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漲知識】潮汐水電站發電原理解析

2020-12-13 穆點諮詢話資訊

潮汐能的主要利用方式是潮汐發電。潮汐發電與普通水利發電原理類似,通過出水庫,在漲潮時將海水儲存在水庫內,以勢能的形式保存,然後,在落潮時放出海水,利用高、低潮位之間的落差,推動水輪機旋轉,帶動發電機發電。差別在於海水與河水不同,蓄積的海水落差不大,但流量較大,並且呈間歇性,從而潮汐發電的水輪機結構要適合低水頭、大流量的特點。

潮汐發電是水力發電的一種。在有條件的海灣或感潮口建築堤壩、閘門和廠房,圍成水庫,水庫水位與外海潮位之間形成一定的潮差(即工作水頭),從而可驅動水輪發電機組發電。

潮汐電站的類型:

1.潮汐發電單庫單向電站

即只用一個水庫,僅在漲潮(或落潮)時發電,因此又稱為單水庫單程式潮汐電站。我國浙江省溫嶺市沙山潮汐電站就是這種類型。

2.潮汐發電單庫雙向電站

用一個水庫,但是漲潮與落潮時均可發電,只是在水庫內外水位相同的平潮時不能發電,這種電站稱之為單水庫雙程式潮汐電站,它大大提高了潮汐能的利用率。廣東省東莞市的鎮口潮汐電站及浙江省溫嶺市江廈潮汐電站,就是這種型式。

3.潮汐發電雙庫雙向電站

為了使潮汐電站能夠全日連續發電就必須採用雙水庫的潮汐電站。它是用二個相鄰的水庫,使一個水庫在漲潮時進水,另一個水庫在落潮時放水,這樣前一個水庫的水位總比後一個水庫的水位高,故前者稱為上水庫(高水位庫),後者稱為下水庫(低水位庫)。水輪發電機組放在兩水庫之間的隔壩內,兩水庫始終保持著水位差,故可以全天發電。

潮汐水電站簡介:

▲20世紀初,歐、美一些國家開始研究潮汐發電。1913年德國在北海海岸建立了第一座潮汐發電站。

▲世界上第一座具有商業實用價值的潮汐電站是朗斯潮汐電站(Rancetidalpowerplant),位於法國朗斯,從1960年到1966年建造了6年。該電站位於法國聖馬洛灣郎斯河口。郎斯河口最大潮差13.4米,平均潮差8米。一道750米長的大壩橫跨郎斯河。壩上是通行車輛的公路橋,壩下設置船閘、洩水閘和發電機房。郎斯潮汐電站機房中安裝有24臺雙向渦輪發電機,漲潮、落潮都能發電。裝機容量240MW。

▲世界上最大的潮汐電站是韓國華湖潮汐電站(SihwaLakeTidalPowerStation),裝機容量為254MW,2011年竣工。

▲北美洲第一座潮汐發電站是安納波利斯潮汐電站(AnnapolisRoyalGeneratingStation),位於加拿大新斯科舍省安納波利斯羅亞爾,在芬迪灣的入口處。裝機容量20MW,1984年竣工。

▲1957年我國在山東建成了第一座潮汐發電站。

▲1978年8月1日山東乳山縣白沙口潮汐電站開始發電。

▲中國最大的潮汐電站是江廈潮汐電站(JiangxiaTidalPowerStation),位於杭州南邊,也是我國第一座雙向潮汐能發電站,共安裝6臺潮汐發電機組,裝機容量為3.0MW,位列全球第四位。其中最早的1號機組1985年開始運行,已經有30多年的歷史了,而如今它依然在源源不斷地生產著電力。

▲北美洲巖灘潮汐發電示範工程((RaceRocksTidalPowerDemonstrationProject)第一臺潮汐流能發電機(in-streamtidalcurrentgenerator)2006年9月安裝在加拿大溫哥華島(VancouverIsland)瑞斯礁巖(RaceRocks)。

▲目前世界上最大的潮汐發電項目——MeyGen(MeyGentidalenergyproject)在蘇格蘭北部彭特蘭灣(PentlandFirth)建造,裝機容量398MW,預計2021年竣工。

▲印度古吉拉特邦計劃建造南亞第一個商用潮汐發電站。在印度西海岸卡奇灣(GulfofKutch)安裝裝機容量為50MW的電站,2012年初動工。

▲擬建中的俄羅斯勘察加半島品仁納灣潮汐電站(PenzhinTidalPowerPlantProject),裝機容量達87100MW,年發電量可達200TWh,將成為世界上最大的潮汐電站。一旦品仁納灣潮汐電站建成將是目前三峽發電站的裝機容量的四倍。

