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康熙會為朱元璋掃墓,行三拜九叩?敬佩是一方面

2020-12-18 大白讀史

清軍入關,稱霸中原,康熙帝算得上是自清朝入關以來,第2位正式登上帝位的皇帝。

康熙的一生稱得上是一個傳奇,這些年來一直流傳著康熙8歲登基,14歲有勇有謀用計擒下鰲拜開始親政,並且多年來勵精圖治。

無論是葛爾丹的進犯,還是當時沙俄不時對邊界的騷擾,甚至是三藩的暴亂,每一件事都稱得上是當時清朝政治上的大事。但是康熙帝憑藉自己的手段和政治智慧將這些事情全部解決好,當然不得不提的是這些事情也讓當時滿人與漢人之間的矛盾進一步加劇。

這樣一位頗具傳奇的康熙帝居然願意給明朝的皇帝朱元璋掃墓,並且六次在他墓前行三拜九叩,這不得不讓人感到驚訝。

01

深究這件事情背後的原因,你會發現這是康熙帝實施的一種政治手段。因為當時清朝入關,作為一個少數民族的政權想要真的統治中原並不是一件這麼簡單的事情。更何況當時清軍入關,為了從思想上去徵服中原人民,一進關就實施了剃頭令。

過去我國一時深受儒家思想的教化,認為身體髮膚受之父母,但是剃頭令卻要求所有人剃髮才能保住性命。想當年因為剃頭令,而死去的人數不勝數。

清朝實施剃髮令本是為了徵服人們的思想,讓大家聽取政權的統治,但是卻沒想到剃頭令表面上的確讓所有人看起來很像清朝的人民,但是卻加劇了一批有識之士的憤怒。

02

更何況當時清朝的政權為了顯示自己也是天命所歸,居然篡改史書將明朝的歷代皇帝都描寫得非常的昏聵且無能。

當然,明朝的滅亡的確存在某些帝王昏聵的因素,但是並不是每一代帝王都是這樣,明朝的幾代帝王在登基之時依然勵精圖治,嘔心瀝血的治理國家,清朝篡改正史這件事情讓不少的政治家感到不屑。

在清朝統治時期,曾經大興文字獄。新文字獄的根本目的是為了打擊異己,讓那些傳播對自己統治產生不利因素的思想言論的人因此獲罪入獄。

當時一些文人在文字中稍微披露了一些自己的不滿情緒,就立刻被抓捕入獄,甚至還株連九族。不僅如此,還有些小人為了因此獲利,將一些無辜之人也送進了大牢。

由此可知,當時在清朝的統治下的確實施了很多對漢人非常不公平的政治策略和手段,有很大一批漢人對當時滿清的統治非常具有仇恨情緒。

03

康熙帝為了平復這些漢人心中的不滿,也為了加強滿漢的團結,根本上也就是為了穩固自己的政權,所以才會給當時明朝開國皇帝朱元璋掃墓。並且還在朱元璋的墓前給他豎立了一塊碑,碑上寫著治隆唐宋這種讚美之詞。

另外,在朱元璋的統治下,明朝稱得上是海晏河清,當時的人們生活環境稱得上舒適安逸。因此,康熙作為清朝第二任正式登基的皇帝,肯定也想和朱元璋一樣在史書中留下可以供後人讚嘆的治國之才。

