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皇帝有多能花錢,一個想法就花掉了480萬兩,就這還要省著花

2020-12-11 指點江山

如今,人們的生活水平提高了,可以去追求更高的物質享受。於是,旅遊成了很多人必不可少的選擇。但是,出行就肯定會消費,這個很多人心裡都明白。這裡,當你出行時卻遇到旅遊費用被哄抬得很高的時候,心裡其實是憤懣的。

本來出行就是去欣賞美景的,可是,卻因為這些因素讓我們遲遲不敢動身,心裡又不免覺得遺憾和不值。近些年來,其實這樣的案例也屢見不鮮了,很多人為了賺錢,簡直可以說是喪心病狂了。景色本來就是讓人們欣賞的,但現實卻反而成為某些人的賺錢利器。

在古代,其實有一處皇家名勝古蹟是遊人能免費出入的,不過,這取決於你自己的膽子大不大了。那就是清朝時期的頤和園,很多小夥伴應該聽過這個名字。很多人表示質疑,頤和園是皇家的地方,那麼,它怎麼可能任由老百姓出入呢?這豈不是很混亂嗎?

首先,頤和園修建的本意並不是用來當作皇家園林的,雖然,那裡景色的的確很優美。其實,這個園林修建的初衷是給崇德皇太后(孝聖憲皇后)慶祝六十歲生日用的。並且,乾隆帝以漢武帝挖昆明池操練水軍的典故將西湖更名為昆明湖,將挖湖土方堆築於湖北的甕山,並將甕山改名為萬壽山。

不出所料,皇太后對頤和園確實是喜愛有加。但是,即使這樣,因為種種原因,皇太后即使再喜歡,也不可能經常往園子裡跑。久而久之,頤和園閒置下來,後來考慮到不能荒廢,頤和園被用作軍事。

當然了,絕不僅僅是這一個原因。其實在我看來,最大的原因是限於當時的技術條件。當時並不像我們現在一樣,科技那麼發達,修建只能是靠著人們的力氣。所以,可能即使有很好的想法,最終,也根本實現不了。就拿這個頤和園的圍牆來說,修建這個圍牆需要很高的建設水平和極好的建設想法,最後,還是礙於技術條件有限,實在沒有辦法修建。

可是,乾隆後來仔細想了想,當初根本沒有考慮到修建這個園林要耗費這麼大的人力物力,最主要是要耗費大量的財力,乾隆二十九年的時候,建造這個園子就耗費了白銀480餘萬兩。作為一個皇上,要從大局考慮,執意修建這個頤和園的話,確實是很不妥的行為,也確實很失策。想到這裡,乾隆才覺得自己做錯了,有一種幡然醒悟的意味。

所以,他又改變主意命令工匠們一切都要以節約為上。

話雖是這麼說,可是工匠們心裡清楚,即使再節省,頤和園那也是皇家要用的地方。既然是他們要用的地方,如果檔次不夠高,風景不夠美,建築不夠有特色的話,恐怕皇上和皇太后都不會滿意,到時候對於工匠們來說,又會是一個不小的麻煩。

只是,皇上一句話說的容易,底下的工匠們卻著實犯了難。就在這生死夾縫之間,工匠們絞盡腦汁,確實是真的很不容易,好在,結果是令人可喜可賀的。

就是在節約成本的基礎上,頤和園的每個建築,每個細節,花花草草等等,無一不是精緻的,用了心的。清朝道光年後,由於國力衰弱,宣布撤三山陳設,清漪園逐漸荒廢。1860年,清漪園被英法聯軍大火燒毀,1900年園內建築及文物遭八國聯軍破壞,1902年修復。頤和園儘管大體上全面恢復了清漪園的景觀,但很多質量上有所下降,尺度也相應的縮小了。