潮汐電站的特點:

優點

1、潮汐能是一種清潔、不汙染環境、不影響生態平衡的可再生能源。潮水每日漲落,周而復始,取之不盡,用之不竭。它完全可以發展成為沿海地區生活、生產和國防需要的重要補充能源。

2、它是一種相對穩定的可靠能源,很少受氣候、水文等自然因素的影響,全年總發電量穩定,不存在豐、枯水年和豐、枯水期影響。

3、潮汐電站不需淹沒大量農田構成水庫,因此,不存在人口遷移、淹沒農田等複雜問題。而且可用攔海大壩,促淤圍墾大片海塗地,把水產養殖、水利、海洋化工、交通運輸結合起來,大搞綜合利用。這對於人多地少、農田非常寶貴的沿海地區,更是個突出的優點。

4、潮汐電站不需築高水壩,即使發生戰爭或地震等自然災害,水壩受到破壞,也不至於對下遊城市、農田、人民生命財產等造成嚴重災害。

5、潮汐能開發一次能源和二次能源相結合,不用燃料,不受一次能源價格的影響,而且運行費用低,是一種經濟能源。但也和河川水電站一樣,存在一次投資大、發電成本低的特點。

6、機組臺數多,不用設置備用機組。

缺點

1、潮差和水頭在一日內經常變化,在無特殊調節措施時,出力有間歇性,給用戶帶來不便。但可按潮汐預報提前制定運行計劃,與大電網併網運行,以克服其間歇性。

2、潮汐存在半月變化,潮差可相差二倍,故保證出力、裝機的年利用小時數也低。

3、潮汐電站建在港灣海口,通常水深壩長,施工、地基處理及防淤等問題較困難。故土建和機電投資大,造價較高。

4、潮汐電站是低水頭、大流量的發電形式。漲落潮水流方向相反,故水輪機體積大,耗鋼量多,進出水建築物結構複雜。而且因浸泡在海水中,海水、海生物對金屬結構物和海工建築物有腐蝕和沾汙作用,放需作特殊的防腐和防海生物粘附處理。

5、潮汐變化周期為太陰日(24h50min),月循環約為14天多,每天高潮落後約50min,故與按太陽日給出之日需電負荷圖配合較差。潮汐發電雖然存在以上不足之處,但隨著現代技術水平的不斷提高,是可以得到改善的。如採用雙向或多水庫發電、利用抽水蓄能、納人電網調節等措施,可以彌補第一個缺點;採用現代化浮運沉箱進行施工,可以節約土建投資;應用不鏽鋼製作機組,選用乙烯樹脂系列塗料,再採用陰極保護,可克服海水的腐蝕及海生物的粘附。

(本文轉自掬水月在手弄花香滿衣)

