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ussinesq自然對流應用案例

2022-01-02 CFD Physics

上節主要說了採用Boussinesq假設的自然對流基礎理論,本節會講一下相應的Fluent應用案例,重點針對Boussinesq假設相關的關鍵設置詳細說明。

 

1.設置要點

首先不說廢話,先概括一下設置要點。如上節所述,我們已經知道Boussinesq假設主要針對動量方程的浮力項作了如下處理,這裡就引出了三個量:操作密度ρ0、熱膨脹係數β及操作溫度T0。

那麼該設置要點就是:

(1)勾選重力加速度

(2)設置操作密度ρ0、熱膨脹係數β及操作溫度T0。

2.案例概述

本例採用Fluent自帶的驗證算例說明,如下圖所示,一個長寬比為28.6的封閉空腔,上下水平壁面為絕熱壁面,兩個豎直壁面施加不同的壁面溫度,重力加速度為豎直Y方向,空腔內發生湍流自然對流,可以推算空腔內溫升並不大(溫升在20%以內),適用於Boussinesq假設。

3.操作流程

(1)進行總體設置。Steady,Pressure-based求解。由於自然對流是由於重力引起的,因此一定要勾選重力項。

(2)進行模型設置。因為考慮了溫度變化,打開能量方程;選擇Standard k-ε湍流模型,需要說明的是自然對流選擇層流還是湍流模型並不是根據雷諾數進行判斷,而是根據瑞利數Ra進行判斷:

層流和湍流的過渡區間很大,Fluent幫助文檔給出Ra=1e8作為參考,認為Ra>1e8時為自然對流湍流,相反為層流,大多數自然對流都為層流,本例較為特殊。

(3)進行材料屬性關鍵設置。進行材料屬性設置前,首先進行操作溫度T0設置,操作溫度一般選擇環境溫度,可以按照下圖原則進行設置。

材料屬性設置中Density選擇boussinesq,填寫操作密度ρ0數值,填寫熱擴散係數β數值,其中操作密度ρ0及熱擴散係數β分別為操作溫度T0下對應的數值。

 

(4)進行邊界條件設置。對左、右豎直壁面進行溫度設置,其餘壁面默認為絕熱壁面。

(5)進行求解方法及初始化設置。壓力-速度耦合方式選擇Coupled,Pressure離散格式推薦選擇PRESTO!或Body force Weighted格式,勾選Pseudo Transient。

進行Hybrid Initialization初始化。

(6)求解。迭代求解500步。溫度雲圖結果及與試驗數據對比如下:

4.全方程模型求解

若不採用Boussinesq假設,直接用理想氣體方程求解,只需要修改Density和勾選、設置Operating Density即可。

計算結果與採用Boussinesq假設求解基本相同。

至此,Boussinesq自然對流理論及案例已基本介紹結束。

 

