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展覽有點「水」,林若熹最大規模個展亮相廣東美術館

2021-01-10 瀟湘晨報

什麼是「沒骨畫」?難道畫也有「骨頭」?廣東美術館復工後又一新展「為水:林若熹個展」12日正式開幕,其中展出他近年創作的多幅沒骨畫,下面就讓小南來為你一探究竟。

林若熹近照

來自廣東惠來的林若熹,是一位公認的學術研究型畫家。他畢業於廣州美術學院國畫系,現為中國藝術研究院中國畫院教授、博士生導師。本次展覽是他在廣東美術館的首個個展,也是其規模最大、收錄大尺幅作品最多的個展。展覽共收集近百幅作品,涵蓋工筆、寫意、沒骨、白描四大門類,每類作品都有單獨的展廳予以呈現。林氏多幅書法作品也在展覽登場。

這也是一場充滿「水分」的展覽。用廣東美術館館長王紹強的話來說:水在林若熹筆下經過「精確的計算」。「中國畫的意趣與用墨息息相關,而用墨的關鍵在於水。水,既是意象,更是媒介。林若熹將中國文人畫用筆的書寫性發揮的淋漓盡致。」

認識林若熹,自然離不開他的成名組畫《春夏秋冬》。

春夏秋冬(之一)

1989年,他在第七屆全國美展上以《春夏秋冬》組畫獲得銅獎,隨後這組作品各地展出,成為廣東美術館的經典館藏。著名美術史家遲軻曾評價:「新穎的章法、明豔的對比色、爽利的勾勒,顯示出他在國畫藝術的各個方面都具備了堅實的基礎。」

春夏秋冬(之二)

【最盛名:沒骨】

林若熹以沒骨畫最為出名,小南在展覽現場發現,展廳裡的「沒骨畫」數量足足佔了三分之一。所謂「沒骨畫」,是沒有「筆骨」墨線勾勒的意思,畫家直接用顏色或墨色繪成花葉鳥獸。所以,沒骨並不意味著「沒有骨頭」,而是「直以彩色圖之」, 用色點、色線和色彩的暈染去塑造畫面形象。

千秋 200×190cm 紙本設色 2009(工筆)

林若熹的沒骨畫其來有自。他吸取嶺南畫派「撞水撞粉」法,以工筆重彩經營出現代意味。他的筆觸因而顯得揮灑自如,遊刃有餘。

畫山畫水畫美人。有趣的是,林若熹的沒骨、工筆作品中時常可見抽象的色塊。具象中解讀抽象,也是觀展的樂趣之一。

展覽同時也展出一批林若熹的工筆作品,小南最喜歡的這幅《千秋》畫面裡充滿意趣。老樹斜倚舊宮牆,時光在生命留下清晰的印記。輕盈起飛的鴿子,形成鮮明的動靜對比。

【最細緻:白描】

林若熹導覽時告訴小南,白描展廳是「最適合美術生學習」的展廳。因為白描是中國畫的基本功,「只有把這條線畫好了,才能開始變化」。白描展廳收錄了林若熹創作時間最久、最花功夫的作品《梅花圖》,畫中松葉均以雙鉤畫法繪製,這部作品足足耗時兩年方告完成。

廈門 193×530cm 紙本 2010(白描)

而林若熹自評創作難度最高的作品《君子苑》,也在白描展廳展出。這幅畫長6.8米,寬僅24釐米,如此一幅異形的畫作,構圖卻完全沒有分割,筆墨一氣呵成,排布張弛有度,是難得的佳作。

【最技術:寫筆】

長空 180×180cm 紙本 2010年(寫筆)

林若熹深知作畫需善用水,東西繪畫之別,古今藝術之異,均可從一個「水」字找到線索。水成就了墨的肌理。而審美從線到墨、從墨到水的延伸迭代,也催生出「為水」這個展覽的名字。

天鵝 28×28cm 紙本水墨 2014(寫筆)

在畫家看來,水是看不見的,但筆間水多水少、運筆是快是慢,都決定了畫的成與毀。畫家的筆力就體現在他對水的控制上。畫面中每一筆用水用墨,都有微妙的差異,展現著水的動人魅力。

霧裡 70×137cm 紙本 2018(沒骨)

展覽將持續到6月2日。館方告訴小南,本次展覽的作品悉數將在雲上長期展出。不過,小南建議,大家想要真正領略畫中魅力,還得和這些作品面對面溝通。以下奉上看展指南,疫情期間,還請大家注意防護,錯峰出行。

展覽海報

看展指南:

展期:2020.05.12—2020.06.02

地點:廣東美術館(廣州市越秀區二沙島煙雨路38號)

