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風靡網路遊戲的巨大的發光翅膀,承載著人類對飛行的執念

2020-12-11 少年遊魚

千禧年前後,國內PC遊戲市場還是一塊尚未被開墾的蠻荒之地,《魔力寶貝》、《奇蹟MU》、《傳奇》等網遊開始如雨後春筍般出現,收割著學生的錢包,也引領著流行文化的發展。在國內網遊發展的一個階段,人物角色背後巨大的發光翅膀成為了標配。不過這些遊戲為什麼會選擇發光翅膀來作為遊戲的一個系統,人們又為什麼熱衷背後長出一對雞翅呢?

在早期人類文明蒙昧的時候,對於未知緣由的自然現象以及和自身外貌不同卻有著種種人類所沒有的能力的飛禽走獸都存在著敬畏之情,這種敬畏之後逐漸演化成為了各種各樣的神話傳說,而在這些神話傳說中,總是會出現各種「似人非人」的生物,即擁有人類的外貌,但某些部位卻是來自於動物的,他們往往都有著人類所夢寐以求的能力,比如說飛翔。

在《山海經·海外南經》記載著這樣一個國家「羽民國在其東南,其為人長頭,身生羽。一曰在比翼鳥東南,其為人長頰」,這是我國古代早期對鳥人的幻想之一。

《封神榜》中的雷震子則進一步強化了這種幻想。但和羽人國人民一樣,雷震子似人非人的外貌都是源自於對野獸的未知崇拜,這種崇拜都帶著一種「恫嚇」的情感在其中,雷震子的樣貌也非常嚇人。

這種崇拜一直從古延續至今,而翅膀在遊戲中則成為了戰鬥力和財力的外在顯現,當有著巨大而華麗翅膀的RMB玩家站在面前,普通玩家根本不是一合之敵,只能乖乖離開。

但不論是羽民國的人還是雷震子,都長著一副駭人面孔,翅膀也更接近現實中鳥類翅膀的模樣,哪裡有遊戲中的翅膀那麼絢麗?所以遊戲中形形色色的翅膀,靈感來源更多的是西方宗教中的天使,而非以中國為核心輻射東亞的華夏文明。

猶太教、基督教和伊斯蘭教中對天使概念界定十分相近,甚至完全相同。它們是服侍上帝(安拉)的靈,是神的使者。天使的外形有時是人形,身上發光,頭頂有光環,有的則長有翅膀,在西方藝術品中,經常可見背生雙翅的天使,神聖而純潔,同樣是基於鳥人的幻想,從外貌上來說西方的天使遠勝於我國和周邊國家神話中長翅膀的神話人物。

再加上二戰之後的文化交流,西方文化瘋狂湧入東方國家,人們的審美也在原先的基礎上融入了西方的觀點,因此如果遊戲中玩家操控的角色需要裝備一對翅膀,以天使為原型來設計顯然是更容易讓玩家買單的選擇。

背生雙翅的形象源自於人類對鳥類的崇拜,發光則是源自於人類的「趨光性」。

從生物學的意義上人類並不是趨光動物,並不會像飛蛾、光合植物這樣追著光源運動、生長,但在心理和社會層面上,人類其實也是另一種「趨光動物」,因為人類缺乏在黑暗中視物的能力。

人類眼球的視網膜上含有大量的光感受器細胞,這些細胞中稱為視蛋白的蛋白分子能夠吸收光線中的光粒子,然後形成視覺圖像,這也就意味著只有在有光的情況下,人類才可以看到身周的環境並進行各種生產活動。

在文明尚不發達的時候,人們過著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直到蠟燭之類的照明物出現才使人有了在夜晚活動的可能性,而電燈則徹底改變了人類的作息,將人們從夜晚的束縛中解放出來,這也是電燈被視為第二次工業革命最重要發明之一的原因。

