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養生保健小常識

2020-12-17 瀟湘名醫

養生應該隨著天之四時春生、夏長、秋收、冬藏適時而行。最近剛剛立冬,又到冬季養生的時候了。冬季養生應以「藏」為主,而人體之中腎主藏,所以冬天養生重點祛寒就溫養腎進補。下面就為大家介紹幾點冬季養生小常識:

1、進補

冬天屬水,而人體的腎亦屬水,到了冬季,腎較易受到傷害,所以冬季養生應順應了自然界和人體陽氣下降潛藏的趨勢注重補腎。進補包括食補和藥補兩類,但是補也要因人因地因時而異,一般陽氣偏虛的人,可選羊肉、雞肉、狗肉等。氣血雙虧的人,可用鵝肉、鴨肉、烏雞等。對於不宜生冷又不宜食燥熱的人,可選用枸杞子、紅棗、核桃肉、黑芝麻、木耳等。另外,五味中鹹是入腎的,而甘是克腎的,了解這些,在冬季進補時就可以多一些選擇。

2、護腳

冬季健腳即健身。每天堅持步行半小時以上,活動雙腳。早晚堅持搓揉腳心,以促進血液循環。經常保持腳的清潔乾燥,襪子勤洗勤換,每天堅持用溫熱水洗腳,最好同時按摩和刺激雙腳穴位,腳上的穴位多,護腳同時護住身。此外,選一雙舒適、暖和輕便、吸溼性能好的鞋子也非常重要。用心護腳,冬季養生才能事半功倍。

3、多喝水

有人認為冬季來了,活動減少,一般不會感到口渴,因此不太需要喝水,這是錯誤的。冬天雖然排汗排尿減少,但維持大腦與身體各器官的細胞正常運作仍然需要水分滋養,一般每日補水應不少於2000~3000毫升,才能保證人體正常的新陳代謝。因此在冬季就算不渴,也要多喝水。

4、適當出點汗

冬季養生應祛寒就溫,預防寒冷侵襲是非常必要的,但也不可暴暖,尤其不能厚衣重裘,向火醉酒,烘烤腹背,暴暖大汗而容易引發病症。冬季屬陰,養生應以固護陰精為本,宜少洩津液,所以冬季養生要適當動筋骨,出點汗,才能強身體,切不可暴暖出大汗。

5、防病

冬季氣候寒冷,容易誘使慢性病復發或加重,加劇潰瘍病、風溼病、青光眼等病症狀,嚴重時還會誘發心肌梗死、中風的發生,因此,應注意防寒保暖,還應重視耐寒鍛鍊,提高禦寒及抗病能力,預防呼吸道疾病發生,特別是預防大風降溫天氣對機體的不良刺激,備好急救藥品。

6、早睡

冬天陽氣肅殺,夜間更甚,所古人冬季養生主張早臥遲起,早睡以養陽氣,遲起以固陰精。唐代神醫孫思邈說:"冬月不宜清早出夜深歸,冒犯寒威。"因此冬季養生要保證充足的睡眠,這樣有利於陽氣潛藏,陰津蓄積,並且充足的睡眠也可以起到緩解因為平時工作壓力大而導致的精神疲乏。

7、多運動

冬天寒冷,容易讓人身心低落狀態,感到壓抑。改變情緒低落的最好方法就是活動,根據自身健康狀況選擇一些如慢跑、跳舞、滑冰、打球等強度不等的體育活動,都是消除冬季煩悶、調養精神的良藥。還可以約去爬爬山、散散步,即可調神,又起到了運動的效果。鍛鍊身體要動靜結合,宜微微出汗為度,不宜大汗淋漓,汗多洩氣,有悖於冬季陽氣伏藏之道。

8、喝粥

冬季養生宜多食熱粥,常吃粥類可以增加熱量和營養。早起宜吃熱粥,以糯米紅棗粥、八寶粥、小米粥等最適宜,晚餐節食,以養胃氣。還可以常食安神養心的桂圓粥、益精養陰的芝麻粥、消食化痰的蘿蔔粥、養陰固精的胡桃粥、健脾養胃的茯苓粥、益氣養陰的大棗粥、潤肺生津的銀耳粥、清火明目的菊花粥、和胃理腸的鯽魚粥等。

9、飲茶

茶是最佳飲料之一,含有人體需要的多種維生素和微量元素,特別是綠茶還能防癌抗癌,長飲茶可以對人體起到良好的保健作用,尤其時長期從事電腦工作的IT男更應常飲茶。但是胃病患者或是貧血服藥者不宜喝茶,尤其是濃茶。

10、少洗澡

現在人們每天沐浴已經成為習慣,但是冬季頻頻沐浴,不符合陽氣內藏的養生原則,水熱所迫,汗出淋漓,很易感寒生病。所以北方冬季一周洗澡一次是比較合適的,南方冬季3天洗澡一次較合適。