直到1914年,頤和園曾作為溥儀私產對外開放。

但是,又有小夥伴開始質疑,既然以前是不收門票錢的,但是,為什麼現在就要收了呢。前面咱們也說到,頤和園再節約也是投入了大量資金,這是無數能人巧匠智慧的結晶。正是他們的不懈努力,才讓我們有機會大飽眼福。這樣的話,國家收取一定的門票費,一方面讓人們對頤和園重視,另一方面,其實,國家收上去的錢終歸還是回歸到了老百姓的身上。

參考資料:

『《最美頤和園》、《頤和園歷史概況》』

相關焦點

  • 乾隆皇帝駕崩前,嘉慶讓其留下遺言,乾隆用手一個勁兒地往南指
    ,打金川兩次,靖臺、灣為一次,降緬甸、安南各一次,受廓爾喀降一次,這十次非同一般的功績,就是他有事沒事地向子孫們吹吹牛,向大臣們顯擺顯擺的絕好本錢乾隆一口氣幹了60年皇帝,他確實幹出了很多事情,可是在他89歲去世前,嘉慶皇帝問他是否有什麼遺言,他用手指著南方竟僵持不動,難道南方真有乾隆未了的心事?
  • 藝術類考生進入車輪戰 家長稱高三一年花掉5萬
    這兩個地方光住這一項就花掉五千元。為了給兒子及時補充營養,徐女士天天帶兒子下館子,「四菜一湯」是一定不能少的,一個月下來差不多又要兩千。此外,火車、打的等交通費也花了不少。  記者了解到,徐女士這樣只在省內趕考的,花的錢還不算多,有的家長北上北京,南下廣州,活動範圍廣的,那就更是花錢如流水了。
  • 雍正皇帝的23萬軍隊都做不到,為何乾隆平定了準噶爾部?
    準噶爾部的總人口只有60多萬,部落的常備軍4萬多人。就是這麼一個部落,搞得清朝疲於應付。準噶爾部雖然只有4萬多軍隊,但是清一色的起步,機動性是清朝軍隊無法做到的。即便是戰敗也能迅速撤退,清朝軍隊根本追不上。準噶爾部軍隊裝備了大量的火器,都是從沙俄購買的。根據統計,有超過2萬軍隊都使用火器。
  • 晚年乾隆的困擾:沒錢花又不好意思明說,靠貢品和議罪銀創收
    說實話,能在專制體制下成長起來的大臣,往往都是揣度上意的老手,成天就是琢磨皇帝的喜好,如果把這點心思放在工作上,他們人人都可以成為優秀的員工。也許有的小夥伴會疑惑,全天下都是皇帝的,他犯得著拉下臉來跟大臣們要東西嗎?這得簡單介紹下清朝的財政制度。
  • 妻子跟丈夫賭氣,不到2個月花掉2萬:你越不讓我花錢,我就偏要花
    是來自南昌的吳先生和萬女士是一對夫妻,從剛結婚時的一無所有到現在有房有車生活寬裕,夫妻倆可謂風雨同舟攜手並進。讓人惋惜的是苦盡甘來的他們不但逐漸偏離了幸福的軌道,還讓爭吵成了他們生活的常態。萬女士直言,她在家中沒有任何地位可言,可是吳先生卻說相比妻子,他才是最委屈的那個人,那麼這對曾經恩愛的夫妻是如何走到今天這個地步的呢?萬女士話未開口,聲音就已經哽咽了,內心的委屈似乎已經壓抑了許久。她說一切的開始還得從兩年前的一件事開始,在那之前,丈夫對她其實是很大方的,可自從這件事發生之後,丈夫就變了個人。
  • 乾隆皇帝的玩具箱
    本文由無相有道原創並首發百家號,如有轉載,請註明出處。清高宗愛新覺羅·弘曆,也就是乾隆皇帝。乾隆皇帝在位時間長達60年,退休後又做了3年太上皇。他是中國歷史上最長壽、在位時間也最長的皇帝。乾隆皇帝乾隆熱愛文化、熱衷收藏。