正是因為光在人類生活中的重要地位,神話中掌管光與暗的神明往往是最強大的神靈之一,這種對於光的崇拜也從遠古開始融入到了我們的血液和文化當中,即使到了現在人類已經有能力「顛倒晝夜」,但同樣的兩個事物,人們總是下意識地會認為發光的要強於不發光,遊戲道具也一樣,背後的巨大翅膀是力量的象徵,而背後巨大的發光翅膀則是強大力量的象徵。

雖然在最近幾年,發光翅膀已經逐漸從網遊中退出,轉而成為頁遊的宣傳點,但人們仍然對「往角色身上加入飛行元素」充滿執念,如今這種執念最常見的表現形式就是角色身邊、背後有個什麼東西漂浮著,這個東西可以是機器人,可以是石碑,可以是一把劍。隨著人們審美的變化,這種執念可能會有更進一步的改變,但這種執念本身或許永遠都不會消退,直到人類終於有一天真的能夠憑藉自己的力量飛起來。

相關焦點

  • 為了實現飛行夢,這位外國女孩花費百萬美元植入翅膀,結果怎樣?
    第一次聽到張韶涵的歌曲《隱形的翅膀》時,就被歌曲中那雙具有神奇魔力的翅膀所吸引。我曾經在腦海裡無數次幻想,無數次憧憬,希望自己也有一雙翅膀!也如歌詞中一樣,我藉助這雙翅膀,迎著初升的朝陽飛翔,飛過絕望和傷心,去追逐希望和夢想。不知道大家是否也曾像我一樣,非常想要擁有一雙翅膀,抵禦來自未知的困難和彷徨?
  • 人類想要像鳥類一樣飛行,需要多長時間長出翅膀,事實來告訴你答案
    現在大家也肯定是有很多的想法的,有一些夢想還是沒有實現的,這其實是人之常情,我們大家也都知道,有一種鳥叫做雛鳥,雛鳥學飛的時候總是會從高處往下跳,扇動翅膀之後再一次次,重複當中,雛鳥學會了飛行,可是有翅膀的鳥類,它總是會本能地飛行的,幼鳥,學習飛行其實是在喚醒自己本能的反應,但是要是人類想要飛的話,那就比較困難了。
  • 英語流行語:曾風靡網絡的「膝蓋中箭體」
    新東方網>英語>英語學習>語法詞彙>流行語>正文英語流行語:曾風靡網絡的「膝蓋中箭體」 2016-06-27 11:51 來源:中國日報網 作者:
  • 科學家正在研究貓頭鷹的翅膀,讓飛機飛行沒有聲音
    沒有人確切地知道夜行動物是如何操縱他們柔和的翅膀飛行的,但它激發了設計更安靜的飛機風扇和風力渦輪機的靈感。非常喜歡貓頭鷹的人都有一個他們第一次聽到貓頭鷹叫的故事——或者更確切地說,他們沒有聽到貓頭鷹叫。令人難忘的是看到一隻巨大的鳥,它的翼展可以達到6英尺多,在空中滑翔而過,甚至沒有一點聲音。
  • 「讀書筆記」莊子說:大海能承載大船,小河,能承載小舟
    風聚積的力量不雄厚,它便無力託起巨大的翅膀飛行。所以,鵬鳥飛到九萬裡高空,狂風就在它的身下,然後方能憑藉風力飛行,背負著青天沒有什麼能阻擋,然後這樣就能飛到南方了。這段大抵講的是環境決定成就。且夫水之積也不厚,則其負大舟也無力。
  • 在熱氣球發明前,人類為飛行做了哪些想像與嘗試
    古代傳說中的空中飛行藉助於各種方法升入高空,並在空中翱翔一直是人類的夢想,儘管如此,在古代文明當中,很少能看到有關人類嘗試製作飛行器的資料。不過令人感到震驚的是,古代確實有過製作無動力滑翔機的記載,古埃及人和古代中國人都曾在這方面做過嘗試。
  • 果蠅控制飛行的法寶不是翅膀,竟然是這個器官
