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門在外,住是一個首要需要解決的問題,千篇一律的酒店往往使人厭倦,鄉村旅遊的興起,民宿應運而生,出門在外的人又多了一個新的選擇。但是對於我這樣一個接受新鮮事物較慢的人來說,對於不了解的東西多多少少有一種抵抗的心理,第一次接觸民宿是在木蘭山下的森林中,沒想到瞬間就愛上了,只因為在這裡我找到了家的感覺。
走進青曦望雲的小院,左側是一間玻璃的透明茶室,裡面不僅有茶桌,還有一些工藝品,右邊是一棟古色古香的二層小樓,小樓一層的入戶大堂是一間大大的玻璃客廳 ,木製的隔斷上有著精緻的木雕,古色古香的味道,進入大門客廳內是一張長條桌,陽光透過玻璃打進室內,明媚又溫馨,和自家的客廳毫無二致。
牆壁上,各種藤蔓植物順牆而上,肆意生長,把小樓裝點得綠意盎然,小院裡石頭的地面上,青磚的臺階上,甚至院中的大樹樹根上都長滿了青苔、哪哪都是歲月的痕跡。牆根處、大樹下,一些瓷質的小豬、陶製及木雕的人物好似隨意地四處擺放,一切都看似隨意,卻又恰到好處,來在這裡沒有住店的感覺,更像是回到了久別的老屋。
屋前的小桌上一把插在酒瓶中的稻穗,生活中最普通的東西在這裡構成了一道靚麗的風景。每一個房間的名字也感覺詩意而溫馨,如絲竹、聽雨、瞻星等等,這些雅致的名字顯示了主人不凡的格調。
屋後如尋常人家的後院一般只是幾株常見的當地植物,青磚鋪就的地面,簡單又樸素,卻讓人忘記了離家的憂愁,大樹下一條鞦韆,不僅孩子喜歡,大人也願意坐上去找一下童年的感覺。
樾和與青曦望雲隔街相望,但這裡卻是另一種風情,如果說青曦望雲是小家碧玉,那樾和就是大家閨秀。樾是樹蔭之意,事實上這裡真的是一個森林中的家,一進門是一個大大的庭院,石板鋪就的小路直通山中的森林,滿眼望去,眼前是一片綠色。
順著山勢修建的小屋,修建時遵循了尊重自然的法則,最大可能保留了原有的樹木,所以在這裡可以看到樹木從屋簷中穿出的現象,這裡是人與自然和諧的典範,體現的是天人合一的理念。
一個上了有點年頭的舊石槽,一株金錢草在裡面葳蕤生長,這種喜水又容易養活的小植物卻能很好地裝扮庭院。隨處可見的小花小草與周圍的茂密大樹相得益彰,有一種曲徑通幽處,禪房花木深的意境。
屋前的森林中有一個小小的水塘,一條木製棧道直通水塘的中央,中間一個小几,坐在蒲團上與朋友下棋、品茗,是不是很愜意。水塘裡魚兒在遊動,鴨子、白鵝在旁邊嬉水,在這裡時光仿佛停滯,一切又回到了舊時的模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