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
(據說文科裸分狀元也是衡水中學的)
據說,2019年文理科狀元都是出自于衡中,這個事兒,我估計大家都能百度的到,不過,這個事兒,森爸到是有不同的看法。
不知道大家注意到了沒有,衡水中學只是提,這個文理科狀元都衡中畢業的,卻完全不提這兩個狀元,都是哪裡的人。(不過聽說今年這文理科狀元都是秦皇島人,在衡水上學,森爸也無從辨認真假。)
但是,眾所周知,衡中是把能搜羅的尖子生都搜羅到了衡中,這個成績,難道不是和孩子自己的天資有關?
森爸不禁想起來秦皇島一所特別著名的補習學校,據說是給衡中輸送尖子生的專門學校。名氣特別大,考核特別嚴格,據說單詞錯了,要罰抄寫700遍。森爸聽了就有點害怕:這麼機械的手段,是為了什麼呢?而且,他們只招成績過硬的孩子,初中單科成績100分以上,高中也要110分以上。
只是,都限定成這個樣子了,學校教育的作用又何在呢?這些成績好的孩子,多半都比較自律,也都天資聰穎。從招生一環進行這樣的劃分,有老師對招生不愁的自信,同時也暴露出老師對於成績一般的孩子的恐慌感。畢竟,這樣的優勢,並不是學校教育的成功,更多的,是一種依賴於學生智商的戰爭。
試問:給衡中一群成績一般的孩子,他們還能如此雄霸高考榜榜首麼?
而且,在每年考試結束後,只說學校的功勞,卻絲毫不提學生的智力水平,這樣,是真的不知道智商很重要?還是要故意往學校臉上貼金呢?
畢竟,衡水模式,更多,是一場經濟戰,森爸就不一一細數了,其間的利益關係,大家心裡都清楚。
也許有人跟我說,森爸,這樣的孩子也只有衡中才能帶給他們這麼高的榮耀,這麼好的成績。
這個森爸也不抬槓。這事兒,我想也沒啥好說的,就看衡中的作息,我覺得,也只有衡中模式能讓孩子成績這麼好。
畢竟,孩子的所有時間,都被壓榨乾淨了。看看作息表,森爸的心理是萬分恐慌的。據說,衡中吃飯都是要跑步去的,要不,時間不夠。
衡中作息表
而森爸覺得,花季的孩子最需要的,不是把自己壓榨乾淨,觸碰到所謂的最佳學校。畢竟,這個年代,大學的名頭遠遠不如你自己的本事來的更有用。現在北大畢業生的頭銜,剛畢業第一年有用,第二年呢?第三年呢?別人高看你一眼可能是因為你是學霸,可是這個社會只需要學霸麼?
沒錯,學霸是很重要,一個很好的大學畢業證書也是森爸教高考生時必須考量的地方。我們要提高成績,要一個好學校。考試通關是必須的,但是一定要讓孩子去扭曲自己青春時期最美好的生命體驗麼?
好學校真的是全部麼?
森爸從前工作的地方,有一個北大的學霸,和森爸一起教託福,那年,夏天來臨,這孩子穿著油滋滋大背心大褲衩,趿拉一雙夾趾拖鞋,露著他大約有兩三個月左右沒有剪指甲的腳趾頭。兩個月以後,他就離職了。原因比較簡單:一是形象不太好。第二,是因為他只是聰明才考入了北大,而並非懂得如何學習。過目不忘的學霸,是不能懂凡夫俗子的學習過程有多艱辛的。而學霸不懂的,是這個世界,除了學習,還有很多東西。
學霸,是一種標籤,並不是一瓶萬金油。
好大學,是一張入場券,卻不是一本通關秘籍。
有家長來優格英語諮詢我的時候,總會問到我學生的成績。我倒是一直覺得很開心,因為學生到我們這裡,就是一個提升的過程,相較原來的自己,成績有提升,能力有提升,就是最好的結果。
不是森爸佛系,我也會關心孩子的成績,我教的孩子進衡中,進雙一流大學的以至於留學國外的並不在少數。(也可以去翻翻森爸的朋友圈,哈哈哈,我覺得我們優格還是挺出尖子生的。)而我們關注的並不是壓榨乾淨孩子最後的能量,我們期待的是:
做最好,最優秀的自己。
相對於從前的自己,我已經是更好的我了。
我到現在都記得我學生從美國給我打電話來跟我吹噓自己和美國同學處的多好,最後跟了一句:「老付,多虧你讓我看了好多電影,聽了好多歌,中國留學生和外國人很難聊到一塊兒。但是我能啊!他們說啥我都能跟上一句!」
要知道,他的託福只考了一百出頭。根本算不上學霸,他去的是UCIC的計算機系,應該算是不錯的了。
從學習上,他不是最牛,而他懂得去和大學面試官面試的時候,穿著正式,懂得和面試官侃侃而談,山南海北,毫不怯場。當拿到offer之後,到了另外一個國度,懂得和當地的同齡人打成一片,朋友成群。這些,都是我們在託福課上面講的,而這些,都沒有寫在如何讓託福高分的教案裡。
前些日子,有家長問我,優格英語為什麼做題做的不夠多,不刷題學生成績能好麼?