BY THE WAY,今天3月8日凌晨,祝女神節快樂。



相關焦點

  • 自然對流VS強迫對流
    白堤點評:在強迫對流時,我們有時候會忽略自然對流,那是因為強迫對流速度快很多。
  • 熱對流式加速度傳感器原理及應用
    製造/運輸簡單、粗糙,應用中隨 意性大,突發情況多 由於容感式加速度計存在以上所述的固有缺陷,導致其在製造、運輸以及實際應用中(特別是消費類電子產品)的失效率一直居高不下。 美新公司從2002年開始生產銷售其熱對流式加速度計,至今已售出上千萬隻,而用戶使用失效率卻小於10ppm。
  • Abaqus強制對流分析實例演示
    Abaqus具有完善的熱分析功能,可以很方便的進行熱傳導、對流換熱和熱輻射計算。
  • 段俐解讀奇特的熱毛細對流現象
    近期,第十二屆亞洲微重力會議在珠海展開,會議由中國空間科學學會微重力科學與應用研究專業委員會主辦,中國科學院微重力重點實驗室、中山大學(珠海校區)空間技術中心、中國科學院太空應用重點實驗室、中國空間技術研究院錢學森空間技術實驗室、北京工業大學傳熱與能源利用北京市重點實驗室等聯合承辦。
  • 熱量傳遞方式——傳導、對流、輻射,地暖空調暖氣片分別屬於哪種
    熱量傳遞是自然界普遍存在的一種自然現象。只要物體之間或同一物體的不同部分之間存在溫度差,就會有熱量傳遞現象發生,並且將一直持續到溫度相同的時候為止。發生熱傳遞的唯一條件是存在溫度差,與物體的狀態,物體間是否接觸都無關。
  • 白晝如夜是強對流天氣引發的自然現象,降雨預計21時後結束
    從預報來看,當前至21時本市有雷陣雨天氣,局地雨強較大,並可能伴有7級以上短時大風和冰雹等強對流天氣。預計,城區降雨持續至19時至20時,21時之後全市降雨基本結束。究其原因,是強對流天氣引發的自然現象。強對流天氣對流云云底很低,雲層也比較深厚,遮擋住了太陽光,形成白晝如夜現象,這是強對流天氣很常見的一種現象。
  • 改善空氣對流的好方法
    影響空氣流通的因素很多,從房間的格局,窗戶的方向到周圍建築都會對空氣對流產生影響,在了解如何改善室內通風問題之前,應該先了解空氣對流原理,空氣在壓力或溫度不同的時候都會形成對流,善用熱空氣上升、冷空氣下降、空氣會由高壓往低壓流動的特性,就可以擁有良好的空氣對流。了解空氣對流原理之後,接下來帶你了解不同的對流送氣方式。
  • 創新:美國科學家研究出成倍增加太陽能農場的對流換熱新方法
    美國科學家們的工作基於先前對陸-氣相互作用和地表熱不均勻性的研究,並試圖評估核電站的設計和配置對對流式太陽能電池板冷卻的影響。他們在發表在《可再生能源》上的《組件布置增強太陽能光伏陣列對流冷卻的潛力》一文中指出:「我們假設某些太陽能農場布置可能會增強太陽能組件與周圍氣流之間的自然對流熱傳遞。」。
  • 英軍演示對流層散射通信技術
    據外媒報導,英軍在最近的「陸軍作戰實驗2020」中演示了對流層散射大容量超視距通信技術。對流層散射通信是指利用大氣對流層對無線電波的反射作用進行通信的一種技術。對流層是大氣層的最底層,包含大量不均勻介質,如空氣渦流、雲團和水汽等。
  • 電裝基礎315:再流焊對流(熱風)加熱的物理特點
    (1)再流焊的對流(熱風)加熱的物理過程:在物理學中,對流意味著靠物質移動而產生熱的傳遞過程。
  • 4月_人工智慧 Python自然語言處理快速入門與案例應用實踐班
    Python是數據分析最常用的語言之一,自然語言處理是計算機科學領域與人工智慧領域中的一個重要方向
  • 【Python-CFD】08:二維線性對流
    前面的案例大多數是一維的問題,從現在開始我們進入二維的世界。
  • 《Science》子刊:強制對流對枝晶生長的抑制!
    在SCL的形成,強離子濃度極化相伴放大局部電動反應和電對流不穩定的離子耗盡區,從而產生循環,旋渦狀的流動圖案。根據魯賓斯坦(Rubinstein)和扎爾茲曼(Zaltzman)的最新理論是由擴展SCL中的非平衡電滲滑移速度驅動的,枝晶的形成在金屬鍍覆的電極,另一方面,如上所述,從一個形態不穩定的結果,從根本上是無關的流體動力學不穩定性。
  • 中央氣象臺組織3月下旬南方強對流預報技術交流
    會商延續了以往的特點,不同科研業務部門的人員廣泛參與,業務人員與科研人員深度互動,帶動新技術、新資料應用和發展完善。  與2013年6月首次開展暖季試驗聯合會商相比,此次暖季試驗聯合會商體現了強對流天氣預報及分析從粗放型發展到精細化深耕細作,從注重環境條件分析到中小尺度特徵分析,從只能依靠大尺度模式預報結果到可以綜合應用高解析度數值預報、深度學習等多種客觀算法的變化。
  • 蘭迪:「蘭迪金鋼」系列強制對流爐
    自蘭迪機器於10年前推出JetConvectionTM系列強制對流系列強制對流爐以來,伴隨著各種鍍膜玻璃,尤其是在線、離線Low-E
  • 強對流為何總出現在最神秘的「局部」?
    相比於颱風、冷空氣這些天氣系統中的大手筆(空間上有幾百公裡甚至上千公裡,時間可持續幾天),強對流天氣屬於小製作——中小尺度系統,空間有時按照百米計量,生命史也就是分分鐘的事兒。這就很難具體預報出,強對流會出現在哪個具體位置,往往只能圈出一個可能範圍。所以迫不得已,氣象部門只能說,在某某地區的局部地區可能出現雷雨大風或冰雹等強對流天氣。
  • 中國湍流熱對流研究取得重大進展
    新華網海口6月28日電(王英誠 徐海)來自中國科學院南海海洋研究所的消息,該所熱帶海洋環境動力學重點實驗室尚曉東研究員與香港中文大學物理系夏克青教授、香港科技大學物理系童彭爾教授合作,在湍流熱對流研究上取得了新的進展。
  • Python真實應用案例
    Python的應用範圍非常廣泛,在自動化、人工智慧、Web開發、軟體開發、數據科學、數據分析等領域都非常出色。這裡主要和大家分享一下Python的一些真實應用案例。對於Python真實應用案例最直觀而且目前已經非常成熟的領域屬於Web開發和軟體開發。
  • 強對流來擾?不怕!用這些探測神器,盤它!
    當潛熱釋放、產生對流、影響風場,便能獲得從熱力學到動力學整個閉環流程的全部資料,使得強對流天氣分析客觀性大大增強。從6分鐘到12秒的跨越——由於速度大幅加快,採樣數據時差變得很小,就可以形成客觀流場,更好地認識和判斷強對流天氣。
  • 對流式電取暖器的工作原理 使用對流式電取暖器的注意事項
    [導讀]電取暖器是我們冬天使用最多的產品,在之前空調、地暖還不普遍的時候,取暖器就是我們冬日的救星,對流式電取暖器也是取暖器的一個種類