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華姚班畢業的天才,竟從谷歌辭職回家在二本院校教書

2020-12-11 留學家長報

北京,陰冷的初冬時節。

一位來自農村的大學畢業生面臨一次重大的抉擇——

是留下還是離開?

公車站前滿是擁擠的年輕人,地鐵裡一張張疲倦的面容訴說著真實的差距。

年輕人和遊客一起在天還未亮的時刻湧進天安門廣場觀看升旗。

這裡是這個國家強壯有力的心臟,然而卻給不出任何答案。

——高考記錄片《中國門》

(繁體字的鬥與門十分相近)

高考結束,層層競爭考取名校,難道就一定要過上被定義的「成功生活」嗎?

前段時間,一張招友貼被網友傳到了網上:

清華大學姚班畢業生張昆瑋,NOI金牌得主,前谷歌員工辭職回家,在一個二本學院做人民教師。

主業加兼職,月入勉強過萬,引發網友一片唏噓。

俗話說:

半國英才聚清華,清華英才聚「姚班」。

姚班,清華計算機科學實驗班,由圖靈獎唯一華人得主姚期智院士創建。

」姚班「創立的初衷是致力於培養與美國麻省理工學院、普林斯頓大學等世界一流高校本科生具有同等、甚至更高競爭力的計算機頂尖人才。

能考入姚班的人,絕不僅僅能用「大神」來概括。

首先是選拔異常激烈,清華每年上千學生,而姚班只有50人。

根據清華官網顯示:

2018年,高考裸分進入姚班的只有6人,其餘44人都是經過保送或者校內二次選拔。

(姚期智院士面試學生)

其次,姚班50名同學,無一例外都有競賽的經歷:

數學奧賽選手13人(其中3人國家隊)物理奧賽選手11人信息奧賽選手26人(其中3人國家隊,2人省理科狀元)

姚班學生大三出國訪問率達100%,姚班畢業生基本上都活躍在整個計算機頂尖平臺,人工智慧,或者其他領域。

網傳姚班畢業生,年薪可達上百萬,不僅僅是一個普通的年輕「碼農」。

這樣一個本碩都是在姚班的「天才」,為什麼要放棄工作,回到家鄉,在普通的二本院校甘作一名教師呢?

用張昆瑋自己的話說:

「不喜歡科研,因此晉升無望,只能平淡地過這一生。」

很多人奇怪——學霸也有不適合搞科研的嗎?

張昆瑋出生於山西晉中,從小學習優異,初中畢業以全省狀元的身份考入山西省實驗中學。

高中時期,張昆瑋在信息競賽中展露頭角,拿到兩個省級一等獎。

並獲得全國信息學奧賽金牌,成功保送清華。

在進入清華後,張昆瑋又經過層層選拔順利進入「姚班」。

在姚班碩士之後,張昆瑋發現自己並不適合科研這條路,於是果斷放棄讀博。

從象牙塔裡開之後,張昆瑋只剩下「工作」這一條路。

名校畢業的他受到了網際網路巨頭,金融界知名企業摩根大通銀行的青睞。

最後,他選擇了谷歌,福利待遇和工作環境在業內都算是屈指可數。

但張昆瑋卻並沒有想像中那麼快樂。

在量子位的採訪報導中,張昆瑋坦言了北京工作生活的壓力:

「在北京,我看不到自己的未來。北京地鐵沿線的房子已經漲到幾百萬上千萬,如果貸款 30 年,每年要還的錢基本是我全部的收入。收入可以漲,但是萬一經濟不景氣呢?是不是要像當年日本經濟泡沫破裂時候的年輕人一樣,去流落街頭?」

(圖源:量子位)

張昆瑋不想用世俗定義的「成功學」來解釋自己的行為。

離開,不是一種逃避,只是另外一種選擇。

最終,他選擇回到晉中,在晉中學院當一名普通的教師,面對網絡上再多的質疑他都不做任何回應。

他所任教的晉中學院,接觸過張老師的學生這樣評價他:

