哥德巴赫猜想是數論中存在最久的未解問題之一。1742年哥德巴赫猜想被提出,哥德巴赫猜想的表述是:任一大於2的偶數,都可表示成兩個素數之和。這個猜想雖然看似簡單,但是在很長時間內沒有任何進展。
1973年2月,陳景潤關於(1+2)簡化證明的論文公開發表。他的研究成為哥德巴赫猜想研究上的裡程碑,他所發表的成果也被世界數學界公認為是「陳氏定理」,他創造了距摘取這顆數論皇冠上的明珠只是一步之遙的輝煌。
以中國人名字命名的定理很少,陳氏定理是其中一個,這個定理的大致內容是:一個大的偶數,總可以表達為一個素數與另外兩個素數的乘積之和。其中後面的「另外兩個素數」的這2個素數中,如果其中一個素數等於1,那麼就是哥德巴赫猜想。
可以說,從單個數學定理來講,陳景潤的數學成就是高於華羅庚的,當然了,沒有華羅庚就不太可能有陳景潤的數學成就,畢竟是名師出高徒呀。
對於陳景潤的貢獻,中國的數學家們有過這樣一句表述:陳景潤是在挑戰解析數論領域250年來全世界智力極限的總和。我們可以從中窺見陳景潤在中國數學界的崇高地位。
很多人不知道,雖然陳景潤已經去世多年了,但是一直到今天,陳景潤在哥德巴赫猜想和其他數論問題方面科學成就依然在世界上處於遙遙領先的地位。中國改革開放總設計師鄧小平曾經公開評價陳景潤的巨大貢獻:「像陳景潤這樣的科學家,中國有一千個就了不得」。
陳景潤:「攀登科學高峰,就像登山運動員攀登珠穆朗瑪峰一樣,要克服無數艱難險阻,懦夫和懶漢是不可能享受到勝利的喜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