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有逼格地談論一部電影:以《銀翼殺手2049》為例

2020-12-17 新周刊

《銀翼殺手2049》的每一幀劇照都可以當屏保。

文/鶴本

想要當影評界的銀翼殺手,或許你可參考以下10條建議。

《銀翼殺手2049》看了嗎?

如果你想參考一下網上的大眾評分,《銀翼殺手2049》並非同檔期最高分的電影。在貓眼電影上,《銀翼殺手2049》只有7.0分,連《逐夢演藝圈》都有7.5分!

即使是在較為公允的豆瓣網,《銀翼殺手2049》也只得到了8.5分,與9.2分的《盜夢空間》還有一段不小的距離。

《銀翼殺手2049》迷霧籠罩的氛圍與前作一脈相承。

實際上,前作《銀翼殺手》剛上映的時候,大眾評價也不太友好。導演雷德利·斯科特至今記憶猶深:「老天,評價一塌糊塗。他們簡直把我們貶成了一坨屎。」

1982年的人一時還無法接受文藝科幻片,畢竟那時最受歡迎的電影是《星球大戰》和《奪寶奇兵》。

可今時不同往日了,《銀翼殺手》上映35年後,已經成為了電影史上最經典、最重要的科幻片之一,它直接為人類打開了賽博朋克的大門,對後來的電影美學、流行文化都有極為深遠的影響。

2017年的電影觀眾,也對文藝科幻片有了更高的鑑賞能力和接受能力。在IMDb上,《銀翼殺手2049》排名59,超過排名145的《銀翼殺手》。

羅傑·狄金斯的攝影,將《銀翼殺手2049》的光影和構圖提高到了新的美學高度。

全球大多數電影人和影評人都牆裂推薦的電影,你當然得去看一看。人活一輩子,也許並沒有多少次機會能夠在電影院裡看到一部勢必留名青史的電影作品。

看完後,真正的問題來了:我們該如何談論《銀翼殺手2049》?35年來,對這部電影的分析已經足夠多了。在這個影評多如牛毛的年代,還能怎樣把影評寫出格調、品位和逼格?

想要當影評界的銀翼殺手,或許你可參考以下10條建議。

《銀翼殺手2049》用CG動畫將前作的女主角瑞秋還原了出來。

1/多讀點小說,以防導演出招

如果一部電影有原著作品,你必須要讀原著,才能理直氣壯地說:「這部電影不行,比原著差遠了。」假如電影評價比原著還好,你也可以怡然自得地說:「你們就是跟風,沒看過原著,懂個屁哪裡好?」多讀幾本書,任何時刻都能用上場。

這一點可要向李歐梵學習——看完伍迪·艾倫的《迷失決勝分》(又名《賽末點》),李歐梵立刻回到家裡的書房,找出那本已經翻得殘破不堪的陀思妥耶夫斯基原著《罪與罰》英譯本,迫不及待地翻到該書第一部最後一章(第八章)仔細閱讀。沒錯,影片中的情節就是直接引用了這一章!記得要讚嘆伍迪·艾倫的用心,開場不久就讓男主角睡在床上看《罪與罰》。

身為《銀翼殺手》的粉,如果沒聽說過《仿生人會夢見電子羊嗎》,立即掉兩個檔;如果不懂一點倫理學與烏託邦哲學,你就當看了個小清新科幻片吧。

《銀翼殺手》(1982)劇照。

2 / 談論導演就像談論你家親戚

稱呼導演,要像稱呼某個你熟得不能再熟的人。王家衛不能叫王家衛,要叫墨鏡王;杜琪峯要叫杜sir;賈樟柯要叫科長;至於大名鼎鼎的雷德利·斯科特,尊敬點可以叫「雷德利·斯科特爵士」,親近點可以叫「老雷」。

《紅》《白》《藍》三部曲已經被談論過無數次了,如果你能不百度、不google就把導演的名字——克日什託夫·基耶斯洛夫斯基,一字不誤地寫下來,你已經贏了第一步。記住了,一個字兒都不能少,也不能多,不然會起到反效果。

克日什託夫·基耶斯洛夫斯基(Krzysztof Kieslowski)。

當然了,這只是第一步。接著你從1989年的《十誡》談起:他的風格如此鮮明,難以效仿。記得要提起《十誡》中那個沉默寡言的目擊者,還有《紅》《白》《藍》中的老嫗,簡直就像他的化身。

最重要的是,你要準確地說出基耶斯洛夫斯基的才華所在——既反古老的人文主義,又對後現代社會的反人文現實有著人文主義的思考。接著搖頭感嘆:可惜啊,成名太晚,去世太早。最後,你要學戴錦華說一句:「在歐洲電影作者中,他堪稱伯格曼後第一人。」

