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成規模社區應配建圖書館

2020-12-23 千龍網·中國首都網

在電子閱讀已經很流行的今天,紙質圖書的書香手感仍然令人慾罷不能。在「4·23」世界讀書日即將到來之際,記者走訪多處居民社區發現,缺少書店或圖書館讓不少愛書人深感不便。

市政協委員劉明清表示,雖然很多人已經習慣網上購書、電子閱讀,但作為基層文化設施的社區書店或圖書館仍然很重要,不僅僅是為了方便買書,也為了營造社區文化氛圍,改良社會風氣。他建議,2000人以上的社區都應該配建書店或圖書館,政府要給予財政補貼支持。

1 長途跋涉到首圖看書

地點:豐臺角門

幾乎每個月,韓女士都要帶著剛上小學的兒子去一次圖書館。「我喜歡那種被書籍圍繞的感覺,也想讓兒子薰陶一下」。韓女士住在豐臺角門,小區周邊根本看不到書店或圖書館的影子,她只能選擇離家較遠的首都圖書館。

「坐地鐵加上走路要1個多小時。」韓女士說,回來時再背上幾本給兒子借的繪本和自己看的小說,擠地鐵就更艱辛了。

去一趟圖書館太辛苦,一度讓韓女士有些心灰意懶。她在平板電腦上給孩子下載了不少繪本故事,也給自己下載了一些小說。但總覺得沒有手捧書卷的愜意,而且時間長了頭昏眼脹。她也不敢讓兒子看久了,一次只能看30分鐘。「要是家門口有個便利書店或圖書館就好了。」韓女士時常感嘆。

2 社區圖書館隱蔽難尋

地點:石景山金頂街

武女士住在金頂街,「小時候好多書店,都一家一家地關門了。」武女士說,現在距她家最近的書店在石景山古城,坐車要20分鐘。距離最近的社區圖書館在石景山模式口,坐車要三站地,走路大約半小時。

雖然是土生土長的石景山人,但武女士為了找到這家社區圖書館還是費了不少力氣,最終在模式口社區深處的兩棟樓間找到了。圖書館內空間狹小,擠滿了書架,更像一個庫房。她覺得書籍種類不多,隨便翻了幾本就出來了。

現在,武女士時常在周末到城裡的三聯書店看書。一坐幾個小時,再喝杯咖啡。但擁堵的道路和幾十元的停車費,讓她覺得這樣看書成本太高了。

3 家門口不再有小書店

地點:昌平天通苑

天通苑社區密集的樓宇間有不少經營餐飲和美容美髮的底商,但卻不見書店的影子。這讓從浙江移居北京的王女士很不適應。「小時候出門不遠就有一家小書店,裡面有很多小人書,可以坐著看一天」。

王女士說,在北大上學時,學校內外也有不少很有品味的書店,「閒暇時走進書店,不必看,聞一聞書香都覺得很享受」。參加工作後看書的時間就少了,住進天通苑後,家門口也沒有能夠供她茶餘飯後流連的小書店了。

天通苑為數不多的書店主要集中在立湯路沿線的購物中心裡,與商場超市毗鄰,這讓王女士很不適應,畢竟讀書和吃飯不同,不是越熱鬧越好。

分析

圖書利微書店生存難

居民有需求,但要讓書店走進社區,似乎困難還不小。在出版領域工作的市政協委員劉明清,非常了解時下實體書店經營的困境。「首先是房租價格昂貴,微薄的圖書經營利潤無法支撐社區實體書店的存在。」劉明清說。國有新華書店也已經出現賣書不景氣的現象,而有房租壓力的民營圖書經營者無法生存則是必然的結果。

其次是網際網路圖書電商的衝擊。現在網際網路圖書電商打折銷售甚至低於成本價銷售,對實體書店造成了致命的衝擊。再有就是社區圖書消費力量固定有限,市場狹小。「即使是那些較大的社區,圖書消費力量是不是就會高過超市、美發美容呢?畢竟前者不是生活必需,而後者是。」劉明清說。

