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人一戰輸掉大明江山,受萬民唾罵,卻在另一小國被封神

2020-12-13 搞哥讀史

我們平常評價歷史人物時,有一種說法叫做「蓋棺論定」。因為人在世時,很多東西都有變數,比如曾受眾人污衊的周公,又比如曾被視為忠臣孝子的王莽。一個人只有死後,才能對他一生的功過進行客觀的評價。

也有的人無論生前還是死後,既譽滿天下,又謗滿天下,比如清末的李鴻章,這類人則不太容易蓋棺論定。另外,還有死後口碑出現嚴重的兩極分化的。此人因為一場戰役葬送大明軍隊,被皇帝處死後還被漢人口誅筆伐了幾百年。但在另一個國家,人們卻將其奉為天神,恩同再造,數百年後還有人弔唁他。他就是號稱大明三大罪將之一的楊鎬。

楊鎬是進士出身,後被調任邊防,積軍功上位。萬裡二十五年,即1597年,楊鎬迎來了一生中的重要機遇。這一年,日本的豐臣秀吉糾結軍隊,再次將戰火燒向朝鮮。明朝作為朝鮮的宗主國,立馬發兵救援,此時,楊鎬就被委派至朝鮮經略軍務,即作為抗倭援朝戰爭的後勤大總管。

此時的朝鮮,自李成桂建國後,已經200多年沒有練兵,而當時駐紮在朝鮮的大明軍隊只有幾千人,把朝鮮皇帝嚇得逃到了鴨綠江邊跨境逃難。此時到來的楊鎬對朝鮮人民來說就如同天神降世一般,成為了朝鮮君臣心目中的定海神針。後來的稷山大捷,雖然楊鎬只是負責後勤,並未直接出戰,但依然成為了朝鮮人民心目中的大英雄。

然而,楊鎬畢竟不是行伍出身,過去的邊防也僅限於打打流寇和馬賊。因此,後來他親自指揮的蔚山戰役中,因指揮不當而慘敗於日軍,損失慘重。萬曆皇帝知道後大為憤怒,將楊鎬撤換,責令回國。

雖然蔚山戰役大敗,但朝鮮人民只記雪中送炭之情,不計較那無心之失。楊鎬離開朝鮮回京時,朝鮮人民無論是皇帝大臣,還是平民百姓,都一起湧到街上揮淚送別,牽著楊鎬的衣服不讓他走,悲傷的氣氛瀰漫在那天漢城的大街小巷。

楊鎬回國後,朝鮮人民仍然十分想念他,每當有明朝使者來到朝鮮,大家就紛紛探問楊鎬的近況。如果沒有發生後來的明清戰爭,楊鎬也許會成為一代明臣千古留念。可惜的是,當努爾哈赤起兵反明時,萬曆皇帝一方面低估了對方的實力,一方面也沒有吸取蔚山之役的教訓,讓楊鎬領11萬軍隊抵抗。結果在薩爾滸一戰,由於楊鎬並無作為大將指揮作戰的能力,明軍幾乎全滅。這一場戰役也被公認為是後來明亡清盛的轉折點。

薩爾滸戰敗後,楊鎬因戰敗之罪被收監,並於崇禎二年被斬。在楊鎬被囚期間,朝鮮無數次上表為其喊冤,希望明朝能從輕發落。得知楊鎬的死訊後,朝鮮君臣在朝堂上嚎啕大哭,還建祠堂祭祀他。楊鎬雖是大明罪臣,但在朝鮮竟能受如此擁戴,也算能死而無憾了。