  • 在乾隆皇帝眼中,紀曉嵐到底有何地位?一個給自己解悶的戲子而已
    紀曉嵐,清乾隆、嘉慶兩朝名臣,官至禮部尚書、協辦大學士兼領太子少保銜。魯迅先生曾評價其為「本長文筆,多見秘籍,文襟懷曠達,故後來無人能奪其席」,對其所著《閱微草堂筆記》也有著「雋思妙語,時足解頤;間雜考辨,亦有灼見」的至高評價。
  • 此人上朝反穿朝服,和珅向乾隆告狀,他一句話讓和珅賠了十萬兩!
    大家都知道乾隆皇帝是我國古代歷史上的一代明君,不僅在軍事上非常有造詣,其在政治方面也非常有遠見。雖然清朝後來淪落了,但跟這位明君卻沒有絲毫關係。其實,懂些歷史的朋友都知道乾隆皇帝身上有一個非常嚴重的缺點,那就是在花錢方面永遠不懂得節儉。
  • 乾隆,一個性格複雜而又矛盾的男人,一個成功而又失敗的皇帝!
    他就是清高宗乾隆皇帝,一個性格複雜而又矛盾的男人,一個集政治家學者十人旅行家和獵人等多重角色於一身的另類皇帝。從今天開始,我們將跟隨作家清華大學歷史系博士後張宏傑一起還原歷史,走進乾隆,探究他的成功與失敗。清朝的第六位皇帝乾隆,可以說是中國歷史上老百姓最熟悉的皇帝之一,它的歷史形象和老百姓心目中的形象反差非常大。因此從今天開始,我就一句正式的資料,給大家介紹一個真實的乾隆形象。
  • 乾隆皇帝的第二個皇后烏拉那拉氏,為何遭到乾隆皇帝討厭厭惡?
    相比較前兩位烏拉那拉氏的皇后來說,第三任皇后就有些悽慘了,不僅沒有受到皇帝的寵愛,還遭到皇帝的厭惡,這位便是乾隆的第二個皇后那拉氏。那拉氏在乾隆還是寶親王的時候就嫁給了乾隆,不過此時的乾隆已經有了嫡福晉富察氏,所以當時的那拉氏只是一個側福晉。
  • 紫禁城最能享福女人,乾隆為其過生日專修宮殿,這3道生日菜絕了
    本周的美食節目《我在宮裡做廚師》,講的是乾隆為其母孝聖憲皇后舉辦萬壽宴的故事,節目中復刻了3道當年萬壽宴上的生日菜品,真是讓人嘆為觀止。黃聖依出演的聖憲皇后也讓人眼前一亮,乾隆皇帝對母親特別孝敬,可謂是關愛備至,從孝聖憲皇后五十歲生日的萬壽宴就能看出一二。
  • 官員舉報貪汙 和珅向乾隆獻一計策:讓他絕對查不出證據
    和珅是清朝乃至中國歷史上最著名的貪官之一,晚年被定罪抄家時,從和珅家查抄出的財產之多,使人瞠目結舌。甚至有人傳言,和珅還有許多埋藏起來未被發現的財產,加起來抵得上大清國十年的財政收入。長期以來,和珅都是人們口中這則巨貪故事裡的最大反派,利用了乾隆皇帝對他的信任,欺下瞞上,肆意斂財,貪腐被描述成和珅個人的行為。
  • 乾隆皇帝六下江南有多費錢 打一場鴉片戰爭綽綽有餘
    在《還珠格格》中有一幕重頭戲,就是乾隆皇帝南下江南,微服私訪,小燕子、紫薇、永琪、爾康等人隨行,途中他們上演了眾多精彩情節。我們知道,在歷史上,乾隆皇帝的確有六次下江南的經歷,只不過,每次都是浩浩蕩蕩、前呼後擁,根本就沒有微服私訪這種事兒。一、乾隆皇帝為什麼要六下江南?
  • 乾隆皇帝是怎麼讀歷史書的