「他專門帶低年級的同學刷pat,看了他寫的代碼,真的才明白什麼是真的厲害。他說話很溫柔,也很有耐心,並且幫助我們低年級學生改代碼的時候很認真。我第一次感覺到我們這種學校的學生和真正厲害學校的人相比我們的差距在哪裡。」

張昆瑋不願在眾人定義下的「成功學」中隨波逐流,社會對清華畢業的學子期望很高,但並不是每個人的追求就是所謂的「厚望」。

現在,張昆瑋的生活很規律——

額外的時間回母校實驗中學講講課,在網上接一對一的競賽輔導,加在一起月入上萬。

28歲的張昆瑋面對的只剩下:成家。

和張昆瑋作出同樣選擇的,還有字節跳動28歲程式設計師郭宇。

郭宇手握過億期權,從字節跳動離職宣布退休,投資日本溫泉旅店。

學歷不應該成為某種「綁架」,而是讓我們有更多選擇的權利。

但並不是每一個人都有像張昆瑋一樣有勇氣做出「選擇」。

王慶根,從海安高級中學,到南京大學,再到斯坦福;從奧賽化學金牌得主,到計算機軟體首席工程師。

他和張昆瑋有著相似的人生履歷,最終卻做出了不一樣的人生選擇。

王慶根來自鄧莊的一個農村家庭,初到縣裡,王慶根有些內向和靦腆。

但這並不妨礙王慶根對化學的天賦。

1990年,是王慶根迎來了人生的第一個巔峰時刻,化學拔尖的他參加了在法國巴黎舉行的第22屆國際中學生化學奧林匹克競賽,獲得金牌。

這次獲獎,彌補了整個江蘇省化學奧賽金牌的空白。

王慶根在學習這件事上一直都是順風順水,在南京大學化學化工學院,王慶根的天賦也是超出常人。

在那個年代,研究生還沒畢業,王慶根就拿到了史丹福大學博士offer。

但這一去,卻讓他走向了一條「不歸路」。

但就在他一門心思搞化學研究的時候,一個想法打破了他原本的計劃。

一次聚會上,一個叫張滿意的朋友向他提起了「計算機」

慶根現在計算機專業剛剛興起有著巨大的商機和潛力我覺得你不如改行學習計算機專業憑著你聰明的頭腦我想你一定能做得很好

在金錢和專業面前,王慶根猶豫了。

2001年,王慶根順利拿到斯坦福的博士學位,這個學歷可以讓他在美國找到一份體面的工作。

而在前一年,他又拿到了史丹福大學的計算機碩士學位。

畢業後,在朋友的推薦下他順利應聘到一家名叫deCarta的公司當上了一名軟體工程師年薪8萬多美元。

(王慶根在母校做報告)

2002年,王慶根女兒出生,一家三口和和美美的在美國生活。

妻子辭職在家當起了家庭主婦,王慶根雖然辛苦,但是生活依然甜美。

2004年,王慶根已經是一名嫻熟的工程師了,他跳槽到了PAYPAL成為一名高級軟體工程師,年薪也高達10萬美元。

2007年,他已經成為該公司的首席工程師,年薪20萬美元。

但與此同時,消耗也在不斷加劇。

妻子懷了二胎,是個男孩兒,家中的開銷又進一步加大。

王慶根還在紐約按揭買了一套房子,還出資在老家給爸媽蓋了一座小樓。

如此算來,四口之家一年下來並無結餘。

在公司,王慶根的工作十分出色,受到領導的賞識。

但同時他也承受著巨大的壓力。

因為計算機行業競爭大,自己的團隊要攻克一個一個的難關,如果被別的公司攻克,自己甚至要面臨降薪降職的風險。

王慶根曾一度患上抑鬱,失眠多夢,連續幾天吃不下飯。

妻子曾說要向公司說出病情,王慶根卻說,如果說出來就會被裁員。

妻子也建議他辭職,回去繼續搞化學研究,但卻被他否定:

「自己畢業多年,沒有從事化學,基礎都已經忘光了,不可能有公司要我。」

2012年,是王慶根最坎坷的一年。

公司將其年薪降到了10萬美金,並勒令其改善團隊業務,如果仍無起色,就會被公司辭退。

他遠在中國的父母也打來電話,希望他可以給家鄉捐學校,家裡人都以為他在美國發大財了。

如果不捐的話,爸媽會被人用吐沫星子淹死。

迫於無奈,王根慶只能放棄月供的房子,給父母寄去了5萬美金。

不久,他患上抑鬱的事情被公司高層知道,公司叫他好好養病,停薪留職。

但王慶根知道,自己被開除了。

最後一根稻草壓垮了他,在某一天,王慶根洗好衣服,在家中自殺。

媒體鋪天蓋地的報導,各種title加在王慶根的身上,什麼「寒門學子」、「斯坦福博士」、「首席計算機工程師」...

王慶根的人生就這樣被化約成了一場「意外」。

沒人再關心他的人生,關心他作為一個人,背負著怎樣的壓力生活了40年。

中國有句話:

他日若遂凌雲志,敢笑黃巢不丈夫。

但多少人拼盡一生卻發現,「內卷」才是現實。

毛姆在《月亮與六便士》中這樣回答張昆瑋和王慶根的抉擇——

無論處在怎樣的境地,無論年齡、受教育程度、外界環境如何,我們都有選擇一生中最想為之努力的東西的自由。

這種自由只取決於我們自己,與其他任何東西無關。

當我們有勇氣做出選擇的時候,就已經身在生命的自由之中了。

相關焦點

  • 清華姚班的「天才」,竟從谷歌辭職去二本院校教書
    前段時間,一張招友貼被網友傳到了網上:清華大學姚班畢業生張昆瑋,NOI金牌得主,前谷歌員工辭職回家,在一個二本學院做人民教師。,清華英才聚「姚班」。姚班,清華計算機科學實驗班,由圖靈獎唯一華人得主姚期智院士創建。」姚班「創立的初衷是致力於培養與美國麻省理工學院、普林斯頓大學等世界一流高校本科生具有同等、甚至更高競爭力的計算機頂尖人才。
  • 清華姚班天才從谷歌辭職去二本任教,月薪3000,卻讓人肅然起敬!
    如果說一個清華畢業生進入谷歌任職,你一定會肅然起敬,這絕對是計算機領域的大牛,輕輕鬆鬆年入百萬。今天小編要分享的就是這樣一個人,他畢業於「大名鼎鼎」的清華姚班,是全省中考狀元,高中更是斬獲了全國青少年信息學奧林匹克競賽金牌!是名副其實的超級學霸。
  • 清華姚班的天才,從谷歌辭職回家鄉任教,月薪三千卻讓人肅然起敬
    今天小編要分享的就是這樣一個人,他畢業於「大名鼎鼎」的清華姚班,是全省中考狀元,高中更是斬獲了全國青少年信息學奧林匹克競賽金牌!是名副其實的超級學霸。這份特殊來自於他的卓絕天分,他在各種各樣的奧林匹克競賽當中拿過一等獎或者金牌,後來乾脆被保送到了清華姚班。
  • 清華姚班畢業,放棄投行工作,又從谷歌辭職,他最終的選擇是什麼
    清華姚班,是一個神奇的地方。半國英才聚清華,清華英才聚姚班是在清華非常流行的一句話。可見姚班在清華的地位。姚班是「圖靈獎」得主姚期智在清華開辦的計算機科學實驗班。能進入姚班學習的無一不是天才中的天才。這些學生很多都是各種競賽的頂級金牌得主,各省理科狀元。通過裸考進入姚班的學生實屬鳳毛麟角。外界有一種傳說,姚班畢業的學生,年薪7位數起步。
  • 90後清華姚班高材生,從谷歌辭職後回鄉教書
    ,清華碩士畢業後就職於摩根大通、谷歌……而更早之前,他還是NOI金牌得主,在數學、物理和信息學方面很早就展露天才,更後來從山西省實驗中學保送清華,進入姚班,在家鄉山西的一所二本院校——晉中學院成為一名青年教師,月薪3000多。
