搞笑漫畫:三叩九拜八百裡只為四六級?!

2021-02-08 友人談娛樂

搞笑漫畫:三叩九拜八百裡只為四六級?!

阿傑考了兩次的英語四級,都沒有考過,這次的考試,他又報名了,他覺得要來拜點神明,說不定就過了呢!於是他就帶著水果來拜神明,跪在地上虔誠的祈禱:「文昌帝在上,請保佑小弟今年輕鬆過四六級英語,他日必帶水果禮盒前來答謝!」

剛祈禱完畢,阿傑眼前就突然出現了一道黃光.

文昌帝君竟然出現了,他告訴阿傑,自己是被他的誠心打動,特地來幫他完成心願的!!!

阿傑見到這一幕,趕緊磕頭叩見帝君!

帝君告訴阿傑:「你聽好了,距離你四六級考試還有三個月,從今天開始,你只需要往南三叩九拜八百公裡,我就會保佑你輕鬆過四六級考試!」

阿傑很興奮,馬上謝過帝君!

第一周,阿傑按照帝君說的做,一步一步的三叩九拜,就這樣堅持了一周.

第二周過去了,阿傑還是堅持的做著這一件事,只見他的額頭,膝蓋都已經流血了,即使跪到頭破血流,阿傑也不畏懼,這次為了四六級,還真是拼了命啊!

第三周,阿傑還在往南邊三拜九叩,此時的他非常的憔悴,額頭和手臂上都是傷,他邊叩頭邊思考.

跪在地上的他,突然想明白了一件事情,好像背單詞比做這個事情輕鬆的多,現在已經過去三個星期了,離四六級考試還有一段時間,還是有希望的,所以阿傑最後決定回家好好背單詞去了!!!

搞笑漫畫:三叩九拜八百裡只為四六級?!本期漫畫內容就到這裡啦!感謝大家的閱讀哦!我們下期不見不散!

