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冬季是越來越冷,那麼這個時候,一定要注意養生小知識,因為在冬季是最容易生病的季節。而且學會養生就可以大大減少疾病的機率。在冬季養生中應該需要注意哪些細節呢?下面我小編就帶大家一起看看冬季養生時的那些小常識吧!
1.早喝鹽水晚喝蜂蜜
「早喝蜂蜜晚喝鹽水」這句話的意思是早上起床後空腹喝一杯鹽水,因為有利於降火,既能保持大便通暢,又能在一天內改善腸胃吸收不良。還有為什麼睡前喝一杯蜂蜜?因為睡前喝蜂蜜有助於補充氣血,還能鎮定神經,幫助你睡個好覺。
2.洗澡時間不宜過長
冬天洗澡的時候一定要注意把握時間,因為洗澡時間過長會導致皮膚表面油脂保護的喪失,加重皮膚乾燥。除了洗澡時間不要太長,還必須注意水溫不要太熱,因為水溫太高也會傷害皮膚。
3.多運動
因為冬天天氣寒冷,很多人在這段時間不喜歡運動,但如果想一整天都保持充足的體力,就應該重視冬天的運動。而且人的抵抗力在冬天會減弱,所以多運動可以提高我們的免疫力,防止疾病的侵襲。同時,要早睡早起,臥床休息,積極參加戶外運動,如跑步、做運動、跳繩等。
4.熱水泡腳
用熱水泡腳是冬天保持健康的健康方式。每天晚上睡覺前,可以用熱水泡腳20分鐘左右,堅持揉搓腳心,可以疏通經絡,驅寒除溼,緩解疲勞,提高睡眠質量。
5.注意防寒
少冬屬陰,以固精為主,宜少排津液。所以在冬天,「祛寒就是取暖」。冬季氣候容易導致慢性病的復發或嚴重。所以冬天要注意冷暖,並備好急救藥品。
6.宜粥調理
冬季飲食忌粘寒,早上吃熱粥,晚餐節食養胃,尤其是糯米紅棗百合粥、八寶粥和小米牛奶冰糖粥等最為合適。因為冬天是一個容易上火的季節,不要選擇容易上火的食物。飲食以清和溫熱為主,如新鮮水果蔬菜。
7.足量的水
雖然冬天排汗排尿減少,但大腦和身體器官的細胞仍然需要水來滋養,一般每天補水不少於2000-3000毫升。冬天喝茶或水可以用紅棗枸杞代替茶葉泡水,有一定的養生作用。
8.室內空氣保持通風
在冬季,室內通風多久最適宜?為何要進行定期通風?
因為到了冬天,居民家中的汙染情況更為嚴重。造成居室內空氣汙染的因素很多,如煙塵及家具、人工合成紙牆、油漆塗料等揮發出來的物質,還有電冰箱、彩電開動後元件所揮發的物質。用來燒飯的煤氣成分複雜,燃燒後在空氣中產生多種對人體有害的氣體。使用石油液化氣的廚房,僅僅二氧化碳的汙染就比室外高5倍。二氧化碳含量過高損害人的氣管與肺臟。燒煤的家庭粉塵濃度最大,汙染嚴重。另外,室內抽菸產生的有害物質,同樣能直接進入小兒呼吸道,使他們因「被動呼吸」而受害。人們每天至少有一半時間是在家中渡過的。因此,居室要經常除塵,通風換氣,保持室內的空氣品質。
9.多曬太陽
當太陽出來的時候,男女老少都喜歡坐在外面曬太陽,不止人要曬太陽,很多人還會把被子、衣服等物品拿出去曬,見見陽光,殺菌。冬天曬太陽能增強人體的免疫功能,防止骨質疏鬆、類風溼性關節炎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