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熱鍋放黃油,倒入新鮮番茄切成的小塊,炒出紅油再加義大利麵醬 一般用tomato&mushroom 醬,然後放番茄醬炒勻,嘗下味道,覺得酸就放勺糖,然後加入煮好的義大利麵入鍋炒均勻就好了。嗜肉的還可以加點培根丁,或者牛肉丸什麼的,再磨點黑胡椒就更好了。缺點大概是容易胖。
因為意面的種類和口味繁多,而且個人對意面口感的喜好不同,這裡就用義大利中部偏北口味中最基礎的番茄醬細面舉一反三吧。細面加入沸水煮7-8分鐘,煮麵水需添加橄欖油和鹽;西紅柿去皮切碎,用黃油(推薦動物黃油)炒香洋蔥碎,倒入西紅柿碎翻炒,根據烹調的意面口味加入某味意面醬炒制,用適量的鹽、黑胡椒和羅勒或披薩草調味,其中羅勒和披薩草是用於緩和奶酪的濃鬱口味,所以可根據奶酪的量來添加,而奶酪的種類根據烹調義大利麵口味選用(考究控暴發)。此版本可加入牛肉末延伸為肉醬意面,也可以添加博洛尼亞臘腸製成博洛尼亞意面等。
一周吃5次以上意面的人告訴你 除了大家都知道的面的硬度很重要,其實放橄欖油的時間點才是秘密,它決定了一盤正宗pasta的溼度,各種佐料間的香味烘託 以及最後的pasta 表面的賣相。我做過一種健康意面,就是番茄,黃瓜,洋蔥,方肉(火腿培根等),胡蘿蔔切成大丁,倒入橄欖油,稍許調味醬油,撒些胡椒粉,和通心粉拌在一起,味道很不錯,製作起來方便,快速又健康
我可能要說點異端的了,意面的質感使得它適合任何大多數國內拌麵的做法,身在國外買不到國內的麵條也可以拿意面來做類似熱乾麵這樣的拌麵。買新鮮的意面煮熟就行,好的麵條不加佐料單憑面的香氣都足夠誘人,和乾麵根本就不是一種食物。做醬的番茄買來要放熟,最好有一點點軟爛,麵條我個人喜歡煮軟一點(15分鐘左右),煮好撈起後,鍋裡少油炒一下面醬再燴麵,比用微波爐好吃。面醬內容全看自己,蘑菇、洋蔥、蝦仁都可以,意面本身的口感順滑,即便拌咖喱、紅燒肉也能做的很好吃。義大利麵煮好撈出來,平底鍋加點水,放兩塊咖喱塊,加熱化開後麵條扔進去。過一會兒上糊黏稠即可裝盤,重點是 一定要搭配泰式甜辣醬,非一般感受啊。
1.意面可以直接放涼水中煮,記得放小勺鹽喲。2.將蘑菇、紅椒、洋蔥等蔬菜切片或丁,培根切片。3.用小奶鍋,放入一塊奶油,加水加熱融化,加入一點鹽,勺子攪拌哇,待奶油全部融化之後,加入麵粉,使之濃稠,再加兩大勺網上買的奶油培根義大利麵醬。4.意面煮好之後撈出,滴少許橄欖油拌勻。5.個人喜歡熟一點的蔬菜,所以會用煮意面的水順便煮一下蔬菜。6.炒鍋加入少許油,煎香培根,然後加入蔬菜簡單翻炒。7.個人喜歡這個時候將意面和醬全部放入步驟6的煎鍋全部混合。8.找個漂亮的盤子盛出來吧,好香好美味的說
我專門學過,做得超讚:醬料要自己炒哦喔,先炒牛肉餡再加入胡蘿蔔碎丁洋蔥丁芹菜丁,加水,加義大利的番茄罐頭,加香草葉牛至葉等,不放鹽,大火轉小火半小時左右。另起一鍋煮麵,加橄欖油加鹽,面的時間包裝上有,到時間了把面放醬裡就好啦!其實一次可以多炒點冷藏一周沒問題!用新鮮番茄,義大利麵專用醬還有番茄醬一起炒最好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