因此,在當時複雜的社會背景顯示因素之下,康熙帝向明朝的開國皇帝朱元璋實施三拜九叩,其實也是他的一種政治謀略。

當時的漢人在看到康熙對明朝皇帝如此尊敬之後,心中自然而然也會對康熙帝升起幾分感動的情緒。正所謂收天下文人之心,現已收了半分中原,他的這一手段稱得上是絕了。

相關焦點

  • 康熙貴為清朝的皇帝,為何卻對明朝的暴君朱元璋行三拜九叩之禮?
    朱元璋是一位明君還是暴君,我想可能很多人都無法回答,朱元璋的政績很傑出,廢丞相、設錦衣衛、重開殉葬制度、八股文取士制度、實行君主集權,每一項決定都對後世造成了極大的影響。朱元璋殘暴也是出了名的,誤殺功臣大殺文人當年懷疑宮女和侍衛私通但是又找不到人,於是就把宮裡的5000宮女全部殺了,以儆效尤。並且還恢復了極度殘忍的殉葬制度,讓多少無辜婦女枉死。
  • 同樣都是皇帝,康熙皇帝為什麼在明孝陵給明太祖朱元璋三拜九叩?
    跟唐宋一樣「依山為陵」,堪稱人與自然和諧的優秀典範。明孝陵代表了明朝前期建築和雕刻藝術的最高成就,是中國明清皇陵之首。康熙皇帝相當重視明孝陵。在明孝陵的石碑上刻著「治隆唐宋」四個大字,也就是說明朝唐宋還要治理的好。不僅如此,康熙帝甚至六次在朱元璋墓前行三拜九叩的大禮,其重視程度可見一斑。
  • 看古裝劇經常看到三叩九拜之禮,你知道是哪九拜嗎?
    中國自古以來就是禮儀之邦,作為四大文明古國之一,形成了一整套豐富的禮儀禮節,三叩九拜在我們的古裝劇中經常看到,其實,「三叩」很容易理解,「叩」就是其動作就是身體不起來,而頭在地面,用頭叩觸地面三次。那麼,九拜就很少有人完全清楚了。
  • 古人所稱的「三叩九拜」都指的什麼?
    在古代禮儀中,「九拜」是明確的,禮制對其行禮方式和使用場合都有詳細的規定,但「三叩」卻不是古禮,只是民間對「跑拜」禮的俗稱。由此可見,「三九拜」只是人們對隆重大禮的民間稱謂而已。具體說來,「三叩九拜」便是指上文。
  • 蘭州:穿漢服行古禮新人三拜九叩
    著黑紅雙色漢代吉服,行周朝娶妻之大禮,從贊者頌詩經《桃夭》,到新人潔手行沃盥禮,直至三拜九叩後結髮為妻……蘭州市民馬先生與袁女士於昨日舉行的「漢服周制式」婚禮可謂是別具特色。據了解這場追溯古制的婚禮,在蘭州尚屬首次。  贊者頌詩經 新人需沃盥  「吉時已到,新人執手入喜堂!」
  • 傳統婚禮名詞解析:「三叩九拜」大禮原來是這個意思
    現代婚俗中有很多禮節都是從古至今一直流傳下來的,我們常說的舉行「三拜九叩」大禮也是一個古老的儀式。拜為躬身或跪,雙膝著地為跪,叩為頭挨地,「三拜九叩」和「三叩九拜」儀式有很多不同之處。「三拜九叩」是三次下跪,每次下跪之後叩三次頭,通常用於對尊長所行之禮;而「三叩九拜」則是雙手合十躬身三拜,之後再下跪叩一次頭,起身再拜再叩,重複三次,通常用於對天地神明的所行之禮,按照行禮前後順序叫九拜三叩更貼切。
  • 民國少帥張學良,為何要對溥儀皇帝三叩九拜?
    民國少帥張學良,為何要對溥儀皇帝三叩九拜? 不僅是民國少帥張學良見到溥儀要行三叩九拜的大禮,就是當時的很多北洋軍閥的大佬們,包括袁世凱,王士珍,張作霖見到溥儀,都會行跪拜禮。
  • 「三拜九叩」其實遠非只是一種跪拜禮
    「三拜九叩」其實遠非只是一種跪拜禮陽春三月,適應行遊,故每有閒暇,便隨性遊走,既可以賞春踏青,又可以修心養性,一舉兩得,何樂而不為。雖然不能隨性自由的去實現「世界那麼大,我想去看看」,但對城郊周遭的通幽達雅之處還是力所能及的去遊覽和觀賞的。
  • "三叩九拜"不應是感恩的代名詞
    "三叩九拜"不應是感恩的代名詞 發表時間:2015-08-21   來源:蕪湖文明網   近日,網絡流傳出一組圖片,8月11日上午11時,四川72名少年面向莊嚴的孔老夫子聖像,在國學老師的主持下,三叩九拜、餵父母吃飯學孝禮。
  • 搞笑漫畫:三叩九拜八百裡只為四六級?!
    搞笑漫畫:三叩九拜八百裡只為四六級?!阿傑考了兩次的英語四級,都沒有考過,這次的考試,他又報名了,他覺得要來拜點神明,說不定就過了呢!於是他就帶著水果來拜神明,跪在地上虔誠的祈禱:「文昌帝在上,請保佑小弟今年輕鬆過四六級英語,他日必帶水果禮盒前來答謝!」
  • 「三叩九拜」真要拜9次?別被電視劇給騙了,任何情況下都不可能
    古代最大的禮節就是「三叩九拜」,從字面上理解來看,就是叩頭三次拜9下,有些古裝劇中偶爾也會出現這樣的場面,但是在禮法上面,這恰恰是行不通的。