  • NOI金牌保送清華姚班,放棄谷歌高薪,回老家教書月薪3000
    、曾就職摩根大通、谷歌的張昆瑋,他做出了一個看似「叛逆」的選擇:放棄清華讀博,辭掉在谷歌的高薪工作,回到老家一所二本院校成為一名月薪3000多元的青年教師。1前段時間,一張招友貼被網友傳到了網上:清華大學姚班畢業生張昆瑋,NOI金牌得主,前谷歌員工辭職回家,在一個二本學院做人民教師。
  • 他是清華姚班高材生,選擇從谷歌辭職回山西教書,張昆瑋說
    他是2009級清華姚班畢業生,清華碩士畢業後就職於摩根大通、谷歌……而更早之前,他還是NOI金牌得主,在數學、物理和信息學方面很早就展露天才,更後來從山西省實驗中學保送清華,進入姚班。但這次被熱議,與「找對象」無關。
  • 90後清華姚班高材生辭職谷歌回山西教書不想像成功學那樣生活
    原題:90後清華姚班高材生,辭職谷歌回山西教書,他說「不想像成功學那樣生活」作者:楊淨公眾號:量子位 (ID:QbitAI)張昆瑋,因為一則「徵友帖」被熱議。他是2009級清華姚班畢業生,清華碩士畢業後就職於摩根大通
  • 牛,清華姚班高材生,谷歌核心技術,棄高薪,回家教書,工資3000
    就像網上流行一句話「半國英才聚清華,清華一半英才在姚班。」可見,姚班的學生是尖子中的尖子,這樣的學生,畢業之後,大部分都在Google、MSRA、IBM、Facebook、網易等著名計算機企業工作。下面這張2018年清華大學量子信息中心的一篇報導,就能看出一些內容,能被邀請的都是各個領域精英,恰巧,姚班的學生佔了大多數!
  • 清華姚班碩士,放棄谷歌高薪,回老家教書月薪3000:誰都不能定義成功
    拿過全國信息學奧賽金牌、清華姚班碩士畢業、曾就職摩根大通、谷歌的張昆瑋,他做出了一個看似「叛逆」的選擇:放棄清華讀博,辭掉在谷歌的高薪工作
  • 清華碩士畢業,他為何要辭掉谷歌工作回山西二本院校教書?
    放棄在谷歌的工作,選擇回到家鄉一所二本院校當教師的清華姚班畢業生張昆瑋說起這些很平靜。去年夏天,張昆瑋在谷歌工作兩年後,選擇離開北京,回到山西。他在晉中學院應聘成為一名青年教師,這是一所位於張昆瑋家鄉晉中市的本科院校。「回來時已經是碩士畢業第三年了,山西的高校門檻並不低,有的只招碩士應屆生,當時正好符合晉中學院的應聘條件。」張昆瑋說。事實上,那也是晉中學院信息學院最後一次招聘碩士畢業生。
  • 清華碩士畢業、谷歌辭職回山西二本院校任教就是浪費才華?
    去年夏天,清華碩士張昆瑋在谷歌工作兩年後,選擇離開北京,回到家鄉所在地山西晉中的一所本科院校任教。有人說,為什麼一個清華畢業生甘願選擇平凡和普通?放棄在谷歌的工作,選擇回到家鄉一所二本院校當教師的清華姚班畢業生張昆瑋說起這些很平靜。
  • 清華碩士畢業、谷歌辭職回山西二本院校任教是浪費才華?張昆瑋說...
    去年夏天,清華碩士張昆瑋在谷歌工作兩年後,選擇離開北京,回到家鄉所在地山西晉中的一所本科院校任教有人說,為什麼一個清華畢業生甘願選擇平凡和普通?甚至有人說他是在浪費自己的才華。但許多人也選擇理解,「學歷應該是給一個人更多選擇的權利,而不是束縛人生的枷鎖。」「生活是自己的,個人選擇不應該被其他人的言論所束縛。」
  • 清華姚班畢業,放棄谷歌工作,在山西二本高校當教師,平淡過一生