我答,能好,我們有很多的例子可以告訴你,我們的教育很成功。(沒事可以翻翻森爸朋友圈或者優格英語朋友圈)在優格,我們的學生都是能聽能說,能讀會寫的,他們的英語,絕對不是啞巴英語。
當然,這樣的成績凝聚了同學、老師和家長們的大量心血。
(超聰明的小曾曾,初中一年級託福102,其間辛苦,不言而喻)
在優格,孩子們學習的,是英語的邏輯思路,同時也是一個思考和認識世界的過程。優格的老師,每個人都有獨立的完整的人格,善於思考,懂得思辨,絕對不是盲從的教書機器。在我們的課堂上,孩子會學到很多有趣的知識,從古至今,從中到外,老師,是孩子們學習知識的引路人,也同時是孩子們認識世界的引路人。
我們更關心:
在學習的過程中
孩子能得到知識和修養
從而提升自己的人格魅力
以一個完整的、懂得思辨的人的角色
在課堂上和生活中
和我們的生命共同歌唱
學習,是對這個世界的運轉模式的了解和掌握,而不是書本。
優格的老師,把英語知識融匯貫通成有生命的知識體系,帶給大家學習的樂趣,讓孩子在主動求索的過程之中去追尋知識的意義和價值。
有一個懂得思考的大腦,要比大腦裡儲存一大堆知識更重要。優格裡面,出的不是只會讀書的書呆子,我們這裡是出懂得思辨的讀書郎。
我始終記得那年冬天,我們和優格初三的孩子們在大年初一準備中考英語,課堂上大家歡聲笑語,完全沒有要中考的恐懼感。更多的,是要面臨考試的一種躍躍欲試的勇氣。那年中考,我們每個孩子都考上了自己理想的學校。這麼長時間過去了,還是會有從全省各地高中放假出來的孩子給我發信息:「我活著出來了!」畢竟,我們在學習的過程中,並不只有知識,更多的,我們在學習知識的過程之中,也充分的享受了人與人之間,相互幫扶,相互信任的學習過程。
隨便舉個例子,證明森爸沒有撒謊,哈哈哈
我們的學生,是活生生的,有思考能力的人。優格用優格的行動證明了,在優格,孩子,是生命的主人,而不是生命的奴隸。
一千個人心裡,有一千個哈姆雷特。一千個人心裡,也有一千個對未來的期許。
森爸今天說的,只是自己的感受,而不是絕對正確的答案。
衡中的模式,能給心靈脆弱的孩子以堅強。能把不太用功的孩子,變成用功的孩子。能給孩子一個高壓但是有效的學習環境……
等等等等,這些優勢,都是沒錯的。也是真的存在的。森爸,就不一一舉例了。畢竟,好處大家都看得到。
你說,你還是更喜歡衡中,我也覺得,衡中不一定就不適合你。喜歡就是好的。
你說,衡中模式能帶給你更好的未來,森爸也覺得,這也不一定就不對,畢竟每個人都不一樣。
森爸之所以寫這麼一段話,希望能給大家,另一個思路,重新整理一下對世界和教育的認識。
畢竟,在校的教育,只是人生的一段。這長長的人生路,總有各不相同的風景,等待我們去發現。
2019年7月4日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