相關焦點

  • 小虎LPL上單首秀一戰封神,賽後大喊Uzi牛X!王多多激動賦詩一首
    小虎LPL上單首秀一戰封神,賽後大喊Uzi牛X!王多多當場賦詩一首LPL已經開賽好幾天了,隨著TES以及IG等重量級隊伍交戰的結束。聯盟排名中下的戰隊也開始登場交手。其中最受關注的,就是RNG與TT的對決。
  • 崇禎帝夢見一個字,大臣說這是好兆頭,唯獨此人跪下:大明要亡!
    崇禎帝夢見一個字,大臣說這是好兆頭,唯獨此人跪下:大明要亡!關於大明的亡國,所謂的原因實在太多了,比如政治失衡、比如小冰河期的饑荒、比如東林黨的貪腐等等。人在什麼樣的情況下,才能不顧丟命的危險,一定要保住自己的財富。面對這些問題的,是大明朝崇禎皇帝治下的重臣們。他們是當時的士林精英,也是久經官場的老手。
  • 「三分天下諸葛亮,一統江山劉伯溫」其實後面還有一句,經典至極
    於劉備而言,諸葛亮幾乎一手撐起了他的江山大業。他得到諸葛亮,如魚得水。在諸葛亮的策略之下,劉備從一無所有,到擁有荊州,再到力挫曹操。只是,劉備死後,諸葛亮五次北伐,卻都以失敗告終。在他死時,蜀漢也只佔據天下的三分之一罷了。諸葛亮腹有良策,而劉備也有心興復漢室,解救萬民於水火!諸葛亮與劉備二人可以說是志同道合,用劉備的原話來說便是:「我得孔明,如魚得水也!」
  • 誅神魔,霸天下,來《大青雲》一戰封神!
    你是否幻想過神話世界裡的主角一樣,一夜之間擁有了超凡的神力,打碎陰謀拯救蒼生,從此一戰封神,天地任闖,四海縱橫,與大能稱兄道弟,和美人遊歷逍遙?來2217《大青雲》,逆天封神不再是夢想!
  • 一戰後很多歐洲小國,都有一種不切實際的大國夢,這是怎麼回事?
    一戰後,歐洲出現了巨大的變化,其中之一就是誕生了很多小國。這些國家在戰前基本上都屬於某個國家的一部分,尤其是奧斯曼帝國和沙俄,雖然只佔據著巴爾幹半島,但奧斯曼退出後,這裡誕生了數個國家。蘇俄建立後,很多曾經被吞併的小國走向了獨立。同樣的情況還包括奧匈帝國,這個曾經不可一世的國家,在一戰後徹底分裂了。
  • 對《封神演義》的解讀 (二)
    殷郊、殷洪是紂王之子,負崑崙道家救命之恩,忘殺母慘痛之恨,不聽師尊苦心囑託,逆天而行,助紂為虐,殷郊、殷洪雙雙立重誓,而兩人卻都受申公豹挑撥,最後違背誓言,一個太極圖上化飛灰,一個夾於山下受犁鋤。一部《封神演義》,就有多處立毒誓不兌現誓言,難逃因果的故事,後人在誓言面前需要再深思。天神如此,何況是人。
  • 30億打造「封神三部曲」,會將烏爾善和北京文化一戰封神還是打回...
    一部《尋龍訣》一部《畫皮2》,加起來接近24億總票房,讓導演烏爾善在國產重工業電影裡「封神」。而早在烏爾善執導《刀見笑》時,北京文化的核心宋歌、杜楊就和烏爾善親密合作。烏爾善甚至表示,《畫皮2》和《尋龍訣》僅僅是為了《封神三部曲》練手。從旅遊發家,在影視致富,北京文化是內地娛樂圈最激進的「大玩家」之一。
  • 《大明風華》朱棣去世,于謙被提拔,又讓大明江山多活200餘年
    最近的新劇《大明風華》,大家都看了嗎?作為現在最火的熱播劇之一,大明風華的不少角色都讓人喜歡,例如城府頗深的漢王,還是廠裡廠氣的朱瞻基,都讓人印象深刻。而在劇中的朱瞻基雖然大婚,但他馬上就要和朱棣幾人一起去瓦刺打仗,而在這場戰役中朱棣也會在途中去世,朱高熾也即將繼位,雖然朱棣下線,不過一個千古名臣即將上線,那就是于謙,也是他讓大明江山多活了200多年。
  • 通天有個弟子,封神前就已成仙,封神後隱居天外,如來都有求於他
    這一回,姜子牙率西岐大軍破潼關之後,闡、截兩教的矛盾終於徹底激化,通天教主為了給截教出氣,為了一雪誅仙陣戰敗之恥,率截教萬仙傾巢而出,在潼關與臨潼關之間擺下萬仙陣,打算一戰與闡教元始天尊等定個輸贏,看看誰更高明。
  • 《大明風華》孫若微:全劇最幸福的女人,全劇最不幸的女人
    《大明風華》這部劇主要講解了明朝孫皇后傳奇的一生,該部劇由湯唯、朱亞文、鄧家佳主演。湯唯飾演的便是女主孫皇后,這也是湯唯參演的第一部電視劇,對於她在劇中的表現觀眾褒貶不一。也許最初不太適應湯唯的造型,可隨著後期劇情的發展,愈發覺得孫皇后這個角色只有湯唯能夠接得住。
  • 火影經典戰鬥名場面,阿凱一戰封神,鳴佐戰鬥場面已成世界名畫
    火影忍者是一部非常熱血的日本動漫,主要講述的是鳴人立志成為火影的故事,如今火影的劇情雖然已經完結,但是依舊是很多觀眾心目中的經典,在火影的劇情中曾經出現過很多戰鬥的名場面,每次這些名場面出現的時候,觀眾都會熱血沸騰,其中阿凱因為一場戰鬥封神,而後鳴人和佐助戰鬥的場面則成為了世界名畫