相關焦點

  • 2020年:世界上最大的水電站
    不過,伊泰普水電站所處的巴拉那河水量豐沛且季節分布相對均衡,幾乎可以全年滿負荷發電;而三峽水電站則每年都會經歷約6個月的枯水期,從而限制了其發電量。  總裝機容量14.00 GW 的伊泰普水電站,從1997年到2013年,連續16年成為世界上發電量最大的單體水電站,2013年曾創造了年發電量98.63 TWh 的歷史紀錄。
  • 水電站的發展歷史
    1878年法國建成世界第一座水電站。20世紀30年代後,水電站的數量和裝機容量均有很大發石龍壩水電站展。80年代末,世界上一些工業發達國家,如瑞士和法國的水能資源已幾近全部開發。20世紀世界裝機容量最大的水電站是巴西和巴拉圭合建的伊泰普水電站,裝機1260萬千瓦。世界第一座抽水蓄能電站是瑞士於1879年建成的勒頓抽水蓄能電站。
  • 水力發電的原理與基本類型
    水力發電的原理與基本類型常用的集中落差方式有築壩、引水方式或兩者混合方式。築壩發電方式在落差較大的河段修建水壩,建立水庫蓄水提高水位,在壩外安裝水輪機,水庫的水流通過輸水道(引水道)到壩外低處的水輪機,水流推動水輪機旋轉帶動發電機發電,然後通過尾水渠到下遊河道,這是築壩建庫發電的方式。
  • 2020-2026年中國潮汐發電市場現狀調研分析及發展趨勢報告
    不過,潮汐發電對自然條件的要求比較高。潮汐發電是利用海灣、河口等有利地形,建築水堤,形成水庫,以便大量蓄積海水,並在壩中或壩旁建造水力發電廠房,通過水輪發電機組進行發電。從發電原理來說,潮汐發電和水力發電並無根本差別,但潮汐能源還有許多特殊之處。比如,潮汐電站以海水為工作介質,設備常年浸泡在海水中,對設備防腐蝕、防海生物附著的問題,都需要特別考慮。
  • 有關水力發電的小知識
    當水輪機帶動發電機一起轉動時,便可以發出電來,水能就轉化為電能,這就是水力發電的基本原理。水輪機和發電機就是水力發電的最基本設備。有關水力發電的小知識,下面給你簡單介紹一下。一、水能和水流功率在水電站的設計中,為了確定電站的規模,需要知道電站的發電能力。
  • 這些發電方式你都了解嗎!
    下面就來盤點一下其他幾種發電方式(都屬於磁生電)利用水的勢能發電常規水電站將水攔截至水庫或者攔截河流形成大壩,集中水流的落差(動能和重力勢能)形成水頭經過匯集後水電站的建成,對庫區附近的生態產生了影響,庫區周圍的圍堤侵蝕,造成水土流失,水壩的建成在洪期,下遊人民不需要圍堤壩了,利弊皆有!抽水儲能水電站顧名思義,就是將水從低處的水庫抽到高處,再次發電。為什麼要這樣做呢?
  • 探訪我國最大潮汐發電站——溫嶺江廈潮汐試驗電站
    「潛水員」變身重要技術員  潮汐發電,就是利用潮汐形成的落差來推動水輪機,再由水輪機帶動發電機發電。建設潮汐電站,先要建一道攔海大壩,把海灣與海洋隔開形成水庫,廠房內安裝水輪發電機組,當水從水庫流向海洋時,機組便能發電。
  • 天文知識——潮汐原理
    #每日天文趣圖#呆在海邊的人能親眼目睹潮汐的漲落海水大約漲6個小時,在接下來的6個小時內再徐徐退去。發生潮汐的原因,主要是由於月球對地球的不同部分施加不同的引力之故。地球自轉時,月球的引力把地球上的水拉向地球上離月球最近的一處。假如這是唯一的緣由,那麼地球上只有一處是高潮,即發生在靠月球最近的地表上那一處。
  • 三峽水電站世界第一將不保,這個非洲水電站發電量是三峽的2倍!
    2009年建設完成我國三峽水電站,一直頂著世界第一大水電站的桂冠,是全中國人的驕傲,發電量佔全國發電量的2.5%。不過遺憾的是,網上傳言三峽水電站這個世界第一的稱號,可能很快就要不保了。三峽水電站三峽水電站,位於我國湖北省宜昌市長江西陵峽段,1992年項目被全國人大批准,1994年正式開始施工,2003年開始發電,2009年全部完工,施工歷時15年,總投資超過2400
  • 中國第一座自主設計建造的水電站:建成近百年,至今仍發電
    ▲「中國第一座自主設計建造的水電站」牌匾洞窩水電站於1925年建成,至今已經發電93年,累計發電3億多度。電站由九三學社創始人之一、留學德國的瀘縣籍工程師稅西恆修建。目前所屬瀘州北方化學工業有限公司。但這兩臺500千瓦機組一直到1951年、1952年才分別建成發電。水電站工作人員告訴紅星新聞記者,至今還在發電的兩臺老機組,正是這兩臺已經70多年歷史的通用公司機組。上世紀80年代,在原有老電站旁邊,又增建了一臺1250千瓦的發電機組。
  • 【水電】小水電站基本知識