相關焦點

  • 看古裝劇經常看到三叩九拜之禮,你知道是哪九拜嗎?
    中國自古以來就是禮儀之邦,作為四大文明古國之一,形成了一整套豐富的禮儀禮節,三叩九拜在我們的古裝劇中經常看到,其實,「三叩」很容易理解,「叩」就是其動作就是身體不起來,而頭在地面,用頭叩觸地面三次。那麼,九拜就很少有人完全清楚了。
  • 「三拜九叩」其實遠非只是一種跪拜禮
    「三拜九叩」其實遠非只是一種跪拜禮陽春三月,適應行遊,故每有閒暇,便隨性遊走,既可以賞春踏青,又可以修心養性,一舉兩得,何樂而不為。雖然不能隨性自由的去實現「世界那麼大,我想去看看」,但對城郊周遭的通幽達雅之處還是力所能及的去遊覽和觀賞的。
  • 「三叩九拜」真要拜9次?別被電視劇給騙了,任何情況下都不可能
    古代最大的禮節就是「三叩九拜」,從字面上理解來看,就是叩頭三次拜9下,有些古裝劇中偶爾也會出現這樣的場面,但是在禮法上面,這恰恰是行不通的。
  • "三叩九拜"不應是感恩的代名詞
    "三叩九拜"不應是感恩的代名詞 發表時間:2015-08-21   來源:蕪湖文明網   近日,網絡流傳出一組圖片,8月11日上午11時,四川72名少年面向莊嚴的孔老夫子聖像,在國學老師的主持下,三叩九拜、餵父母吃飯學孝禮。
  • 古人所稱的「三叩九拜」都指的什麼?
    在古代禮儀中,「九拜」是明確的,禮制對其行禮方式和使用場合都有詳細的規定,但「三叩」卻不是古禮,只是民間對「跑拜」禮的俗稱。由此可見,「三九拜」只是人們對隆重大禮的民間稱謂而已。具體說來,「三叩九拜」便是指上文。
  • 傳統婚禮名詞解析:「三叩九拜」大禮原來是這個意思
    現代婚俗中有很多禮節都是從古至今一直流傳下來的,我們常說的舉行「三拜九叩」大禮也是一個古老的儀式。拜為躬身或跪,雙膝著地為跪,叩為頭挨地,「三拜九叩」和「三叩九拜」儀式有很多不同之處。「三拜九叩」是三次下跪,每次下跪之後叩三次頭,通常用於對尊長所行之禮;而「三叩九拜」則是雙手合十躬身三拜,之後再下跪叩一次頭,起身再拜再叩,重複三次,通常用於對天地神明的所行之禮,按照行禮前後順序叫九拜三叩更貼切。
  • 同樣都是皇帝,康熙皇帝為什麼在明孝陵給明太祖朱元璋三拜九叩?
    明孝陵從明洪武十四年開始修建,於明永樂三年完工,在二十五年的時間裡,動用勞動力人數達十萬人,佔地面積達一百七十萬平方米。跟唐宋一樣「依山為陵」,堪稱人與自然和諧的優秀典範。明孝陵代表了明朝前期建築和雕刻藝術的最高成就,是中國明清皇陵之首。康熙皇帝相當重視明孝陵。在明孝陵的石碑上刻著「治隆唐宋」四個大字,也就是說明朝唐宋還要治理的好。
  • 民國少帥張學良,為何要對溥儀皇帝三叩九拜?
    民國少帥張學良,為何要對溥儀皇帝三叩九拜? 不僅是民國少帥張學良見到溥儀要行三叩九拜的大禮,就是當時的很多北洋軍閥的大佬們,包括袁世凱,王士珍,張作霖見到溥儀,都會行跪拜禮。
  • 拜師禮是中國古代優良傳統,連皇子也不例外,也要三叩九拜。
    拜師禮是我國古代優良的傳統禮儀之一,連皇帝也不例外,拜師也要下跪行三叩九拜之禮,這裡所說的皇帝應該是未成年的皇帝或者皇子。 中國自古以來講究尊師重道。皇帝是一國之君,萬人之上,擁有至高無上的地位和權利,一般人見了皇帝都要行叩拜禮。
  • 農村俗語:「拜三不拜四,拜四要出事」,說的是啥意思?
    在傳統古代禮儀中對「三」十分的推崇。傳統的祭祀、祈福、許願時有「三拜三叩」的儀式,這屬於向神靈祈福消災。其先做合掌、下拜,再屈膝下跪、叩首,如同「一拜一叩」,三次之後方成三拜三叩,每一拜一叩之間可默默許願。 婚嫁習俗中,有「拜堂」之禮,三拜之說。
  • 俗語:「拜三不拜四,拜四要出事」,是什麼原因?古人的禮儀講究
    在古代最常見的就是見面的一些禮儀,比如說作揖、拱手、拜、頓首等。我們祭祀神仙或者祖先都要又拜又叩,「拜」指的是可以把自己的身體奉獻給崇拜的人。「叩」就是跪下身體,頭點地表示頂禮恭敬的意思。這個禮儀就很有講究,俗語中有一句「拜三不拜四,拜四要出事」,說的就是叩拜時候的禮儀禁忌。
  • 為什麼康熙會為朱元璋掃墓,行三拜九叩?敬佩是一方面
    這樣一位頗具傳奇的康熙帝居然願意給明朝的皇帝朱元璋掃墓,並且六次在他墓前行三拜九叩,這不得不讓人感到驚訝。01深究這件事情背後的原因,你會發現這是康熙帝實施的一種政治手段。因此,在當時複雜的社會背景顯示因素之下,康熙帝向明朝的開國皇帝朱元璋實施三拜九叩,其實也是他的一種政治謀略。當時的漢人在看到康熙對明朝皇帝如此尊敬之後,心中自然而然也會對康熙帝升起幾分感動的情緒。正所謂收天下文人之心,現已收了半分中原,他的這一手段稱得上是絕了。