定位

社區書店是精神家園

劉明清表示,目前北京大部分的居民社區仍然缺少文化服務設施,比如書店、圖書館等。他認為,品質精良的社區書店或圖書館不僅僅是買書的地方,而是營造社區文化氛圍、改良社區風氣的公共文化空間。特別對於社區少年兒童而言,社區書店圖書館也是家門口的「家校」。從更高的意義上講,社區書店圖書館如作用發揮得好,甚至可能成為一方居民的另一個精神家園。

「雖然從商業的角度看社區書店或圖書館不是好生意。但滿足人民精神需求的文化行業許多都不是好生意,出版也不是好生意,博物館也不是好生意。但是一個國家卻不能沒有出版社、博物館。」

建議

政府補貼開發商贊助

為支持發展北京社區書店或圖書館,劉明清建議,首先政府要出臺規劃政策,要求上規模,如人口2000人以上的新建小區,應配套建設社區書店或圖書館。同時鼓勵支持開發商、物業公司等免費或低於市場價格提供開辦社區書店圖書館的經營用房。

劉明清說,開發商表面看是做了虧本的買賣,其實因為有了社區書店,使得社區增添了文化氛圍,進而提高了房價和物業價值。顯然這又是一樁賺錢的生意。

除此之外,劉明清還建議,政府對社區書店給予稅收減免政策。對長期堅持開展閱讀推廣活動的社區書店,出臺獎勵政策。對有志於創辦社區書店或圖書館的公民、企業,給予公共文化投入補貼支持。當然,對假借經營社區書店圖書館而從事非文化經營活動的,也要給予行政處罰。

規劃

公共場所配微型圖書館

推動圖書進社區,帶動全民閱讀之風,政府層面一直在積極地做著努力。北京晨報記者了解到,北京市「十三五」規劃中明確指出,要繼續實施全民閱讀計劃,鼓勵高校圖書館向社會開放,在公共場所設置微型圖書館和閱讀角,發揮好基層圖書室效用,建設書香城市。

在北京市文化局最新發布的2016年工作計劃中,也明確了送書到基層的工作方針。根據《北京市基層圖書服務資源整合實施方案》,搭建公共圖書配送體系,整合益民書屋等各類資源,完善圖書「一卡通」通借通還服務,提高基層圖書服務效能。

今年,北京文化系統還要通過組織開展「圖書交換大集」「首都讀者周」「市民讀書計劃」等活動。以群眾需求為導向,建立反饋機制,整合各類資源,構建文化活動配送體系,將市、區的文化活動、文化培訓、文化輔導輸送到基層。