    據悉,我國多省份,尤其是欠發達地區確實存在投資低、效益差的小水電站影響生態環境的問題,為了在排查工作中更清晰地了解小水電站的施工架構以及工作原理,我們不妨先學習一下正規小水電站的工作原理是什麼樣的。14.水力發電的基本原理是什麼?水力發電就是利用水力(具有水頭)推動水力機械(水輪機)轉動,將水能轉變為機械能,如果在水輪機上接上另一種機械(發電機)隨著水輪機轉動便可發出電來,這時機械能又轉變為電能。水力發電在某種意義上講是水的勢能變成機械能,又變成電能的轉換過程。
  • 潮汐、月相、日月食形成原理並觀看錢塘大潮
    潮汐這一大自然奇觀不僅是重要的旅遊資源,而且對航海、漁業、鹽業等都有重要的影響,同時潮汐還可以用來發電。正規半日潮在一個太陰日(約24時50分)內,有兩次高潮和兩次低潮,從高潮到低潮和從低潮到高潮的潮差幾乎相等,這類潮汐就叫做正規半日潮。圖中縱坐標是潮位高度,橫坐標是時間。漲潮時潮位不斷增高,達到一定的高度以後,潮位短時間內不漲也不退,稱之為平潮,平潮的中間時刻稱為高潮時。平潮的持續時間各地有所不同,可從幾分鐘到幾十分鐘不等。
  • 釣魚人要有潮汐知識
    海釣或在出海口的江河釣魚,都要關注潮汐變化,大家都懂這個規律:漲潮魚多可釣,退潮魚難釣。因此,看潮水施釣成為了共識。有些近海大江(比如珠江口)中的釣魚人,一旦發現開始退潮,立馬收竿。他們心中明白,退潮時即使能釣上一二條魚,那也是僥倖,而且不見得每次都能僥倖,與其浪費時間,不如回家休息等下次潮水來了再釣。
  • 潮汐發電廠的歷史:它工作原理我們可以通過三種基本方式來了解
    潮汐發電廠的歷史:它工作原理我們可以通過三種基本方式來了解原創|簫笛帶你學歷史可以利用海平面上升和下降的力量或潮汐發電來發電。潮汐發電潮汐發電通常涉及在開口到潮汐盆地豎立大壩。大壩包括一個閘門,水閘可以讓潮水流入水池; 然後關閉閘門,隨著海平面的下降,傳統的水電技術可用於從盆地的高水中發電。一些研究人員還試圖直接從潮汐流中提取能量。
  • 我國已經有了三峽水電站,那為何火電仍佔了60%的發電比例呢?
    因此近年來伴隨著我國的不斷發展,在建設了三峽水電站之後,還建設了多個水電站工程,希望能夠改變我國火力發電的模式,但讓人感覺到驚訝的是,目前我國火電仍然佔據60%,這到底是為什麼呢?首先我國修建的三峽水電站等水電工程,雖然的確發電量巨大,且對於我國電力事業發展有著重要的幫助,但是我們無法忽視的是水電工程的前期成本,畢竟修建一座水電站,不管是時間成本還是資金成本,都投入量巨大。
  • 佔到全國潮汐能總量四成的浙江,能否在杭州灣修建一座潮汐能電站
    在東部有著1.8萬公裡的陸地海岸線,每天潮汐的漲落都蘊含著大量的能量,據統計我國沿海潮汐能可開發量為2100萬千瓦,潛力巨大。而潮汐能最為豐富的省份就是東部的浙江省。浙江省可開發的潮汐能為880萬千瓦,佔到了全國總量的41.9%。而潮汐能的大小和潮差息息相關,潮差越大,潮汐能越豐富。
  • 史上浙一天︱周恩來總理力挺的新安江水電站投產發電
    1960年4月22日,新中國第一座大型水力發電站——新安江水電站投產發電,從此強大的電流源源不斷地送往華東大地。水電站的大門口,至今一直立著周總理的雕像。要利用這條河流來發電,談何容易。1956年8月,1萬多人匯聚到建德銅官峽,開始新安江水電站額社工建設。
  • 金沙水電站首臺機組投產發電,庫區還有一條「特殊通道」
    11月30日上午10時,金沙江金沙水電站首臺機組正式投產發電,提前一個月實現預定發電目標。機組整體運行良好,為浩蕩奔湧的金沙江再嵌一顆閃亮的水電明珠。攻堅克難搶進度發電量可滿足攀枝花一半居民年用電量「水電站年平均年發電量21.77億度,可滿足攀枝花市一半居民的年用電量。」四川省能投攀枝花水電開發有限公司黨委副書記、總經理黃強介紹,金沙水電站總裝機容量56萬千瓦,動態投資約74億元,安裝4臺單機容量為140MW的軸流轉漿式水輪發電機組,其轉輪直徑10.65米,為在建工程世界第一。
  • 我國海洋能發電現狀及前瞻
    國家海洋管理局對我國近海海洋能發電進行科考勘察後的統計數據顯示,我國近海僅潮汐發電一項,實際可開發利用的蘊藏量就有3850萬千瓦左右。  海洋能包括潮汐能、潮流能、洋流能、波浪能、海水溫差能和鹽差度能,從理論上說這些海洋上的動靜能都可用來發電。
  • 小型水電站如何緊急停機?自同步並車法的原理和操作是什麼?
    一、小型水電站如何緊急停機?二、自同步並車法的原理和操作是什麼?自同步並車法的原理如下:將發電機不加勵磁,把它當作感應電動機接入電網。電網的三相交流電使發電機定子線圈產生旋轉磁場,拖動轉子迅速接近同步轉速,這時再合上勵磁開關,使轉子磁極磁性增強,發電機便進入正常發電階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