  • 蔣介石晚年頓悟:之所以丟掉江山,全拜此人所賜!此人是誰?
    蔣介石晚年頓悟:之所以丟掉江山,全拜此人所賜!此人是誰? 在中國近代史上,蔣介石算是一個比較有爭議性的人物。作為國民政府的領袖,蔣介石對國家也是有一定貢獻的,他心中的願望也是想要讓百姓過上更好的生活,但他想要一統江山的意志更加堅定,最終讓他失去了理智,也失去了民心,繼而也失去了江山。
  • 此人是《神鵰俠侶》最被忽略的高手 也是唯一被封神的人 不是劍魔
    儘管如此,《神鵰俠侶》中依然有一個高手被嚴重忽略,因為此人的境界,不僅不輸華山五絕,而且遠在他們之上。此人也是唯一一個被封神的人,答案其實很好猜,此人就是古墓派的創派祖師林朝英。林朝英是一個武學奇才,雖然只是一個女子,但是林朝英卻敢愛敢恨。為了能夠和王重陽在一起,林朝英自創了許多武功,而且屢次在和王重陽的比武中,大獲全勝。而王重陽可是當時的天下第一人啊!
  • 清朝的江山,是從大明王朝手裡奪得,還是李自成的大順王朝?
    這是一個很有意思的問題,因為我們知道我們從小學習的歷史教育就告訴我們明朝之後的王朝是清朝,所以說清朝的江山應該是從明朝的手裡繼承而來的,那麼這個說法就一定是正確的嗎?而至於說後期清朝的江山到底是從大明王朝手裡奪來的?還是李自成的大順王朝手裡奪來的?我們大可以從兩個方面來分析一下這件事情。我們說清朝疆域是繼承的明朝的疆域這個說法其實並沒有什麼太大的錯誤,當時明朝在北方對清朝的作戰之中連連失誤,相當一部分軍隊的戰鬥力確實不如滿清的八旗,這也是一個非常客觀的現實了。
  • 大明王朝:玩火會上癮,嘉靖帝為什麼一把火燒了裕王的請罪本章?
    (楊角風談《大明王朝1566》第164篇文章)嘉靖帝四十五年,正當眾人都在為嘉靖帝喬遷新居做準備時,海瑞的《治安疏》也及時趕到,同時也引起了軒然大波。嘉靖帝仿佛一下子明白了過來,再聯想到呂芳曾經倒向裕王,再看面前的「笨人」黃錦,越看越生氣,索性全交給陳洪去解決了……楊角風談大明王朝第164期:大明王朝:火燒眾臣辯狀和裕王請罪本章,嘉靖帝為什麼要這樣做?
  • 神魔小說《封神演義》的作者真的是許仲琳嗎?
    而神魔類的內容也是宋人話本中十分常見的,同樣影響了後來的西遊、封神等明人長篇白話小說的編著,《西遊記》大家都比較熟悉,我們今天就來談談另一部神魔小說巨著《封神演義》的一些問題。現在公開出版的《封神演義》各種版本作者都署名為許仲琳,其根據是民國時期在日本發現的此書最早版本萬曆舒載陽刊本卷二有「鐘山逸叟許仲琳編輯」的字樣。
  • 大明神算—劉伯溫
    明朝第一開國文臣劉伯溫,輔佐朱元璋完成帝業,開創了大明江山。在中國民間劉伯溫是一位神人,傳說他神機妙算,料事如神,有前知五百年,後知五百年的神力,民間故事裡的劉伯溫更是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人稱諸葛武侯在世,那麼歷史上真實的劉伯溫到底是怎樣一個人呢?在中國民間,關於劉伯溫料事如神的故事非常多,以至於民諺有三分天下諸葛亮,一統江山劉伯溫的說法。
  • 列強的賭注:一戰與小國
    另一方面,隨著公路、鐵路和學校的普及,加速了塞爾維亞民族主義在波士尼亞人中的散布和傳播。在十九世紀末的歐洲,民族主義成為支配性的政治力量,而且常常與所謂「偉大的帝國主義視野」聯繫起來。在強盛的歐洲大國中,民族主義與帝國主義往往宿命地、不可分離地聯繫在一起,並且互相促進。堅定的民族主義者也是帝國主義事業的支持者。
  • 1398年朱元璋逝世,同年浙江出生一小男孩,51年後為大明續命200年
    于謙的降世仿佛就是上天為走向衰落的大明王朝續命而安排的傑作。 提起于謙,人們第一個想起的大概是相聲界的捧哏泰鬥,郭德綱的搭檔——相聲演員于謙。但我們今天要講的是與嶽飛齊名、為明朝續命200年的忠臣良將于謙。
  • 道合元始天尊,天生嘉靖皇帝:封神演義的起點,或許就在這篇青詞
    《封神》中那些披肝瀝膽的忠臣對紂王的大罵,以及對文王武王治下的西岐人、物的理想性描寫,都是這種寄託的反應。隆慶還好點,嘉靖和萬曆這對爺孫,槽點是絕對滿滿的,不說別的,單說大奸臣嚴嵩的兒子嚴世蕃伏法時,京城百姓扶老攜幼、彈冠相慶,就知道此時大明朝有多離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