相關焦點

  • 新建幼兒園應配建一定規模託兒所
    新建幼兒園應配建一定規模託兒所 2019-06-15 05:00:參與互動    住建部徵求意見稿發布 修訂託兒所、幼兒園建築設計規範  新建幼兒園應配建一定規模託兒所
  • 醫院、學校、商場配多少停車位?北京市即日起公開徵求意見
    越靠近市中心的公共建築,未來配建的停車位可能會越少;醫院、超市、商場所配建的停車位,將超過辦公樓停車位;而對於新建、改建、擴建的中小學來說,如果其用地和建設指標中包含上下客區,還應劃定主要針對接送學生尖峰時段的臨時停車區。 作為北京市地方標準,《公共建築機動車停車配建指標》徵求意見稿從即日起開始在市市場監管局網站上公開徵求意見。
  • 北京市文化局公開徵集北京市公共圖書館形象標誌
    北京市公共圖書館是面向全市市民開展免費服務的公益性事業單位,目前全市有為市民免費提供服務的市屬圖書館1家,區縣級公共圖書館23家,街道、鄉鎮、社區、村級公共圖書館(室)4000餘家。北京市公共圖書館突破傳統的以圖書借閱為主的服務模式,利用網絡資料庫、「一卡通」圖書通借通還、送書服務及24小時自助圖書館等措施,將圖書送到廣大市民的身邊,方便市民平等、便捷地獲取免費的文獻服務。
  • 隨意貼牌、冠名辦校,貴陽小區配建學校新規範
    貴陽市人民政府辦公廳近期印發關於小區配建學校引入教育資源辦學的管理辦法,提出要進一步規範辦學行為,嚴禁「貼牌」辦校、被隨意「冠名」。     該辦法明確,小區配建學校引入優質教育資源辦學主要通過新增校區、辦分校、吸收為成員校三種方式進行,各自有相應申請程序及命名規則。全市各公辦學校(幼兒園)未經批准,不得自行與小區開發單位及其他相關機構接洽、協商辦學事宜。
  • 地產企業投建圖書館,讓閱讀打破邊界——
    這會是一個什麼樣的圖書館呢?《中國新聞出版廣電報》記者了解後得知,雲中圖書館位於北京市海澱區北清路與永澄北路交會處附近,與其他圖書館不同之處在於,它棲身於北京萬科地產公司的翡翠書院社區項目中,是一座由企業打造並納入北京公共圖書館服務體系的圖書館。  地產領域建設圖書館的先例不多,這樣的圖書館是否能受到讀者歡迎呢?帶著疑問,記者近日走進了雲中圖書館。
  • 北京市公共圖書館 吹響抗疫集結號
    防控疫情 北京市公共圖書館在行動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發生以來,在黨中央的堅強領導下,各行各業都投入到了這場疫情防控阻擊戰中!北京市公共圖書館也積極投入其中,不斷開拓服務領域,探索線上服務廣度。北京市公共圖書館依託各館優質資源,開闢線上閱讀多形式,更好地滿足市民精神文化生活的多樣化需求。
  • 深圳首個24小時社區圖書館開了!就建在這個老城區
    南都訊 記者張馨怡南園街道作為深圳市人口密度最高的街道之一,也是聞名深圳的老商業城區,7月30日,全市首個24小時社區圖書館在南園街道啟動。自2015年以來,南園街道還打造全市首個街道級的非遺館、全市首個街道級的美術館、全市首個敬老攝影工作室。
  • 北京社區圖書館藏著的訊息:看書上網不收費
    朝陽區圖書館地址:北京市朝陽區朝外金臺裡17號電話:010-85991713首都圖書館地址:北京市朝陽區東三環南路88號電話:010-67358114【同類書店】●豐臺區圖書館地址:豐臺區西四環南路64號電話:010-63825079●通州區圖書館
  • 北京市政協督促社區居家養老服務提案辦理,將建老年人口資料庫
    利好 將建55周歲及以上人口資料庫市民政局副局長李紅兵向委員們介紹提案辦理情況時表示,市民政局正在建設全市統一的養老服務與管理信息平臺,將推動實現民政、公安、衛生、社保系統老年人口數據對接,形成全市55周歲及以上人口資料庫。本市將完成「網際網路+養老」北京模式和相關養老服務體系構建、社會化運營、產業扶持等方面的課題研究。
  • 桂城未來3年將新擴配建7所中學!位置曝光→
    桂城未來3年將新擴配建7所中學!桂城將新、擴、配建7所中學!2020年,桂城新、擴、配建7所中學,隨著復工復產深入推進,桂城今年已啟動22所學校建設(15所學校已立項推進),總投入超35億元,預計至2022年,新增學位約33000個。
  • 北京市人民政府辦公廳關於印發《北京市進一步促進無障礙環境建設...