    近日,美國賓夕法尼亞州立大學的研究人員利用高速攝像機記錄了果蠅在虛擬實境飛行模擬器中的運動,發現了果蠅利用眼球運動快速加強飛行控制的機制,並在機器人技術中模擬這種能力。相關論文於當地時間9月1日發表在《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上。
  • 如果人類長著翅膀,探索太空會更容易?這想法純粹異想天開
    因此海洋中生存著可能是地球歷史上體型最大的動物藍鯨,但是海水冰涼動物需要較多的能量維持體溫同時阻力也很大,運動需要克服更多的阻力,對能力的消耗也相當嚴重,所以海洋中沒有誕生文明;陸地上稍微好一些,主要承受大氣摩擦、地面摩擦和重力,但因為地面是堅實的巖石圈,生物只要有強勁的四肢就可以站在陸地上,運動主要克服大氣阻力和地面摩擦,地面環境溫度適宜、氧氣充足有利於生物的發展,陸地動物的體型也不像海洋生物那麼誇張,體型巨大的只是極少數
  • 瓢蟲怎麼摺疊巨大的翅膀
    展開翅膀是比較容易的事,但是不用手重新摺疊上就是比較困難的事。這就是瓢蟲每次飛行後停下來要處理的事情。甲蟲能夠在不到1秒鐘的時間內從飛行狀態轉變為行走狀態,反之亦然,從而使其能夠進入更廣泛的棲息環境。瓢蟲為了弄清瓢蟲在飛行後如何迅速將所有東西摺疊並塞入其圓頂狀小殼中,東京工業大學研究所的齋藤一也更換了瓢蟲圓頂小殼前叉的三分之二,更換材料為人工透明的樹脂製成,跟人造指甲的樹脂一樣
  • 有翅膀不等於會飛,在有翅膀的生物中,最不應該會飛的就是昆蟲
    飛行曾是人類數千年以來的夢想,當然,從萊特兄弟發明飛機開始,人類便藉助於科學的力量飛上了天空,甚至衝出了地球。飛行的夢想對於人類而言,曾是如此的困難重重,但有很多生命,它們從一出生便能夠翱翔於天空,比如鳥類和昆蟲。既然說到了昆蟲,那麼昆蟲為什麼會飛呢?你可能會認為昆蟲有翅膀,所以當然應該會飛,但實際上並不是這樣的,有翅膀並不等於會飛。最顯而易見的例子,鴕鳥和家養的雞就都不會飛。
  • 盤點電視劇中長有翅膀的角色,第三反差巨大,最後一個情陷孫悟空
    很多電視劇中都有能飛的角色,除了本身就會飛的神仙,還有修煉出飛行能力的人和妖怪,但是很少有自己本身就長有翅膀的角色,自己長有翅膀,平常把翅膀隱匿起來,需要的時候就會將雙翼展開,又能飛又好看。1.聶傾城網劇《半妖傾城》的女主角,在這部網劇的設定裡,妖和人類共同生活在地球上,平常會隱藏自己妖的身份,區分的方法就是妖的指甲是金色的,還長有一對巨大的黑色翅膀。
  • 人類已知最大的飛行動物,翼展可達11米長,霸王龍見了都害怕!
    風神翼龍作為地球生命史來最大型飛翔的動物,它們的嘴巴又長又細,沒有牙齒。 有人提出風神翼龍的起飛和著陸可能比較麻煩,覺得它們應該是從懸崖上跳起來才開始飛行的。但是,伴隨著它們巨大的翅膀所給予的上升力,一陣輕風便足以讓它們起飛。
  • 徐志摩:人類最大的使命,是製造翅膀