《十誡》劇照。

3/搭配N本歷史書

人人都看過《阿甘正傳》,但只有了解美國當代史,才能好好解釋《阿甘正傳》。

請正確數出阿甘見證過的美國1950—1980年代的大事件:包括遇見了音樂界靈魂人物貓王;與反戰前沿的核心人物約翰·列儂一起出現在電視臺;甘迺迪總統遇刺;參加了越戰;還有桌球外交;等等等等。

總之,電影本身不是最重要的,懂得花邊越多越顯得你比別人更了解這部電影。你看,甘迺迪遇刺事件又有新的秘密文檔公布了,到底誰是兇手?你必須能夠侃上幾句。這可不是陰謀論,而是理解《阿甘正傳》和那一代美國人的鑰匙。

不過嘛,最終還是得說,這故事故意抹去了黑人運動的反抗與鬥爭,也把嬉皮士「詹妮」的結局寫成了失敗(得了愛滋,當服務生),最終也還是太保守主義了。

阿甘與甘迺迪總統會面。

4/黑白片才是裝X的最高境界

千萬不能承認《鐵達尼號》是部經典影片,「不過是部場面宏大的浪漫片而已」。如果別人問道,那什麼才是經典呢?說出一系列黑白片,你就是人生贏家。

如果對黑白片的印象只有卓別林、黑澤明,逼格又降了兩個檔次。起碼也要認識比利懷特,納努克,劉別謙,戈達爾,小津安二郎。記住了,越小眾,就是越高級。

接著你可以如數家珍:德萊葉的《聖女貞德蒙難記》,布努埃爾的超現實主義影片《一條安達魯的狗》,茂瑙的《日出》,表現主義《卡裡加裡博士的小屋》,新現實主義的《羅馬,不設防的城市》......光聽這些冷僻的名字,就足以嚇退一大幫子人。

如果你還懂一點電影語言,分分鐘秒殺豆瓣影評家。「電影鏡頭,說到底還是《公民凱恩》的景深牛!蒙太奇?愛森斯坦《戰艦波將金號》的奧德賽階梯才是經典!」

《公民凱恩》是1941年的電影,據說用了兩臺焦距不同的攝像機進行拍攝,然後進行拼接,最終超越了電腦特效能達到的景深效果。

5/用精神分析解讀電影

如今這個世道,寫影評不扯上弗洛伊德、榮格和拉康,還好意思出來混嗎?

如果談巖井俊二《情書》只能說「浪漫」「唯美」,未免太過乏力,扯上拉康的鏡像理論談一談,立刻就不一樣了。「《情書》是拉康意義上的自我寓言,講述一個人絕望地試圖獲取或到達自己鏡中的理想自我的故事。」

記住,希區柯克是沒有黑點的。他開創了懸疑恐怖類型片之餘,影片的藝術性和思想性也有非常高的造詣。在希區柯克作品《愛德華大夫》裡,J.B.說:「我才不相信弗洛伊德那一套!」這時,你必須要指出,事實上希區柯克非常善於精神分析,他在自己的電影中大量地討論了弗洛伊德提出的話題,比如釋夢、窺視、童年、戀母,堪稱電影界的弗洛伊德。

1945年,薩爾瓦多·達利為希區柯克拍攝《愛德華大夫》電影而特意創作了巨幅油畫《著了魔》(5米×5米),是目前全球現存的最大尺幅的達利油畫。

6/八卦學就是人類學

對八卦嗤之以鼻的愛好者恐怕沒法成為電影研究者。因為正如人類學家麥可·赫茲菲爾德說,八卦是理解文化價值保持或變遷的重要線索。

當別人談起兩次獲得奧斯卡最佳導演獎的伊利亞·卡贊,你要若無其事地說道,1999年他獲得終身成就獎時, 還好些人不樂意呢!

斯科塞斯和德尼羅為他頒獎,卡爾·莫爾登和沃倫·比蒂站起來鼓掌,史蒂文·史匹柏坐著鼓掌,而艾德·哈裡斯和埃米·馬迪根夫婦坐在座位上沒有鼓掌。因為,他曾間接導致查爾斯·卓別林、奧遜·威爾斯等大咖流亡海外。

你看,八卦折射大歷史!