    各區政府、市行業主管部門完成對重點區域和重點領域無障礙設施未能有效使用問題的整改,對無障礙設施損毀、應建未建等問題進行整改,切實做到應改盡改。  全面提升階段(2021年12月底前)。重點解決無障礙設施不規範、不到位、不系統的問題,推進無障礙設施管理長效機制建設,顯著提升全市無障礙環境的規範性、適用性、系統性水平。
  • 新建小區須配800平米養老用房
    今後北京新建的社區,必須配建不少於800平米的社區養老服務用房,社區養老服務設施必須設置不少於10張日間照料床位。今日,市規劃委就《社區養老服務設施設計標準》(以下簡稱《標準》)面向社會公開徵求意見。  社區養老設施標準需提高  據民政部門預測,2020年北京市老年人口將達到350萬到400萬,約佔總人口的20%;2050年老年人口將超過650萬,超過總人口的30%。北京市家庭空巢化、高齡化的現象並行,失能失智老人將增多。
  • 海澱翠湖國際人才社區,開工啦!配建商超、影院、幼兒園……
    北京市重點項目「翠湖國際人才社區」開工建設啦公寓、超市、電影院、幼兒園...全都有一起來看看!區住建委介紹,北京市重點項目「翠湖國際人才社區」已取得施工準備函,正式開工建設。社區周圍,華為、用友、萬科等大型科技企業和研發中心林立。項目用地面積約3.45萬平方米建築面積約16.3萬平方米建設單位為北京翠湖城市空間有限責任公司翠湖國際人才社區怎麼建?
  • 廣州要求各區如有條件都要建少年宮、圖書館
    廣州要求各區如有條件都要建少年宮、圖書館   記者了解到,根據會議研究,目前廣州規劃、國土等部門已經有計劃同各區安排選址,儘可能在各個區都建設婦幼保健院、少年宮、圖書館、文化館、兒童公園,特殊教育學校,其中圖書館的規模原則上會超過1萬平方米,以滿足更多的青少年,以及城鄉居民閱讀的需求。
  • 海澱北部這個國際人才社區,開工啦!配建商超、影院、幼兒園...
    區住建委介紹,北京市重點項目「翠湖國際人才社區」已取得施工準備函,正式開工建設。社區周圍,華為、用友、萬科等大型科技企業和研發中心林立。  項目用地面積約3.45萬平方米  建築面積約16.3萬平方米  建設單位為北京翠湖城市空間有限責任公司  翠湖國際人才社區怎麼建?
  • 太原新建小區將配建嬰幼兒照護機構
    太原新建小區將配建嬰幼兒照護機構 2020-12-13 09:2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廣州:社區來了省級圖書館
    廣州:社區來了省級圖書館,開業一周讀者盈門  本報今天消息 記者楊媛、通訊員姚忠偉、劉清源報導:在棠下,到圖書館看書成了居民的新節目。今天是省立中山圖書館棠下分館開館後的第一個星期天。早上9點鐘剛一開館,20多名來自棠下及周邊地區的居民群眾就來到設在棠下文化站的棠下分館讀書看報,他們紛紛稱讚分館是文化及時雨。  緣起一篇報導  一個省級圖書館進軍社區,到底是什麼原因促成的呢?
  • 北京將提高醫院、中小學校停車配建指標,地鐵站周邊公建指標減少
    新京報快訊(記者 陳琳)12月31日,記者從北京市市場監管局了解到,91項地方標準近日發布,其中,《公共建築機動車停車配建指標》分區分類精細化提出公共建築機動車停車配建指標。對醫院、中小學校停車配建指標予以提高,有助於緩解百姓就醫、上學停車供需矛盾。同時對軌道站點周邊公共建築停車指標進行折減,有效引導小客車出行比例和強度,以緩解交通擁堵,改善城市交通環境。
  • 北京市社區醫院門診量一年增加三成
    北京市社區醫院門診量一年增加三成 2008年04月08日 11:31 來源:北京日報 三義裡衛生站自建成後一直不溫不火,日均門診量四五十人,碰上颳風下雨,有時終日不見一位患者上門。這讓工作人員有點鬱悶——社區醫院為的就是社區居民能就近看病,可什麼時候社區居民才能認同咱這社區醫院呢?  不僅是三義裡,全市幾乎所有的社區醫院都面臨同樣的尷尬。  2006年底,這種情況發生了變化。
  • 福圖與福田南園街道聯手打造社區圖書館新樣本 深圳首家24小時社區...
    近日,深圳首家24小時社區圖書館——玉田社區圖書館落戶福田區南園街道,短短幾個月的試營業期間就躥升為網紅打卡地。7月30日,隨著玉田社區圖書館的正式開館,深圳又點燃了一盞永不熄滅的閱讀之燈。  深圳首家24小時社區圖書館落戶南園街道  玉田社區圖書館位於福田區南園街道國企大廈裙樓一樓,上步路與東園路交匯處,緊鄰在建的地鐵6號線科學館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