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長往前翻,發現該公眾號在另外一篇名為《魏書生的班規班紀(太有用了!)》的轉載文章裡面,在「專項任務承包責任制」一欄下面,關於思想方面的班規是這樣總結的:
(6)xx(對犯了錯誤、挨批評時只顧流淚的同學,每滴眼淚,收100字的說明書。)
而在「一日常規」下,有一條針對「三閒」的措施:
(18)晚間統計一下一天「三閒」的數量,即:大致說了多少名閒話,做了多少件閒事,閒思用了幾小時。訂出明天減少一點「三閒」的具體措施。
這還只是其中的一小部分內容,社長都覺得很恐怖了。
很顯然,這個學校是把學生當「犯人」的。
打著「我為你好」的旗號,理所當然地剝奪學生的一切權利。
大概是因為突然出名,目前該公眾號已自主註銷。
但以上種種足以看出,這是一所類似衡水中學的學校。
在河北,衡中沒有對手。
在民間,衡中更被追捧為「超級中學」之上,「神一樣的學校」。
這所應試教育體制下誕生的超級中學,高考是唯一目標,無數家長擠破頭也要把孩子送進這裡。
衡水中學
衡中嚴格規定了學生各項動作時間,大廁3分鐘,小廁1分鐘。
早上跑操人手一本書或一張卷子,只為在停下來休整或等待之時,看課文背單詞。
衡中一名學生曾面對記者失聲痛哭:
「在衡中生活了3個月,才明白什麼是人間煉獄。」
這種高強度的壓力,導致很多學生精神衰弱、身患疾病甚至自殺。
去食堂都拿著書的衡中學生
但是在河北,即使不去衡中,其他學校也大同小異。
並且衡水模式已經在全國開花。
河南鶴壁高中的相關資料介紹:
「每年高招錄取率穩居全市第一,重點大學上線率達38%以上,本科上線率達95%。」
圖/鶴壁高中官網
再結合前面各種校規,可見其耀眼的成績也是效仿衡中軍事化管理的結果。
發現了嗎?
無論哪個時代,只要應試教育還存在,不管你怎麼看不慣,衡水模式就是「成功」的。
社長發現,網絡發達後,學校控制孩子的手段也變多了,看著是真累。2019年,上海中醫藥大學附屬閔行薔薇小學開發了智能課堂行為分析系統。孩子在校園生活中是否有微笑、向老師問好、主動撿垃圾、列隊整齊等良好行為,都可能被人工智慧捕捉識別到。該系統甚至還會採集學生坐姿、舉手、站立、打哈欠等課堂行為來做研究。社長不太明白,奔跑、舉手、站立、打哈欠這些人類本能動作都要被監控和分析,意義在哪裡?監控錄像清晰到讓你害怕,每一個人都可以被鎖定,放大。你翻開的書是哪個科目,哪個章節,甚至你的每一個細微表情,都可以清楚地被老師、家長,以及全網看到…此外,在貴州和廣西等地還出現了一種新型的「智能校服」。裝有智能晶片的校服和校門口、宿舍旁裝有人臉識別的攝像頭完美結合起來。分分鐘捕捉學生動態,要是遲到早退曠個課,都會在記錄儀裡顯示得清清楚楚。除了檢測學生有沒有按時上課外,更誇張的是,這款智能校服還會「偵測」學生有沒有好好聽講。脫掉藏起來是不可能的,就算跟同學換著穿也會被智能校服迅速識別,警報聲能嚇尿你。這件智能校服經過200次機洗測試,500次手洗測試,在10—150攝氏度的水溫中,不會變形、也不會損壞。校服裡還嵌入了GPS系統,無論學生在哪裡,只要打開GPS系統,所有行蹤一目了然。甚至還出現了智能頭環這樣的產品,有的學校強制學生佩戴,進行非侵入式的「腦控」…這些打著保護孩子口號的智能產品,真是看得人背後發涼。它們將孩子們塞進了一個又一個移動監獄裡,一舉一動都被跟蹤和監測。
被圈養,被研究,被監管,被教訓,被抹殺個性。
這到底是保護孩子還是「電子鐐銬」?
截圖自豆瓣
如果說衡水模式只是初級軍事化管理的話,智能時代下的「衡水模式」,無疑是地獄級別的。
但是壓製得越狠,反彈就會越厲害。
曾經很多扛過了三年地獄般生活,忍耐力超強的衡中人,進大學或入社會後就不行了。大部分人只會說「現在的孩子真脆弱」,卻絲毫不關心他們經歷了什麼。2009年,教育部發文提出「小學生在校時間不得超過6小時」。有網友說,她一個月給女兒報了8個課外輔導班,送她去學奧數,學英語,學鋼琴。其次,條件一般的家庭,削尖了腦袋給孩子創造最好的條件。順義媽媽說,在職父母每天請假接孩子放學,根本不現實。至於沒錢的家庭,孩子只能回家打遊戲,或者在工地上玩泥巴了。在應試教育體系下提倡「快樂教育」,寒門難再出貴子。
最後只能寄希望於集中營式的教育方式,讓孩子在內卷競爭中通過高考,實現階層躍遷。
社長最近還刷到一位微博網友的爆料,ta陪弟弟做了兩天作業,快被逼瘋了!
弟弟13歲,9門功課,每一門都有一個對應的微信群。
為了防止學生追進度,寒假作業內容老師當天公布,規定好哪一科做哪一頁,無法預測,也就不能提前做。
更荒唐的是,數學還有一個單獨的闖關遊戲app,一天一關,在手機上做題。
如你所見,他們每天都要完成十來項這種細碎無比的任務,並拍照上傳。
不知道是個例還是普遍現象,反正社長是窒息了。
到了現在,無論砸重金送孩子上私立學校和補習班,還是頂住壓力去衡中式「集中營」學校,孩子們都不會輕鬆。十幾年前我們還能隨便看課外書,可以選喜歡的體育項目,可以和同學唱歌跳舞玩遊戲,嬉笑打鬧…可以穿自己喜歡的衣服,吃好吃的零食,傳紙條講悄悄話…既然教育是「以人為本」,那麼請好歹把孩子們當個人吧。
跟社長一起蹦養生迪吧~
◐勾搭社長,加微信szwxgs001
◐關注社長微博 @社長本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