生心目中念念不忘的好戲,亦成了我們心目中心向神往的好戲,那晚的社戲雖然稀疏平常,可是那晚兒時夥伴的天真浪漫,以及當地人六一公公的淳樸和善都是先生這一生美好的回憶。當然,還有那晚吃的豆子,美麗的月色和山景。原來,在先生心目中揮之不去的不僅是那景、那人和那情,更是濃濃的思鄉情結。
  • 朱安說,她是魯迅先生的遺物,魯迅真的沒愛過等他一輩子的朱安嗎
    從小我們就接觸到了魯迅,對魯迅應該有著一個較為客觀且理性的認識,今日我們暫且不來討論魯迅先生的才氣和名聲,單獨來論魯迅身邊的人情世故。魯迅先生身後,一直以來都傳有兩個影響不太好的事情。第一件事就是和親兄弟失合,另外一件事情就是他和朱安的婚姻。
  • 魯迅如果不當作家,還能幹什麼?今天分享一個多才多藝的魯迅先生
    廈大教授合影大家肯定都知道,魯迅先生作為我國近代最了不起的文學家之一,一生筆耕不倦,可以說為中國的文化事業做出了不朽的貢獻。但是很少有人知道,魯迅先生在文學以外的領域,也是多有涉獵,曾經有人說魯迅一生僅僅稿費的收入就足夠他過上富足的生活,但是在稿費以外,魯迅先生還有哪些具體的才能,今天小編就帶著大家一起來看一個,多才多藝的魯迅先生。
  • 你心目中的魯迅先生是個什麼樣的人
    先前突然想起了朱自清先生的《匆匆》,特地在度娘上搜索了當年朱自清先生寫《匆匆》這篇散文時到底是何年?卻不料無意中發現了有篇帖子在討論魯迅先生是否是三流作家。今天暫且不討論魯迅先生到底是幾流作家,只想問問小夥伴們魯迅先生在你們心中到底是個什麼樣的人?
  • 魯迅先生《無常》,鬼神比正人君子可愛,嬉笑怒罵入木三分
    在魯迅的故鄉紹興,這樣的民間戲劇演出有兩類,一是「大班」,二是「目蓮戲」。魯迅說二者的不同在於「前者是專門的戲班子,後者是臨時集合的群眾演員」。 所以一般老百姓,特別是小孩,對這樣的具有參與性的「目蓮戲」是更有興趣的。所以從魯迅的角度,更傾向於這半人半鬼的「無常」。
  • 魯迅先生作品中對兒童觀的解讀
    如今,我們讀魯迅先生的作品,仍具有跨時代的意義!從20世紀20年代初起,魯迅先生作品就開始進入我們熟悉的小學課本之中,自此以後,幾乎每套小學語文課本都會選入一定數量的魯迅作品,其中涉及的作品包括我們熟知的《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故鄉》、《朝花夕拾》《孔乙己》等,這些作品全部採用兒童作為纏訴者,展現童視野裡所見所聞,社會現實,人情世故,魯迅先生的兒童觀也是直接影響了當代兒童成長和教育變化的重要存在。
  • 開口說日語的魯迅,你見過沒?
    這份list,是鼓樓西·櫻桃園書店為你特製的精神食糧套餐,它將包含:一齣好戲,一本好書,一部佳片,一首好歌。 忙碌了一周的你,不妨放慢腳步。希望這些精神食糧,為你的生活,平添一份驚喜與亮色。
  • 【課內學習】走進魯迅先生——七年級下冊課文3《回憶魯迅先生》
    課文簡要介紹這是蕭紅回憶魯迅先生的一篇散文。你在這篇文章中看不到假大空的談話看不到任何華麗詞語的雕琢,看不到讚詞與頌歌。你能看到的,就只有一個慈愛的父親,一個筆輟不耕的中年男作家,一個責任心爆棚的丈夫和大哥。在蕭紅筆下,那個著名的文學家思想家革命家。
  • 魯迅念念不忘的藤野先生,後來到底怎麼樣了?
    1935 年,當時藤野恆彌在讀高中,這天語文老師菅好春老先生叫恆彌過來,交給他一本書,說:「這本新出的書,是中國大文學家魯迅先生的散文集,裡面有一篇寫的人叫藤野嚴九郎,跟你父親的名字一樣。你拿回去問問你父親是不是他。」那年,藤野先生 61 歲。
  • 這裡保留著醫學生魯迅的聽課座位:在仙臺尋蹤魯迅和藤野先生
    位於仙臺的魯迅故居魯迅故居的西鄰是碧水潺潺的廣瀨川,時能聽到海鷗的鳴叫聲。由於年代久遠,這間小樓已呈黑色,與旁邊一家裝修豪華的咖啡館相比,顯得頗為寒磣。即使這樣,當地政府也不加修飾,體現了「維持原貌就是最好的管理」的文物保護理念。
  • 盤點魯迅先生那些永不過時的經典語錄
    魯迅這個名字,相信大多數人都不會陌生。首先,魯迅先生有很多經典文章都被編入中、小學語文課本,猶記得當初在教材上翻出一篇魯迅先生的文章,囫圇吞棗磕磕巴巴的讀了一遍後,猛然發現課後的「背誦全文」字樣,那從心底油然而生的恐懼。
  • 沫若先生用4字罵魯迅,魯迅先生5字回敬,世人笑稱:這就是老郭了
    文/紀布魯迅先生一生罵人無數,其中,要說罵誰最狠?首當其衝的必然是郭沫若,一語雙關「才子加流氓」。老郭被罵實屬活該,誰讓他沒事兒去惹魯迅先生,污衊魯迅先生為資本主義前的封建餘孽。矛盾激化兩人就各自暗中較勁兒,之後的7、8年裡二人未曾見面,但針鋒相對一直也沒停息過。
  • 魯迅先生的愛情:兩個人志同道合,才能走得長久
    說起魯迅,大家都是熟悉的,我們小時候,都學過他的文章,魯迅先生是一個有才華的人,當年他棄醫從文,毅然決然學文,一腔愛國熱血,用筆桿子,喚醒了很多的愛國人士,魯迅先生,對於那個時代的貢獻很多。這樣有成就的人,他的感情生活,一直也是我們關注的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