展廳:1、2、3、4號廳

【來源:南方plus客戶端】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向原創致敬

相關焦點

  • 莫蘭迪亞洲地區最大規模個展在北京木木美術館開幕
    12月6日,莫蘭迪在亞洲地區最大規模的個展在北京木木美術館拉開序幕,這也是藝術家在中國地區的第一個美術館個展。此次展覽集中展現了藝術家跨越50年藝術生涯,各個階段的作品。包含了其創作的各種門類。包括:油畫、蝕刻版畫和紙上作品,共80餘件。
  • 隋建國藝術生涯最大規模個展即將在北京民生現代美術館展出
    2019年11月1日【開 幕 式】2019年9月28日 15:30【地點】北京民生現代美術館1、2、3展廳「體系的迴響——隋建國1997-2019」即將在北京民生現代美術館展出。此次展覽是北京民生現代美術館「藝術家個案研究系列」的最新成果,也是迄今為止隋建國藝術生涯中最大規模的個展,由中國民生銀行、北京民生現代美術館主辦,北京民生文化藝術基金會協辦,崔燦燦擔任策展人。展覽將呈現藝術家1997年以來二十多年的藝術創作和思想體系的轉變歷程,以回顧展的形式全面而立體的展示出他豐富的創作歷程和藝術探索。
  • 德國藝術家中國首次個展昨日亮相成都當代美術館
    (原標題:德國藝術家中國首次個展昨日亮相成都當代美術館) 昨日,來自德國的藝術家克萊門斯
  • 蘇東平個展亮相中間美術館
    原標題:蘇東平抽象繪畫個展亮相中間美術館 展覽現場觀眾觀看蘇東平畫作 觀眾認真觀看蘇東平抽象繪畫作品    2013年8月10日下午4時,「法度 瞬間——蘇東平抽象繪畫」展在北京中間美術館開幕。展覽展出了蘇東平近十年創作的抽象繪畫作品一百餘幅。
  • 中國藝術研究院三人油畫個展亮相中國美術館
    中國藝術研究院三人油畫個展亮相中國美術館 探索油畫中國氣象  中新網北京8月3日電 (記者 應妮)作為中國藝術研究院中青年藝術家系列展之一,「姚永、芃芃、朱春林個展」展覽3日在中國美術館開幕,展覽匯聚了中國油畫院著名畫家姚永、芃芃 、朱春林三人近幾年的重要藝術作品共計120餘幅。
  • 湯國&金亞楠雙個展亮相華僑城盒子美術館
    「金亞楠:流動的間隔」圍繞著盒子美術館的歷史展開,故對於場館介紹不僅是針對展覽環境說明性的文字,場館的歷史與場域是展覽的核心構成。展覽總體結構以華僑城盒子美術館的建築場域為原型,利用先於美術館之存在的「柱」和藝術家後來創作的「碎石」形成整體關係,從而使展覽所在的美術館「去空間化」「去建築化」和「去景觀化」。通過極具規訓感和迷宮般的空間讓觀者去尋找盒子美術館的歷史、美術館所在場域的歷史以及美術館的社會意義,從而使每一位觀者產生思考,甚至得出不同的答案。
  • 「重構『業餘』——何博個展」亮相西安美術館
    12月5日,「西安美術館青年藝術家項目」系列展覽之「重構『業餘』——何博個展」在西安美術館開幕。此次活動由西安美術館主辦,西安美術館楊超館長擔任總策劃和藝術總監、西安美術館執行館長白茜擔任策展人。與此同時,當日還舉辦了何博影像藝術分享會。
  • ...花紋真的會像水一樣流動!「陳小丹/崔旭聯合個展」今在原美術館...
    由原•美術館主辦,涅米文創出品的「陳小丹/崔旭聯合個展」在此正式拉開帷幕和觀眾見面。本次聯合個展的兩位藝術家崔旭和陳小丹實木打造的鵝卵石成了開啟這場展覽的鑰匙,燒制過後的紅磚盒裡裝著的是殘敗的蓮蓬、桔梗,陶土捏的花瓣狀物……走進現場,上遊新聞·重慶晨報記者發現,本次展覽給人帶來的視覺衝擊有點超乎想像
  • 遊東醌個展廣東美術館開幕 多元創作叩問「雲的痕跡」
    近日,「雲痕——遊東醌個展」在廣東美術館舉行,展出了藝術家遊東醌最新創作的《雲痕》《畏》等系列作品。同樣是日常生活,遊東醌卻常常能以新的方式看待舊的事物,通過觀察體驗生活來進行藝術意象構思,並以一種詩意而有序的方式呈現給觀眾。
  • 蘇笑柏首次日本大型個展「無時無刻」將亮相兵庫縣立美術館
    拂水-秋 2018 油彩,漆,麻,emulsion,木  200x190x18cm中國抽象藝術家蘇笑柏(1949年生於中國)首次於日本舉辦的大型美術館個展「無時無刻─蘇笑柏展」將於日本西部地區最大規模的藝術機構兵庫縣立美術館展出