伊利亞·卡贊。

7/時刻把握時代的脈搏

年輕人不能像許知遠說的那樣不關心時代。談論種種電影流派,從現實主義、新現實主義、達達主義、黑色電影、現代主義、結構主義到後現代主義,還要注意到種種流派電影表現的社會問題。不要忘了胡適先生的指導,少談點主義,多關心社會。

所以,說起後現代,言必稱《大話西遊》就有點土了。《大話西遊》可以,它反崇高,展示邊緣性,甚至還有點後現代的神經兮兮。但是,光知道《大話西遊》,顯得你的觀影量嚴重不足,跟那些幻想意中人「穿著金色戰衣,腳踏七色彩雲」的淺薄文藝青年沒太大區別。

庫布裡克的《發條橙》才是最牛的。它是後現代主義電影的鼻祖,又帶有強烈的現實關懷,在社會批判和文學內涵上,都達到了後人望塵莫及的高度,「簡直就是神預言加神寓言啊!」

《發條橙》劇照。

8/專業名詞解釋爛片

所有爛片,幾乎都可以用「行為藝術」來解釋。

行為藝術是什麼?就是用一種奇奇怪怪的方式,讓大眾關注一些平常不關心的議題。就這一點來說,《逐夢土味圈》,啊不,《逐夢演藝圈》可以說是行為藝術的典範。

海報奇妙的配色,重複詠嘆的主題曲,簡單粗暴的臺詞,可謂當代爛片的佼佼者。與外面那些妖豔賤貨不同的是,別的爛片請各種明星大牌湊場,以宏大的電影畫面來掩蓋爛片的本質,以圖多收一點票房錢。

可是《逐夢》不同,它真的是有夢想的,因為它壓根兒就不在意票房,就為了道出娛樂圈的殘酷面目,不惜以土味標榜自身,是對當代爛片的有力嘲諷,完全可以跟杜尚籤名的那隻馬桶比肩。

《純潔心靈·逐夢演藝圈》可謂土出了境界。

9/掌握鄙視鏈

想吊打別人的電影鑑賞水平,你必須掌握鄙視鏈。

「《盜夢空間》不行,有了一點點哲學隱喻就被當經典了。那個能腳踩天花板的梗還是學谷克多的!庫布裡克也用過!」

「老謀子不行,美術出身敘事就是不好呀!」

「王家衛?他給安東尼奧尼提鞋都不配。」

「香港電影就跟香港音樂一個樣,都是跟別人學的,有必要看嗎?」

「我不看好萊塢。」

米開朗基羅·安東尼奧尼和費德裡科·費裡尼。

10 / 深夜發朋友圈討論電影

深夜才是分享電影的時刻。

發朋友圈的時候,下午三點和凌晨三點的感覺就是不一樣。因為深夜的黑暗最適合還原畫面的光影組合,不會被外界的光源破壞了質感。因為深夜熊孩子已經睡著,沒有人在座椅後面每分鐘問一次「媽媽,他在幹什麼」。因為導演大都拍片到深夜,雖然你不能拍片,但能看片到深夜,可以說是成功人士了。要知道,成功人士都痛苦,成功人士都失眠。

《銀翼殺手2049》海報。

綜上所述,一篇高逼格的朋友圈影評可以這樣寫:剛看完電影,翻來覆去睡不著,迷迷糊糊間我好像也夢見了電子羊。我想,我們人類的本質和命運可能都是一樣的,所有的一切都會消失在時間裡,就像眼淚融進了雨水。天快亮了,晚安,全世界。