  • 在農村,人們常說「拜三不拜四,拜四要出事」這是什麼意思呢?
    在農村,人們常說「拜三不拜四,拜四要出事」這是什麼意思呢?一拜天、再拜地、三拜父母和師尊,除了上面說的三拜,其餘的不能拜,俗語裡說的拜三不拜四,拜其它的要麼是出事了,要麼會出事。都說男兒膝下有黃金,不可輕易跪拜,所以拜三不拜四的的跪拜是指男人。我們是文明古國乃禮儀道德之邦,三拜九叩是最志誠的叩拜,是對尊者敬重姿態,所謂的三拜裡的三是指天時,地利,人和此三種,從遠古一直到延續到今天,結婚的新人都是一拜天地,二拜父母,然後夫妻對拜,為了強調這個三,新婚大喜時,天地並列排在了第一,加上了夫妻對拜,這樣就是三拜了。
  • 好兄弟不幸離世 男子三叩九拜跪傷「半月板」
    結義兄弟不幸離世,來自東北的王某傷心至極,行三跪九拜大禮,結果雙膝膝蓋骨嚴重損傷,被幾個好友送到金華義烏稠州醫院救治。  王某今年30多歲,在義烏經商。幾天前,他的結拜兄弟因病去世,他放下手頭上的業務為好兄弟守靈。好兄弟出殯當天上午,王某長時間行三叩九拜大禮。
  • 連戰福建祭祖將免行三拜九叩大禮
    16日,祭祖儀式司儀連宗和老人介紹說,連氏宗祠每年冬至方可開啟的中門將破例為連戰而開,同時考慮到連戰年事已高,祭祖13項儀式中的三拜九叩精簡為三鞠躬。  血肉相連的親情行程是連戰大陸行的「必修課」,他的第三次大陸行選擇了自己的宗親所在——福建漳州龍海市馬崎村。  300多年前,連戰先祖從馬崎跨海入臺,他的父親連橫曾在一份恢復原籍的材料中註明,自己原籍為漳州馬崎社。
  • 蘭州:穿漢服行古禮新人三拜九叩
    著黑紅雙色漢代吉服,行周朝娶妻之大禮,從贊者頌詩經《桃夭》,到新人潔手行沃盥禮,直至三拜九叩後結髮為妻……蘭州市民馬先生與袁女士於昨日舉行的「漢服周制式」婚禮可謂是別具特色。據了解這場追溯古制的婚禮,在蘭州尚屬首次。  贊者頌詩經 新人需沃盥  「吉時已到,新人執手入喜堂!」
  • 康熙貴為清朝的皇帝,為何卻對明朝的暴君朱元璋行三拜九叩之禮?
    朱元璋殘暴也是出了名的,誤殺功臣大殺文人當年懷疑宮女和侍衛私通但是又找不到人,於是就把宮裡的5000宮女全部殺了,以儆效尤。並且還恢復了極度殘忍的殉葬制度,讓多少無辜婦女枉死。就是這樣一位充滿爭議的明朝皇帝,卻讓清朝的康熙皇帝敬佩,當年康熙六次南巡,每次路過南京的時候,都要去朱元璋的明孝陵,親自為他掃墓,還行三拜九叩之禮。歷史上那麼多位皇帝,為什麼康熙唯獨尊敬朱元璋呢?
  • 李娜:三叩九拜?向他們道歉? - 新京報 - 好新聞,無止境
    三叩九拜(應為『三拜九叩』——編者注)嗎?向他們道歉嗎?  ——李娜在賽後新聞發布會上反問記者  李娜習慣性發飆了。在法網次輪輸給馬泰克後,李娜回答問題時多以反問式語句結束,且帶著濃濃的火藥味。末了,提及「一些媒體朋友的誤寫」,李娜也談了自己的看法:「其實我也是學新聞的,他們這樣做,給我的感覺就不是人。」  與往常一樣,輸球後的李娜很快來到發布廳。
  • 老話「拜三不拜四,拜四要出事」是什麼意思,句句都是肺腑之言!
    中國有一句老話,也是俗語中大家都耳熟能詳的:「拜三不拜四,拜四要出事」,那麼這句話裡面的三和四到底是什麼意思,今天小編就為大家撥雲見日。在三拜中,最初的來源是佛教的禮儀,我們說的頂禮膜拜,其實就是對佛的尊敬。而古代的臣子朝見皇帝,為了表示尊重和崇高,都要行三拜九叩的大禮,就是三拜要重複三次,每次磕頭三次,所以是三拜九叩。四拜既然三拜已經是最高的規模了,為什麼還要出現四拜這種說法呢?
  • 青城山111歲道長仙逝 上百弟子三拜九叩送別(圖)
    蔣信平大師  (1902~2013)  享譽國內外武術界、道教界及海內外的高道,號「青松紅梅道人」,原成都市道教協會會長,四川省道教協會顧問,為當代道教宿老,全真龍門派丹臺碧洞宗一代宗師。  現場  三拜九叩 上百弟子送別高道  太清宮最裡面的一棟二層小樓,簡樸陳舊,昨日已被花圈環繞。得知蔣道長仙逝的消息,上百名他的弟子徒孫,紛紛從德陽、大邑、新津等地趕來。所有人來到這裡,無不面帶悲慟地走到他的靈柩前,面向靈柩,三拜九叩。「師傅是昨天晚上(24日凌晨)走的,走得很平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