  • 何多苓最大規模個展西安開幕 全國「何粉」擠爆展廳一度限流
    備受藝術界矚目的「山水光氣 —— 何多苓個展」於6月30日下午在西安美術館舉行開幕儀式。這也是何多苓個人藝術生涯迄今最大規模個展,展覽展出何多苓40多年來畫的150餘幅作品。《雪雁》《小翟》《烏鴉是美麗的》《青春2007》等經典名作也在展品之列。
  • 趙趙個展「綠色」即將亮相松美術館
    「綠色」 Green 在年末即將到來的各種節慶中,松美術館很榮幸的邀請到藝術家趙趙為公眾呈現其個展「綠色」,作為跨年展覽。
  • 喬治·莫蘭迪國內首次美術館個展亮相木木美術館
    12月6日,義大利藝術家喬治·莫蘭迪在國內的首次美術館個展「喬治·莫蘭迪:桌子上的風景」在木木美術館798館開幕,逾八十件藝術家重要作品展出,帶領中國觀眾走進莫蘭迪的詩意藝術世界。展覽分為「感知」「靜觀」「景致」和「晚期紙上作品」四個單元,全面回顧了莫蘭迪五十年的藝術生涯——從藝術家 1914年在博洛尼亞舉辦首次展覽,到 1960 年代去世前的晚年畫作。
  • 宅家也能逛展覽!廣東美術館線上虛擬展廳正式啟動
    南都記者獲悉,為豐富廣大人民群眾在疫情防控期間的精神文化生活,充分發揮美術館在傳播知識、解讀文化、弘揚精神方面的積極作用,廣東美術館線上虛擬展廳全面上線。在這個特殊的春節裡,讓觀眾朋友們足不出戶也能身臨其境,隨時隨地感受廣東美術館精彩的春節展覽。
  • 中國當代重要女性藝術家尹秀珍個展「未知」亮相知美術館
    28 12:09:18 來源: 金投網 舉報   金秋9月,中國當代重要女性藝術家尹秀珍個展
  • 自比畫畫就如拉縴 白德松個展「縴夫的足跡」亮相重慶美術館
    12下午的重慶美術館格外熱鬧,著名藝術家、四川美術學院首任中國畫系主任白德松的個展《縴夫的足跡——白德松2018畫展》正在舉行開幕式,裡三圈外三圈圍滿了人,有白德松的同事、學生、學生的學生,還有很多喜歡白德松作品的人。在展牆的標題下面,寫著文章開頭的那段話,白德松說這是他16歲考上川美附中後就能背下來的一句話,一直背到現在,所以這次展覽的名字也叫「縴夫的足跡」。
  • 關山月美術館三大主題展覽亮相川美美術館
    原標題:關山月美術館三大主題展覽亮相川美美術館 華龍網3月6日19時50分訊(記者>張義)6日,由深圳市關山月美術館和四川美術學院美術館聯合主辦的【全國美術館館際交流展覽系列】——《當下——2017年關山月美術館創作院作品展》《涼月清秋——陳湘波作品展》《墨名其妙——文禎非當代水墨作品》三大主題展覽在位於大學城的四川美術學院美術館開幕,展出作品種類繁多、風格各異,具有非常鮮活的當代氣質
  • 【展覽現場】「空間消失,時間終結——朱嵐個展」在合美術館開幕
    「空間消失,時間終結——朱嵐個展」於5月18日下午4:30在合美術館開幕。本次展覽由批評家刁煒策劃,合美術館執行館長魯虹擔綱學術主持。展覽分為紙上水墨和影像展示。開幕現場嘉賓合影在媒體見面會上,上海大學美術學院教授李曉峰、中國藝術研究院研究員王端廷、藝術家朱嵐、策展人刁煒、合美術館執行館長魯虹和副館長姚華等向在場媒體朋友介紹了展覽的概況
  • 關山月美術館系列展覽亮相川美美術館
    每到3月,去四川美術學員虎溪校區看油菜花,成為了很多市民在春天的休閒選擇, 如果在觀看油菜花的同時還能看到不止一場的藝術展覽,是不是更有意思呢?6日,由深圳市關山月美術館和四川美術學院美術館聯合主辦的「全國美術館館際交流展覽系列」在位於川美虎溪校區的川美美術館開展,《當下——2017年關山月美術館創作院作品展》《涼月清秋——陳湘波作品展》和《墨名其妙——文禎非當代水墨作品》三大展覽同時與觀眾見面,展覽將持續到3月14日結束,全程免費對觀眾開放。
  • 江上越個展在日本千葉市美術館舉辦
    日本著名當代藝術家的展覽「杉本博司個展」「宮島達男個展」「草間彌生收藏展」「瑞士當代藝術展」等等的回顧展以及群展。美術館的建築結構保留了1927年建造的日本近代的新文藝復興樣式的老建築,以包圍老建築的方式蓋的新建築。其建築被日本建設省成為公共建築百選之一。千葉市對藝術文化的支持實現了美術館今年的翻新和擴建,2020年重新開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