要金句有金句,要氛圍有氛圍,要情懷有情懷,要思想有思想,曾經路過全世界的張嘉佳都要給你點讚。

相關焦點

  • 九大問題解讀《銀翼殺手2049》
    《銀翼殺手2049》並不是一部難懂的電影,恰恰相反的是,本片比起1982年的第一部,在風格和格調甚至敘事層面上都高度一致,但故事方面,相對比較簡單。這跟導演丹尼斯·維倫紐瓦的特點有關,他的作品,無論是《邊境殺手》還是《降臨》,都是那種信息量很大的電影,但故事方面卻很簡單,本片也不例外。
  • 《銀翼殺手2049》裡的賽博朋克文化,你看懂了幾個?
    個個都是人狠話不多的角色,只為更好的符合電影主題。 《銀翼殺手2049》的故事簡單到可怕。 抱著看故事的心態去看《銀翼殺手2049》,只會大失所望。 但換一種心態,抱著看導演是如何把賽博朋克用電影語言呈現的。 那電影會給你巨大的滿足感。
  • 《銀翼殺手2049》導演丹尼斯·維倫紐瓦如何一個人slay全片場
    憑藉《銀翼殺手2049》與《降臨》,丹尼斯·維倫紐在科幻片領域站穩了腳跟,然而歷數丹尼斯·維倫紐瓦往年的作品就會發現,即便說「丹尼斯·維倫紐瓦出品,必屬精品」也毫不為過。那麼,丹尼斯·維倫紐瓦是如何做到多年的拍攝中保持作品的質量水平的呢?
  • 《銀翼殺手2049》——哲學三問:我是誰?從哪來?到哪去?
    1982年,《銀翼殺手》橫空出世,恰好與當時的Cyberpunk、near-future noir的懷疑主義熱潮相連接,而成為科幻電影的巔峰之作。啟迪了如《攻殼機動隊》、《黑客帝國》等一系列電影。2017年,《銀翼殺手》上映第35周年之際,由Ridley Scott監製, Villeneuve執導的《銀翼殺手2049》和觀眾見面了。一部「封神」之作的續集該如何去拍?太多活生生的例子告訴你,不要去碰經典,誰碰誰死。
  • 《銀翼殺手2049》導演稱想拍星戰,網友:迪寶寶不會同意的
    近日,《銀翼殺手2049》的導演丹尼斯·維倫紐瓦在採訪中稱,自己對執導一部「星球大戰」電影很感興趣。他表示:「這會是件我非常感興趣的事情。我不知道,這會非常難。』星球大戰』現在最危險的就是它成了自己的一個專有詞。
  • 《銀翼殺手2049》中的CG特效 有哪些是你沒想到的?
    前一段時間的科幻電影大片《銀翼殺手2049》在國內叫好不叫座,不過不可否認的是影片營造的賽博朋克氛圍和細膩的場景還是令影迷回味無窮,而正是憑藉出色的影像效果,《銀翼殺手2049》獲得了2018奧斯卡最佳視覺效果獎的提名,這其中,影像工作室Rodeo FX在電影CG合成製作方面功不可沒。
  • 鹿晗Baby之後,王凱也跟風當了《銀翼殺手2049》的「首席推薦官」
    據索尼哥倫比亞影業官方消息,王凱將正式擔任電影《銀翼殺手2049》的「首席推薦官」。該片講述2049年,新版、更為機器化的複製人K奉命捕殺舊版複製人,在執行任務的過程中,他發現了一個可能引發全球動亂的驚天秘密。
  • 《銀翼殺手2049》2D效果最好?不!IMAX3D才最合適!
    《銀翼殺手2049》在上映前不少網友發起了「呼籲增加2D排片」、「把看2D還是3D的選擇權交給觀眾」的行動,毒舌君對此表示支持!其實近幾年好萊塢大片都有2D和3D的版本,而內地影院只願意排3D,不願意排2D是不對的,應該把觀看哪個版本的選擇權留給觀眾嘛,影院根據觀眾的選擇再來增加或者減少哪個版本的排片。
  • 《銀翼殺手2049》原著小說:狗血共桃花一色 陰謀與暴力齊飛
    按:本月27日,備受期待的科幻電影《銀翼殺手2049》將登陸中國大陸影院院線。該片在北美上映後,好評如潮,爛番茄新鮮度一度高達97%,IMDb評分8.5,作為一部經典影片的續作,實屬不易,《衛報》評論文章認為這部影片「比前作有了更大的拓展」。
  • 《銀翼殺手2049》:我是誰,我從哪裡來,我要到哪裡去?
    今年上映的《銀翼殺手2049》是1982年《銀翼殺手》的續集之作,在眾多好萊塢的科幻片中,《銀翼殺手》的影像風格可謂獨樹一幟,破敗溼冷的東京街頭,暗淡蕭瑟的摩天大樓,霓虹閃爍的街燈招牌,這一切,都在處處暗示一個極度繁華過後的末世之境。
  • 國產科幻片"成長的煩惱"《銀翼殺手》最具參考價值