    半國英才聚清華,一半英才在姚班。社會對清華學生寄予厚望,但是,不是每一個清華人都能夠承載這些期許。經過再一次的選拔後,張昆瑋進入清華姚班。能進入清華大學姚班的學生,基本都是各省數學、物理及信息學競賽的金牌選手,或者各省高考名列榜首的考生,其中以保送生居多。
  • 清華姚班畢業,張昆瑋在谷歌幹了兩年回山西當老師去了
    清華的姚班有多厲害?高考狀元都很難進去。2019年,姚班在全國只招了55名學生,其中40人是憑奧賽國家隊獎項進去的,2人是競賽降分錄取進去的,綜合評價進去1人,4個自招進去的,只有7個人是憑高考進入姚班。而這7個人裡,有5個是省理科狀元。
  • 張昆瑋:放棄谷歌百萬年薪,辭職回家任教,月薪三千是浪費才華嗎
    然而近年來這些清華、北大等名校的畢業生紛紛走下了「神壇」,開始體驗起了「普通人」的生活,前有北大博士賣豬肉,後有清華學姐講脫口秀。今天我們故事的主人公也是如此,他作為清華姚班畢業的天才卻毅然決然地放了谷歌年薪百萬的工作,選擇回到家鄉的一所二本院校任教,每個月只拿三千塊的工資,他就是張昆瑋。
  • 清華姚班高材生放棄百萬年薪,回家鄉當二本教師,你支持嗎?
    最近先是湖南文科第四名676分的留守女孩鍾芳蓉選擇北大考古系引發爭議,又有NOI金牌、清華姚班畢業生張昆瑋放棄谷歌高薪工作,選擇回家鄉二本當人民教師,大家議論紛紛。清華流傳一句話,半國英才聚清華,而清華一半英才在姚班。這相當於頂尖大學頂尖實驗班的尖子生,因此大家對清華姚班的人才是非常看重的。他們有60%的畢業生出國留學,有不少人在Google、MSRA、IBM、Facebook、網易等著名計算機企業工作。這個班出來的人才基本上都有比較有前途。
  • 清華碩士畢業、谷歌辭職回山西二本院校任教是浪費才華?張昆瑋說:只想尋找更有成就感的生活
    去年夏天,清華碩士張昆瑋在谷歌工作兩年後,選擇離開北京,回到家鄉所在地山西晉中的一所本科院校任教有人說,為什麼一個清華畢業生甘願選擇平凡和普通?甚至有人說他是在浪費自己的才華。但許多人也選擇理解,「學歷應該是給一個人更多選擇的權利,而不是束縛人生的枷鎖。」
  • NOI金牌,清華畢業,離開谷歌回老家當老師,張昆瑋不是唯一一個
    張昆瑋,2009級清華姚班畢業生,清華碩士畢業後就職於摩根大通、谷歌……而更早之前,他還是NOI金牌得主,在數學、物理和信息學方面很早就展露天才,更後來從山西省實驗中學保送清華,進入姚班。而這樣的&34;,先是因為覺得自己不適合科研而放棄了清華的博士學位,之後進入摩根大通銀行工作後也依舊覺得沒有意義,恰巧收到谷歌offer後進入谷歌,不久後卻辭職回到老家山西做了二本學校晉中學院的老師。張昆瑋回家後的生活怎麼樣呢?回家第一年,月工資僅有3000元,從第二年開始可以漲到 5000 元。但張昆瑋說:&34;知乎上晉中學院的學生講述了學生們對於張昆瑋的看法。
  • 清華姚班畢業,放棄谷歌工作,到山西二本大學當教師,想做普通人
    半國英才聚清華,一半英才在姚班。社會普遍對清華學生寄予厚望,但是,不是每一個清華人都能夠承載這些期許。張昆瑋是山西晉中人,中考成績是全省第一名,考進山西省實驗中學後,很快就在數學、物理和信息學競賽中拿到兩個省級一等獎,榮膺全國信息學奧賽金牌,進入國家集訓隊,從山西這個競賽相對弱的地方成功保送進清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