【來源:平邑縣地方鎮中心衛生院】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冬季食療養生,這些小常識要記得
    俗話說「藥補不如食補」,是藥三分毒,即使是所謂的保健藥品,長期吃也可能會對身體造成傷害,而且用藥來補養身體並不是最好的養生方式,所以在中醫理論中,向來倡導的都是食補法,而且是依據時節來食補,根據不同時節的特點,梳理出養生的重點,也就是所謂的「順時令而食」。
  • 冬季的五種飲食養生小常識
    冬季的蟄伏是為了來年萬物生長儲存養分,冬季是進補的好時機,進補的目的是防病和防寒,不過,我們希望大家知道一些冬季養生知識,以防走入冬季養生誤區,下面小編就帶大家來了解一下冬季的五種飲食養生小常識。
  • 冬季生活小常識 冬季這樣養生幫你遠離疾病
    冬季生活有很多注意事項,如果我們沒有注意這些注意事項很容易導致健康受損,因此冬季養生是一件十分重要的事情,今天就讓我們一起看一看冬季生活小常識,相信通過本篇文章,大家對於冬季養生注意事項都會十分了解哦。冬季生活小常識在冬季疾病很容易出現,因此冬季生活中的一些防病小常識是我們不可忽視的,接下來就讓我們一起看一看冬季生活小常識有哪些。
  • 梅雨季節養生保健小常識,你知道多少?
    ● 梅雨季節的保健養生生活小常識:一、大理石地面,小心防滑。現在很多新小區都很漂亮,環境布置上也下工夫,不少小區路面都用的是大理石。
  • 秋冬季養生十個小常識
    秋冬季是人抵抗力最差的季節,學會養生保健是少生病的關鍵。那麼秋冬季如何養生呢?下面為您介紹秋冬季養生的十個小常識,做到這些要點就能平安度過秋冬季!就是白天喝點鹽水,晚上則喝點蜜水,這既是補充人體水分的好方法,又是秋季養生、抗拒衰老的飲食良方,同時還可以防止因秋燥而引起的便秘,一舉三得。鹽有清熱、涼血、解毒的作用,清晨起床後空腹喝一杯淡鹽水,有利於降火益腎,保持大便通暢,改善腸胃的消化吸收等。蜂蜜有補中、潤燥、止痛、解毒的作用。
  • 冬季養生小常識
    冬天是進補的季節,也是容易上火的季節,所以在冬天一定要注意一些生活方面的小常識,能夠讓自己的身體更健康早睡早起,睡前泡腳 冬季需要增強體質、提高機體免疫力和抗寒能力冬季,天寒地凍。生活在北方的居民,有供暖設施,雖然在室外活動倍感寒冷,但室內溫暖如春。但在南方,室內沒有集中供暖設施,室內室外溫度一個樣,甚至室內還比室外冷,人體對能量的需要增加,需要注意能量的充足供應。保證足夠量的主食,建議每天吃半斤-八兩的穀類食物,除了饅頭,米飯、窩頭等,可以「軟硬兼施」, 經常喝粥。
  • 夏季養生小常識合集
    夏季飲食養生保健應該怎麼辦?要重點關注飲食,要做到以清淡為主,切忌燥熱。下面請看醫學教育網小編為大家搜集整理的「夏季養生小常識合集」吧!多吃高纖蔬果夏季飲食以甘寒、清淡為宜,烹煮忌重油厚味。夏季養生可以適當補身體,但是要看怎樣補法,萬不可和冬季那樣人參湯、雞湯、排骨湯等一頓神補,在這大夏季如此補法不但對身體無益,只怕你身體內的火氣會蹭蹭的上升而難消。想要補身體,可以選擇一些清淡滋陰等食物進行適當的補。
  • 冬季養生保健的原則及方法
    冬季是一個養生的季節,那麼主要有哪些養生的原則和方法呢?  一、保持室內空氣流通  在冬季,人們習慣把房子的門窗關得緊緊的,如此會造成室內二氧化碳濃度過高,若再加上汗水的分解產物,消化道排除的不良氣體等,將使室內空氣受到嚴重汙染。 人在這樣環境中會出現頭昏、疲勞、噁心、食欲不振等現象。另外,冬季是一氧化碳中毒事件的好發季節,茵此一定要保持室內空氣流通、新鮮。
  • 冬季吃什麼養生 冬季養生就吃這10種食物
    冬季到來的時候,我們除了在日常的生活中注意一些事項之外,其實飲食上面也是需要特別關注的,冬季養生是大家比較關心的一個問題,那麼,冬季吃什麼養生呢?下面就讓我們一起去看看吧。冬季吃什麼養生1、玉米在冬季的時候,我們會在很多的餐桌上發現大魚大肉,這應該是人們過冬季的標配了,但是也是為心血管健康埋下了隱患。此時,應該多吃點玉米。
  • 【生活小常識】立冬養生:做好三藏四防 開啟冬季快樂養生模式