    乾隆看歷代名臣:官員的節氣是做人之根本 除了對皇帝們的關注,乾隆還關注那些臣子們,這些人也很重要,他們關係著國家的運轉。那麼什麼樣的人是他要的好幹部呢? 看他對知名大臣狄仁傑的評價。 狄仁傑,影視中看得多了,這是個很有賢名的領導。我印象中的狄仁傑,精明能幹、秉持公正、執法不阿,是好官的代表。 可乾隆不這麼看。道理很簡單,狄仁傑原來是唐朝的大官,居然在武周政權官也做得一帆風順,對武則天服務得很周到。狄是怎麼得到武則天賞識的呢?武則天搶了李唐的天下後,李唐的宗室自然不服氣了,於是常常有反擊,也就是動亂,而狄恰恰是平定了豫州的叛亂後得到武則天賞識的。
  • 乾隆皇帝自己子嗣並不多,為什麼還要把兩個皇子過繼給別人?
    雖然有過十七個兒子,但去掉早夭的與英年早逝的,乾隆帝膝下子嗣並不繁盛。然而即便是這樣,還有兩個皇子被乾隆帝提前給過繼了出去。乾隆二十四年,六皇子永瑢出嗣為慎郡王允禧之嗣孫;乾隆二十八年,四皇子永珹出嗣為履親王允裪之嗣孫。本來子嗣就不是很多,能夠選擇的繼承人就已經很少,可既然是這樣,那麼乾隆帝為何還要將自己的親兒子給過繼出去呢?
  • 乾隆有多孝順?這件崇慶皇太后用的柜子可見一斑
    每天上午準時與您分享兩篇優質文章~本文共計1129字,閱讀僅需2分鐘~壽康宮是乾隆皇帝登基後,為母親崇慶皇太后頤養天年特別建造之所。壽康宮原狀陳列於二〇一五年開放,其中家具自是不可錯過的亮點之一。乾隆皇帝御筆祝壽屏條、各式香幾等,這些家具都述說著崇慶皇太后的故事……
  • 連乾隆皇帝都嘖嘖讚嘆的寶貝:桐蔭仕女玉山子
    乾隆皇帝開心圖這還要從乾隆皇帝的性格愛好說起。清高宗愛新覺羅·弘曆,年號乾隆,史稱乾隆皇帝。同時,歷經了順、康、雍三朝的不斷積累,到了乾隆年間,清帝國的綜合國力達到頂峰,是清代文化、經濟、手工業的極盛時期,因此乾隆也稱得上是一代有為之君。
  • 酥脆香甜的車輪餅與乾隆皇帝有淵源
    近年來由於網絡銷售諸多渠道的廣泛拓展,這一極富地方特色糕點早已遠銷各地,所到之處都被越來越多的人們所熟知和青睞。要說車輪餅能如此被各地人們追捧除了好吃,更是車輪餅的來歷也有意思。經乾隆皇帝的御筆品題,自那時起車輪餅便聲名遠揚。從此,「好看好吃又好聽」的車輪餅,被代代相傳,更是成了宿遷的著名美食。
  • 著有四萬多首詩的乾隆皇帝,作品水平到底如何,一代詩魔?
    從乾隆皇帝繼位前算起,到他做太上皇的時期為止,乾隆一生的全部詩作總計有四萬三千六百八十九首,乾隆皇帝一人的詩詞作品可能就能達到我國詩歌鼎盛時期大唐詩人的作品總數,尤其是我們接觸過的唐詩三百首,覺得詩應該是一個創作尚困難的東西,但乾隆皇帝一生四萬多首的作品量,確實刷新了我們的認知。詩成了乾隆皇帝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種紀事方式、娛樂方式乃至精神依託。
  • 清宮御膳那些事:皇帝一日兩餐,乾隆偏愛蘇杭菜
    清代內務府詳盡地記錄了皇帝的起居飲食,形成了近兩億字的膳事實錄——《御茶膳房》檔案,這是研究清代宮廷膳食制度、經濟生活和社會文化極為珍貴的歷史文獻,而在清代之前任何一個朝代都沒有留下這方面的檔案。從《御茶膳房》檔案的窗口,或許使今天的人們能夠了解真實的清宮膳食制度和膳食演變,了解不同皇帝的飲食習慣和口味偏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