    作者:指鳴特邀編輯:董學仁「人類的工作是製造翅膀,還是束縛翅膀?」徐志摩在《想飛》中自問自答,「人類最大的使命,是製造翅膀;最大的成功是飛!詩是翅膀上出世的;哲理是在空中盤旋的。飛:超脫一切,籠蓋一切,掃蕩一切,吞吐一切。」有研究者說,徐志摩這篇散文是在他乘坐飛機之後寫的,全篇洋溢著他在天上飛行的情緒。這時的徐志摩像是一隻大鵬:要飛就得滿天飛,風攔不住雲擋不住的飛,一翅膀就跳過一座山頭……徐志摩的一生,像飛一樣過去了。他出生於1897年。
  • 《神奇寶貝圖鑑》No.049:巨大翅膀上覆蓋著有毒的鱗粉——摩魯蛾
    本期帶來的神奇寶貝是圖鑑編號049號的摩魯蛾,摩魯蛾是毛球的進化型,是一種飛蛾外形的神奇寶貝,在摩魯蛾的巨大翅膀上覆蓋著非常多有毒的鱗粉,人類碰到摩魯蛾的鱗粉會感覺身體失常而無法站立,摩魯蛾在攻擊時會劇烈煽動翅膀來播撒大量的毒粉摩魯蛾
  • 長翅膀的人真的存在嗎?
    把零點鬼話「置頂或星標」 就能第一時間看文哦 古代起,民間就流傳著神秘傳說長翅膀的人。幾乎每個國家的神話、傳說裡都有會飛的人類。直到幾年以前,世界各地的研究人員,仍不懈努力,希望揭開其神秘面紗。
  • 除了飛行,蝴蝶的翅膀還有什麼用?
    眾所周知,蝴蝶是一種會飛的昆蟲,而它之所以會飛就是因為它有翅膀。所以蝴蝶翅膀的作用就是飛行。那麼,蝴蝶的翅膀除了飛行還有什麼作用呢?我們簡單地來探討一下這個問題。蛹狀態下的蝴蝶是以蛹內的營養物質為食的,等到它們破殼而出時,它們的翅膀處於摺疊狀態,而且是等身體出來之後,最後出來的。此時的蝴蝶會牢牢的抓住蛹殼,讓自己的的身體倒空著,將體內的水分充滿翅膀,此時翅膀慢慢發育完全。在此期間,蝴蝶屬於非常脆弱的階段,一旦是翅膀被其他的東西擋住,或者是掉到地上,蝴蝶就會永遠喪失飛行能力。
  • 執念是如何影響一個人的
    執念是什麼?字面意識就是執著的念頭。哲學上講,執念是一個人通過長期反覆不斷尋找的過程,從而得到自己內心的真實需求。最簡單的就是人類求生的執念,郭沫若說:我們對於生的執念是日復一日,幾千年來人類都在追求著長生,長壽,有時候甚至為了自身安全而將別人的生命置之不顧,從而導致紛爭不斷。
  • 假如給我們人類裝上一雙鳥類的翅膀,就能夠在天空中自由飛翔?
    雖然是這樣的幻想,但是即便我們人類真的裝上了這樣一雙鳥類的翅膀,其實也不一定能夠自由的在天空之中飛翔,因為我們人類身體的構造還是跟鳥類有很大的區別。如果我們抓到小鳥,摸摸它翅膀上的羽毛,你就會發現這些羽毛都是呈現出流線型,而且特別的細膩滑手,正是因為這樣的特性才能夠最大限度的減少來小鳥在高空飛行來自於空氣之中所帶來的阻力,從而讓小鳥飛行更加便利,減少能量的消耗。
  • 《雷電》飛行射擊遊戲的開拓者
    說到最初接觸到的飛行類遊戲,相信大部分玩家必定會提到《雷電》,這都是90後的童年,遊戲傳遍大江南北。可能你玩過,但是你知道它的一生經歷麼?
  • 張韶涵小小的身體卻唱出巨大的能量,隱形的翅膀承載著夢想
    提起張韶涵大家首先想到的就是她的歌曲《隱形的翅膀》,這樣的一首好聽的勵志歌曲不知道陪伴了多少人,她的歌曲大多數都很好聽,但是也很難唱,可以說是華語樂壇的實力唱將了,我也很驚訝,這樣小小的身體,怎麼會有這麼大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