    瑞恩·高斯林與哈裡森·福特聯手演繹《銀翼殺手2049》  由「科幻片教父」雷德利·斯科特監製的《銀翼殺手2049》將於本周五以2D/3D/IMAX 3D/等版本在內地上映。影片由「科幻之父」雷德利·斯科特執導,哈裡森·福特主演,1982年6月在美國上映,講述了銀翼殺手德卡接受了清除複製人的任務,在執行任務的過程中,他愛上了作為複製人的瑞秋。  《銀翼殺手2049》講述了在人類與複製人共生的2049年,兩個種族之間的矛盾已上升到不可調和的程度,戰爭一觸即發,人類存亡危在旦夕。
  • 銀翼殺手王小波2010
    年,距離中國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還有一步之遙,而美國人仍然深處水深火熱之中,就是《銀翼殺手 2049》裡講的故事。90年代,王小波也曾寫過一本名為《2010》的小說,二者似有共通之處。所有的歷史都是當代史,所有的未來亦是當代史,時間是一種充滿粘性的膠體,它包裹在每個人的空間活動、記憶範疇、思維體系內,這個巨大的流體中涓滴匯聚,凝結成名為時代的東西,也灌注在個體人生的細節裡,觸不可及又無法擺脫。
  • 經典電影《銀翼殺手》概念設計大師賽得米德去世
    曾為《銀翼殺手》、《電子世界爭霸戰》、《異形2》等經典科幻電影創作過概念設計圖的未來主義科幻設計大師「賽得·米德」於美國時間12月30日在加州帕薩迪納因淋巴瘤逝世,享年86歲。
  • 他創造了「銀翼殺手」世界,卻終生貧困潦倒,成為科幻界的梵谷!
    三個月後,《銀翼殺手》上映。去世前,迪克看了《銀翼殺手》的粗剪版,電影改編自他的小說《仿生人會夢見電子羊嗎?》,講的是複製人(仿生人)的故事。原本不抱期待的他看完後很滿意,導演雷德利·斯科特這部電影的氣質正是他希望呈現的——光怪陸離的未來城市景觀、連綿不絕的陰雨天氣,骯髒、潮溼並冒著蒸汽的世界。
  • 觀《銀翼殺手1 & 2》感受生命的意義
    最近看了電影《銀翼殺手2049》,導演是拍攝過《降臨》《邊境殺手》《焦土之城》的「節奏掌控大師」---丹尼斯·維倫紐瓦。很久沒有看過如此大快朵頤的電影了,163分鐘絲毫沒有覺得漫長,反而是意猶未盡。丹尼斯也為自己的電影開創了一個新的門派--- 科幻文藝片,在此就不多劇透了,推薦喜歡「賽博朋克」類型的朋友親自感受一下。提起《銀翼殺手2049》,就不能不提它的前篇《銀翼殺手》。
  • 《銀翼殺手》發迷幻感海報 高司令哈爺聯手作戰
    騰訊娛樂訊 由丹尼斯·維倫紐瓦執導,瑞恩·高斯林、哈裡森.福特領銜主演的科幻動作片《銀翼殺手2049》今日發布一款復古而前衛的IMAX版藝術海報。  在35年前,被譽為影史最偉大的科幻電影之一的《銀翼殺手》超前地預言了人工智慧最終極的未來。35年後,《銀翼殺手2049》重啟經典,在人工智慧成為全球熱議話題的當下,再度對這個命題發揮想像。續作集結了大師級班底,由前作導演雷德利·斯科特擔任製片人,《降臨》導演丹尼斯·維倫紐瓦執導,傳奇攝影大師羅傑·狄金斯掌鏡。
  • 《賽博朋克2077》衍生電影更有戲了!多虧了基努裡維斯的客串!
    不僅如此,由於著名演員基努裡維斯參演了《賽博朋克2077》,《賽博朋克2020》改編電影的可能性也大大提升了。  最近,《賽博朋克2020》桌遊創造者Mike Pondsmith在採訪中說:「我其實還不能談論(電影改編的事),但隨著基努裡維斯的客串,改編電影的事變得更加可能了。目前我們也正在讓別人理解這種新的賽博朋克。
  • 推薦8部高分科幻電影,每一部都是經典大片
    《盜夢空間》第一次看這個電影的時候驚異,剛剛接觸電影對這種科幻電影詫異的不得了,直呼編劇怎麼想出來的。《星際穿越》這部《星際穿越》也是一部科幻經典大作,把宏大的宇宙奧秘淋漓盡致地展現在我們的面前,科學理論也相當的有根有據,同時伴隨著超乎預料的視覺效果,是一部非常值得欣賞的高分科幻大作
  • 如何看待菲利普·迪克?一個美國的卡夫卡
    「他是那種被時代所壓垮的人,可以粗率地理解為一個美國的卡夫卡。他作品中的情緒是恐懼、無助和被傷害,但他不厭其煩地去描寫這種狀態,和所有的過程。可見他內心深處也抱有對這個時代深切的同理心。和大多數逃避現實和反對技術進步的作者不同,他是一個技術的審視者,一個良心堅硬的人。
  • 英國電影大師展開票:《銀翼殺手》4K修復版重映
    英國電影大師展開票:《銀翼殺手》4K修復版重映 澎湃訊 2017-11-29 11:40 來源:澎湃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