  • 好兄弟不幸離世 男子三叩九拜跪傷「半月板」
    結義兄弟不幸離世,來自東北的王某傷心至極,行三跪九拜大禮,結果雙膝膝蓋骨嚴重損傷,被幾個好友送到金華義烏稠州醫院救治。  王某今年30多歲,在義烏經商。幾天前,他的結拜兄弟因病去世,他放下手頭上的業務為好兄弟守靈。好兄弟出殯當天上午,王某長時間行三叩九拜大禮。
  • 拜師禮是中國古代優良傳統,連皇子也不例外,也要三叩九拜。
    拜師禮是我國古代優良的傳統禮儀之一,連皇帝也不例外,拜師也要下跪行三叩九拜之禮,這裡所說的皇帝應該是未成年的皇帝或者皇子。 中國自古以來講究尊師重道。皇帝是一國之君,萬人之上,擁有至高無上的地位和權利,一般人見了皇帝都要行叩拜禮。
  • 康熙在孔子墓前遲疑不跪,孔後人擋住一字,康熙立即三拜九叩
    圖:百度騰訊阿里還有一點,一個少數民族統治中原王朝本就很困難,你看明朝之前的元朝,不過幾十年,就被朱元璋給攆走了而清朝一直統治了276年(明朝也是「蠻夷」,他們也很有自知之明當年皇太極和明朝死磕的時候,他就說:「以我們現在的能力,是吃不下明朝的」所以,在入關後,他們積極學習漢字文學,滿人必須學習儒家經典,什麼四書五經,都要會背,想要統治漢人,必先被其漢化對儒家思想更是非常敬佩
  • 連戰福建祭祖將免行三拜九叩大禮
    16日,祭祖儀式司儀連宗和老人介紹說,連氏宗祠每年冬至方可開啟的中門將破例為連戰而開,同時考慮到連戰年事已高,祭祖13項儀式中的三拜九叩精簡為三鞠躬。  血肉相連的親情行程是連戰大陸行的「必修課」,他的第三次大陸行選擇了自己的宗親所在——福建漳州龍海市馬崎村。  300多年前,連戰先祖從馬崎跨海入臺,他的父親連橫曾在一份恢復原籍的材料中註明,自己原籍為漳州馬崎社。
  • 康熙帝每次給朱元璋掃墓,為何都要行三跪九叩大禮?
    康熙給朱元璋掃墓,為何行三跪九叩大禮?用心良苦。康熙帝評價朱元璋「治隆唐宋」,是由衷讚美,還是另有所圖?崇禎十七年(1644年)正月,闖王在西安稱帝,國號「大順」,改元「永昌」。三月十九日,大順軍攻克北京,崇禎帝在煤山自縊,明朝滅亡。
  • 李娜:三叩九拜?向他們道歉? - 新京報 - 好新聞,無止境
    三叩九拜(應為『三拜九叩』——編者注)嗎?向他們道歉嗎?  ——李娜在賽後新聞發布會上反問記者  李娜習慣性發飆了。在法網次輪輸給馬泰克後,李娜回答問題時多以反問式語句結束,且帶著濃濃的火藥味。末了,提及「一些媒體朋友的誤寫」,李娜也談了自己的看法:「其實我也是學新聞的,他們這樣做,給我的感覺就不是人。」  與往常一樣,輸球後的李娜很快來到發布廳。
  • 臣子見到皇帝,都要行「三拜九叩」之禮,唐朝為什麼卻不一樣
    導語《周禮·春官·太祝》:「辨九拜,一曰稽首,二曰頓首,三曰空首,四曰振動,五曰吉拜,六曰兇拜,七曰奇拜,八曰褒拜,九曰肅拜,以享右祭祀。」中古時代最莊重的拜君禮儀知識,以「再拜稽首」為主導,唐代的更為有特點,是在2次「再拜」中間,添加一段「民族舞蹈」。二遍稽首禮拜完,重臣們站起來站好,當朝的丞相之一「侍中」(三省之一門下省長官)要往前到皇帝那邊接納詔旨,隨後回家來到官員們的東北地區部位,臉朝西,高聲宣布「有制」(皇帝有旨)。此刻您一看官員們又剛開始跪下施禮了,得,也是一次「再拜」。
  • 俗語:「拜三不拜四,拜四要出事」,是什麼原因?古人的禮儀講究
    在古代最常見的就是見面的一些禮儀,比如說作揖、拱手、拜、頓首等。我們祭祀神仙或者祖先都要又拜又叩,「拜」指的是可以把自己的身體奉獻給崇拜的人。「叩」就是跪下身體,頭點地表示頂禮恭敬的意思。這個禮儀就很有講究,俗語中有一句「拜三不拜四,拜四要出事」,說的就是叩拜時候的禮儀禁忌。
  • 海內外梅花拳弟子河北平鄉祭祖 洋徒弟行三拜九叩禮(圖)
    海內外梅花拳弟子河北平鄉祭祖 洋徒弟行三拜九叩禮(圖) 2019-10名美國弟子行三拜九叩拜師大禮。 李鐵錘 攝  據介紹,此次祭祖拜師典禮為期2天,預計將有8萬人次參加。除當日的祭祖典禮外,還舉行了拜師禮。美籍華僑蔡吉元帶領他的10名美國弟子向梅花拳始祖鄒宏義行三拜九叩禮。  此次活動還設有梅花拳展演、文藝演出、梅花拳文化發展論壇等多項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