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禧年前後,國內PC遊戲市場還是一塊尚未被開墾的蠻荒之地,《魔力寶貝》、《奇蹟MU》、《傳奇》等網遊開始如雨後春筍般出現,收割著學生的錢包,也引領著流行文化的發展。在國內網遊發展的一個階段,人物角色背後巨大的發光翅膀成為了標配。不過這些遊戲為什麼會選擇發光翅膀來作為遊戲的一個系統,人們又為什麼熱衷背後長出一對雞翅呢?
在早期人類文明蒙昧的時候,對於未知緣由的自然現象以及和自身外貌不同卻有著種種人類所沒有的能力的飛禽走獸都存在著敬畏之情,這種敬畏之後逐漸演化成為了各種各樣的神話傳說,而在這些神話傳說中,總是會出現各種「似人非人」的生物,即擁有人類的外貌,但某些部位卻是來自於動物的,他們往往都有著人類所夢寐以求的能力,比如說飛翔。
在《山海經·海外南經》記載著這樣一個國家「羽民國在其東南,其為人長頭,身生羽。一曰在比翼鳥東南,其為人長頰」,這是我國古代早期對鳥人的幻想之一。
《封神榜》中的雷震子則進一步強化了這種幻想。但和羽人國人民一樣,雷震子似人非人的外貌都是源自於對野獸的未知崇拜,這種崇拜都帶著一種「恫嚇」的情感在其中,雷震子的樣貌也非常嚇人。
這種崇拜一直從古延續至今,而翅膀在遊戲中則成為了戰鬥力和財力的外在顯現,當有著巨大而華麗翅膀的RMB玩家站在面前,普通玩家根本不是一合之敵,只能乖乖離開。
但不論是羽民國的人還是雷震子,都長著一副駭人面孔,翅膀也更接近現實中鳥類翅膀的模樣,哪裡有遊戲中的翅膀那麼絢麗?所以遊戲中形形色色的翅膀,靈感來源更多的是西方宗教中的天使,而非以中國為核心輻射東亞的華夏文明。
猶太教、基督教和伊斯蘭教中對天使概念界定十分相近,甚至完全相同。它們是服侍上帝(安拉)的靈,是神的使者。天使的外形有時是人形,身上發光,頭頂有光環,有的則長有翅膀,在西方藝術品中,經常可見背生雙翅的天使,神聖而純潔,同樣是基於鳥人的幻想,從外貌上來說西方的天使遠勝於我國和周邊國家神話中長翅膀的神話人物。
再加上二戰之後的文化交流,西方文化瘋狂湧入東方國家,人們的審美也在原先的基礎上融入了西方的觀點,因此如果遊戲中玩家操控的角色需要裝備一對翅膀,以天使為原型來設計顯然是更容易讓玩家買單的選擇。
背生雙翅的形象源自於人類對鳥類的崇拜,發光則是源自於人類的「趨光性」。
從生物學的意義上人類並不是趨光動物,並不會像飛蛾、光合植物這樣追著光源運動、生長,但在心理和社會層面上,人類其實也是另一種「趨光動物」,因為人類缺乏在黑暗中視物的能力。
人類眼球的視網膜上含有大量的光感受器細胞,這些細胞中稱為視蛋白的蛋白分子能夠吸收光線中的光粒子,然後形成視覺圖像,這也就意味著只有在有光的情況下,人類才可以看到身周的環境並進行各種生產活動。
在文明尚不發達的時候,人們過著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直到蠟燭之類的照明物出現才使人有了在夜晚活動的可能性,而電燈則徹底改變了人類的作息,將人們從夜晚的束縛中解放出來,這也是電燈被視為第二次工業革命最重要發明之一的原因。
正是因為光在人類生活中的重要地位,神話中掌管光與暗的神明往往是最強大的神靈之一,這種對於光的崇拜也從遠古開始融入到了我們的血液和文化當中,即使到了現在人類已經有能力「顛倒晝夜」,但同樣的兩個事物,人們總是下意識地會認為發光的要強於不發光,遊戲道具也一樣,背後的巨大翅膀是力量的象徵,而背後巨大的發光翅膀則是強大力量的象徵。
雖然在最近幾年,發光翅膀已經逐漸從網遊中退出,轉而成為頁遊的宣傳點,但人們仍然對「往角色身上加入飛行元素」充滿執念,如今這種執念最常見的表現形式就是角色身邊、背後有個什麼東西漂浮著,這個東西可以是機器人,可以是石碑,可以是一把劍。隨著人們審美的變化,這種執念可能會有更進一步的改變,但這種執念本身或許永遠都不會消退,直到人類終於有一天真的能夠憑藉自己的力量飛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