    「立冬」節氣在每年的11月7日或8日,它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十九個節氣,也是冬季的第一個節氣。我國民間習慣上把這一天當作冬季的開始。立冬有三候,立冬之日「水始冰」,立冬後五日「地始凍」,再五日「雉入大水為蜃」,立冬過後,天明顯黑得更早,防寒保暖也顯得更加重要。立冬· 三忌!
  • 冬天養生小常識,收藏起來用,不需要求別人
    冬日養生要以「藏」為主,人體中的腎主藏,因此冬日養生的重點在於祛寒養腎,即溫補腎。以下為大家介紹一些冬季養生的小常識:冬天養生中的食補冬季屬水,而人體的腎也屬水,到了冬季,因為天氣寒冷,我們的腎更加容易受到損害,因此我們要在冬季養生過程中要順應大自然規律以及人體陽氣衰微之勢,來著重補一下腎。
  • 冬至養生吃什麼食物養生比較好 今日冬至養生小常識
    冬至養生吃什麼食物養生比較好 今日冬至養生小常識1.羊肉  北方不少地方有冬至吃狗肉和羊肉的習俗,中醫認為,羊肉、狗肉都有壯陽補體的功效。羊肉味甘性溫,有補腎壯陽的作用,歷來作為補陽佳品,是冬至進補的重要食物之一。
  • 冬季養生小常識 推薦適合養生的13種食物
    冬季養生保健小知識  1、早睡遲起  《黃帝內經》稱「冬三月……早臥晚起,必待日光」,意思是說在冬季應該早睡晚起,等太陽出來以後再活動。在寒冷的冬季,保證充足的睡眠時間尤為重要,從傳統養生學的角度講,冬季適量地增加睡眠時間有利於人體陽氣的潛藏和陰精的積蓄,能使人體達到「陰平陽秘,精神乃治」的健康狀態。
  • 了解冬季飲食的小常識 讓你健康整個冬天
    步入深冬,天氣更加寒冷了,適時了解冬季飲食小常識,不僅有利於緩解冬燥,還有助於身體健康。冬季飲食有講究,接下來就讓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冬季飲食該注意的問題吧!
  • 小孩秋季養生小常識,孩子更需養生
    提要:小孩秋季養生小常識,秋季應驅蟲,多喝白開水,還要預防五種疾病,注意增減衣物,呵護好小孩的肌膚。過了炎熱的夏天,不要以為可以高枕無憂地過了涼爽的秋天等冬天的到來哦,其實秋天是養生的好時節哦,下面小編給大家介紹小孩秋季養生小知識哦。
  • 盤點冬季養生小常識,你知道有哪些飲食誤區?
    冬季養生小常識一、多喝水冬天的氣候是比較乾燥的,多數人都會出現一定程度的皮膚問題,如果皮膚本身比較敏感情況將會更加嚴重,常見的有皮膚瘙癢、慢性溼疹以及乾裂等等二、注意保暖在冬天氣候比較寒冷,養生方面最重要的就是做好保暖工作。天氣寒冷很容易導致關節疼痛並誘發頸椎病,血管也秉承著熱脹冷縮的現象導致冬天還是心腦血管疾病出現的高發期,因此一定要做好保暖工作。
  • 在冬季如何養生,掌握這四個科普小知識,讓身體保持健康狀態
    養生不僅能讓身體變得更強壯,還能讓人感覺更開放開朗,不至於因為小事斤斤計較。雖然冬天天氣寒冷,但仍然是養生的好季節。讓我們學習一些冬天養生的常識。 冬季養生可以掌握哪些小常識?但冬季戶外運動要注意防寒,考慮場地不能太滑。如果真的沒有戶外運動條件,也可以考慮簡單的室內運動。
  • 冬季養生小技巧
    最近冬季是越來越冷,那麼這個時候,一定要注意養生小知識,因為在冬季是最容易生病的季節。而且學會養生就可以大大減少疾病的機率。在冬季養生中應該需要注意哪些細節呢?下面我小編就帶大家一起看看冬季養生時的那些小常識吧!
  • 立冬節氣如何養生保健
    養生導讀:立冬節氣如何養生保健?立冬到,意味著一年的冬季開始。中醫認為,冬季養生講究「藏精」,即要收斂神志,養精蓄銳。那麼, 立冬要如何養生保健呢?下面介紹從飲食起居多個方面介紹立冬養生法則,並推薦5個適合立冬吃的食譜,看看吧。
  • 牙齒保健的5個小常識是哪些?你了解嗎?
    原標題:牙齒保健的5個小常識是哪些?你了解嗎?   為了讓牙齒保持健康狀態,除了選擇正確的刷牙方式之外,也應該了解相關的牙齒保健,這樣才能夠堅固牙齒,防止出現口腔疾病,不妨多了解一些關於牙齒保健的小常識吧。   牙齒保健的小常識都有哪些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